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土壤学”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以韶关学院为例
2024-01-05张宇鹏朱勇勇陈晓远严慧若
张宇鹏,易 科,朱勇勇,陈晓远,严慧若
(1.韶关学院 生物与农业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2.广东省粤北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 韶关 512005)
我国是农业大国,要想实现从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的跨越,完成由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型,离不开大量的高水平农业人才[1-2]。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继承、丰富并发展了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2019年为进一步加强农学类人才的培养,教育部提出了“新农科”建设思路,围绕党中央乡村振兴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充分运用现代新兴科学技术,积极推进农学类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等方面的改革,以期通过改革培养一批新时代高水平的农业创新、创业型人才[3-4]。
“土壤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园艺学、生态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等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土壤学”基础知识对学生进一步夯实农学知识体系,拓展理论联系实际进而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量前沿的研究成果不断产出,“土壤学”课程知识体系也在不断更新,但目前所使用的教材更新速度较慢,无法满足学生对相关知识的需求,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也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是高等教育必须思考的关键问题。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课程中,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4-6]。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因此,开展“土壤学”课程思政建设既是“新农科”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农业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韶关学院地处粤北,是粤北地区唯一的涉农地方高校,开办有土地科学与技术、园艺、园林等农学类本科专业。近年来,韶关学院生物与农业学院一直在积极探索,努力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的思政教育工作体系。土壤与环境教研室全面提升和改革“土壤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使思政教育始终贯穿于“土壤学”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促使思想政治理论与“土壤学”课程理论同向同行,进而实现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构建了多类型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水平、创新型的复合型农业人才。
一、“土壤学”课程特点及目标定位
(一)“土壤学”课程特点
“土壤学”课程是土地科学、地理科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的重要专业课,它广泛服务于土地利用与规划、农业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建设、区域治理、资源利用与保持等领域。“土壤学”课程主要阐述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土壤水及空气的物质组成和性质,土壤胶体化学和表面化学过程,土壤养分循环与平衡,土壤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过程,土壤耕作和管理等土壤管理和保护的理论及技术;分析土壤资源的发生发展规律,认识土壤的形态性质的形成原因,提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的规划和改土措施,为土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目前韶关学院开设“土壤学”课程的专业有土地科学与技术、土地资源管理、园艺、园林、环境工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等专业。
(二)“土壤学”课程目标定位
“土壤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围绕着我国耕地资源安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国土空间治理、农业农村现代化等国家重大需求,在“新农科”建设和农林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要求学生掌握土壤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并掌握土壤的基本组成份和土壤主要特性,牢固树立土壤作为一种资源在农业生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在整个生态圈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地支撑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战略,满足当前农林类专业中土地系统科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工程技术等紧缺人才的培养。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觉悟和健康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能够在农业农村、乡村振兴、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等行政事业管理部门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地力提升与耕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管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生态环境修复、环境评价与保护、水土保持与利用、作物高效施肥与面源污染防治、乡村环境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的新农业、新乡村、新生态、新业态发展新要求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二、“土壤学”课程目前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团队缺乏思政意识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传统“重科研、轻教改”的氛围中,经调查问卷统计,教师申报科研课题的意愿率达到81.31%,而申报教改课题的意愿率仅为26.17%,见图1。“土壤学”课程教学团队成员申报科研课题的热情也远高于申报教改课题。改革前,韶关学院土壤与环境教研室“土壤学”课程教学团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任课教师一般仅注重课程本身知识的传授,再加上专任教师中中共党员比例较低,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忽略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归根到底是“三全育人”思政教育工作体系建设仍不完善。为了适应新时期“新农科”建设发展,教师团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质,在备课及授课中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提升思政教学水平。
图1 教师科研课题、教改课题申报意愿统计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待提升
学生高考后填报志愿过程中“谈农色变”的现象普遍存在,韶关学院作为地方院校,在社会中的认可度较知名农业院校低,因此在每年的招生中涉农专业招生更为困难。大部分涉农专业招生调剂比例较高,优质生源严重不足,“踩线”录取现象较为普遍。如图2,近5 年韶关学院涉农专业第一志愿率介于22.88%~26.17%之间。因此学生普遍缺少专业自信,对投身于农业现代化建设信心不足,存在对“土壤学”等专业课程学习兴趣不高的现象。如何通过思政教育使学生了解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实施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的伟大意义,调动学生学习“土壤学”课程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能力是“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土壤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图2 近5 年涉农专业第一志愿率统计
(三)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土壤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课程结课考核采用闭卷考试方式,成绩构成为30%的平时课堂表现成绩和70%的期末考试成绩相加。考核方式单一,更多体现学生“死记硬背”和“临时抱佛脚”的能力,不能客观反映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创新应用能力,不能全面反映学生掌握的知识结构水平。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倡导在兴趣的引导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树立“学农爱农”的情怀,构建一套科学、灵活以及与思政时事紧密结合的考核体系,实现“以考促学”是“土壤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三、“土壤学”课程思政改革措施
(一)注重团队建设,提升思政水平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课程思政逐步成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而在推进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团队建设是重中之重。只有一个强大的团队,才能够有效地推进课程思政工作。韶关学院“土壤学”教学团队推选党性强、专业知识扎实的三级教授担任团队负责人,充分发挥优秀教师“传、帮、带”作用。团队负责人精确把握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针对专业发展趋势,根据团队成员学科背景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师职业规划,分配讲授章节内容,实现团队的可持续进展。团队选派遣青年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挂职锻炼,开学后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根据他们在挂职锻炼期间的收获结合各章讲授内容增加课程思政内容,并通过内部模拟磨课、说课比赛等方式加强团队教师课程思政培训。团队成员通过不断交流,定期分享最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二)完善教学目标,融入思政内容
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要求,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7]。韶关学院“土壤学”教学团队紧扣课程教学目标,修订了《土壤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在课程教学目标中增加“课程思政”目标单元,设计了相应教学环节,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理论融入课程内容,力争将课程理论知识与我国当前所涉及的土壤、土地大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做到专业教育的同时进行思政教育。如在讲授我国当前土壤质量现状时,通过介绍我国土壤类型丰富多样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但也让学生了解我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不断恶化,土壤质量整体不容乐观的现状,提高学生爱护耕地的思想觉悟;进一步让学生知道党和国家为提高土壤环境质量开展的诸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酸化土壤治理等一系列措施,激发学生关注土壤健康与粮食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表1 “土壤学”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设计
续表1
(三)创新实践教学,挖掘思政元素
相较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创新实践教学、挖掘思政元素对课程思政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韶关学院“土壤学”教学团队在“土壤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在实验原理要点讲解和实验过程规范操作基础上,植入思政元素。结合课程思政元素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入实验目的和意义,并通过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来激发其参与实验学习的兴趣。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现象背后的原理,利用辩证原理分析不同实验结果的意义。
表2 “土壤学实验”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设计
(四)丰富思政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兴趣
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需借助现代教学手段。韶关学院“土壤学”教学团队针对学生手机使用频率高、使用时间长的现状,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优势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借助雨课堂、MOOC 等平台扩展学生获得学习资料的渠道。如线下针对当前“水稻下河”“水稻上山”“水稻入海”等思政热点问题,讨论其是否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进而传授水土保持的技术原理与措施,线上结合不断更新的模拟视频、图片和动画演示教学素材辅以引导,丰富教学内容、加强教学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多形式课堂教学新模式。
通过改革,学生对“土壤学”课程兴趣明显提升,考研报考土壤学(资源利用)专业研究生人数逐年显著增加,具体见图3 所示;另外,2022 级土地资源管理1 班与2021 级土地资源管理1 班相比,“土壤学”结课考试的优秀(总平均分90 分及以上)人数率由3.16%提升到6.94%,不及格率由7.65%降到3.18%,学生评教结果显示对改革后的教学满意度由原来的80.65%提升到了93.66%。
图3 近5 年报考土壤学(资源利用)专业研究生人数统计
(五)改革考核方式,落实思政要求
韶关学院“土壤学”教学团队根据课程特点构建“注重过程考核,激发创新思维”的课程考核体系。在“土壤学”课程考核评价中,降低了期末试卷考试的成绩占比,同时试卷增加了“开放性”试题;增加了课堂思考题“标准答案”与“非标准答案”并存的思政课过程考核评价新方式。提高课堂表现、“我来讲思政”等活动成绩占比,优化学习成绩的构成比例,改变“考前突击背完,考后基本忘光”的教学结果。
四、结束语
本文以地方院校韶关学院为例,针对“土壤学”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新农科”背景下“土壤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对于明确“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将思政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体现了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和“新农科”建设发展的要求。实践证明,融入课程思政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不仅能让学生扎实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使命担当和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