APP下载

智能媒体时代高校影视类课程思政教学创新与实践研究

2024-01-06赵肖雄陈迪瞿凡丽王旭航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24期
关键词:技术赋能教学创新课程思政

赵肖雄 陈迪 瞿凡丽 王旭航

摘要:当前兴起的社交化、移动化、智能化等学习方式,重构了高校的教学场景、师生交互方式。围绕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加强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创新,探索以生为本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创新发展,对提升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围绕智能媒体时代学生的认知与学习规律,探索新型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模式。在研究设计上,文章以作者在华中师范大学数字媒体技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过程中的影视类课程教学创新实践为例,采用案例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围绕价值引领、技术赋能、实践创新三个层面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实践,论证智能媒体技术有助于推进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育人的协同互融,优化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机制,进而提出了智能媒体环境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实施路径与策略。文章旨在以信息化为抓手,推进教、学、管、评、研的智能化课程思政课堂建设,建立全过程、多维度、跨场景的课堂管理与学习评价模式,通过高水平的专业课程教学,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与阵地意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实现“三全育人”,培养高质量的数字媒体传播人才。

关键词:智能媒体;技术赋能;影视类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J9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24-0039-05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0年度湖北省高校教学研究课题“融媒体环境下影视类课程思政教学创新与实践”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20148;2021年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学创新研究项目“基于小雅平台的课程思政智慧化教学实践与创新研究”项目成果,项目编号:ZNXBJY202102;2022年度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与研究——“基于小雅平台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研究”项目成果,项目编号:CCNUAI&FE2022-03-08

近年来,高校课程教学环境发生深层次变革,社交化、移动化、智能化等学习方式的兴起,对传统教学场景、师生交互方式进行了重构。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元宇宙等新兴技术为教育创新注入了动力[1]。基于“网、端、微、屏”所构筑的智能化与融合化的知识传播生态给高校课程教学注入新的能量,多终端的信息接收、多媒介的内容呈现、多平台的协同操作、多场景的学习体验逐渐成为高校教学的常态化选择。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2]。2020 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3]。与此同时,5G网络和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揭开了智能时代发展的序幕,迫切呼唤高校有机融合“智能+”理念赋能课程思政建设,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4]。在这一背景下,围绕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大力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探索以生为本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创新发展,对促进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影视类课程作为华中师范大学数字媒体技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重点建设的主干方向类课程,其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现代视听媒介内容生产艺术与技术技巧的同时,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意识,培养高质量的数字媒体传播人才。基于这一目标,笔者将结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影视类课程的教学实践,围绕价值引领、技术赋能、实践创新三个维度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智能媒体环境下课程思政教学创新路径。

一、价值引领与育人铸魂相结合,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作为开设在新工科专业下的艺术与技术交叉融合型课程群,影视类课程经过了15年的课程建设,形成了以编导基础、电视摄像、非线性编辑技术、影视鉴赏与评论、影视特效与后期制作这五门核心课程为主体的课程集群。课程群让学生在掌握数字视听内容创作的艺术与技术的同时,还通过强化与动画设计、虚拟现实、计算机视觉、游戏设计等相关专业方向的融合,以适应未来数字视听媒介发展的新趋势。教学团队积极探索符合智能媒体时代学生认知与学习规律的新型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在教学创新实践中实现育人铸魂。

(一)以学生与学习效果为中心,建构全过程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专业教学模式逐渐从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效果为中心转变。智能教育时代的个性化学习包括:识别学生个性化特征、生成个性化学习目标、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制定个性化学习策略、驱动个性化学习评价五个方面[5]。

为了顺应这一趋势,教学团队在规划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时,重点围绕群内课程的知识结构与教学目標,从学习者、学习内容、学习目的、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活动、学习评价七个环节进行整体规划。确立“四个结合、三个注重、两个突出”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思路,即价值引领与育人铸魂相结合、技术赋能与课程育人相结合、精品意识与实践育人相结合、专业能力与德育培养相结合;注重思政元素与多元教学场景的融合、注重智能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注重专业学习体验与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融合;突出高质量的实践教学项目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带动作用、突出价值观塑造对专业能力培养的带动作用。

在确立总体规划思路的同时,为了实现不同教学环节的协同育人,教学团队围绕课程的前置学习、正式学习、后续学习三个阶段,基于智能媒体环境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平台搭建、教学互动与反馈设计、教学效果评估体系规划。在此基础上,针对影视类课程的知识结构特点,设计一体化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资源库、数字化资源共享与教学联动机制,提升群内课程之间的协同育人水平。同时,借助智能媒体手段将知识、能力、价值目标从第一课堂迁移到第二课堂与第三课堂,强化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增强教师在混合式教学、线上教学、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在场感与存在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达到培养信念坚定、技术过硬的人才的目标。

(二)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探索情景式教学创新路径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智能媒体时代网络课程资源平台、知识类自媒体的兴起,教师的知识传播中心地位逐渐被消解,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灌输型知识传播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代大学生的信息接收习惯。同时,在传统灌输型教学模式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容易产生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脱节的现象,并且容易影响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为此,课程教学团队确立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的情景式教学思路,围绕影视类课程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者的特点,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文化自信、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创业等内容,并将其有机融入教学设计之中。

在选择教学案例方面,教学团队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优秀主旋律影片以及富有典型民族传统文化特征的影视作品作为理论教学案例进行剖析,唤醒学生的民族文化记忆、增强主旋律意识,同时强化此类作品创作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内涵。例如,以《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父辈》《红海行动》《中国机长》《超级工程》《航拍中国》等优秀的国产电影和纪录片作为视听语言、剧本创作的教学案例,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强化课程教学案例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在课后观摩活动设计上,力求做到课后观摩案例与课程教学案例的有效衔接。在制定观摩名单上,有意识地选择反映时代新面貌、弘扬社会正能量、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的电影、纪录片、短视频作品,让学生通过观摩高质量的影视作品,进一步提升审美层次,进而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在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思想融入影视实践创作的任务设置情景中,引导学生建构积极向上的影视创作观念,让实践教学与育人铸魂相融相长,实现思政元素融入与专业教学的同向同行。

二、技术赋能与课程育人相结合,驱动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创新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快速普及,各类智能教学工具在高校课堂得到广泛应用,以“网、端、微、屏 ”为代表的智能化媒体深度渗透教学全过程。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渐呈现个性化、多样化、智能化的特点,他主学习、个体学习、知识性学习等传统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践性学习等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学习方式转变[6]。

为此,影视类课程教学团队在开展课程思政育人过程中,要围绕技术赋能教学模式创新,着力探索智能媒体与课程思政育人的协同性与适配性,建构智能媒体环境下课程思政设计规划与实施路径,以适应当前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智能媒体技术推进思政育人与课程育人协同互融

作为开设在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下的特色专业课程群,教学团队十分重视围绕智能化教学环境进行课程思政的资源开发、教学互动、课堂管理、学情分析的教学创新实践。

在教学平台搭建方面,教学团队主要借助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自主开发的智能学习平台“小雅”,联通线上、线下不同教学场景,实现对课堂的签到签退、师生交互、课程资源汇集、任务布置、学情数据与评价等多流程的智能化管理。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送适应其需求的教学资源,提供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7]。

在教学实施层面,课前学习阶段,教师将电子教材、参考文献和课程思政扩展视频资源上传至“小雅”平台,供学生进行课前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小雅”平台开展互动式教学、分组式教学和小组合作探究教学,现场观摩与研讨思政类影视资源。在课后学习阶段,教学团队基于“小雅”平台设计自主探究式学习活动,学生利用“小雅”平台通过回看、扩展文献资源、视频资源分享等,达到复习课堂理论知识的目的。同时,教师还借助学习强国、中国大学MOOC、B站知识区、Xmind等学习平台和工具,强化学生对课程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系统性消化与总结。

在师生交互方面,教师借助“小雅”平台与学生进行线上交流探讨,教师结合相关数据动态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深化师生的交流互动。

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借助各类影视创作类应用与“小雅”平台共筑全流程交互的实践教学环境,围绕思政题材影视作品开展创作实践,实践作品通过微信视频号、B站、小红书等平台化媒体进行展示,使智能化媒体技术手段充分融入影视类课程思政育人过程中,从而有效强化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学习效果,实现了课程思政育人在多个场景的协同互融。

(二)智能学习平台优化教学活动管理与教学评价机制改革

技术赋能背景下,影视类课程教学团队在学生成绩评价体系上重点围绕学情数据建构“三位一体”的教学评价体系。依托学生在“小雅”平台上生成的过程性数据,如课程签到、排行榜(讨论发帖、学习时长、任务完成)、课程任务(答题任务、自主观看、讨论)、课堂表现等数据测评指标来生成学生学习画像,通过判断学习的过程性数据,为开展课程思政学习评价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持,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评价的精准度。

在设计考核机制上,将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等评价要素纳入综合评价体系之中。例如,在课堂学习和实践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分阶段汇报和展示实践作品的制作进度、分享制作流程和细节、总结反思、开展自评和他人互评。在成绩考核上,教学团队还需加强德育考核和教学考核的衔接,如考评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文化价值观、专业精神等。改变以往以经验支持的学习效果评价模式,转向以数据支持的学习效果评价形式,实现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学习评价更加客观、全面。

三、技术赋能实践教学创新,促进实践育人水平提升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经历了巨大的结构变化,数字化转型已基本完成[8]。数字化变迁推动了媒体行业大范围的转型升级[9]。以AI全面介入传媒内容生产为标志,智能媒体将依托AGC,全面整合PGC和UGC,形成崭新的内容生产格局[10]4。与此同时,VR作用于用户端,促进信息接收方式的革命性改变,以沉浸感和交互性来重构人与世界的交往格局;AI 将重组内容生产体系,并最终形成AI+5G+VR的智能媒体传播技术新格局[10]4。媒体行业发展的变革趋势对影视类课程的实践教学质量和技术融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影视类课程教学团队应着力以高质量实践教学開展和智能媒体技术融入实践教学为抓手,促进课程实践育人质量的提升。

(一)高质量实践项目驱动学生实践能力全面提升

当前,网络媒体内容呈现出碎片化、社交化等传播特征,这给教师引导0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一定的挑战。避免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时出现“显性课堂”与“隐性课堂”脱节的问题,是在教学创新实践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为此,教学团队依据影视类实践教学的特点与目标,确立了“思政+项目+竞赛”的实践教学思路,借助实践创作、学科竞赛、校园媒体实践,充分利用“隐性课堂”强化对学生的价值观引领。围绕“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实践教学理念,设置了学科竞赛类、思政专题类、校园文化类、校媒定制类四大实践教学项目模块,将课程思政元素与创作实践、学科竞赛、课程沙龙研讨活动相结合。

在实践教学执行层面,学科竞赛类主要基于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设置实践教学项目,促进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元素融入项目遴选、剧本创作、拍摄与后期制作、竞赛答辩的全流程创作实践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视听语言更好地唤醒受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11]。思政专题类则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四史”教育等重大活动选题,设置思政专题类视频作品创作项目,培养学生在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意识和传播能力。校园文化建设类则围绕华师校园文化建设,教学团队侧重于带领学生参与学校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运会、教学节等各类大型活动的拍摄、直播、导播和编辑工作。同时,围绕华师文化的传播,师生团队联合策划拍摄了以华师精神为主题,包括《爱在华师》《七月星芒》《我们的故事》《一步之遥》《最美的相遇》在内的华师系列校园微电影、MV、宣传片,相关作品在校内外媒体上广泛传播,为华师校园文化的进一步传播提供了助力。校媒定制类项目则侧重于体现项目的综合性、创造性。教学团队与学校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合作开展实践项目设计与团队搭建,规划了华师官方视频号校园定制系列短视频、元宇宙与虚拟校园校友开发等高水平实践项目,用跨媒介、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去解决更具挑战性和难度更大的项目,增强学生团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攻坚克难精神。

(二)智能媒体技术促进专业实践教学融合与创新

跨学科学习强调学生能够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领域的知识、信息、理论、方法等来探究有意义、有难度、与学科知识应用相关的问题,并能够整合相应的观点和思维,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12]。

作为华中师范大学国家一流的新工科本科专业,数字媒体技术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融合实践能力,以满足当前交互设计、虚拟现实、智能媒体、动画游戏、影视技术等交叉领域的行业需求。单一的课程建设虽然能够打造创新的亮点,但是只有形成课程体系的共性和规模,才能影响学生培养的全局[13]。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团队针对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学习水平,围绕数字媒体不同专业方向和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增设融合型教学实践项目,提高人才培养的专业融合度。教学团队结合当前数字媒体行业的人才需求设置高阶融合实践教学项目,通过将动作捕捉、三维建模、虚拟现实技术融入项目实践课程,在提升影视实践教学与数字媒体技术融合程度的同时。

也更好地适配了当前数字媒体行业的全新发展趋势。以华中师范大学虚拟主播“华小诗”制作项目为例,课程专業教师带领学生全程参与虚拟主播“华小诗”的形象设计、三维建模、非真实感渲染、动作捕捉与面部表情捕捉、合成视频的全流程制作[14]。在融合型的影视项目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在不同专业课程领域进行了实践融合,也凸显了课程教学团队在推进专业融合实践教学的有益探索。在实践教学管理上,突出思政育人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融合,教学团队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实践创作任务,让课程思政育人渗透影视类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同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从创作思路、技术支持等多方面着手,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协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实践教学评价方面,不仅要注重评价实践作品的质量,还要注重考察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意志力、团队协作精神等,依托“小雅”智能平台和华中师大国家级文科综合实验中心的教学管理平台生成学生实践学习过程中的数据画像和分析报告,达到精准评价课程实践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高水平实践教学成果彰显课程思政铸魂育人成效

影视类课程教学团队紧密契合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到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及能力培养有机统一、教书和育人有机统一,坚持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15]。近年来,影视类教学团队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实践教学成果,充分彰显了课程思政铸魂育人实效。

(一)强化了价值观念的引导,提高了课程思政育人质量

影视类课程教学团队在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过程中,系统梳理了教学内容体系与课程思政如何融入、教学案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对接、学生实践创作与价值导向如何引导等问题,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发挥学生价值观的引领者、专业精神的锻造者的作用,探索了学生专业能力与道德素养培养并重的创新路径,强化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实践。2021年,教学团队获得了华中师范大学第七届本科教学创新奖二等奖。2022年,被评为课程思政优秀教学团队。近三年,课程群内多门课程被评为华中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堂。

(二)优化了课程学习体验,取得了一批高水平实践教学成果

影视类课程教学团队通过围绕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增强高质量实践教学供给,优化课程学习体验,全面锻炼了学生专业核心素养与文化传播能力,促进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发展。学生在课程实践环节创作的微电影、纪录片、数字短片,在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还获得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项。2015年至今,影视类课程学生实践作品在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获奖合计50余项,其中,国家级竞赛一等奖10项、二等奖35项、三等奖35项,成为影视类课程开展高质量实践教学的一大亮点。

(三)探索了智能媒体环境下课程思政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新方法

在当前国家加大教育新基建建设力度的背景下,影视类课程教学团队利用智能媒体技术深化课堂教学变革,构建智能媒体环境下“平台+课程思政”育人体系,针对课程教学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推动课程设计、学习模式、课程考核方式的创新,建立了“平台+数据”的课程管理体系,加强了对教学过程的全流程数据采集与分析,构建了智能化教学创新模式。同时,围绕“网、端、微、屏”的矩阵式传播方式开展教学创新,为丰富课程资源内容供给与跨平台整合提供了策略和路径支撑,在增强课程思政教学效能的同时,为相关学科与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信息化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五、结语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智能媒体时代,高校课程思政育人应以价值引领为核心,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信息化为抓手,持续推进教、学、管、评、研的智能化课堂建设,建立全过程、多维度、跨场景的课堂管理与学习评价模式,助力智能化课程思政课堂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实现“三全育人”。

参考文献:

[1] 夏立新.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赶考之路:必然趋势、实践初探与未来方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5):1-5.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中国政府网,2019-02-23. http://www.gov.cn/xinwen/2019-02/23/content_ 5367987.htm.

[3]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中国政府网,2020-05-28. https://www.gov.cn/zhengce/ 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eqid=ae7747a30004e 62c00000004646acb3e.

[4] 谢幼如,邱艺,黄瑜玲,等.智能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设计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21(4):76-84.

[5] 刘斌,王孟慧.人工智能时代的个性化学习:内涵、技术支持与实现路径[J].教育探索,2021(7):80-83.

[6] 王英玉,曲艳红.大数据环境下中国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J].职业技术,2019(9):52-55.

[7] 吴永和,刘博文,马晓玲.构筑“人工智能+教育”的生态系统[J].远程教育杂志,2017(5):27-39.

[8] 张晓明,马一栋.新媒体成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动力[EB/OL].中国社会科学网,2022-01-20.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208/ t20220803_5466235.shtml.

[9] 蒋晓丽.数字生态下新型主流媒体的平台生产与价值增效[J].中国编辑,2022(5):40-45.

[10] 廖祥忠.从媒体融合到融合媒体:电视人的抉择与进路[J].现代传播,2020(1):1-7.

[11] 王玉.廣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探索[J].新闻传播研究导刊,2023(19):72-74.

[12] 柴如瑾,党文婷,严圣禾.跨学科学习怎么“跨”?让知识在情境中活起来[N].光明日报,2022-11-15(13).

[13] 孙振虎,赵甜.新闻传播学新文科课程体系建设路径探析:以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为例[J].现代传播,2021(4):23-27.

[14] 郝日虹.网聚正能量 建功新征程 华中师范大学2023融媒体盛典举行[EB/OL].华大在线,2023-04-08. http://news.ccnu.edu. cn/info/1003/40594.htm.

[15] 谢幼如,邱艺,黄瑜玲,等.智能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设计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21(4):76-84.

作者简介 赵肖雄,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传播、教育传播。 陈迪,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数字媒体系主任、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传播、教育传播、教育技术。 瞿凡丽,研究方向:数字媒体。 王旭航,研究方向:数字媒体。

猜你喜欢

技术赋能教学创新课程思政
技术赋能教育革新:从CAI到智慧教育
短视频发展的七个法则
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变革:空间与限度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