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等厚度水泥土加固地下连续墙(TRD)工法及应用

2024-01-04

山西建筑 2024年1期
关键词:成墙工法基坑

黄 锦

(杭州余杭市政公用建设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21)

0 引言

21世纪以来我国持续发展的城市化和不断向城镇聚集的人口,使得城镇用地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紧张。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地下空间、隧道、管廊、地铁等项目开发日趋广泛。超大且深并复杂的基坑形式对围护结构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满足基坑支护和截水止水的需要下,TRD工法日趋成熟。

1 TRD工法介绍

等厚度水泥土加固地下连续墙施工工法即TRD工法。与传统的螺旋轴搅拌工艺不同的是,其采用箱式切割机附带的链锯型切削刀具[1]将土体旋转切割搅拌,并将水泥浆等改良剂从切割机下端喷入与原状土充分切割、搅拌而成的等厚连续的水泥土墙。并且可以根据基坑工况设计需要插入型钢、PC构件等材料加强墙体强度[2]。TRD工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适用于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基础工程、基坑挡土、挡水墙等[3]。

2 TRD工法特点

2.1 适应性较强

TRD工法施工装置能够适应多样地质条件,具有良好的挖掘能力。可用于标准贯入度N<100的软、硬质土层,中粗沙质土层,也可在全风化以及强风化软岩以及部分卵砾石层(颗粒直径φ<100 mm)中施工。TRD工法最大施工深度可达60 m,其成槽厚度和深度视装置的型号各不同,主要装置有3种型号,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4]。

表1 TRD施工装置技术参数

2.2 安全稳定性高

与传统螺旋轴搅拌机械相比,TRD工法施工装置高度不受沟槽削切深度影响且装置高度一般在10 m左右,重心低,机械设备稳定性较好,设备倾覆风险小,施工安全性高,对周边建构筑、地质环境施工影响小[5]。

2.3 成墙质量高

由于其切割箱对上下层的土体进行竖向切割和搅拌,成桩差异性小。同时水平方向上施工一次连续成墙,避免出现通过搭接或者套接形成的接缝,成墙质量均匀性更好。该工法可以根据施工工况及现场实际设定不同的施工参数,并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自动控制。施工过程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和良好的可控性,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横向直线性和竖向垂直度的墙体施工精度。

3 TRD工法施工工序

3.1 预处理工作

首先对进场作业前地质勘察进行完善,对作业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及人防、墓葬等地下建筑构筑物进行收集排查,清除地下障碍物。其次做好施工现场场地平整,对软土、淤泥质土等不良地质土采取处理措施,保证场地压实度、承载能力满足施工机械拼装、行走、作业。最后按照施工场地布置和施工需求保障现场临时道路、水、电等通畅。

3.2 TRD工法的主要施工工艺

1)定位测量。根据坐标基点,按设计资料进行点位测量放样,严格控制放样精准度。设立临时控制桩,严密保护。

2)开挖浇筑导墙。导槽主要作用为定位、导向,施工垂直度误差要控制在5‰以内,这是控制成墙垂直度质量的关键。导墙沟槽开挖深度宜控制在1.5 m~2.0 m,同时以基坑围护内边作为控制线,开挖弃土及时处理。

3)吊放预埋箱。沿围护中心线开挖长×宽×高约为2 m×1 m×3 m的预埋穴,将预埋箱置于预埋穴。

4)架设TRD桩机、与切割箱连接。调整桩机位置、保证平正,在预埋穴处将TRD主机与切割箱连接后,桩机回到起始位置进行自主挖掘。

5)安装测斜仪。当切割作业到设计深度时安设测斜仪。在切割箱内安设多段式测斜仪,对墙体的垂直度进行监控,一般垂直精度可控制在1/250以内。

6)TRD工法成墙。主机进行掘进作业的同时于切割箱底注入加固液,与原状土进行混合,形成等厚的、均匀的连续墙。成墙工艺[6]主要分为3循环法和1循环法。3循环法为先行挖掘注浆、回撤挖掘注浆、成墙搅拌;1循环法为切割作业至预定深度后注入加固液并逐步向前推进挖掘搅拌成墙。

7)拔出切割箱。施工完毕拔出切割箱,机械拆解离场,进行后续施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当前,我国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复杂,对我国整体网络安全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其中涉及地方政府治理的安全威胁尤为突出。地方政府治理关系国家秘密信息和高敏感度核心政务信息的处理,涉及公共秩序维护和行政监管的顺利实施,网上黑客入侵和犯罪、网上病毒泛滥和蔓延、信息间谍的潜入和窃密、网络恐怖集团的攻击和破坏、内部人员的违规和违法操作、网络系统的脆弱和信息产品的失控等,都是当前政府治理工作中正在面临或将要面临的重大安全挑战。

3.3 施工注意事项

1)固化液拌制选用的水泥、外掺剂等原材料符合规范标准,同时做好进场原材复试。固化液水灰比应符合设计、施工工艺要求,经现场试验确定[7]。

2)墙体直线以及转角搭接需通过控制切割搅拌速度、搭接长度严控质量,其中直线搭接宽度宜控制在0.5 m,转角搭接宜控制在1.5 m~2.0 m。

3)墙体成型养护期满后需进行钻孔取芯测定成墙强度,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成墙偏差应符合表2要求[8]。

表2 成墙偏差控制标准

4 TRD工法的应用与实例

4.1 工程概况

某项目位于杭州城西,项目建设内容为地下环路、隧道及地面道路工程,其中地下隧道自北向南跨地下环路设计,上跨节点位置为混凝土共板结构,采取明挖法方式实施。开挖基坑面积约6 097.9 m2,开挖深度12.02 m~15.78 m。基坑围护平面图见图1。

4.1.1 工程地质

根据勘查报告显示,30 m深度范围内主要为淤泥质粉质黏土和粉质黏土。其中,1.5 m~5.9 m深度范围为④1淤泥质粉质黏土;5.9 m~15.7 m深度范围为⑤1粉质黏土,中等压缩性,含氧化铁斑点;15.7 m~20.5 m深度范围为⑨1粉质黏土,硬可塑,局部软可塑,多见铁锰质氧化斑,偶见白灰条纹。表层填土存有浅层孔隙潜水,由大气降水径流补给和降水侧向补给,潜水量较大,地下水位随季候变化。水位一般为0.30 m~2.80 m,相应高程 0.16 m~4.8 m。

4.1.2 设计方案

项目上述上跨节点毗邻运营地铁5号线,地铁结构水平、竖向控制值为5.0 mm,相对收敛为5.0 mm,保护要求严格。为确保施工期间地铁运行安全,经涉铁安全评估,设计临地铁侧基坑围护采用850 mm厚TRD止水帷幕加φ800 mm@1 000 mm钻孔灌注桩,其中TRD止水帷幕深度12 m,入粉质黏土层2.46 m。设计要求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值不小于0.8 MPa,墙体渗透系数不大于10-7cm/s。基坑围护结构剖面图见图2。

项目采用TRD 3循环成墙法,现场施工流程如图3所示。自2023年4月10日起实施至5月2日止。施工前进行现场试验,达龄期后取芯检测,成墙参数符合设计要求。止水帷幕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水泥掺量为25%,水灰质量比为1.5。施工前复测确定地铁区间、地铁附属与TRD连续墙的平面关系,主机行走路径满铺2 cm厚度钢板,以减少振动扰动。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对施工速度、注浆流量、浆液参数等进行及时调整。

4.2 施工监测及成墙效果情况

4.2.1 涉铁检测数据

TRD施工期间对地铁实施严密监测。从检测数据看(见图4—图7),地铁道床沉降、水平位移、差异沉降、水平收敛最大绝对值分别为1.8 mm,1.7 mm,2.4 mm,2.4 mm。相比控制值,实测监测数据值较小。

4.2.2 成墙效果

28 d养护期满后,对TRD止水帷幕取芯检测,共计抽取芯样6件。芯样搅拌均匀性、固结均较好。抗压强度值符合设计规定,详见表3。基坑开挖后坑壁干燥,无渗漏,止水效果优良。

表3 芯样抗压强度 MPa

5 TRD工法的总结与展望

5.1 TRD工法总结

面对复杂工况,TRD工法能有效满足地下空间建设的需要。本文总结TRD的特点、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素,结合在建工程实例,验证了面对涉铁保护严格的前提下,TRD工法能有效完成基坑止水功能并成功保护邻近地铁,把地铁结构变形控制在允许值范围,可为同类工程项目提供借鉴与参考。

5.2 TRD工法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1)TRD机械技术的成熟度需提高,机械故障、刀具零部件磨损等对成墙质量影响较大。2)TRD工法的信息化仍有较大提升空间。3)对TRD工法及其他工法结合实施的研究需进一步加深。

猜你喜欢

成墙工法基坑
TRD工法在洞庭湖区堤防工程中的适用性研究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全套管全回转咬合桩在基坑支护中的技术应用
基坑开挖及加固方法研究
沉井压沉工法施工技术
勘 误
基坑开挖对邻近已开挖基坑的影响分析
MJS工法与冻结法结合加固区温度场研究
基于土体小应变本构模型的TRD工法成墙试验数值模拟
超深TRD工法(水泥土搅拌墙)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