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五学”课堂课例解析
2024-01-06江苏省无锡市后宅中心小学顾利国周静燕
江苏省无锡市后宅中心小学 顾利国 周静燕
任务型“五学”课堂的基本模式:预学、展学、研学、用学和评学。这种模式基于任务驱动理论,以建构主义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先行组织者理论为理论基础,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定学”的原则,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学生的“学”处在教师的“教”之前,教师的“教”是为了推动学生的“学”,从而让学生处于课堂的“中央”位置,自主发展探究能力、形成深层思维、构建知识体系、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下面,笔者以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平均分”一课为例,谈谈任务型“五学”课堂的教学实施。
一、任务“预学”,点燃学习
一般来讲,“预学”就是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提前进行自学准备。为提高学生自学的有效性,教师往往设计好预习提纲(预习单)引导学生自学。但传统的预习提纲,通常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学生做多这类作业后,会觉得枯燥乏味。
任务型预学作业,是契合学生年龄特点设计的一种表现性活动,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挑战性,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是学习的“点火器”。完成任务型预学作业,有时只要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即可,为学习新知做一个起始准备,有时会涉及即将学习的知识,需要学生对书本内容进行预习。
教学“平均分”一课前,教师布置了“你会分东西吗?”的主题任务:有4根香蕉,整根地分给两个小朋友,你准备怎样分?请把你的分法用自己喜欢的、有创意的方式在任务作业本上记录下来。如果有5根香蕉,你会怎样分?
第一个任务,激活了学生分东西的一般经验,唤醒了学生潜意识里“公平”“分得一样多”的思想,让他们觉得非常简单。第二个任务中,学生感到有些为难的同时,也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引发了小小的讨论。一番探讨、思考后,学生饶有趣味地开始在任务作业本上记录自己的想法。
这样的“预学”,是对学习的“预热”,是为新知的探究做好基础性、情境性准备。任务型预学作业,既要能够发挥预学的优势,又不能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教师可以设计成学生的独立学习,也可以设计成小组、同伴间的学习,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上“有准备”的课,带着“问题”来上课。
二、全面“展学”,思维碰撞
“展学”,是指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各自的预学成果。上课之前,教师要批阅所有学生的任务作业本,其主要目的:一是了解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预学效果),掌握不同学生达到的预学层次水平,清楚预学后主要存在哪些问题,从而根据真实的学情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方案,并将反馈后的素材内容有机整合到课堂教学中;二是防止有的学生偷懒,杜绝没有开展预学或对预学任务应付了事的现象。
课堂展学,要营造一个比较民主宽松又有适度竞争的氛围,让学生敢于上台展示,乐于展示;要引导学生既能肯定展示者在任务解决过程中展现出的优点,也能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尽可能地让不同“思想”“方法”都能得到展示,关注全面性。
课堂展学,可以展示学生的作品,如照片、绘图、解题过程、制作的实物等,也可以展示学生的“风采”,如语言讲解表述、预学微视频、还原预学操作过程等,更重要的是展示预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是带领学生展开“研学”的“触发器”。
教学“平均分”一课,展示4根香蕉怎样分给两个小朋友时,有的学生上台展示了形象的香蕉绘画作品,有的学生展示了符号图,有的学生展示了文字和数据;有的学生用数的分与合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分法;大多数学生把4根香蕉分成2根和2根,也有部分学生受到任务二的启发,完整地列出了1根和3根、2根和2根的不同分法。(如图1、图2、图3 )
图1
图2
图3
此时,教师介入激发疑问:“把4根香蕉分成两份,分为1根和3根、2根和2根都是可以的,为什么大多数学生却只是分成2根和2根呢?”从而让学生初步认识“平均分”的概念。
接下来,把5根香蕉分成两份,整根地分,不能实现平均分,但大多数学生把5根香蕉分成2根和3根,表明他们是在向“平均分”思想靠拢的展示活动,则是从反面和侧面帮助学生感悟“平均分”。
上面的“展学”,看似平淡无奇,却在无形中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特别是用数的分与合来表征分香蕉的方法,将以前学过的知识迁移使用到解决任务的情境中,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结构化能力。教师在学生展学的同时,进行画龙点睛式的设疑引导、多角度的对比抽取,让学生对“平均分”的概念印象深刻。
展学时,要尽量让学生展出“问题”,当学生没有问题时,教师要能抛出“关键问题”。
三、共同“研学”,深度学习
课堂研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对展学环节中出现的表面现象、表层知识和问题做进一步的科学怀疑和探究,从而深入知识内核,触发深层兴趣、情感和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开情境认知和实践参与,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应用,促进深度理解,完成知识体系的自我构建,完善个人意志品质,发展学科素养。
课堂研学的主要特点: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组织学习活动;学习方式呈现开放状态;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重视过程性学习以及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切身感受和体会。
教学“平均分”一课时,教师在学生“展学”后,给予引导:“今天这堂课的主题是‘分东西’,刚才我们一起给两个小朋友分了4根香蕉、5根香蕉。接下来,大家还想给他们分一分其他东西吗?你准备拿几个东西来分?”
学生说自己准备拿6个苹果、7支铅笔、8颗糖果、9本练习本给他们分一分。大家发现:这些数量的东西分给两个小朋友,6和8可以平均分,7和9不能平均分;连续地数,能平均分和不能平均分正好是一个隔着一个的;双数能平均分,单数不能平均分。
教师继续引导大家探究:“如果把4根香蕉、5根香蕉、6个苹果、7支铅笔、8颗糖果、9本练习本,分给三个小朋友,还是双数能平均分,单数不能平均分吗?”
学生研究发现,现在能平均分和不能平均分的数是两个隔一个了。现在是“3数”(3的倍数,教师初步渗透“倍数”一词)能平均分,不是“3数”就不能平均分。
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他们猜想:把一些数量的东西分给四个小朋友,肯定是4的倍数能平均分,不是4的倍数就不能平均分。把一些数量的东西分给五个小朋友,肯定是5的倍数能平均分,不是5的倍数就不能平均分。随即,大家开始画图验证。
接下来,教师话锋一转:“刚才,我们是已知的几个东西,分给确定的几个小朋友,现在要把已知的几个东西,确定平均每人分几个,你有办法知道能分给几个小朋友吗?”顺势出示:
8个桃,平均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 )个小朋友。
8个桃,平均每人分3个,可以分给( )个小朋友。
教师继续引导:“8个桃,平均每人分3个,不能分。那只要增加或去掉几个桃,就能平均分了呢?”“你还想把8个桃,平均每人几个这样来分一分吗?”
上面的研学环节,是顺接“展学”开展的,对“分东西”主题任务作了三个层次的变式性探究学习。一是变化总数,份数不变;二是总数和份数都发生变化;三是已知总数和每份数,求份数。学生经历了“能平均分”与“不能平均分”对比式的科学探索过程,对“平均分”的认识更加深入,使知识从片面走向全面,从零碎走向系统,同时感受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体验深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很高。
“研学”,重在把学生的思维从“低阶”推向“高阶”,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分析、评价、高层次运用和创造性运用”。
四、花样“用学”,巩固延伸
学以致用,用以致学。课堂用学,是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即时开展相应的运用,既能起到巩固新知的作用,也能有举一反三、拓展思维的功能,同时感受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课堂用学的一般方式:解答书本习题、进一步完善预学任务、开展拓展性学习研究、挑战新任务、编讲数学故事、解决具体生活问题等。
教学“平均分”一课时,由于巩固性练习基本在研学环节完成,教师设计了“讲学”“讲故事”的环节,让学生回顾课上对主题任务“分东西”的探究、解决过程,并把主要过程讲给全班学生听,让其他学生作补充;让学生在小组内用“平均分”的知识口头创作“分东西”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回家后,讲给父母听;听了同学讲的故事,有不明白的地方,让其他明白的学生作解释。
有的学生讲了伙伴之间分东西的故事,有的学生根据自己熟悉的童话故事加以改编,有的学生还融入了乘法口诀。学生的创作能力真不能小觑!
这样的“讲学”,改变了新授内容结束以后传统的“练、练、练”方式,以故事化、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学习,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也非常喜欢。
用学环节,进行知识的“拓展运用”,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进一步发展思维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教师要把握拓展的“度”,避免“过度拓展”。
五、多元“评学”,促进反思
课堂评学是指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价。从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中,我们不难看出,积极、中肯、友善的评价能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分享合作的和谐,使学生明白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发现生命的灿烂,获得进取的力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评学”应该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课堂评学,要遵循多元性原则,让不同的主体参与评价,这样更为客观,容易被学生接受;遵循发展性原则,不能轻易、简单地以对错、好坏作为评判标准,尽量肯定“错误”中的合理成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遵循学生中心原则,课堂评价旨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避免没有方向的评价。
教学“平均分”一课时,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分享、回答都及时作出简短、积极的评价。表现好的学生得到了同学们的掌声;学生回答出现错误,教师帮忙化解尴尬,有时同样能得到掌声。
课尾,教师让学生对本次学习、完成“分东西”任务的情况进行自我星级评价,说说给自己打3颗星的理由有哪些,还有2颗星没有得到是什么原因,几颗星比较合适。
“评学”,虽然在教学流程上是最后一个环节,实际上是穿插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是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结合。课尾的学生自评、他评,面向全班评价和小组内评价相结合,气氛融洽,让每个学生在得到肯定的同时,也知道了改进的方向。
任务型“五学”课堂,改变了原来课堂的面貌,促使教学从“以知识为中心”向“以能力为中心、学科素养为中心”转变,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也契合新课标倡导的任务型、主题式教学方式,焕发出极强的生命力。但是,本文所讲的“五学”流程仅是一个基本的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处理,不一定要完全是“五学”,少“一学”,多“一学”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