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万御器厂青花瓷生产估青与估银的数理分析
——以《江西省大志·陶书》记载为例
2024-01-05柯蔚芳
柯蔚芳
(上饶师范学院,上饶,334001)
0 引言
青花瓷创制以后,经过元朝以及明早中期的发展,不但其生产技术成熟,而且数量最巨,已经成为明代陶瓷生产的主流品种。明中期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的早期萌芽,手工业极大地发展,特别是陶瓷业进入了发展大繁荣阶段,景德镇青花、青花五彩与斗彩等彩绘瓷器都大放异彩。官民窑并立发展并相互借鉴,中国瓷器不仅要满足国内需求,而且还要产出满足海外需求的外销瓷。因此,晚明陶瓷产量巨大、品类繁多、品质上乘、制作精美,特别是青花瓷享誉海内外。
青料是决定青花瓷品质优劣的重要原料,由于明宣德朝以后“苏麻离青”的使用殆尽,国产青料与进口回青(一说产自国内云南或新疆)相继替代“苏麻离青”。回青发色稳定、浓重艳丽,蓝中泛紫,而晚明嘉万时期御器厂生产青花瓷的青料主要为回青,民窑青花瓷,一般无法得到回青料,青花偏灰暗。回青作为嘉万时期的重要青料,也成为青花瓷生产成本的重要构成。
时任江西按察使的王宗沐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曾主持编撰了《江西省大志》,其继任者陆万垓也对其进行了增订。《江西省大志》是江西省最早、最详尽的地方志之一,是研究明代嘉靖朝江西政治经济的重要资料。而《江西省大志·陶书》不但记载了当时御器厂生产的工艺技术、原料组成、陶瓷品种、管理制度等,而且对青花瓷生产的估银与估青也有详尽记述。
1《江西省大志·陶书》记述青花瓷器尺寸与估青、估银
明代景德镇御器厂生产青花瓷过程中对青料的使用科学、精确、有效,在生产前进行了充分的预测与计算,并根据所绘器型的不同用料量,将青料用量与所费银钱之间精确细分。根据明王宗沐编撰陆万垓增订《江西省大志·陶书》记载:“续。器皿估数(估银、估青)。……大样碗:阔九寸五分并附烧。估银六钱,青一钱。……续烧部限内大样碗:阔一尺五寸,并附烧。估银二两,今量减去银二钱,实用银一两八钱,青二钱四分。大样碗:阔一尺,并附烧,估银七钱二分八厘,青一钱二分。中样碗:七寸五分,并附烧,估银二钱,青四分。小样碗:阔四寸五分,并附烧,估银一钱六分,青三分。”①为了更加直观,笔者根据《陶书》记载的器型尺寸、原料、用量、估银情况等将其归纳整理如表1。
表1《江西省大志·陶书》记载御供器物尺寸及估青估银
从表1 中大致可以看出各式器型的尺寸大小、原材料耗费及估银价值之间存在联系。器物尺寸的变化,引发了其耗费的原材料及估银的变化。从器物的尺寸、原料、估银之间的对比关系分析可知它们之间存在一个确定的比值关系。下面以碗类为例,探讨器物尺寸与附烧估青之间的数量关系。
1.1 碗类青花瓷器尺寸、估青、估银之间的数量关系
以《江西省大志·陶书》所载碗类为例,分析御供器物尺寸与附烧估青之间的关系。由图1 可知,以碗阔为横坐标,以其附烧估青为纵坐标,附烧估青与碗类尺寸(阔)基本上呈现线性关系,即附烧估青与碗类尺寸之间存在一个固定比值,该比值即为图中虚线的斜率(约为0.2),碗类尺寸(阔)每增加1 尺附烧估青所耗便增加0.2 两。可见,器物附烧所费青料与尺寸大小密切相关,这也是符合常理的。
图1《江西省大志·陶书》所载御供碗尺寸与估青的关系
图2《江西省大志·陶书》所载御供碗估青与估银的关系
再以《江西省大志·陶书》所载碗类附烧估青为横坐标以其估银为纵坐标,以分析器物估银与附烧估青之间的关系,如图1。再次,笔者发现它们之间也存在线性比例关系(比值大约为3.87),即各类碗的估银值随着附烧估青数量的增加而呈线性比例增加,附烧估青每增加1 两便使御供碗估银增加3.87 两。
再结合上图结论可知,御供器物尺寸与最终估银之间也存在密切联系,大致可以得出,御供器物尺寸每增加1 尺导致附烧估青增加0.2 两而使最终估银增加0.77 两。可见,御供器物的制作尺寸大小通过作用于附烧估青的耗费而最终导致估银价值的变化。当然,器物制作尺寸大小不一不仅使青料耗材不同,而且其它原料的耗费也会呈现不同比例的增加而导致最终估银价值的上升。但是,其他原材料(诸如官土、婺源土/余干土、坯屑、石末、釉土、炼灰等)的价值与青料价值相比远远不及,因此笔者认为明代嘉靖至万历朝期间御供器物(青花瓷)因尺寸的增加而导致估银价值的直线上升,最主要是由于其耗费的青料的线性增加。
1.2 御供大缸尺寸、估青、估银之间的数量关系
为了验证结论的客观与合理性,笔者又根据《江西省大志·陶书》记载的各样鱼缸尺寸、附烧估青的数值关系,以各式鱼缸的高/长为横坐标,以鱼缸的附烧估青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3,由图可见不同样式鱼缸尺寸(高/长)与附烧估青非常接近趋势直线,这说明它们之间确实存在线性关系。同样地,以各样鱼缸附烧估青为横坐标,以其估银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4。
图3《江西省大志·陶书》所载御供大缸尺寸与估青之间关系
图4《江西省大志·陶书》所载御供鱼缸估青与估银的关系
不出意外,我们发现各样鱼缸估银价值与附烧估青耗费量之间也呈现无比接近趋势直线,其直线斜率约为45,即每消耗1 两青料大缸的估银就增加45 两,该比值远远大于碗类的比值3.87。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缸类是御器厂原材料耗费最巨大并且也是估银价值最高的器物,其估银价远远高于其他器物,笔者认为一则由于其体量庞大耗费原料及青料多;二则其制作特别不易无论是成型抑或是烧制过程工艺难度大,成品率特别低;三则其制作周期耗时长,烧造条件要求高,所需的窑内空间大,火候、气氛、窑位、空间等要求缺一不可。这充分说明御供器物尺寸、附烧估青、估银之间普遍存在客观密切关系,附烧估青、估银都随着器物尺寸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改变。
2 明嘉万时期景德镇御器厂严格的原材料管理制度
对手工业生产而言,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无疑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亦然。明代景德镇御器厂对青花瓷生产的原材料实行了严格的管控措施。例如,为了让昂贵的青花原料“回青”不被偷拿,在御窑厂绘制青花的画工受到严格的管控,“画青之日,预悬图轴,分立天地玄黄席号序坐。各坯匠类置各样土坯桌上,瓷早照号点名入席,形若鱼贯,列若雁序坐定,匠师开柜出罐,当众按匙序次分青。先中青,次混水分列。皂快升桌,瞭望四周巡逻。食时散工出入搜查,防带入石青偷出回青之弊。”②在绘制青花的时候,厂内管事将绘制的官样图轴悬挂上,在画桌分序号摆置好各类预画青花的瓷坯,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序号,绘画工依照点名次序依次进入,再按照序号入座。至此,匠师才开柜当众按规定数量分发回青,回青的使用量精确到用匙测算。并且在绘制过程中,有管理者在周围监管巡视,中间就餐出入过程也有人搜查,以防以石青偷换出回青。从中可见,御器厂在画青时不但依次序划分工作区域、任务,分工明确,而且依照预先规定的画工名单次序点名,反映了其预先计划策略的应用与管理的规范化,以及对生产原料数量监管的精确、严格。
而且,《江西省大志·陶书》对于明代嘉万时期御器厂不同规格瓷器的用土、用釉和用青量有者明确的记载。为防止工人偷窃青料而发明了敲青标推和验青方法,该法确保了青料的产出率并杜绝了工人偷窃青料之事。嘉靖时期为了使御器厂生产的瓷器在轻重、样式、大小等方面规整一致,嘉靖四十三年管厂的饶州府通判方叔遒特意设计了“木天平”下发给各匠。“至于各样色器,用青书底,或巨细不侔,随器酌量,难以预议。”③可以看出,御器厂管理者尽量减少回青的使用量,并精确计算各种样器回青用量颁给画青匠参考,杜绝浪费现象。同时,对原材料在管理制度与创新衡量工具等方面的改进,对青料的严格管理制度,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青料是影响御器厂青花瓷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
3 结语
明代嘉万时期,青花瓷无论是生产规模、工艺技术,还是产量品质均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成为官民窑的主流产品。而青料是青花瓷生产的核心原料与影响青花瓷品质优劣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江西省大志·陶书》记述碗类青花瓷尺寸大小、估青、估银进行数理分析可知,御供器物的制作尺寸大小通过作用于附烧估青的耗费而最终导致估银价值的变化。虽然除了青料,其它原料(如官土、婺源土/余干土、坯屑、石末、釉土、炼灰等)的耗费也会根据器物尺寸大小呈现不同比例的增加而导致最终估银价值的上升。但是,其它原材料的成本远远不及青料。为了准确性与严谨性,又以缸类大器的生产耗费进行定量分析作为验证,同样得出缸类器物尺寸大小、估青与估银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一对应的数量关系。本文认为明代嘉靖至万历朝期间御供青花瓷因尺寸的增加会致使估银的直线上升,最主要是由于其耗费的青料的线性增加。除此之外,御器厂管理者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精确计算各种样器回青用量并颁给画青匠参考。同时,对原材料在管理制度与创新衡量工具等方面的改进,以及对青料的严格管理制度,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青料是影响御器厂青花瓷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
注释
① 〔明〕王宗沐:《江西省大志·陶书》,周思中主编:《中国陶瓷名著校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 年,第14-16 页。
② 〔明〕王宗沐撰,陆万垓增补:《江西省大志·陶书》,陈雨前主编:《中国古陶瓷文献校注·上卷》,长沙:岳麓书社,2015 年,第40 页
③ 〔明〕王宗沐撰,陆万垓增补:《江西省大志·陶书》,陈雨前主编:《中国古陶瓷文献校注·上卷》,长沙:岳麓书社,2015 年,第4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