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艺术背景下非遗文创的传播转向
——以楚式漆器为例

2024-01-05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人文艺术学院赵凌崧

艺术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漆器文创文化遗产

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学院/罗 威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人文艺术学院/赵凌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各民族和群体约定俗成的一种文化遗产,是建立社会各成员关系并联络感情,是确保其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文化符号,是构建人类文化大厦的基石。①楚式漆器制作技艺始于商代,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两千多年来一直保持其风格特色并流传至今。其中楚式漆器的髹饰技艺更是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在中国漆器史上具有极高的艺术地位和研究意义。但在当下追求“快消费”的文化市场中,由于楚式漆器制作周期长,工艺复杂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大众生活和社会需求,发展和传承情况都不容乐观,这也导致楚式漆器等一大批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工作愈发举步维艰。

随着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来临,数字技术在文化艺术领域里营造出触手可及的体验空间,打破了传统艺术生产所面临的桎梏,并赋能于艺术创作开启了多元融合、跨界交融的新兴艺术形态。随着技术对文化艺术生产的深入介入,数字复制动摇了传统艺术所建立的美学秩序、创作规律和参与法则,开启一场跨越式跳转的生产机制变革。②特别是在艺术的呈现与生产机制上实现了堪称梦幻的突破:呈现上强调视觉与感受的统一,依靠VR等交互装置实现的数字艺术成为新的潮流,感知成为数字艺术的重点。此外,无论是数字艺术的生产机制、创作需求,以及艺术作品本身都强调了受众的体验,娱乐的、快捷的、即时即地的,并最终创造出自我幻想的世界,使人类在虚拟和真实、现实和非现实之间如指针一样摇摆。

当传统艺术转向为数字艺术时,注定将着重强调创作端的革新与消费端的需求满足,文化艺术也以此开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楚式漆器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探索,是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目标所进行的大胆尝试,适应市场创新的过程同时也是适应数字艺术的过程。转向为创作端与消费端的齐头并进,才是非遗文创走向数字艺术革新的必经之路。

一、困境与突破:数字时代楚式漆器的传承发展

芒福德曾指出:“工具和机器的发展过程,是人们试图改造环境,使人的机体得以加强和维系的过程。”③毫无疑问的是,楚式漆器的诞生是楚人在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伴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所被创造出的工具。其艺术特征和审美范式的表现,都是楚人为明确与维系集体间的社会地位,抒发他们崇巫尚鬼、喜火尊红、凤凰崇拜而赋予其的文化意义。即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楚式漆器仍保留着不同于中原文化的传统外形样式。作为见证了灿烂楚文化的活化石,楚式漆器凭借着张扬恣肆、恢诡谲怪的浪漫主义气质与活力,将瑰丽的楚文化带回到现代社会,以传统的古典美样式征服了现代人的审美范式。

楚式漆器作为一种文化传播上的物化媒介承继了楚文化的灵韵,保留着最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工具价值,从现当代的楚式漆器文创产品中仍能看到古老楚文化的关键信息。这也表明楚式漆器作为工具,承担着文化信息的记载与传递功能,是物化的文化传播媒介。楚式漆器的守正之路也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符号见证,但与此同时,楚式漆器的守正之路也决定了它们在当下文化艺术消费市场难以保持成规模化的产业发展。

楚式漆器的发展困境首先体现在制作成本居高不下,且消费端溢价严重,目标消费群体持续购买力难以为继;其次与楚式漆器相关的营销宣传或文创设计研究均较少,品牌力微弱,知名度差;此外由楚式漆器衍生而来的文创产品与现代文化需求仍有一定距离,实用性不足,艺术性单一等问题一直存在;最后,由于楚式漆器消费端产出单一,基本仅限于实体艺术形式或文创产品的开发,导致了与数字艺术的交汇仍有一定距离。

图1 漆木虎座鸟架鼓

尽管数字时代下的楚式漆器传播与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但得益于数字技术带来的艺术转向,楚式漆器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意义上的突破。如依托于3D 画面的多维立体塑造,楚式漆器得以将其造型样式,图案颜色,纹理细节等全都展现在消费者眼前,AR 技术拉近了消费者与文创产品的距离,甚至超越了以往实地观察所能带来的视觉感受,满足了当下文创消费者的猎奇、便捷、细微的新消费心理需求。这对于传统的楚式漆器造型样式与艺术风格而言,数字技术的使用打破了消费者对于楚式漆器的刻板认知,漆器类文创产品不再是停留在博物馆的古老文物,也不是高不可攀的贵族消费品,在文化传播渠道上彻底满足了大众文化消费的需求,增加了受众接触面的影响力。此外应用化数字技术也带多了文化表现形式的创新,将诸如漆器髹饰技艺等进行数字化的记录。这一记录方式主要有两种意义:一是形成不同于影像民俗的数字化记录方式,将复杂多异的漆器制作技艺以编码的形式编入不同类型的楚式漆器序列下,在保障观赏性的前提下,更加规范化的创新楚式漆器制作工艺的数字化传播与保护;二是通过数字技术将楚式漆器的制作步骤、内部结构、色彩构图等进行结构,在移动端就可以充分了解漆器文化,大大缩短消费者与楚式漆器文创产品的距离,适应“快消费”的文化特性,这也为未来楚式漆器的消费端拓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由上述两点可以看出,楚式漆器的数字艺术革新首先就意味着其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具体可概括为:通过数字化传播技术的应用实践,以消费端为传播终点,丰富并创新楚式漆器的文化表现形式,扩大文化影响力;并推动楚式漆器的数字化转向工作,规范不同类型的楚式漆器制作技艺在抽象化维度上的具象化表现;最终回归到促进楚式漆器进入大众化视野之中,并以可持续化为目标拓宽非遗技艺传承人的培养。④

图2 彩绘龙凤纹漆盾

在数字时代下,楚式漆器长久以来注重复古的守正之路也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现代文化消费的发展规律,自身的艺术特点决定了其难以融入当下文化消费市场的快节奏资本运作。如何运用数字技术推动楚式漆器的文化转向和艺术革新,也是许多非遗文创迫切渴望解决的难题。而数字时代的艺术形式依然十分多样,第四次产业革命所带来的数字化技术跨越式发展造就了信息传输新时代,艺术的传播可以依靠数字语言进行传输,呈现出高效便捷的特点。例如:VR和AR技术的运用打破了楚式漆器的实物呈现,并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革新,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艺术的本质。数字技术对于传统艺术的赋能,使文化艺术的生产、呈现、消费开始转向为快捷立体的新模式,固有的技术与艺术边界被模糊弱化,依靠技术实现艺术的生产传播,成为了当下艺术生产与文化消费领域的宠儿。

二、融合与重塑:数字时代楚式漆器的消费转向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嬗变,虚拟的艺术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创新和发展成为传统文化和艺术的主旋律。传播方式与媒介的多元化也促使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人们的审美观念与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开始迎接更加包容和开放的艺术形式和理念,并由此为我们在数字时代下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艺术形式创新,进而开辟新的传统非遗文创消费新渠道打开了思路。也正是随着新媒体形式的蓬勃发展,群众获得文化知识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元与便捷。⑤新媒体的文化传播也造就了文化消费的火热,但追求“快”“短”“娱乐”等要素的消费需求也正在改变着以楚式漆器为代表的文创产品。数字艺术对于非遗文创的改造愈发刻骨入髓,坚守传统的艺术审美范式还是积极拥抱数字时代的“不可逆”已经成为当下传统非遗文化革新的重中之重。

图3 湖南省博物馆大美漆器夜灯

图4 楚式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邹传志文创漆器--“曲水流觞”茶具

创新消费心理的重点还是在于对于数字技术使用端的消费者群体的分析,熟练使用移动数字端的客户群体多以年轻人为主,且文化消费多集中于互联网,影视,游戏当中,在消费中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已经不亚于物质化的消费需求。同时楚式漆器这类制作成本高昂,实用性较低的艺术商品,也很难通过降低成本来实现售价上的亲民。因此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楚式漆器在维持高端文化艺术消费形象的同时,更应注重青年群体的消费欲望。例如:打造网络文化营销促进消费层的扩大,联名设计游戏中的专属皮肤、影视剧中的文化植入等,都是当下青年人喜闻乐见的营销方式。

针对消费者心理的突破,本质上还是要回归到楚式漆器的创作起点,创作者对于非遗文化的认知与创新必须要打破文化艺术与数字技术的隔阂。这一难题实际上从楚式漆器的起源就能窥其一二。起源于楚地的楚式漆器在造型样式和艺术风格上一直保持着传统韵味,制作工艺也是传承有序。根植于楚文化,制作工艺的繁琐复杂,耗时费力的特点都决定了楚式漆器难以适应“快”“短”“娱乐”的移动端文化消费特性,也就更加难以适应数字艺术的快速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以楚式漆器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时代下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虽然传统艺术未必只能依赖数字媒介才能生存;但有效利用数字时代、适应数字时代不可逆转的趋向、坚守艺术审美本质、打破界域和隔阂的窠臼发展,应当是时代对艺术提出必然面对的命题。⑥因此楚式漆器的数字转向的势必要在重其形、尊其意、创其型的思路上对于虚拟端的数字艺术进行发掘,整合为面向线上线下,不同类型不同属性的文化消费态势。

三、再造与接合:楚式漆器非遗文创的媒介创新

长期以来技术与艺术之间呈现出一种矛盾的、分化的、却又融合统一的动态关系。而在数字时代中,艺术的呈现与传播更加倾向于与技术的融合统一,在媒介选择上以“通权达变”的趋势进行传播。从早期的艺术工作者强调“艺术价值的高低与创作者本身的才情直接相关,而手工艺人的作品则仅为满足现实需要,与主观创作情愫无关”⑦时,虽然宣告了代表主观的艺术与代表理性的科学技术的割裂。但是无论是过分强调理性主义思维的支配作用,还是着墨于艺术所传递的个人情感叙事,都不能回避二者之间有着融合统一的一面。特别是在“元宇宙”被提出的大背景下,艺术的边界正在被逐渐模糊,伴随着数字时代艺术生产机制的变革,传统艺术的生产与现代机械相结合并依靠新的传播媒介进行“复制”,并反之影响艺术的形式,成为一种传统又新颖的数字艺术。即“新作品一旦出现便意味着复制开始了,而复制品又成为新作品的素材对象”。⑧正因如此,在机械复制时代,如何扩域再接合成为了非遗文创新的审美与传播挑战,数字艺术的光晕再造与范式嬗变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

以楚式漆器为代表,在数字时代的传播媒介转向已经开发出不少的新意,例如:仍处于架构中的元宇宙体验,游戏化的楚式漆器周边等。

元宇宙的提出,为人类开发出理想化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应用工具。在这里我们可以实现日常生活中的空想迷梦,回首千百年的历史足迹,虚拟未来的天马行空,将幻想投射于现实之中。而楚式漆器的文创开发也将被植入于这一体系之中。当我们试图通过元宇宙来体验楚国的文化实景,在其中扮演角色,旁观历史,消费购物时,楚式漆器凭借着在当代对于楚文化的实物象征意义,无疑将在元宇宙中绑定楚国文化,并依靠元宇宙的便捷快速,更轻松地获得更为广阔的消费群体。此外元宇宙的性质也反之促使了楚式漆器的数字艺术转向,将传统的实物应用于虚拟空间,以数字的形式进行三维建模。或许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可以看到楚式漆器传承人将扩充至包括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继承与创新的数字艺术工作者。

图5 国风游戏作品《江南百景图》螺钿漆器主题探险《陌上行》

游戏化的楚式漆器周边实际本质上是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和拓展楚式漆器样式的方式,在游戏中生产楚式漆器文创产品。这一类媒介的使用实际早已不再新鲜,大量历史文物,非遗文创都选择与游戏开发商合作,进行数字化的游戏周边营销。既丰富了非遗文创的呈现样式,又以最低的成本实现了收益的较大化,并扩展了以青年人为主体的消费者,实现了艺术与商业的和谐。而楚式漆器最为经典的莫过于髹饰技艺,红黑为主的楚国纹饰以诡异怪谲著称,这类文化表征在游戏中多以专属皮肤、虚拟背景、角色铭牌等形象呈现。此外以楚式漆器等非遗文创制作为核心的养成类游戏,也可以开始进一步的尝试。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⑨当前,处于数字时代下的文化消费市场正经历着巨大的革新,在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与多样性的前提下,文创产品的数字艺术创新之路已然成为非遗保护工作的又一项重点。楚式漆器的创作端与消费端的思路创新愈发说明了未来文化消费必将有着立体、多样、快捷的趋势。如何把握未来的艺术形式,以期获得市场更多的关注,为非遗保护注入新的动力,是以楚式漆器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与发展的必经之路。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在经过无数次的实践证明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仅仅依靠政府或个人手段进行,难以建立成规模的、传承有序的、富有创新的传承保护机制。必须依托于市场,把握文化消费规律,结合社会层面的力量,以无形的手推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运作机制。因此非遗文创的市场化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在数字时代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也正在经历一场数字艺术方面的转向,间接影响了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之美。对于营造弘扬传统文化的氛围,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彭聪,赵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活态的传播创新——以安新芦苇画短视频呈现为例[J].出版广角,2019(1):49-51.

②于悠悠.数字复制时代艺术作品的光晕再造[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1):134-138.

③[美]刘易斯·芒福德,陈允明,王克仁,李华山,译.技术与文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④李浩,鄢明江.信息空间理论下楚式漆器及髹饰技艺发展探析[J].中国生漆,2020,39(1):37-41.

⑤彭冬梅,潘鲁生,孙守迁.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J].美术研究,2006(1):47-51.

⑥周星.数字时代:视觉艺术审美与媒介传播如何共赢?[J].美术观察,2022(10):14-15.

⑦曾一果.技术和艺术的分化与再融合——元宇宙与数字媒介技术的想象力[J].江淮论坛,2022(4):153-159+193.

⑧刘毅.灵韵消散之后——艺术生产与审美经验的跨媒介重建[J].南京社会科学,2020(12):125-132+148.

⑨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EB/OL].[2022-07-12].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6/09/content_5616511.htm

猜你喜欢

漆器文创文化遗产
Semer la graine de la transmission du patrimoine culturel immatériel
陶溪川文创街区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漆器收藏三问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如何辨别新老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