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十三行外销丝绣品与其对欧洲艺术的影响

2024-01-05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丝绸与时尚文化研究中心刘丽娴

艺术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广绣绣品外销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陈 欢 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丝绸与时尚文化研究中心/刘丽娴

外销丝绣品是将中国文化传入国外的重要载体。广州十三行自明朝起就向欧洲销售丝绸、茶叶、瓷器等产品,清朝时期“一口通商”的政策让广州十三行成为垄断对外贸易的通商口岸,许多欧洲成立的东印度公司来到十三行进行交易,向欧洲传入中国丝绣品。其中,十三行的外销丝绣品品类丰富,精湛的广绣工艺成为一股文化输出风潮,受到欧洲各国上流社会的青睐。已有关于清代广州十三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行商制度、丝绸、茶叶、工艺品等领域。关于十三行的丝绣品的重要研究有孙佩兰在《中国刺绣史》(2007)阐述了中国刺绣发展的历史进程,部分章节介绍了广州十三行以及广绣的发展。此外,龚伯洪在《万缕金丝——广州刺绣》(2010)阐述了清代广绣到近代广绣发展的主要进程,展示清以降广绣行业中风靡中外的贸易情况。综上所述,学者们主要以明清时间线梳理丝绣发展史,聚焦于具体的十三行外销服饰的刺绣工艺研究。目前,基于中西交流视角分析十三行的外销丝绣品对欧洲艺术、欧洲刺绣产业的推动作用尚有缺口。本文将以中西文化交流的视角为切入点,调研现存广州十三行外销丝绣品实物,探讨十三行外销丝绣品在法国、英国的流行情况,总结十三行外销丝绣品对欧洲时尚产业的影响及意义。创新地将欧洲“中国风”的历史变化与十三行外销丝绣品在欧洲流行情况相结合,揭示外销丝绣品对欧洲时尚的历史影响及欧洲人对中国外销丝绣品的真实态度。

一、清代广州十三行的建立

(一)广州十三行的起源

十三行的名称源于明代,清代十三行承袭了明代对外贸易的传统,其性质同属官设牙行,清代政府设立粤海关用以管理对外贸易。在粤海关建立的第二年(康熙年间)十三行即存在,其承充者称为洋货行商、外洋行商,简称洋商或十三行商。乾隆于冬月十一月专限广州为一口贸易,于是广州成为中西贸易之间的关键命脉,从此广州十三行成为中西贸易的枢纽。据梁廷枏《粤海关志》记载“国朝设关之处,令牙行主之,沿明之习,命曰十三行”。十三行行商前身为牙行商人,明代贸易一般由牙行经营,清朝沿袭明代的传统,由于“乾隆二十二年专限广州设一口互市”。1757年清政府仅保留粤海关通商口岸进行中西贸易,从此广州便成为了唯一合法的贸易枢纽,这就是十三行的起源。据史料记载,广州十三行虽然叫“十三行”,“广东旧有洋货行,名曰十三行,其实有四、五十家”,说明“十三”并不是行的数目,而是洋行商行帮的统称,“洋货行”又名“十三行”。

(二)清代广州十三行行商制度

清代以前广州的对外贸易方式主要为贡舶贸易,十三行的职能与以前的“牙行”相似,自“一口通商”政策实行后,清代行商制度得以建立,行商的职能也发生细微的变化。清代的广州十三行洋行制度主要内容如下:第一,海关划清了货物范围和性质,海关收税分为“住税”与“行税”,“住税”即“一切落地货物收住税”,“行税”即“海外贸易货物收行税”;第二,清代广州把原本从事经营的行商分为金丝行与洋货行,并由官府招商承充洋商,以保证对外贸易的顺利进行。此外,清政府运用一种特殊的“保商制度”管理十三行,行商由于具有对外贸易的专营权,清朝政府实现了垄断经营权与垄断所有权的分离,使行商既能有对外贸易的权力,还能实现收税的义务。保商制度还能防止个别行业的倒闭风险,清政府不用承担对外贸易的风险。在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之前,公行制度经历了多次建立与废除,但总体上都是为了垄断大宗货物的贸易,垄断贸易让货物的价值得到提升。

二、清代广州十三行外销丝绣品的概况

(一)清代十三行丝绣品外销概况

清代广州“一口通商”时期,加上乾隆二十四年(1759),朝廷以“丝价日昂”为由,实行“丝禁”,限制浙江湖丝的出口,广丝与广缎跃居广东口岸生丝出口之首位,十三行丝绣贸易也逐渐壮大。广绣从家庭式作坊衍生出专门的刺绣行业,生产的广绣一部分服务于本地市场,但更多的是服务于外销出口。嘉庆、道光年间(1790—1850)广绣行业兴旺,并形成了洋行、绣庄(绣铺)等生产经营结构,产品通过十三行源源不断输向欧洲各国。此外,虽然丝绣品出口量相比丝绸、茶、瓷器等大宗贸易量较少,但是丝绣品的利润较高,据史料记载“十三行的出口土货统计价值2250 万两白银,其中绣货值银21.9 万余两”,其中,大幅的广绣绣画纳税也要白银1.2两,在当时用0.1两可以招到一个熟练工,可知价值不菲。清代的广绣作品布局章法已中西合璧,用色浓艳且注意光影变化。清代外销丝绣品上精美的绣花吸引了庞大的出口外销刺绣订单,许多广州行商专营丝绣品以供外销。清代光绪年间广东成立工艺局,设立广绣坊,还在广州开办缤华艺术学校,致力于培养刺绣人才。为了保证绣品质量,这些行商还对外销丝绣品的用料、规格、图案、色彩等做出详细的规定,甚至衍生出“锦绣行”一类独特的行会组织。

清代出口至欧洲的丝绣品以日用类丝绣品与装饰类丝绣品为主,其中披肩是外销丝绣品最受欧洲顾客欢迎的品类。据《南洋劝业会报告》记载,从光绪二十六年至光绪三十年(1900—1904),中国刺绣由广东海关出口5年价值高达187.42万两白银,“吾国绣品外销洋者,广东最多”,甚至有的绣行、绣花作坊针对有特殊要求的订单专门从事加工定制。从订单数量来说,18世纪末近8万条广绣披肩出口欧洲,出口法国的订单就占总外销出口量的四分之一,甚至披肩销量逐年递增,其中,1776 年英格兰公司一家就输入了10.4 万条。披肩作为礼服的搭配在西方大受欢迎,同时,插屏、床罩等也是热销的出口广绣品,藏于黄埔古港博物馆的清代广绣孔雀插屏,以饱满的布局、对比强烈的配色深受外国人喜爱(如图1)。此外,床罩也是一种常见的外销丝绣品,例如,这件米色绸缎“生命之树”床罩绣有外销艺术品常见的生命树纹样,是西方宗教内涵的体现,因符合西方审美意趣而畅销海外。(如图2)

图1 清代广绣孔雀插屏现藏黄埔古港博物馆

图2 清代米绸缎“生命之树”床罩现藏广东省博物馆

(二)清代十三行“中国风”外销丝绣品的发展

清代十三行外销丝绣品在欧洲掀起了“中国热”狂潮,“中国风”是一种西方人对神秘东方的臆想所创造出来的风格,“中国风”(chinoiserie)一词在1823年首次出现在查尔斯·傅里叶(Charles Fourier)的作品中,用来指代“具有中国风格的装饰艺术品”,学术界后来用这个词泛指“来自中国的艺术品”。17世纪至18世纪“中国风”在欧洲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即模仿期、创造期与衰退期(见图3)。首先,西方仰慕外销丝绣品上的“中国风”纹样并进行模仿,一方面从图案与造型进行模仿,另一方面,欧洲自己设立作坊仿制“中国风”丝绣品。此时,欧洲人主要有两条途径获得“中国风”丝绣品:第一个途径是欧洲人向中国发出订单,提出自己的定制需求或者直接购买。另一个途径为欧洲人模仿并自制“中国风”外销服饰,他们将中国传统纹样与欧洲本土面料结合并进行制作。18世纪初期至中期为“中国风”流行的鼎盛时期,1715年路易十四去世后,“洛可可中国风”在路易十五的带领下变成宫廷新风尚,“巴洛克中国风”的严肃与庄重风格被“洛可可中国风”的轻快与优雅取代,洛可可时代的“中国风”带有大量曲线特征,灵感正是来源于中国外销产品上的精致装饰,许多欧洲艺术家围绕“中国风”为主题进行吸纳和再创造。

图3 “中国风”在欧洲的三个发展阶段

在18 世纪末,随着欧洲人对“中国风”的深入研究,中国的神秘面纱被慢慢揭开,“中国风”此时变得不再神秘,是经过欧洲人曲解、粉饰、堆砌后的“中国风”,而准确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并没有得到欧洲人的广泛认同,这是“中国风”容易消逝的原因之一。

三、十三行广绣品外销及在欧洲的流行

明清时期,中国销往欧洲的外销丝绣品主要有面料、服饰以及艺术品等类型。首先,面料主要分为丝绸与彩缎,丝绸又分为手绘丝绸与刺绣丝绸。其次,服饰主要有帽子、披肩、刺绣女裙、鞋子、宗教服饰、床上用品(床罩、窗帘、台布)等。再者,艺术品主要有挂屏、插屏、绣画、绣面伞、教堂饰物等装饰品,这些秀丽华美的外销丝绣品流行于欧洲各国,尤其以欧洲时尚中心法国和英国最为流行。

(一)清代外销丝绣品在法国的流行

17 到18 世纪是清代十三行外销丝绣品发展鼎盛时期,此时的法国是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所统治的时期,法国尤其钟爱中国外销丝绣品。17世纪初期,路易十四不仅用来自中国的床罩、帷幔等织物装饰凡尔赛宫,而且在凡尔赛宫亲自举办名为“中国皇帝”的舞会,参加舞会的男女都以穿着绣有“中国风”刺绣图案为傲。在18 世纪,法国作为当时欧洲时尚和文化的中心,深受中国艺术风格的影响。引用1772 年雷纳尔(Raynal)的记录:“18世纪,虽然欧洲人当时习惯佩戴黑色的肩巾,但是五彩斑斓的中国绣品吸引了大批民众,大量的需求造成了庞大中国外销丝绣品的订单,特别是法国人民对中国外销披肩的热忱不减。”由于当时的文化艺术以宫廷为中心开展,因此外销丝绣品引发的中国热率先出现在法国上流社会中,并引发了从上层社会到普通阶层,从小众至大众的中国风设计的潮流。

18世纪上半叶,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帕杜夫人是外销丝绣品的追随者,她亲自模仿中国外销丝绣品的精美绣花,沉迷于中国刺绣工艺品,身穿中国风长裙一系列行为引起普通妇女的模仿(见图4)。同时,许多精致的中国丝绸大量销往法国,直至“中国风”消退期,“中国热”的余温仍然存在影响,例如这件丝绸在18 世纪末风靡法国(见图5),与图4 的蓬帕杜夫人的裙子纹样相仿,裙身布满了蜿蜒的藤蔓与花卉,是“中国风”的花草植物与欧洲古典纹样结合而成的“奇想纹样”,展现出浓厚的东方自然主义风格。中国外销丝绸常用于制作法国贵族的礼服或者装饰房间,可见在法国上层阶级的引领下产生了中国外销丝绣品的流行现象。

图4 蓬帕杜夫人在作刺绣作品现藏英国国家美术馆

图5 清代十三行出口于法国的手绘丝绸实物现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二)清代外销丝绣品在英国的流行

英国也是十三行外销丝绣品的忠实拥趸,在英国外交历史记录中存在对中国服饰的描述。据1793 年英国马戛尔尼在《旅行日记》和《观察报告》的记载,对中国刺绣有详细的描述:“中国人的服装上,从来没有重复的图案,而皇帝的服装用金线绣龙。”英国民众赞美中国丝绣品,并且在英国民众中激起了一股购买中国刺绣的热潮。“毫无疑问,中国是第一个用丝织品做装饰的国家,其精美程度可与蜘蛛的作品媲美”。可见当时中国的丝绣品对于英国民众的吸引力之大。在《十八世纪的中国外销艺术品》中详细记录了十三行出口于西方的丝绣品在英国的流行程度,中国手工艺人的双面绣刺绣围巾受英国妇女们的欢迎,还有一些上层阶级的贵妇、小姐特意将剪裁好的服装裁片、设计好的服装成品,通过东印度公司的船只运送到中国,请中国刺绣工匠对其进行刺绣。通过描述可见英国上层社会十分钟爱清代广州十三行的外销丝绣品,其中,英国的皇室贵族尤为喜爱中国出口的外销艺术品,比起其他欧洲国家,英国皇室十分热衷用各种“中国风”壁挂、地毯、瓷器打造“中国房间”。例如,这件彩色挂壁流行于18世纪末的英国(如图6),英国皇室用手绘丝绸作为彩色挂壁装饰房间,打造“中国风”风格的房间。另外,1759年英格兰查理二世的曾孙女、基尔代尔伯爵詹姆斯·菲茨杰拉德(James Fitzgerald)的妻子艾米丽·伦诺克斯(Emily Lennox)委托她的丈夫在伦敦为她购买150码的中国风格彩绘塔夫绸作为卧室装饰,这些案例都印证了外销丝绣品在英国的流行。

图6 清代中国外销于英国的彩色挂壁实物现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此外,清代手绘丝绸曾大量出口于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件手绘丝绸经过广东工匠艺人的精心编织与精心绘制精美的花卉图案的描绘吸引欧洲顾客(如图7)。丝绸上的繁枝花卉的审美趣味与欧洲品味产生共鸣,这种图案在贸易记录中被描述为“花枝”,这两件现存出口于欧洲的外销丝绣品实物便是在18世纪整个欧洲的富人都喜爱中国丝绸的证明。

图7 广州十三行出口于欧洲的丝绸实物现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四、清代外销丝绣品对欧洲艺术产生的影响

精美的外销丝绣品揭开了中国的神秘面纱,清代广州十三行不仅输出许多实体物质文化,也向欧洲艺术输出了中国艺术风格与神秘的东方文化。清代外销丝绣品对欧洲时尚产业的影响有:首先,“中国风”的丝绣品深深地渗透了西方的装饰风格,中式纹样与西式构图相结合的图案孕育了欧洲艺术与文化的近现代性,促进欧洲艺术的审美转变与风格转型。其次,“中国风”的外销丝绣品参与了当时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世界文化体系的构建,“中国风”刺绣直接影响了欧洲人的审美取向并间接影响了欧洲刺绣产业的发展。最后,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外销丝绣品所掀起的“中国热”。“中国风”在欧洲的发生、发展、式微过程反映了欧洲人对“中国风”的态度转变。相反,由于大量的外销丝绣品出口,促进中西文化进一步交流,使欧洲的技术、工艺、宗教思想传入中国,客观上促进了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促进欧洲洛可可风格转型

许多欧洲艺术家仰慕“中国风”并进行模仿,例如华托、布歇、胡特、毕芒等。事实上,中国风设计并不是全新的创造,它杂糅了对于神秘东方的憧憬与幻想,这种中国风的兴起,甚至连中国人都在模仿这种流行于欧洲的中国风格。中国风设计不仅发展了在欧洲装饰艺术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巴洛克艺术,并促进欧洲艺术与装饰风格由华丽雄伟的巴洛克风格向柔和纤巧的洛可可风转型。欧洲服饰风格的转变离不开这种欧洲人幻想出来所谓“中国风格”的影响,清代十三行外销丝绣品的轻快、华丽、精致、细腻、繁琐的中国丝绣品刺绣纹样影响了洛可可风格服饰,其服饰纹样也常用曲线装饰,洛可可服饰的自然花卉特点也离不开外销丝绣品的花卉纹样影响,但是几乎所有上流社会的妇女都以穿着具有“中国风”设计的丝绸服装为荣,以彰显身份地位。

(二)促进欧洲刺绣行业的发展

外销丝绣品上的刺绣不仅对欧洲装饰风格产生影响,欧洲人对于外销丝绣品的喜欢也推动了欧洲刺绣行业的发展。在16世纪,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由于痴迷广绣外销丝绣品,大力发展英国本土的刺绣产业,并亲自倡导成立了英国刺绣同业工会。17世纪初期,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也积极发展本土的丝织品与刺绣行业,精致华丽的外销广绣技艺受到西方顾客的喜爱并向中国发出大量订单,精致的广绣在欧洲称为“Canton Embroidery”。外销丝绣品对法国丝织业的影响十分深远,早在17世纪初法国里昂就以中国丝绸为范本进行模仿和再造。外销丝绣品引起的“中国风”的流行,促使法国宫廷艺术家以“中国风”题材主题进行丝绣品的创作;另一方面,刺绣图案花式也受中国图案的启迪而改变和增加,如马鲁(Daniel Marot)作坊以螺纹、格子和小花相配合的图案、辟尔文(Pillement)作坊的花卉图案。此外,法国丝业领域由于取法中国范例,还产生了由浅入深的“匀色”刺绣新方法。广东工匠的精湛技艺与繁枝花卉的装饰内容吸引了许多宫廷皇室贵族,并在他们的倡导下得以推广,扩大了外销品在欧洲的影响。同时刺绣成为一种从上至下传播的时尚在法国普通阶层得到发展,蓬帕杜夫人喜欢用绷圈绣制工艺品,于是掀起学习和模仿的潮流,以至于普通妇女都会掌握简易的刺绣技法做手工活,使法国的刺绣工艺得到了普及。

(三)欧洲对于“中国风”外销丝绣品态度转变

由于中国外销品的供不应求,“中国风”随着“中国热”在欧洲的升温也逐渐影响西方上流社会的审美趣味。首先,西方仰慕中国风格的产品并进行模仿,不仅从图案与造型进行模仿,对材料质地也有严格要求,追求中国瓷器的光洁与声音清脆等特征。其次,“中国风”从17世纪发端,发展成为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巴洛克、洛可可艺术。“巴洛克中国风”以及“洛可可中国风”的华丽的装饰、昂贵的材料、奢华的享乐氛围,都是对当时中国外销品的精美装饰进行模仿与再造,成为当时上层社会的主流风格。由于当时通往西方的外销品还有印度、日本、缅甸等东方国家,所以此时的“中国风”混合了各种东方国家的艺术特点。虽然当时西方人对“中国风”“日本风”“印度风”并没有很好地识别,不可置否的是中国风设计影响了西方艺术运动的变迁与发展。18世纪,新古典主义从罗马兴起并迅速扩展到整个欧洲,并影响了欧洲人对于中国风的单一审美趣味。18 世纪中期,中国风出现衰落的迹象,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加速了“中国风”在欧洲终结的宿命。许多欧洲设计批评者对于巴洛克、洛可可矫揉造作的华丽装饰进行批评,欧洲人对于中国憧憬开始反转,加之十三行逐渐衰落,中国外销丝绣品销量逐渐减少。随着新古典主义复古风潮兴起,西方社会开始专注寻找根植于西方本土风格的贵族艺术。18世纪末以后,中国由于战争与官僚腐败致使积贫积弱,中国风设计也不再被视为榜样,随着欧洲新古典艺术风格的流行,“中国风”设计风格与洛可可风格一并衰落,但是丝绣品上的中国元素仍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法国时尚的发展。

五、结语

自从清代发布“一口通商”口岸的政策后,广州十三行成为了中西贸易的枢纽与中心,外销丝绣品风靡欧洲上流社会,以法国宫廷文化为中心的影响辐射欧洲各国。17 到18 世纪是中国外销丝绣品的黄金时期,欧洲人对于中国外销丝绣品的喜爱促进欧洲装饰艺术的转型,不仅发展巴洛克风格、影响洛可可风格,而且促进欧洲本土刺绣行业的发展。弯曲的枝叶纹样与花卉纹样都印证中国外销品对欧洲服饰转型具有重要影响,引发欧洲模仿中国风的风潮、中国人模仿欧洲中国风格的风潮。随着新古典主义的兴起、中国战乱的羸弱、欧洲丝绣品产业的成熟发展,欧洲颠覆对“中国风”形象的认识与理解。欧洲的设计批评与中国的故步自封使“中国热”逐渐在欧洲降温,但是清代十三行外销丝绣品在当时欧洲社会的深刻影响以至于中国风设计仍然影响着当代欧洲设计师,并且与他们前辈对“中国风”的理解一脉相承。

猜你喜欢

广绣绣品外销
清代广作外销髹漆折扇艺术研究
清代广州外销面中的稻作图研究
亲近广绣大师,体会广绣艺术
梁晓曼:为古老技艺镀上日常之美,做年轻人喜爱的非遗产品
基于IP形象的广绣非遗传播
浅谈绣品中的戏曲文化
故宫博物院明清外销瓷收藏及影响
传承非遗汉绣绘出美好生活
Hong'an Embroidery: A Dance of Needles and Threads
岭南地区广绣工艺的传承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