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尤溪“稻-耳”轮作栽培技术

2024-01-04严少妹陈家威彭传尧吴光明杨彬

东南园艺 2023年4期
关键词:黑木耳轮作栽培技术

严少妹 陈家威 彭传尧 吴光明 杨彬

摘要要:探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杂交稻制种与黑木耳种植的“稻-耳”轮作栽培技术,以加快循环经济和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茬口安排、 品种选择、杂交稻制种技术、黑木耳栽培技术等4个方面总结了杂交稻制种与黑木耳轮作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杂交稻制种;黑木耳;轮作;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S64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5774(2023)04-0304-04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Rice and Black Fungus Rotation in Youxi County

Yan Shaomei1,Chen Jiawei1,Peng Chuanyao2,Wu Guangming3,Yang Bin3

(1Youxi County Seed Station,Youxi,Fujian 365100,China;

2Youxi County Edible Fungus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Youxi,Fujian 365100,China;

3Youxi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Youxi,Fujian 365100,China)

Abstract:The paper explored the rice and black fungus rotatio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hybrid rice seed production and black fungus cultivation,accelerate circular economy and green and environmental-friend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mprove land use efficiency,and achieve agricultural efficiency and farmers' income increase.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key points of hybrid rice seed production and black fungus rotation cultivation from four aspects: crop rotation arrangement,variety selection,hybrid rice seed production,and black fungus cultivation.

Key words:Hybrid rice seed production;Black fungus;Rotation;Cultivation techniques

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按照“长远规划、合理布局、绿色循环”的发展理念,推动水稻制种产业和黑木耳特色产业发展。2022年,全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达2 233.3 hm2、产量7 400 t、产值1.05亿元,成功获得“国家级制种大县”称号,同时全县袋料栽培黑木耳超过6 800万袋,产值3.8亿元,黑木耳是尤溪农户种植规模最大的食用菌。为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乡村振兴发展,从2018年开始示范推广杂交稻制种与黑木耳轮作栽培模式,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发挥大田资源优势,实现农民稳收、增收。本文通过介绍杂交稻制种与黑木耳轮作栽培技术,探讨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农业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 茬口安排

尤溪县杂交稻制种基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00~600 m区域,以菌后、烟后制种为主。杂交稻制种与黑木耳轮作的茬口安排,应根据杂交稻和黑木耳的品种特性、栽培地的海拔区域、前后作衔接等,适时安排杂交稻制种的播种、收割时间及黑木耳的制袋、下地时间、采收时间。在尤溪县海拔300 m以下区域,杂交稻制种父本于5月下旬~ 6月上旬、母本于6月中旬播种,9月下旬前完成稻种收获;黑木耳于8月上旬~ 9月上旬完成制袋、接种,10月下旬完成下地摆场,翌年4月中旬采收结束。在尤溪县海拔300~600 m区域,杂交稻制种父本于5月中下旬播种,父、母本播种差期10~15 d以内,9月上旬前完成稻种收获;黑木耳于7月中旬~8月中旬完成制袋、接种,10月上旬前完成下地摆场,翌年4月中旬采收结束。

2 品种选择

2.1杂交稻制种品种

根据尤溪县制种基地布局,海拔300 m以下区域,杂交稻制种以两系品种制种为主,亲本品种从播种至始穗的天数,以父本不超过100 d、母本不超过75 d为宜,如徽两优898、徽两优丝苗等品种;海拔300~600 m区域,以三系品种制种为主,如华浙优、中浙优等系列品种。

2.2黑木耳栽培品种

黑木耳宜选择抗逆性强、易于管理、产量高并经省级以上农作物审(认)定的品种,如‘黑木耳黑山‘黑木耳916‘农黑2号等。

3 杂交稻制种技术要点

4月中下旬,菌袋栽培料营养基本转化完毕,黑木耳整个生产周期结束,应及时拆除场架材料清理耳场,安排下一茬水稻制种,实现“稻-耳”循环轮作。废菌渣每间隔2~3 a,按田间摆放总量30%左右(约4.5万棒/ hm2),经脱袋后(其余菌棒清理出场)与畦面上稻草一起均匀犁耕入田,并灌水溶田20 d左右,以提高稻田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孔隙度,實现稻田的土壤改良,提高水稻制种产量和品质。

3.1 秧田管理

在尤溪县海拔300 m以下区域,杂交稻制种根据亲本播始历期,适时播种,确保抽穗扬花和安全齐穗[1]。一期父本于5月28日至6月1日播种,二期父本于6月7-10日播种,母本于6月16-18日播种;海拔300~600 m区域,父本于5月中下旬播种,安排父、母本播种差期在10~15 d以内。播种前1 d施复合肥220~230 kg/hm2作底肥。播种时,用丁硫克百威+施乐时进行拌种,防病虫。父本大田用种量2.5~3 kg/hm2、秧田播种量120~130 kg/hm2;母本用种量根据种子的发芽率与插秧密度确定,大田用种量13~14 kg/hm2(机插秧25~30 kg/hm2)、秧田播种量180~220 kg/hm2。苗期管理,种子播后第3 d除草,保持畦面湿润无积水。播后7 d左右的秧苗一叶一心期,喷多效唑(父本用3.0 kg/hm2 、母本1.2 kg/hm2,兑水1 150 kg)[2]促秧苗矮壮,次日灌水施肥和喷施药剂防治病虫,田间保持浅水促分蘖。

3.2 大田管理技术

3.2.1移栽

秧苗种植采用畦栽密植,畦宽150 cm、沟宽30 cm,父母本行比18。要求父本插1~2本秧,母本三个蘖的插1本秧,单根的要插2本秧,母本要求秧龄20 d内插完。

3.2.2肥水管理

秧苗移栽前2~3 d,大田施用复合肥220~

230 kg/hm2作底肥。母本移栽后7 d施复合肥180~200 kg/hm2,父本移栽后第5 d施用尿素

50 kg/hm2+氯化钾20~25 kg/hm2作追肥,进入幼穗分化二期(烤田期)施氯化钾230~300 kg/hm2作穗粒肥;水分管理要求掌握薄水插秧、寸水护苗、浅水促蘖、苗足晒田、水层孕穗赶花、干湿交替灌浆结实[2]。

3.2.3病虫防治

杂交稻病虫防治的第一次喷药在秧苗移栽后10~12 d进行,防治螟虫、飞虱以及稻瘟病、细条病等;第二次喷药在烤田前1~2 d,父母本进入幼穗分化,主要是防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细条病;第三次喷药在稻穗破口前,即喷施“九二〇”前2~3 d,主要是防治飞虱、螟虫、黑粉病、稻曲病、稻瘟病。

3.2.4保质要点

从杂交稻的苗期至成穗期结合农事操作及时去杂保纯,去除父母本的异品种、变异株,以提高杂交后代种子的纯度;当母本见穗时开始喷施“九二〇”,解除母本包颈,提高异交结实率;当母本始花时开始赶粉,每天赶粉3次以上,每次间隔不超过0.5 h,连续赶粉10 d左右[2],提高授粉率;当母本授粉完,应及时清割父本,以保持良好通风条件,提升种子质量;种子达到成熟期(八成熟),即喷施“九二〇”后约25~28 d,选择晴好天气收割并及时烘干,确保杂交后代种子的产量和质量。

4 黑木耳栽培技术要点

4.1 栽培袋制作

4.1.1培养料选用

栽培料常规配方为杂木屑84.5%、麦麸14%、碳酸钙1%、石灰0.5%。木屑要求选用经堆积发酵3~6个月或晒干的不含芳香性的多种阔叶树混合杂木屑,木屑颗粒粒度0.25~2 mm,粗细混合搭配,装袋前需提早2~3 d充分预湿。麦麸要求新鲜、不结块、无霉变。

4.1.2栽培袋制作

菌棒装袋选用规格为14.2 cm×(55~57)cm的聚乙烯黑木耳专用袋。拌料要均匀,培养料含水量调配至55%~58%,一般掌握装料后菌棒长40 cm的棒重1.35~1.4 kg;菌棒长43 cm的棒重1.5~1.65 kg,调节培养料pH值6.0~6.5,拌料后尽快完成装袋、灭菌。

4.2 灭菌接种

4.2.1灭菌

每灶灭菌5 000~6 000袋为宜,采用常温灭菌方式,灭菌升温要做到“攻头、保尾、控中间”。即争取4 h内升温达100℃,100℃以上保持18~20 h,闷灶自然降温,降至80℃左右时趁热出灶。

4.2.2 闷堆

出灶后的菌袋,进行闷堆处理,以降低污染率,即用塑料膜将菌棒密封,用气雾消毒剂进行熏蒸,每万袋用气雾消毒剂4 kg,随后让菌棒自然降温。

4.2.3 接种

栽培菌袋中心温度降至28℃以下方可接种,采用接种箱方式接种,以保证菌棒成品率。接种期间如果天气炎热,应在上午900前或下午1600后接种,每袋接种3穴;9月份后每袋应接种4穴或双面5穴。菌种最好提早2~3 d从恒温培养室移到接种场所,进行适应性训练,增强菌丝活力。接种后立即套外袋,提高栽培袋的成品率。

4.3 发菌管理

良好的通风透气发菌场所和适宜的养菌温度是提高发菌质量重要条件,发菌场地要求阴凉、通风、干燥、光线暗。菌棒摆放前2 d要对场所进行消毒杀虫。排列式堆放菌袋,堆高7~8层,排间距40~50 cm,以利于培养场所通风、降温。接种后

15 d左右,当接种穴菌丝生长直径5~6 cm时,要及时翻堆;若超过10 cm则不宜翻堆,以防高温烧菌。发菌期间棚内温度控制在25~28℃,当棚内温度超过32℃,通过棚顶喷淋设施喷水降低棚内温度,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5%以下为宜。

4.4  出耳管理

黑木耳菌丝满袋后5~10 d,80%菌袋两端出现吐黄水时,说明菌丝生理已成熟,就可脱袋刺孔。脱袋后每个菌棒刺孔180~230个,可直接下地摆场,也可恢复养菌3~5 d,但此时菌棒应采用“井”字型堆放,防高温烧菌。选择晴天或阴天菌棒下地摆场。菌棒摆放密度为12~15万袋/ hm2。

4.4.1转筒晒筒

菌棒下地摆场4~5 d后,对菌棒进行转筒、调头2~3次,防菌棒单边长晒造成菌丝退化,确保菌棒周围木耳生长整齐一致。遇长时间高温干旱天气,应增加翻边次数,第一潮耳采后,也要转筒、增强菌丝体活力,提高第二、三潮次木耳产量。

4.4.2水分管理

科学给水管理可以提高黑木耳的产量和品质,木耳水分管理要遵循“干干湿湿,干湿交替”原则进行,晴天多喷,阴天少喷,雨天不喷。

前期管理  从菌棒下地至耳芽形成阶段。保持耳床小气候田间湿润即可,如果遇气温高、干燥、湿度低,应在日落2 h后稍稍喷水保湿,或在畦沟上灌水,提高场地空间湿度,防菌棒脱水,料、袋脱壁。

幼耳管理  从子实体原基形成到幼耳形成阶段。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每天喷水3~5次,每次3~5 min,间隔15~25 min,此时气温较高,应在日落1.5 h后喷水,当气温超过25℃要停止喷水防止烂棒。

成耳管理  从子实体幼耳到成耳阶段。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每天喷水1~2次,每次1 h,间隔1 h,保证子实体能吸足水分。

低温管理  遇到低温天气,应在午后喷水,遇到霜冻天气,提前1~2 d停止喷水,减少子实体持水量,提高木耳防寒抗冻能力。

转潮管理  一潮木耳采后,要停喷水2~4 d,复壮菌丝,进入下一潮出耳管理,根据天气状况和子实体生长情况采取合理水分管理办法,方法同上。采收前1~2 d停止喷水。

5小结

通过杂交稻制种与黑木耳种植的“稻一耳”轮作栽培生产模式探索,达到水旱轮作、培肥地力、减少病虫草害的作用,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有效解决土地季节性闲置、经济作物与粮食种植争地等矛盾[3],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农业产业绿色循环,确保水稻用种安全、钱粮双收。

参考文献:

[1]曾兰生,陈隆添.浅谈宁都县烟 - 水稻制种轮作高产技术要点[J].种子科技,2019,37(4):67,69.

[2]严少妹,陈家威,张彩燕,等.徽两优898在尤溪县烟后制种技术初探[J].农业科技通讯,2021,595(7):278-280.

[3]周秋,吴维聪,吴友海,等.庆元县稻耳轮作循环利用模式初探[J].農业与技术. 2017,37(13):40-41.

(责任编辑:许玲)

猜你喜欢

黑木耳轮作栽培技术
农民瓜菜“接茬轮作”增效益
德江黑木耳
轮作休耕,让土地歇一会儿
耕地轮作效益调查报告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七个黑木耳引进品种的比较试验
西藏林芝地区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的探索
耕地轮作模式遥感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