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环境规制对中国建筑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①
2024-01-06卞春蕾
赵 辉, 卞春蕾
(青岛理工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20)
0 引 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增长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不断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 “双碳”工作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成为我国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的重要抓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思想逐渐被渗透进各行各业中,如何在保证各行各业正向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界人士的关注热点。
环境规制是政府通过限制和禁止某些对环境有害的行为来防止负外部性的发生。如:禁止污染、要求实施节能减排等,从而减缓环境恶化程度,达到保护民众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平衡的目标。正面来看,环境规制政策的发布与加强,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能有效为社会环境保驾护航。但从反面来说,某些环境规制的政策也阻碍和限制了建筑产业的发展。因此,如何解决环境保护与建筑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波特假说”指出,通过环境规制可以有效推动技术创新发展进程。部分学者证实了该观点的客观性,他们通过研究得出结论:环境规制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呈现正向关系,环境规制会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1-9]。然而部分学者则通过实证研究推翻了“波特假说”,他们认为环境规制对技术进步起到了抑制作用,环境规制一旦实施,将会倒逼企业在环境治理方面增大投入,导致技术创新投入降低,进一步导致技术创新困难[10-12]。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环境规制对技术进步呈现的是非线性关系,并不是直接的促进作用或者抑制作用,随着环境规制的不断加强,其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是随之发生改变的[13-16]。
1 环境规制对建筑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
新古典经济学家普遍赞同的观点是,环境规制政策会给经营企业带来资金成本方面的压力,而这种经济压力会挤占企业在创新技术研发方面的支出,对建筑业技术创新起到阻碍作用。一方面,建筑业企业在从事生产活动时都有一个企业成本预算,随着环境规制的施行,企业会不断提高在环境保护这方面的投入,从而不停地挤占原本应用于技术创新方面的资金,进一步延缓了中国建筑业企业技术改革创新的步伐。另一方面,创新活动本来就具有很大风险,有很多企业即使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了很多,但依然没有提高多少生产效率,付出与回报并不对等。因此,中国建筑业市场上涌现出了许多不愿进行自主创新研发的企业,他们更乐意享受别人研发成功后的成果,模仿这些经实践已经成功的技术进行生产活动。随着环境规制的实施,使得原本徘徊在是否进行企业自主创新活动想法上的企业被动选择遵循环境成本,放弃了本来打算在建筑业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从而抑制了中国建筑业的技术创新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波特所持的观点是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并没有考虑到全局和变化问题,而是单单从片面的、静态的角度在分析环境规制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波特认为应该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待两者的关系,他认为政府采用环境规制政策能够倒逼企业去进行更多技术创新活动和变革。环境规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生产活动,但同时也促使建筑企业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采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并保持最低污染和浪费的相关技术以及设备,从而使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地提高。例如,环保法规要求建筑企业减少排放,建筑企业会采用更加先进的废水处理设备,减少污染物排放并回收水资源,这不仅有助于生态环保提高生态效益,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程度,形成良好的水循环环境。同时,为了达到环保标准,企业也会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环境规制的实施增加了企业在生产活动上的环境成本,为了遏制这些环境成本的增加,保证生产利润,企业会不断地进行技术改进,通过提升技术能力去补偿环境规制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建筑企业不仅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去提高自身在建筑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还可以提高自身在建筑业生产活动中的环境污染防治水平。企业在利益最大化的目标驱动下,当进行技术创新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大于由于进行技术创新而付出的成本时,企业会果断选择通过这种创新补偿来遏制环境规制的实施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建筑业的技术创新发展。因此,环境规制可以推动建筑企业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并促进建筑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由此可见,环境规制对中国建筑行业技术变革创新的作用方向并不唯一,它既能一定程度地抑制建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又能一定程度地促进建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综合来看,若这种“抑制作用”大于“促进作用”,则环境规制对建筑业技术创新产生的是消极影响,从而使得建筑业生产效率也受到消极影响;若这种“促进作用”大于“抑制作用”,则环境规制对建筑业技术创新产生的是积极影响,从而使得建筑业生产效率也受到积极影响。结合我国双碳背景下的国情,考虑到我国建筑业发展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进步空间,因此本文提出待验证的假说:双碳背景下环境规制会促进中国建筑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从而间接促进建筑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2 计量模型与数据
2.1 模型设定
基于前文的理论分析,为了验证双碳背景下环境规制对中国建筑业技术创新的影响,选取建筑业技术发展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环境规制强度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控制变量,设定出以下的计量模型 :
LnTPi,t=c+∂1ERPi,t+∂2LnPGDPi,t+εi,t
(1)
式(1)中,下标i代表省份(自治区、直辖市),t代表时间,被解释变量用符号TP表示,选取建筑业技术装备率指标来衡量建筑业技术发展水平。核心解释变量为环境规制强度,用符号ERP表示,结合上一章的理论分析,参考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以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这一指标表示环境规制的强弱性。除此之外,由于国内外大量文献研究表明,不同地区建筑业技术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状况,所以用各个地区的人均GDP数值来表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并把它当作计量模型中具有显著意义的控制变量,用符号PGDP来表示。除此之外,符号c,∂1,∂2表示待估系数,符号ε表示扰动项。进一步通过取自然对数的方式对变量TP与PGDP进行同步处理,达到消除变量数据单位不同以及异方差影响的目的,使目标数据更加平稳,实证结果更加稳健。
2.2 数据来源
2005年-2012年,2014年-2019年各省建筑业技术装备率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2013年各省建筑业技术装备率数据来自《中国建筑业统计年鉴》。2005年-2019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数据来自《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其中2018年-2019年该数据由“各地区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与“各地区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总额”相加而得。2005年-2019年每个地区的GDP数值和人均GDP数值均从国家统计局网站获取而来。
2.3 被解释变量与核心变量的可视化描述
利用2005年-2019年的中国各地区建筑业技术装备率、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数据,分别绘制了以上两个变量的地区分布可视化图,颜色越深代表数据越大,如图1、图2所示。从绘制的2005年-2019年各地区建筑业技术装备率平均数的可视化分布图可以看出,天津、青海、北京、辽宁、黑龙江、山西、河北等地区建筑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高,而海南、广西、重庆、浙江、福建、江西这些地区建筑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低。总体来看,我国北方省市的建筑业技术创新能力高于我国的南方省市。
图12005年-2019年各地区建筑业技术装备率
平均数的可视化分布
图2 2005年-2019年各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
平均数的可视化分布
中国北方省市的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较为苛刻,建筑业面临更大的技术挑战和需求,因此建筑企业和科研机构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北方省市的工程质量和安全要求也较高,这也促进了建筑业技术的不断提升。相比之下,中国南方省市的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相对较为温和,建筑业面临的技术挑战较小,总体建筑业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可能相对较少。我国北方省市的建筑业技术创新能力高于我国的南方省市。
从绘制的2005年-2019年各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平均数的可视化分布图可知,山东、江苏、北京、河北、浙江、广东、内蒙古、安徽、河南、辽宁、山西、湖北等地区环境规制水平相对较高,而西藏、青海、海南、宁夏、吉林、贵州、甘肃的环境规制水平相对较低。总体来看,我国东部地区的环境规制水平强于我国西部地区。中国东部地区的环境规制水平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更为先进,能够更好地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这些地区也面临更多的环境问题和压力,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治理。相比之下,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相对较落后,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可能较低,也可能存在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我国东部地区的环境规制水平强于我国西部地区。
从中国各地区建筑业技术装备率、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数据可视化分布图上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各省市间的建筑业技术创新能力及环境规制水平都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性。
3 实证及结果分析
3.1 面板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由于面板数据具有可以充分考虑到各个区域之间的差异的优点,因此选择2005年-201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环境规制对建筑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表1从描述性统计角度分析了该面板数据,可以看到建筑业技术装备率、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以及人均GDP的变化情况均不大,进一步说明指标设计比较合理。
表1 面板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3.2 单位根检验
为了防止产生伪回归现象,使用LLC单位根检验形式进一步验证了上面面板数据中的所有变量,得到的结果如下。从表2可以看出,模型中选用的所有变量均为零阶单整,即I(0)。
表2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2.t,c+t表示检验类型分别为仅包括常数项、包括常数项和趋势项。
3.3 模型设定检验及实证结果
面板数据的三种估计方法分别是混合OLS回归、固定效应(FE)和随机效应(RE),为保证数据的精确度,进行了多次不同方式的回归处理,得到的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面板数据模型回归结果
通过构造F统计量、BP拉格朗日乘数检验、Hausman检验,从混合OLS回归、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中确定出最适合的方法。构建的模型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因此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考虑到异方差和截面也会影响实证过程,又做了Modified Wald和Wooldridge检验处理,其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面板数据的模型设定检验
上面的检验结果表明,模型涉及的回归方程受到异方差和截面问题影响。所以用可行的最小二乘法(FGLS)对以上面板数据进行估计,以降低异方差等问题对结果的干扰性。修正后的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面板数据的FGLS估计结果
对面板数据回归方程进行Kao检验,其滞后阶数根据SIC准则确定。协整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构建的回归方程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的协整关系检验。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从长期来看,本文回归方程中的变量具有均衡关系。
3.4 检验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模型设定检验及实证结果表明,平均而言,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每增加1%,建筑业技术装备率增加0.0322个百分点,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同样,根据表5面板数据的FGLS估计结果也表明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对建筑业技术装备率有显著的正影响。环境规制与中国建筑业技术创新能力呈现正向关系,环境规制会促进建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结果与前文理论分析中,我们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的假说保持了一致性,同时也验证了“波特假说”。
由表5面板数据的FGLS估计结果可得,各地区人均GDP的系数显著为正。人均GDP越高,代表着地区的经济实力越强,建筑业也会跟着发展。建筑业技术创新水平越高,意味着建筑业在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有更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建筑品质和效率的需求,同时也能够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建筑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也会带动建筑领域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建筑材料、建筑装饰等产业,从而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各地区建筑业技术发展水平会受到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会比经济发展薄弱地区的投入更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吸引的各行各业的人才也多,其各方面实力也都比较强,因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建筑业技术创新能力越强。
4 结 语
通过前文环境规制对建筑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实证结果,得出结论:环境规制会促进中国建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我国建筑业正处于转型阶段,面临着现有技术能力不足且创新性不强等困境。为了推动我国建筑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相关管理部门应出台具体的政策规章,使环境规制成为促进技术变革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施展其正激励效能。例如:各地区应提高建筑业环境规制的标准,提升我国建筑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对积极进行绿色研发的建筑企业进行补贴奖励,引导各建筑企业自发进行建筑业技术创新活动;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适当加强环境规制实施力度,促进建筑业向环境规制体系建设完善化迈进,助推中国建筑业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