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论文被引频次影响因素的研究

2024-01-06李姗姗

现代医院 2023年12期
关键词:高水平研究者公立医院

李姗姗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广东广州 510180

近几年,国家层面对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重视度越来越高,要求医院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通过在单位管理中实施内部控制发挥“防火墙”和“治未病”的作用。我国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规范化建设起源于2012年财政部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从预算、收支、采购、资产、基建和合同六个方面推进内部控制建设,这也是本文研究的起点。2020年国家卫健委与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针对医疗行业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该办法扩大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适用范围,将医疗、科研、教学、互联网诊疗、医联体以及信息系统也纳入管理范畴,共涉及12个业务层面。政府部门在医疗领域其他政策上对内部控制也多有涉及,包括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经济管理年活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等等,特别是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明确指出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和系统保障。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从2012年开始至今已有10年之久,学者们也分别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做过研究,那么相关研究整体情况如何,关注的焦点在哪些方面,呈现出怎样的趋势,笔者通过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搜索发现尚未有相关梳理和总结。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利用统计学方法探讨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文献被引频次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热点与趋势,以期对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制度规范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项为“内部控制”和“公立医院”,时间选择2012年1月—2022年10月,共获得有效文献1 682篇(已剔除年鉴、报刊、会议综述、访谈、书评以及重复文献)。

1.2 研究方法

文献被引频次是指该文献自发表日至统计日被其他文章作为参考文献的次数,能够反映文献的价值和关注度[1]。本文借助Excel 2016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被引频次总体特征以及发文情况进行描述,同时借助IBM 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旨在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找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研究文献被引频次的影响因素。

2 数据分析

2.1 描述性统计

2.1.1 文献被引频次总体情况 经统计,本次纳入研究的1 682篇文献总被引频次为7 136次,篇均被引频次为4.24次。根据普莱斯定律M=0.749×(Nmax)1/2,可用来确定高被引文献[2],其中Nmax为被引频次最高文献的被引频次,M为高被引文献的最小临界值。根据表2数据Nmax取值81,可得出M为6.7,根据公式本文将被引频次≥7的文献确定为高被引文献。从统计数据看,高被引文献共282篇,占文献总数的16.77%,篇均被引频次12.86次是全样本篇均被引频次的3倍。

2.1.2 文献被引频次前10名发文机构及文献统计 从1 682篇统计文献看,共有1 346家机构开展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疗机构及高等院校,其中医疗机构1 107家占比82.24%,是该领域研究的主力军。从表1可知,北京中医药大学发表的文献被引频次最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排名第二,两家机构的发文量也领先于其他机构,笔者在该领域的其他研究中两个机构也有非常好的表现,可见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同济医院对公立医院内控控制领域的研究非常深入。从发文量看,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柳铁中心医院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虽然被引频次排名较高,但仅有1~2篇发文量,可能单位存在个别高质量的研究者,但不能很好地说明这这两家机构的平均研究水平。

从表2统计结果来看,文献最高被引频次为81次,出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铃茜《基于业财融合的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改进策略》[3],该文献发表于《中国卫生经济》。被引频次排名前10文献中9篇发表于核心期刊,这与核心期刊文献质量更高的共识相契合。同时应当注意,期刊的行业影响力越大,会吸引更多的高水平研究者投稿也是影响统计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被引频次前10名文献中3篇文献均出自作者郑大喜,可见该作者研究质量较高,笔者通过对全样本统计发现该作者针对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领域共发表文献8篇,其中6篇发表于核心期刊,6篇为高被引文献,文献总被引频次155次是该领域的优秀代表;此外作者洪学智研究成果也较为突出,针对该领域共发表文献13篇,其中发表于核心期刊文献11篇,高被引文献7篇,文献总被引频次192次。由此推断,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领域已有一批稳定的高水平研究者,他们是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此外作者郑大喜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作者洪学智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与上文机构排名结果互相佐证,可见机构的科研水平极大地依赖于高水平的研究者。

2.2 回归分析

2.2.1 研究设计 高被引频次文献可反映其所属学科的前沿热点问题,被引频次越高,学术影响力越大。本文将被引频次作为被解释变量,以研究主题、基金资助与期刊类型为考察变量[2],同时控制了可能对引用率产生影响的因素-发表年限,建立了如下回归模型:

Citation=β0+β1Topic+β2Fund+β3Core Journal+β4+Years+ε(1)

模型中各指标具体含义见表3。本研究通过控制单位层面研究主题,分析其他主题、基金资助、期刊类型以及发表年份是否对文献被引频次存在影响。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类型研究主题的虚拟变量将被逐次代入模型。

2.2.2 数据回归 表4报告了回归结果,回归结果显示基金资助、期刊类型、发表年份的系数估值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有基金资助或发表于核心期刊的文献被引用频次更高;研究主题中体系建设、业务层面-财务控制、业务层面-合同控制以及业务层面-资产控制的系数估值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相较于其他主题,这四类主题的文献被引频次相对较高。

表4 引用率与各因变量的回归结果

分析回归结果,笔者认为“体系建设”属于内部控制体系架构设计,是内部控制建设的基础,因此该类主题文献引用率较高;“财务控制”是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起点,也是单位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始终处于内控体系的核心位置,因而财务控制主题的文献研究引用率相对较高;“合同控制”是近些年医疗领域各类检查的重点和也是公立医院管理的薄弱点,合同管理相关文献容易被研究者关注,文献引用率偏高[4-5];“资产控制”受近几年医疗领域政策和改革的影响,包括国有资产管理、药品集中采购、药品耗材零差价等,是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因此资产控制主题文献引用率也比较高[6-8]。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将内部控制内涵拓展到十二大业务层面,从文献统计情况看,主要研究仍集中在预算、收支、资产、采购、基建和合同管理六大业务领域,部分学者已经尝试探索科研管理、医疗质量控制等内容,但文献数量和质量都不高,影响了回归结果。笔者建议应当不断拓展内部控制边界,特别应当深入医疗管理才能保障内部控制真正融于单位业务活动中。

“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计与监督”和“信息化建设”三个主题的研究文献数量较多,但被引用率不高。笔者分析是由于政府部门尚未出台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以及内部控制信息化标准,文献多为作者依据个人经验构建的指标或方案[9-10],缺乏后续数据作为支撑,该类文献对相关研究参考意义不大。笔者认为政府部门应当探索建立符合公立医院发展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审计制度或信息化实施标准,并能够结合医疗领域政策变化动态调整,做到有章可循、有标准可依、有方案可执行。此外还应当加大交叉学科领域的探索,立足信息化,建立内控、审计和纪检三个部门联动沟通机制[11],共享专业决策分析信息,专业优势互补,资源信息互通。

3 讨论

3.1 高水平研究者、高水平研究机构、高质量文献与高质量期刊是相互成就的

从描述性统计结果看,高水平研究者多来自高水平研究机构,高水平研究机构能够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和资源,有助于吸引和培养高质量研究者。高水平研究者的观点更具前瞻性,其研究能力和专业知识有助于产生具有创新性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以高质量文献为载体进行传播和交流,易被其他研究者引用。同时高水平研究者更容易获得基金资助,部分期刊也倾向于发表有基金资助的文献,回归结果显示有基金资助的文献引用率更高。高质量期刊是学术传播的重要平台,通过组织专题研讨、发布综述文献等方式推动学科交叉和融合。高质量期刊具有严谨的审稿和编辑制度,能够保障文章品质,吸引高水平研究者投稿,因此核心期刊文献被引用频次更高。总之,高水平研究者、高水平研究机构、高质量文献与高质量期刊,四者相互促进、相互成就,共同推动学术研究进步和发展。

3.2 充分理解《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是医疗行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基础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是医疗卫生行业内部控制建设的规范性文件,区别于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管理办法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操性。首先,管理办法明确定义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概念,是指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和业务活动运营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和管控的一系列方法和手段,与其他行业内部控制概念做出了区分;其次,管理办法强调了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和重要性,管理办法明确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涵盖的范围,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资管理、医疗管理、科研管理、教学管理等医院业务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强调了对重要领域、重要事项和关键岗位的管控,如医疗设备采购、药品管理、医疗服务定价等,这些重要领域和事项对医院风险管控具有重要影响;第三,管理办法强调了内部控制的持续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是一项长期、持之以恒的工作,需要随医院运营环境变化和业务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因此医院内部控制需要动态、持续地建设,同时定期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和检查,完善自我评估机制。

3.3 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未来工作重点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特别将“信息化系统管理情况”作为业务层面的一项内容单列,说明信息化建设对于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实现至关重要。从统计文献看,较多学者提及建设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但市场上尚未有标准化的软件,信息化进程缓慢,国家尚未发布内部控制系统建设标准是信息化进程缓慢的原因之一。笔者认为未来医疗行业必定要通过数字化转型驱动管理方式变革,那么内部控制系统就应当站在数字化的高度统筹设计。内部控制系统首先应该处理好内部控制制度与软件实施的协同问题,制度和系统是有机的整体,制度需要软件配合实施,软件搭建需要嵌入制度要求。同时内部控制系统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必须融入业务系统中,它需要对全院各业务系统的风险情况有清晰全面的掌握,能够对业务办理的关键环节及关键信息进行控制,及时发现未按照制度执行或未及时履职可能造成的风险情况。最后还应当满足数据互联互通,解决传统管理信息分割、信息孤岛的问题,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各家医院应当结合国家要求及单位实际,打造满足医、教、研、防业务活动与人、财、物、技经济活动紧密协同的内部控制系统。

3.4 内部控制应当联合医疗行业其他政策共同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从统计文献看,学者们基于不同政策背景对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进行过研究,包括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经济管理年活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等等,以上政策并非相互独立,而是有机统一的体系,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经济管理年活动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内部控制是政策落实的重要抓手,各项政策和制度、内部控制建设最终是为了实现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内部控制是一种过程管理,是一系列控制措施、方法、目标的综合体系,能够帮助国家各项政策在医院扎实落地。顺应国家政策发展要求,根据政策不断调整内部控制的管理方向和重点是在目前的大环境下,特别是在疫情过后,运营环境面临着严峻形势的背景下,保障医院健康、高质量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猜你喜欢

高水平研究者公立医院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