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时代意涵*

2024-01-06

人文杂志 2023年11期
关键词:文艺理论文艺马克思主义

韩 伟

内容提要 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艺,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艺理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展开的,有着鲜明的“时代内涵”。新时代,意味着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不断创新发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应该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以时代性的历史重大问题为导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结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文艺理论论题”,激活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从而为世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论文聚焦影响当代中国的三个重要主题词“百年党史”“以人民为中心”“小康中国”,结合相关文艺作品,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三个重要属性“历史性”“审美性”“实践性”来深入分析和阐释,试图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时代课题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为世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和中国当代文艺创作相凝聚的伟大结晶,是世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新征程。新时代有着新内涵和新使命。文艺作为时代的先导,这一时期反映时代新风新貌的作品大量涌现。故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应该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以时代性的历史重大问题为导向,直面文艺创作的现实状况,提炼出文艺理论的新内涵与新质素。新时代我们需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当代中国,把握新时代中国文艺,引领新时代中国文艺走向世界。新时代文艺实践的三个重要主题词分别是“百年党史”“以人民为中心”“小康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应该囊括这些新的文艺创作实践的理论内涵,并梳理出新的创作规律,抽象和演绎出新范式,用文艺现实激活文艺理论,文艺理论指导文艺现实,从而更好地表征新时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和人民的“心灵历程”。正如蒋述卓提出的,新时代的文艺创作者应该“从历史的、时代的精神中重新构造出新的感性意象,呈现人民创造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创造出不辜负时代与人民的经典文学作品”。(1)蒋述卓、李石:《新中国精神与文学经典的生成》,《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应该积极介入文艺现场,主动回答文艺的“历史性”“当代性”和“审美性”问题,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何为”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何”的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的理性思辨。

一、“百年党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当代文艺的同构共振

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进行回顾和总结,既是从以往的党的奋斗实践中汲取经验教训,也是提醒后来者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中国道路,继续不懈奋斗。以“百年党史”为研究起点,观照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的具体实践,强调文化建设的政治立场、工作导向和意识形态问题,不仅有利于在文艺创作领域正本清源,还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进一步深化。一方面,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百年来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尤其是这一百年来,党是如何领导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文学艺术又是如何服务党的工作的。另一方面,为庆祝建党100周年,中国的文学艺术界涌现出大量反映党的百年历程的文艺作品。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多年来,不仅成功将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国文艺实践相结合,还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中国化。具体来讲,以“党史人物”“党史故事”为题材和内容的“党史文学”“党史文艺”在中国现当代文艺创作中占主导地位。在“党史精神”的引领下,我国创作出了卷帙浩繁且极具艺术性的文艺作品,“所谓‘党史精神’的引领……是指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党史精神’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在文艺创作的各个环节中,影响了百年来中国新文艺的内在品质”。(2)张福贵:《百年党史与中国新文艺的逻辑演进及艺术呈现》,《文艺研究》2021年第7期。中国新文艺和党的百年发展历程具有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源于百年党史折射的是百年中国社会发展史,而新文艺创作始终坚持主旋律,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书写中国百年来的发展变迁。

从20世纪和21世纪文艺发展的历史来看,文艺和百年党史始终保持着紧密的互动关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一经传播,就以巨大的政治理想感召力影响着新文艺的发生和发展。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以一种历史整体性观念重构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的革命历史记忆激活了中国人民的国家情感认同和民族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每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党的历史任务都不一样。文艺在书写和反映的内容和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历史整体性”的眼光来考察四个时期的文艺问题,既要强化形而上学的理论抽象的统摄力,也要充分注重和挖掘出形而下学的文艺实践中的丰富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从文艺创作的具体实践中,深刻揭示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必然性,从而体现出“我们党将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性与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性相统一……以创造性实践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3)曹清波:《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的典范——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史学理论研究》2022年第2期。这实际上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创新性发展的意旨所在。

伴随着百年党史的中国当代文艺创作,可以简单地分为党员创作的文艺作品、非党员创作的文艺作品,或者以党的革命事业为内容和题材的文艺作品。这些文艺作品在不同的时期,表达的主题也有所不同。我们要以大历史观和整体历史观来看待四个时期的文艺创作,并就文艺的本质、功能、发展、生态与批评,以及中国的文艺精神等作出理论思考。“任何重大的理论问题都源于重大的现实问题,任何重大的现实问题都深层地蕴含重大的理论问题。”(4)孙正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与担当》,《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我们对百年党史的中国当代文艺创作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思考,目的就是从各个时期的文艺创作中提炼出反映时代精神的主题,以此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立于时代潮头,走在世界前列,发出思想先声,从而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

第一阶段新民主主义时期,其文艺主题可以归纳为“革命”“阶级斗争”“反抗”。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郁达夫的《沉沦》、田汉的《梅雨》《回春之曲》、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等。革命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是应时运而生,要求文学为民主革命服务,而在革命文学向无产阶级文学进行话语转换的过程中,从理论到文学、再到行动的文学实践品格也逐渐被确立,围绕革命与文学的相关论争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第二个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其文艺创作主题可以归纳为“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其中,“爱国主义”主题的代表作品,如胡风的《时间开始了》、贺敬之的《放声歌唱》、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节日》等。还有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和影视剧,如《红岩》《红日》《红旗谱》《保卫延安》《青春之歌》等。彰显“民族团结”的主题作品如搜集、整理和翻译的少数民族口头文学《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玛纳斯》。少数民族作家玛拉沁夫的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李乔的长篇小说《欢笑的金沙江》则对20世纪四五十年代少数民族的生活进行了深入描写。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主题的文艺作品从题材上来讲,可以分为“十七年农村题材”和“十七年工业题材”。“十七年农村题材”文学作品影响较大的有《创业史》《三里湾》《山乡巨变》等,“十七年工业题材”文学作品影响较大的如《百炼成钢》《铁水奔流》《乘风破浪》等。第三阶段文艺创作主题可以归纳为“伤痕、反思”“改革开放”“与时俱进”。“伤痕、反思”是新时期文艺重新赓续五四精神的思想文化表达,是沐浴着新时期思想解放的春风在文艺界的具体体现,是对人性问题、人道主义问题以及人的价值问题反思的艺术书写。在文学领域,标志性的文学事件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张贤亮的《灵与肉》、宗璞的《我是谁》、戴厚英的《人啊,人!》、王蒙的《蝴蝶》,以及卢新华的《伤痕》。“改革开放”主题最为典型的就是蒋之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和张洁的《沉重的翅膀》。“与时俱进”主题主要指的是文艺与时代同频共振,在巨大的改革开放洪流中革新观念,突破僵化的模式和审美惯性。阿城的《棋王》、韩少功的《爸爸爸》、贾平凹的《商州》,以一种文化寻根的方式构筑新的文学世界。可以说,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经济繁荣,在文学和思想领域更是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实现了文学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并丰富和拓展了文学中的新中国精神。第四阶段文艺创作主题可以归纳为“人文精神”“大众文化”“主流意识形态”“新时代”“人民创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期,由于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和媒介的变革,中国社会整体上呈现出多元文化共存的态势。既有以“人文精神”反思为背景的“精英文化”,如《白鹿原》《尘埃落定》《长恨歌》《秦腔》《推拿》《一句顶一万句》等,也有悬疑类小说《暗算》和科幻小说《三体》,尤其是《暗算》改编成电视剧、《三体》改编成电影,让人们重新认识了通俗小说的娱乐功能和价值。党的十八大以后进入新时代,这一时期代表性的作品有《人民的名义》《人世间》《这边风景》等,尤其是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人世间》《岁岁年年柿柿红》的热播,从侧面印证了“新时代,文学事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系,应纳入人民创造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构建中来理解”。(5)蒋述卓、李石:《新中国精神与文学经典的生成》,《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6)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 第2版。党的百年光辉发展历程与文艺创作的同构共振,给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的互动与融合带来深刻的启示。一是文艺创作要紧贴时代,做时代的先导。文艺理论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态势,以作为方法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来分析和阐释文艺实践。二是只有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论内涵和精神要义,才能指导当下的文艺实践,才能顺应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大势,才能真正做到文艺书写时代。三是要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大历史观贯穿到对当前的文艺现象的研究之中,从而能够准确把握文学中的“中国与世界”。四是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社会历史批评为方法论,分析文艺作品中的社会矛盾和变化规律,从而把握时代发展的规律和大势。五是要充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艺理论的论述,要以这些论述深化认识,从而创造性地引领时代文艺的发展。

二、“人民性”: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根”与“魂”

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福祉,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7)于化民:《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科学内涵与时代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7期。中国现当代文学自从与党结缘就始终将“人民”放在首位,正如张炯指出的,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所提出的“平民文艺”“国民文学”,便已经“初步体现人民文艺的方向性要求”。(8)张炯:《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光辉里程碑——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文学评论》2022年第3期。李大钊自觉地拿起手中的笔,大声疾呼“我们不能从苦痛里救出他们,还有谁何能救出他们,肯救出他们?”(9)李大钊:《李大钊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440页。1947年党的七大更是直接将“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自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实践成果。“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1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40页。这也是新旧文学的区别所在。新文学从与党结缘开始就自觉地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书写人民的生活、感情和精神。人民成为文学审美塑造的主体和对象,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文学审美的“人民性”。

纵观党与文学缠绕百年的历史,是不断地与时俱进,坚持“人民文艺为人民”的创作史。具体表现而言,一是人民成为文艺书写的主体,反映的是“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譬如,2018年播出的电视剧《大江大河》以主人公宋运辉、雷东宝为叙事中心,以1978年高考改革、改革开放、21世纪以来的经济改革等一系列社会变革为主线,描摹了普通人在改革浪潮中的生活轨迹,突出了文艺刻画人民、文艺为人民的主题。二是文艺反映的主题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邓小平指出,“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的改善上”。(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8页。比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书写了孙少平、孙少安两兄弟通过辛勤劳作改变命运的故事,反映了乘着改革开放东风的人民群众为了美好生活不懈奋斗的美好愿景。江泽民指出,“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三个代表’要求的最终体现”。(12)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90页。比如,20世纪90年代左右,以刘震云、池莉等为代表的新写实主义小说,以小人物的奋斗史和致富史来表征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矢志不渝地改善人民生活的决心,这也是“文艺为人民服务”的真实写照。胡锦涛指出,我们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实实在在为群众谋利益,带领群众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13)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9页。比如,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后,文艺界涌现出诸多缅怀逝世同胞、讴歌在抗震救灾中挺身而出的人民子弟兵、书写灾后重建的文艺作品。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文艺工作者应当坚定地与党和人民站在一起,发挥功能、完成使命。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14)习近平:《深入学习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人民日报》2021年1月12日,第1版。比如,以人民为中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奏响了人民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主旋律,影片以小见大,通过七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重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0年峥嵘岁月,展现了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奔向幸福生活的奋斗历程。正如习近平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15)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第1版。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核心,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原则,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内涵进行了“人民性”的补充和完善,并阐述了文艺与人民的深刻关系。中国当代文艺的发展给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供了实践性文本,同时也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可以说,“作为科学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着文艺实践,有着最为可靠的历史材料和科学知识为支撑,是对人类文艺实践全面而深刻的反映;以文艺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往往最能直面时代发展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让其理论永远葆有活力”。(16)韩伟:《作为“学术共同体”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第10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时代文艺实践的理论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书写的理论凝铸和表征,是对世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党的文艺政策的引领下,文艺工作者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文艺创作导向和文艺追求方面结出累累硕果。21世纪以来,我们仍然需要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出发,对文艺创作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适时分析和评价,“以使新世纪的文艺理论批评有效地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体系建构中来”。(17)党圣元:《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形态化的问题意识及其提问方式》,《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新时代文艺创作更是自觉践行和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新时代的文艺创作者们自觉反映伟大时代,创作出中华民族的新史诗。诚如谷鹏飞所言:“‘人民’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创造者与阐释者,正在成为文艺的真正主体。”(18)谷鹏飞:《“人民”与社会主义文艺阐释共同体的建构》,《文学评论》2022年第3期。“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不仅表现了人民是艺术作品反映的主体,也是文艺作品消费的主体,更凸显出了“人民也是文艺欣赏和评价的主体”。诚如马克思所言:“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90页。习近平总书记也说,文艺工作者需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20)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第1版。与此同时,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不断推进文艺创新、提高文艺创作质量,努力为人民创造文化杰作、为人类贡献不朽作品”。(21)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16年12月1日,第2版。强调文艺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质内涵,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是针对新时代中国文艺出现的具体现象、具体问题提出的解决办法,体现了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具体化”和“中国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思考和论述,是习近平文艺思想对“文艺与人民关系”的“活化”,激活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生命力和人民向度。新时代的文艺,必须代表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鼓舞广大人民群众奋勇奔向美好未来。这种表达时代诉求、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矛盾、关注时代内涵的艺术作品,才是真正能够流芳百世的艺术作品,才是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的经典之作,才能真实再现一个时代的艺术高度和艺术智慧。用董学文的话来讲,我国“鲜明的人民立场、强烈的使命担当、勇敢的创新作为、求真务实的作风、充盈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开阔的世界眼光和博大襟怀,不仅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带入新的境界,而且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正确认识客观世界、自觉改造主观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22)董学文:《习近平文艺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贡献》,《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这种突破的力量,源自习近平文艺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不懈坚持。可以说,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思想和新时代文艺创作实践的有机结合与互动,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提供了极富有价值的案例。

三、“小康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审美反映与文学书写

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直面文艺新实践,用文艺现实激活文艺理论,用文艺理论指导文艺现实,这也是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基础和重大使命。“小康中国”是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现实,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阶段性目标。“小康中国”正处在新时代发展的历史方位上,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既标志着“小康中国”的历史性实现,同时也是一种新的开启。文艺紧贴时代,与时代同频共振,书写了整个“小康中国”的展开和实现过程。“小康中国”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国现代化事业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组成部分”,(23)吴晓明:《“小康中国”的历史方位与历史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12期。这也恰恰契合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内在精神,尤其是“实践性”品格。从“实践性”和现实主义视域来审视当下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践行,也是对创作现实的烛照,又是重建和激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现实主义”批评的有效路径。这一时期的文艺创作体现出“从‘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形象的反映’到‘文学是社会生活审美的反映’,再到‘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的嬗变态势”。(24)张永清:《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发展与深化》,《文学评论》2022年第3期。新时代的文艺创作和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应积极回应现实和时代重大主题,“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25)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21年12月15日,第2版。由此,我们更应该以一种全新的问题意识和思想自觉直面“小康中国”的文艺书写,进行深刻的总结与反思,生成新的理论问题域。

“小康中国”的文艺书写,其范围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进程,而对国家“脱贫攻坚”战略方针的文艺书写更是意义深远。这种书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实践,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命运有着深远意义。这种意义既基于中华民族,也基于世界社会主义和人类整体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8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展开和实现进程的文艺书写,充分体现了实现“小康中国”的“历史性”过程。譬如,2022年春节期间,根据梁晓声长篇小说《人世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一经播出就引发热议。这部电视剧以“光字片”社区周家三兄妹的人生故事为叙述主线,折射了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最动人心魄的近五十年奋斗岁月。该剧立足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最大限度地还原了个体命运与时代变迁如何交汇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小康中国”的构建无疑占据了重要篇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某种完成,意味着小康中国的历史性到达。”(27)吴晓明:《“小康中国”的历史方位与历史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12期。这也意味着中国人民进入了新时代美好生活。譬如,关仁山的长篇小说《金谷银山》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大背景,展现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北方农村的生活画卷,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之后农村生活的新面貌。小说以燕山白羊峪青年农民范少山的个人经历为线索,图绘了一代人脱贫致富、迈向小康生活的奋斗历程和精神肖像。新时代美好生活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创造的,也是为全体人民共享的,“共创”与“共享”是其本质特征。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改变世界”的题中之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4页。因而反映和描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面对这种新文艺实践,要及时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提炼出具有思想性和学理性的新理论,并以文艺创作实践检验理论的有效性。

贫困,是长期以来困扰世界各国的普遍问题。全球治理最大的难题之一就是如何摆脱贫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部署并实施了一系列“脱贫攻坚”重大决策,约1亿农村人口实现“真脱贫”,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历史问题,即绝对贫困的问题。中国的“脱贫攻坚”经验为世界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新的选择、新的方案和新的智慧。中国解决贫困问题的理念、政策、制度和模式,“或能为世界范围内消减贫困的发展议题提供一个认同度更高、接受度更广的发展中国家脱贫样本”。(29)牛慧清、丁韬文:《论中国脱贫攻坚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叙事逻辑》,《现代传播》2022年第3期。为了阐释脱贫政策,展示脱贫成就,向世界讲述中国脱贫故事,表现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的精神风貌,树立全球治理的大国形象,文学艺术界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譬如,阿克鸠射的长篇报告文学《悬崖村》讲述了位于四川大凉山昭觉县支尔莫乡的阿土勒尔村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阿土勒尔村因其地势险要、出入不便而被称为“悬崖村”,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表达对这个彝族山村的深切关注,体现出党中央脱贫攻坚的坚定决心。2020年,“悬崖村”通过易地搬迁的方式实现了历史性脱贫。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重大历史性成就。“小康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性成果,更加广泛地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前进步伐。”(30)吴晓明:《“小康中国”的历史方位与历史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12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出中国风貌,把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推介出去,才能“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31)习近平:《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4页。文艺工作者以小说、影视作品、报告文学等形式,以创作记录现实、创作深描现实、创作浓缩现实的方式,为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做出了强有力的时代注脚。这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讲话的回应,也是对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时代性把握,更是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实践性”品格。

“小康中国”的文艺书写和“脱贫攻坚”的文艺表达离不开典型事件的选择和典型人物的塑造。习近平总书记说:“只有创造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32)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16年12月1日,第2版。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典型”观的新发展和再阐释。诚如董学文所言,“习近平的‘典型’理论,使马克思主义文艺典型论‘老树开出新花’”。(33)董学文:《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中国文艺评论》2017年第4期。譬如,2021年初反映“脱贫攻坚”的热播剧《山海情》,成功塑造了以马得福为代表的一众扶贫干部的典型形象。这些鲜活而接地气的人物真实地再现了“脱贫攻坚”的历史现场,将脱贫攻坚这一任务的复杂性、艰巨性和必要性逐一呈现,在西海固这一典型环境中将“移民吊庄”“闽宁模式”等扶贫攻坚的典型案例进行集中呈现。

“小康中国”的实现,尤其是“脱贫攻坚”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对于中国、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乃至人类进步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这意味着中国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和道路,真正承担起了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历史任务。可以说,中国在探索新的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创造了一种新文明类型。这种新文明类型就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中国式表达。这也要求我们的经济更富强,治理更科学,社会更和谐,人民生活更幸福,进而为全世界的社会发展给出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如何以文艺的方式书写、表达和传播这种新文明类型,有效地连接起中国与世界共通的意义空间,建立起中国扶贫与国际社会的关联性,成为文艺工作者共同面对的课题。比如,中国脱贫攻坚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摆脱贫困》《一亿人的脱贫故事》将抽象的扶贫政策与具象的扶贫故事相结合,全景式地呈现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我的扶贫年》以千百万个“第一书记”中的伊学义的脱贫工作为视频表现内容,真实再现了基层脱贫工作的鲜活场景。《走进大凉山》和《做客中国——遇见美好生活》以“他者”视角真实记录扶贫故事,前者以“他者化”视角呈现出大凉山精准扶贫的巨大变化,后者以“他塑”的方式让三位美国主持人深入中国扶贫一线,零距离感受中国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总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对时代重大文艺问题积极主动指导,并从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文艺书写中概括出新的理论命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凝练并创造出扎根大地、聚焦实践,反映时代特色的指导思想,从而筑牢中国特色的道路根基和文化根基,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实现中国文艺实践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有机对话与融通,也要生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此同时,“第二个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适时提出,还为世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与深化提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的滋养,从而为世界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猜你喜欢

文艺理论文艺马克思主义
1942,文艺之春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Can “Contemporaries” Know How to Read?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中国文联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文艺范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