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事霍乱防治工作的经历与思考

2024-01-06王东胜

江苏卫生保健 2023年4期
关键词:疫点阜宁县菌苗

王东胜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9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本人在阜宁县卫生防疫站工作期间,全身心投入当时的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寄生虫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在诸多传染病防治工作中,令我最难忘的是霍乱防治。霍乱属于甲类传染病,当时大家都称之为“二号病”(一号病为鼠疫)。

1 霍乱流行的背景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其发病迅猛,传播速度快,波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对人类生命威胁大。因此,它不仅被定义为国际检疫传染病,而且在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中被列为必须实施强制管理的两个甲类传染病之一[1]。

霍乱弧菌包括O1群霍乱弧菌和O139群霍乱弧菌,前者又分古典生物型与El-Tro(埃尔托)生物型。其中,由古典生物型霍乱弧菌引起的为真性霍乱,由El-Tro生物型霍乱弧菌引起的被称之为副霍乱[1]。由于两者在病原学、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方面基本相同,因此,国际上一律将其称之为霍乱,我国自1987年起也将两者统称为霍乱[2]。

1817—1923年的100多年间,古典霍乱以恒河三角洲为地方性疫源中心,曾先后在亚、非、欧、美各大洲酿成6次世界性大流行,使人类遭受了巨大灾难。自1961年以后,El-Tro霍乱一反既往静止和没有流行性的常态,疫情从东南亚传向亚洲内陆、非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全球五大洲皆被波及,被称之为第7次世界霍乱大流行[1,2]。

El-Tro霍乱自1961年传入我国、1962年传入江苏后,到1967年流行强度较弱,疫情趋于缓和。但1973年以后,江苏省霍乱发病又逐年增加,疫情不断扩大,形成了1978年和1980年2次高强度流行态势;1981年以后流行强度逐渐减弱,至1989年起降到较低水平(1/10万以下)[3]。O139群霍乱于1997年传入江苏,一直被控制在低水平,处于散发状态。

2 参加全省流行病医师培训班

1977年5—11月,本人有幸参加了由江苏省卫生防疫站举办的全省流行病医师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对象为省内各市、地区和县(区)卫生防疫站的业务骨干共50多人。当时,该培训班被誉为江苏卫生防疫系统的“黄埔军校”。

整个培训班的学习过程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课堂学习(约2个月),地点在南京艺术学院。由南京医学院卫生系流行病学教研室的戴汉民、叶本法等教授以及省卫生防站防疫、检验等科室的业务骨干授课,授课内容为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微生物学、免疫学、传染病防治等基础知识。

第二阶段为7—9月(约2个月)。当时南通地区的启东县和海门县有霍乱疫情,为此,全体学员在省卫生防疫站站长江淑人的带领下,赴启东县进行霍乱防治的现场实习。我们盐城地区小组的6名学员进驻该县的向阳公社,其主要工作是指导大队卫生室的医生开展腹泻病人查治,以及发动群众做好饮水、饮食卫生和清理环境、灭蝇等工作,同时协助当地卫生部门进行霍乱的疫点、疫区处理。

第三阶段为10月中旬至11月,培训班移师苏州市,继续南京的课堂学习。学习重点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和传染病专题讲座等。

通过半年的理论学习和防病现场实习,大大提高了学员们的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也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我深感参加这一培训班是受益终生的。

3 难忘的1978年

1978年是霍乱大流行年份。从年初开始,省和地区卫生部门就下达了霍乱防治工作方案;地区和县卫生防疫站也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做好技术和物资方面的准备工作。

3.1 编写《副霍乱防治手册》 1978年春节刚过,本人参加了盐城地区卫生防疫站组织的《副霍乱防治手册》编写工作。这本小册子约2万字,印发至盐城地区各级卫生防病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对加强霍乱防治工作的业务指导起到了积极作用[4]。

3.2 疫情是无声的命令 1978年的五六月份,阜宁县的霍乱疫情开始上升,至七八月份达到高峰。当时是全民动员抗击“二号病”,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参与。

县卫生防疫站更是全员投入战斗。检验室每天要接收大量从各公社医院送来的腹泻病人和疫点人群的粪便样本,通过细菌培养和鉴定,随时发布霍乱菌阳性检验结果。在疫情高峰期,每天有多起疫情报出。疫情就是无声的命令,每当接到检验室的疫情报告,无论刮风下雨或天色已晚,负责疫情处理的工作人员都会立即奔赴疫点现场,开展疫点处理工作。当时,站内仅有一辆救护车,而且还有一些公社不通公路,所以大多是骑自行车去的。

期间一件事令我印象深刻:一天,省卫生防疫站站长江淑人带领一行人来阜宁县检查指导霍乱防治工作。到时天色已晚,他坚持马上出发去距县城近30公里的板湖公社了解疫情,到了公社后还在夜色中分组到大队指导疫点处理,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江淑人站长忘我工作的精神为广大防疫工作者树立了良好榜样[4]。

3.3 推广“541补液疗法” 在我们自编的《副霍乱防治手册》中,对上海市传染病医院专家推荐的“541补液疗法”做了详细介绍。霍乱病人的治疗主要是迅速纠正因严重腹泻引起的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因此,病人腹泻液中电解质的浓度是选择补液种类的重要依据。“541溶液”即按1000毫升液体内含氯化钠5克、碳酸氢钠4克、氯化钾1克的比例配制输液。为防低血糖,可每1000毫升液体内加50%葡萄糖20毫升。这种液体含有的电解质与病人大便中的电解质浓度基本相符,对救治中、重型霍乱病人有较好疗效。

4 霍乱菌苗效果考核

对于阜宁县卫生防疫站来说,1979年也是一个不平常的年份。5月份,江苏省卫生防疫站和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合作,组织大批专业人员来阜宁县开展霍乱菌苗效果考核实验研究。按照实验设计方案,全县各公社将6个月~70岁人员随机分为3组,第1组注射霍乱常规菌苗,第2组注射霍乱类毒素菌苗,第3组注射安慰剂核酪注射液(对照组)。全程应注射2针,间隔3周。

但在菌苗接种工作刚开始时,紧邻县城的施庄公社注射点出现了一名被接种者因空腹注射菌苗后未就地观察,在回家途中发生晕厥而跌入沟中溺水致死的意外事故。该信息迅速传播到全县,由于不明真相,导致许多人对注射菌苗产生恐惧心理。在接下来的菌苗接种过程中,各公社上报的不良反应人数大增。许多反应症状较重者被急送医院住院挂水治疗,但经查并无阳性体征。后经省级专家组会诊,确定为预防接种后群体性癔症反应。根据当时的状况,决定停止第二次霍乱菌苗注射。

5 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1978—1981年间,我在参与霍乱防治现场工作的同时,也开展了一些科学研究项目,并撰写了6篇学术论文。这些学术论文除在霍乱防治工作会议上交流外,被刊登于卫生部防疫司1982年和1983年出版的《副霍乱资料汇编》中。本人撰写的学术论文,刊登于1982年版的有:①强力霉素治疗8例副霍乱感染者效果观察;②强力霉素治疗副霍乱感染者服药反应初步观察;③阜宁县9个大队副霍乱流行病学调查和药物处理疫点效果观察;④埃尔托弧菌对强力霉素等敏感试验的初步探讨;⑤氯丙嗪、酚妥拉明对El-Tor弧菌肠毒素致病作用的实验治疗效果。刊登于1983年版的有:复方新诺明治疗10例副霍乱感染者的效果观察。

6 对霍乱防制措施的几点思考

6.1 疫区封锁和交通检疫 1978年霍乱大流行期间,在疫情防控方面采取了大面积封锁和大范围交通检疫的做法。当时,疫点范围通常定为患者所在的自然村,疫区则为整个村或相邻的村。疫区采取严格封锁措施,村口设有岗哨,禁止当地人员出入。疫情处理人员出入,其鞋底还要在浸泡了来苏尔消毒液的垫子上进行消毒。而交通检疫的范围更广,在射阳河上的阜宁大桥设置岗哨,凡进入城区的人都要持乡镇或单位的证明。每天有一班次从阜宁开往南京的长途汽车,乘客须将本人的大便样本送至县卫生防疫站检验,待检查结果为霍乱菌阴性后才能买到车票。后经国内专家研究 , 认为大范围的疫区封锁和交通检疫是一项付出大、收效小、得不偿失的措施,它不仅未能达到遏止疫情传播蔓延的目的,还给疫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造成很大损失[2,5]。因此,第二年就将疫区封锁改为疫点封锁,并取消了交通检疫。

6.2 人群监测 在霍乱大流行时,为了把霍乱感染者一个不漏地检索出来 , 采取了大面积查源的措施,即对疫点内所有人员和疫区内的腹泻病人均要连续3天留大便送检,其花费的人力和财力是相当大的。其实,疫点内人群、疫区内腹泻病人这两种对象无论检索与否 , 都要接受服药消菌治疗和适当管理等控制措施,既然已采取了控制措施, 这时的检索对于控制疫情来讲已毫无意义。为此,江苏自1994年起在霍乱疫情处理措施方面,将疫点内人群边采便样边服药、先采便样后服药改为只服药不采便样,并对疫区内腹泻病人主动搜索、见泻必治,省去了采便样[6]。结果显示,该措施的疫情控制效果与原措施一致,而且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7]。

6.3 药物预防 在霍乱大流行开始时,为了将疫区人群中的所有传染源清除,减少因病人和带菌者流动造成的疫源扩散,采取了疫区内全民预防服用四环素、强力霉素等抗菌药物的措施。后经实践证明,预防服药不能作为控制霍乱疫情扩散的主要手段,更不能推行所谓全民服药。在应用药物预防时,必须有选择性地针对病人接触者及周围人群在尽可能早的时间内投放预防药物, 不宜对一个病人所在村进行全民服药,否则不仅大量浪费药物,更为严重的是可能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给防治工作带来更多麻烦[2]。

6.4 霍乱菌苗接种 由于霍乱菌苗接种后的保护率低,有效期仅3~6个月,而且接种者一旦发病,也不因曾接种菌苗而改变其症状的严重程度[1], 因此,江苏在霍乱疫情处理时,一直未使用霍乱菌苗预防接种。但在阜宁县开展的霍乱菌苗效果考核实验研究过程中,发生了规模较大的群体性癔症反应。究其原因,可能与一些不正确的渲染处理因素有关。在发生1例因疫苗反应导致意外死亡事故后,其信息迅速在全县传播开来;有些领导过分关心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亲临现场指导处理,烘托了氛围,造成事件扩大升级;一些医疗机构对反应较重者收住入院,并给予输液和多种检查等不良暗示,加速了事件的扩大发展[8]。当时,有些菌苗反应患者在县医院和公社医院住院达数月之久,给卫生部门带来很大压力。

6.5 标本兼治的防控措施 标本兼治,治本为主历来是传染病防治尤其是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制中的一个基本原则[9]。因此,只有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改水改厕和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提倡健康的饮食和卫生习惯,增强全民的自我保健意识,方有可能取得霍乱防治工作的全面胜利。

猜你喜欢

疫点阜宁县菌苗
阜宁县古河镇突出“两特”“两环” 强化精准监管
基于GIS的夷陵区松材线虫入侵松林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阜宁县融合发展 筑牢防线谋新篇
祁连山中断喜马拉雅旱獭鼠疫动物病发生地生境特征及流行范围的调查报告
布氏杆菌病的疫苗种类
危难之时方显卫士本色——江苏省阜宁县环保局抗击“6·23”特大自然灾害侧记
仔猪白痢的临床表现及免疫方法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辅助治疗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47例疗效观察
阜宁县人民医院
浅析猪传染病的免疫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