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某羊场羊棘球蚴基因型的鉴定与分析

2024-01-04马颖超陈红强张怡淼胡建军

四川畜牧兽医 2023年12期
关键词:棘球绦虫包虫病

马颖超,黄 琴,陈红强,张怡淼,胡建军,靳 玲

(1.塔里木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控工程实验室,新疆 阿拉尔 843300;2.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畜牧兽医工作站,新疆 阿拉尔 843300)

棘球蚴病又名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幼虫寄生于羊、猪、牛等动物的肝、肺等内脏器官,成虫寄生于狐狸、犬、狼等动物的小肠中。该病对绵羊的危害最为严重。世界上流行的棘球绦虫有5 种,我国主要虫种是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前者更为多见,其幼虫会引起囊型棘球蚴病和泡状棘球蚴病,因极强的致病性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十大寄生虫病。根据基因组特征、DNA 序列的差异,细粒棘球蚴被划分为10个基因型(G1~G10)[1]。虫种及其基因分型鉴定作为寄生虫种群遗传机制研究的基础,在提高临床疗效,控制包虫病流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基于线粒体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第一基因(英文简称ND1),鉴定分析新疆南疆地区某羊场羊感染细粒棘球蚴的基因型,为该地区细粒棘球蚴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料来源 新疆南疆某牧区规模羊场羊群出现部分羊消瘦,并有发病死亡。解剖后发现病死羊的肺脏存在化脓灶,肝脏上有棘球蚴,剥离肝脏与肺脏包囊,保存备用。根据寄生部位,棘球蚴分别命名为Gxjy(肝脏)和Fxjy(肺脏)。

1.2 主要试剂 TIANamp Genomic DNA Kit 血液/细胞/组织基因组DNA 提取试剂盒,普通琼脂糖凝胶DNA 回收试剂盒,均为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产品。

1.3 方法

1.3.1 形态学检查 将肝脏与肺脏上的棘球蚴囊泡置入干净的平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囊泡中的囊液,滴加至载玻片,镜检。

1.3.2 样本总DNA 提取 取25 mL 棘球蚴囊壁于液氮中充分研磨后,采用DNA提取试剂盒进行DNA 提取,提取后的全基因组DNA 用于ND1 的序列扩增。

1.3.3 ND1基因的PCR扩增 参照文献[2]中的特异性引物ND1 基因引物(ND1-F、ND1-R),设计ND1基因的上、下游引物(Fw、Rv),引物由上海英潍捷基公司合成(见表1)。PCR 反应体系:2×Taq PCR Master Mix 25 μL,ddH2O 18 μL,模板DNA 5 μL,上、下游引物各1 μL。PCR 反应条件:94 ℃预变性4 min;94 ℃变性30 s,54 ℃退火1 min,72 ℃延伸1 min,共35 个循环;72 ℃延伸10 min。取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表1 ND1基因的上、下游引物序列

1.3.4 PCR 产物纯化回收 将PCR 扩增产物切胶,按照TIANgel Midi Purification Kit 试剂盒说明书纯化回收PCR产物,送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正向测序。

1.3.5 序列分析 测序结果在NCBI中作Blast比对,用DNAstar软件进行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系统发育分析,用MEGA 5.0 软件绘制遗传进化树。

2 结果

2.1 病理剖检 肉眼可见病死羊的肝脏明显增大,表面不平整,有大小不一的白色或黄色凸起,其中最大的直径约8 cm,内含有淡黄色的圆状棘球蚴卵囊,单个或多个附着于肝上,卵囊壁光滑透明,囊壁分两层(角质层和生发层),包囊内含有大量淡黄色浑浊液体。肺脏表面的一些棘球蚴病灶发生化脓。由此可见,本病的靶心病灶在于肝、肺两大器官。

2.2 ND1基因PCR扩增 以提取的棘球蚴虫体组织DNA为模板,利用棘球蚴特异性引物(ND1-F、ND1-R)对ND1 基因(Fw、Rv)进行扩增,扩增出510 bp 大小的片段(图1),与预期的目的片段大小相符。

图1 细粒棘球蚴ND1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2.3 ND1 基因核苷酸同源性比较 测序结果在NCBI 中进行Blast 比对,并应用DNAstar 对Gxjy(肝脏)与Fxjy(肺脏)进行ND1 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两者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100%,即肝脏上的棘球蚴Gxjy 与肺脏上的棘球蚴Fxjy为同一棘球绦虫株。

应用DNAstar对Gxjy的ND1基因核苷酸与棘球蚴参考株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对比,结果核苷酸同源性可达84.1%以上(图2)。通过MegAlign 软件用邻近法(NJ)构建系统进化树(图3),结果得出:Gxjy与棘球蚴参考株JN604111.1、GQ358013.1、KU169241.1、KC579443.1、KF731935.1、DQ341530.1、JQ317989.1处于同一分支。

图2 肝脏中棘球蚴ND1基因与参考株的核苷酸同源性比较

图3 以肝脏中棘球蚴ND1基因构建的系统进化树

3 讨论

3.1 棘球绦虫的分类及危害性 世界上流行的棘球绦虫有5种,分别为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少节棘球绦虫、伏氏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3]。其中细粒棘球蚴是我国主要流行的虫种,特别是西部的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古等牧区,包虫病流行较为严重,绵羊感染率在50%以上[4]。

3.2 细粒棘球蚴基因型及感染情况 根据遗传学特征,细粒棘球蚴的致病原由4 个棘球绦虫复合种构成,分别是狭义细粒棘球绦虫、马棘球绦虫、奥氏棘球绦虫和加拿大棘球绦虫[5-6]。其中,狭义细粒棘球绦虫根据基因序列分析对应为G1型、G2型和G3型,三者因DNA序列差异小、遗传距离近、寄生宿主种类与地理分布相似,被视为一个单独的进化种。山羊与绵羊均可成为狭义细粒棘球绦虫的中间宿主,并且是G1~G3 型的主要易感动物。G1型细粒棘球绦虫呈全球分布,是目前引起全球人和动物患包虫病最多的第一大常见基因型。G2、G3型主要在亚洲、非洲与南美洲流行,虽然可以感染人,但分布范围小,仅在个别地区被报道。马棘球绦虫最初因主要寄生于马而被命名为细粒棘球绦虫马亚种,后修订为马株,对应G4 型[7]。G4 型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目前只有马、驴、骡子、斑马、猕猴为中间宿主[8-11]。奥氏棘球绦虫对应G5 型,G5 型的中间宿主主要为牛,绵羊与山羊也可被寄生。加拿大棘球绦虫种一直备受争论,目前对应G6、G7、G8、G10 型[12]。根据现阶段报道,加拿大棘球绦虫只有G6型和G7型可寄生于绵羊与山羊,G8型和G10 型主要寄生于马鹿、驼鹿等,且流行局限于北半球。我国曾报道过有G6、G7、G8和G10型感染的情况,其中G6型更为多见[13]。

3.3 新疆地区羊细粒棘球蚴不同基因型的感染情况 新疆牧区是棘球绦虫的流行区,存在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石渠棘球绦虫三种虫体,其中细粒棘球绦虫最为广泛,有G1、G3 与G6基因型的分布。丁繁萍等[14]对新疆南疆地区某羊场的患病羊只进行研究,确定该羊场患病羊只为细粒棘球蚴G1基因型和细颈囊尾蚴的混合感染;郭璐等[15]对新疆7个县(市)的牛、羊细粒棘球蚴包囊提取DNA,经PCR扩增、测序,发现感染的细粒棘球蚴基因型为G1、G3型,且感染率存在明显差异,G1型为99.2%,G3型为0.8%;张亚楼等[16]对新疆家犬体内虫体的CO1基因序列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其中1条家犬的体内存在细粒棘球绦虫G1 型和G6 型混合感染,其余所有感染犬体内成虫的基因型均为G1 型。综上可知,目前新疆地区存在G1、G3 和G6 型细粒棘球蚴感染的情况,且G1型为主要感染亚型。

本研究中,肝脏上的细粒棘球蚴Gxjy与肺脏上的细粒棘球蚴Fxjy 同为细粒棘球绦虫G1(羊)株,且Gxjy 与参考株——法国JN604111.1(狼)、阿尔及利亚DQ341530.1(绵羊)、中国JQ317989.1(羊)、阿根廷KC579443.1(羊)、突尼斯KU169241.1(狗)、伊朗KF731935.1(山羊)、德国GQ358013.1(马)均位于同一进化分支上,与参考株GQ358013.1 的核苷酸同源性高达100%,与其他核苷酸的同源性也较高(98.1%~99.3%),说明群体间遗传分化很小。

3.4 疫苗对羊细粒棘球蚴防控的影响 目前,包虫病疫苗对羊的棘球蚴感染具有很好的免疫保护效果。王进香等[17]应用Eg95 疫苗在宁夏部分规模养殖场进行羊棘球蚴病的免疫评估试验,结果显示:免疫前抗体阳性率为36.0%,二免后抗体阳性率达到82.06%;范才良等[18]用Eg95疫苗对试验羊进行免疫评价,结果表明羊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Eg95)对羊源棘球蚴病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且羊免疫接种后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注射羊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Eg95)对羊包虫病的有效防控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棘球绦虫包虫病
鲫成鱼绦虫病治疗一例
羊绦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其防治
间充质干细胞与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共培养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活性的影响
棘球属绦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羊脑包虫病的诊治
牛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勇做包虫病防治工作的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基于cox1基因对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细粒棘球绦虫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棘球属绦虫分子种系发生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