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模型小鼠后的骨密度与关节炎评分变化
2024-01-04郑锦畅向旻孙杰聪林瀚魏波吴少科胡资兵
郑锦畅 向旻 孙杰聪 林瀚 魏波 吴少科 胡资兵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微创外科,湛江 524001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主要病理改变及影像学特征是关节及肌腱附着点的慢性炎症、异位骨化和骨质疏松[1-2]。AS 骨代谢异常是导致骨质疏松和脆性骨折的直接原因,由多种信号通路调控[3-4]。目前,尚无药物可完全终止AS 疾病的进展。因此,寻找有效的药物治疗AS十分必要。
二甲双胍是经典的降糖药物。有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可通过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矿化过程[5]。McCarthy 等[6]研究,二甲双胍促进成骨细胞分化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ERK 信号通路和增加e/iNOS 表达引起的。Pham 等[7]的研究也证实了上述结果。Kasai 等[8]的研究发现大剂量的二甲双胍导致成骨活性下降,小剂量的二甲双胍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二甲双胍除了降糖作用以外,还具有参与糖尿病骨代谢、心血管保护、肿瘤抑制等作用[9-11]。但以上研究都是基于糖代谢异常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二甲双胍是否干预AS 骨代谢尚未清楚。本实验用二甲双胍灌胃AS 模型小鼠,探讨其外周关节炎及骨密度的变化。
资料与方法
1.实验动物
研究时间为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实验小鼠由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无特定病原体(SPF)级,4 周龄健康雌性BALB/c 小鼠[许可证号SCXK(粤)2018-0002],体质量(14±1)g,共30只,饲养环境60%~68%的相对湿度,室温(23±2)℃,光照周期12∶12,光照强度15~20 Iux。所有小鼠进行食物和水的自由饲养。
本实验经广东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GDY2002276),本实验遵循和符合广东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管理和使用规范(No.GDY2002276)。
2.实验器材和试剂
蛋白聚糖(皮尔斯,美国),弗罗因德的完全佐剂(Sigma,美国),弗罗因德的不完全佐剂(Sigma,美国),二甲双胍(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阿佛丁(南京爱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分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公司),双能X光骨密度仪(MEDIX90,法国)。
3.实验方法
3.1.建模 小鼠喂饲至8 周,体质量(25±2)g。随机分成3组:二甲双胍模型组、AS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鼠实验第1周每只腹腔注射100 μg蛋白聚糖加等体积弗氏完全佐剂,每隔3 周腹腔注射1 次,共注射3 次,后续两次改蛋白聚糖加等体积弗氏不完全佐剂。观察小鼠的步态和攀爬活动。
3.2.灌胃 造模成功后,二甲双胍模型组小鼠用二甲双胍灌胃,剂量为100 mg/kg,每天灌胃1 次,连续3 周。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
3.3.关节病变评分 观察各组小鼠蛋白聚糖诱导和药物干预后12 周的活动情况及关节变化,按红肿及活动情况5 级评分[12]。无红肿:0 分;关节红不肿:1 分;关节轻度红肿:2 分;中度红肿:3 分;重度红肿伴有功能障碍:4 分。病变关节分数总和最高分16分。
3.4.骨密度测定 即用型麻醉剂阿佛丁麻醉小鼠,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5 ml,麻醉满意后,骨密度仪扫描,分析每组小鼠腰椎、胫骨和股骨骨密度值。
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蛋白聚糖诱导的脊柱关节炎模型小鼠外周关节炎评分(表1)
表1 蛋白聚糖诱导后不同时间点各组小鼠的外周关节评分(分,± s)
表1 蛋白聚糖诱导后不同时间点各组小鼠的外周关节评分(分,± s)
注:二甲双胍模型组小鼠用二甲双胍灌胃,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与模型对照组比较,aP<0.05
小鼠在诱导3次完后未见明显关节红肿现象,第8周开始出现红肿,模型组小鼠的关节评分在第12 周达到峰值。观察至16 周,免疫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外周关节炎症。16 周的二甲双胍模型组小鼠关节评分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各组小鼠骨密度的变化(表2)
表2 3组小鼠的骨密度测定值(g/cm2,± s)
表2 3组小鼠的骨密度测定值(g/cm2,± s)
注:二甲双胍模型组小鼠用二甲双胍灌胃,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与模型对照组比较,aP<0.01,b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P<0.05
阿佛丁麻醉小鼠,等麻醉平稳后,骨密度仪扫描各组小鼠,软件分析每组小鼠腰椎、胫骨和股骨骨密度值。结果显示,二甲双胍模型组小鼠股骨和胫骨骨密度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讨论
AS 是一种慢性进展的脊柱关节炎症性疾病,常累及脊柱关节突关节、双侧的骶髂关节及外周关节。早期治疗的目的是消炎镇痛、预防畸形、控制病理进展。目前,常用的药物有NSAIDs、糖皮质激素、抗肿瘤坏死因子生物制剂及免疫抑制剂(柳氮磺吡啶)等。学者黄雪艳[13]采用二磷酸盐联合碳酸钙D3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以改善骨与软骨代谢,但至今无特效药能控制进展和根治AS。
本实验用蛋白聚糖诱导免疫雌性BALB/c 小鼠,建造外周关节炎的AS 小鼠模型,再给实验模型小鼠灌胃二甲双胍3 周。实验结果显示,诱导免疫8 周后小鼠出现外周关节炎症状,模型鼠在12 周关节炎分值达顶峰。二甲双胍模型组的小鼠关节炎评分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二甲双胍对减轻AS 模型小鼠外周关节炎症状。本实验进一步进行骨密度检测,结果发现,模型对照组小鼠骨密度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小鼠的骨密度,说明该模型除了显示外周关节炎症状外,小鼠骨代谢失去平衡,还出现了骨质破坏和骨质疏松的改变。本实验中,二甲双胍模型组小鼠的骨密度值有明显改善,与模型对照组小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凸显了二甲双胍在增加小鼠成骨性能和抑制破骨作用方面的优势。
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蛋白聚糖诱导的AS 模型小鼠成骨与破骨代谢失去平衡,出现骨质疏松改变及外周关节炎症状。二甲双胍治疗AS 模型小鼠,成骨代谢增强,破骨代谢受到抑制。该研究结果将为日后进一步的二甲双胍治疗AS 提供了科学依据。然而,本研究是基于实验动物的研究,所有的动物模型都是比较单一的因素制作出来的,人体AS 疾病的发病机制远比实验的动物模型复杂。只有不断改进实验方法,制作的动物模型与人体AS 疾病的相似性越来越高,实验的精确度和可靠性就越大,这样更有利于为日后的临床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的精准数据。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郑锦畅、向旻、孙杰聪、林瀚:实施研究,采集数据,分析和解释数据;胡资兵:实验设计,文章撰写,实验技术指导;魏波、吴少科: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审阅,参考文献校对,统计分析,行政,技术和材料支持及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