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教师专业成长有效策略探究

2024-01-03黄炎权

广东教育·综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师德师山区理念

黄炎权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动山区教育的振兴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否顺利,是影响教师在人才培养中能否发挥重要作用和决定山区教育事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如何促进山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打造一支新时代教师队伍,已成为当前影响山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

一、山区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山区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笔者围绕“教师专业成长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随机抽样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教师专业成长意愿不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不高等是教师专业成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束缚了山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亟待解决。

1.教育理念落后,专业理念更新滞后

现阶段仍然有不少山区教师未能及时转变教育教学理念,难以在深层次认识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尤其是一些教龄较长的老教师,新课程标准带来的教育理念强烈冲击着他们固有的传统理念和教法,若不及时转变、更新理念,不仅会阻碍他们的专业成长,也会使他们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2.综合知识积累较薄,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

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教师出色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但是山区教师综合知识积累相对较薄,“学科专业知识”“跨学科知识”“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课程建构相关知识”以及“教育信息技术知识”等方面较为薄弱。

3.创新意识不强,专业能力拓展不足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非常注重各学科教师的创新意识和专业拓展能力,要求教师在创新意识驱动下深挖潜在的教学资源,有效增强教学吸引力和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较好地获得由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的体验。但由于山区教师专业能力不足,且缺乏创新意识,未能适应新课改的新教法、新模式,课堂效率不高。

4.教师参与培训的意愿不强

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要更好地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技能,获取教育的成功,就需要提高教师积极参与培训的意愿。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当前山区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培训的意愿不强。

二、促进山区教师专业成长的对策

新时代教师承担着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教师的专业成长直接关系着山区教育的振兴发展。因此,教师专业成长中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山区教师专业素养

(1)以党建为引领,厚植教师教育情怀。积极开展“学党史,讲奉献”“师德伴我行”“学习二十大,做好教育人”“向更好的自己靠近”等活动,同时将这些活动合理地融入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中,进而帮助教师把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他们深厚的专业情怀,使他们关心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更加自觉地为提高山区基础教育质量贡献智慧。

(2)加强监督考核,树立优良师德师风。师德师风是构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必备素养,要充分发挥好师德师风监督员的作用,从培养人的中心出发,考核评价教师的师德师风和职业操守。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评奖评优的首要标准,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形成有效的师德监督机制,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让教师在优良的师德师风沐浴下养成自觉、自律、刻苦、勤奋、爱岗敬业等良好行为习惯。

2.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对教师进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培训,使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不断创新,提高教学技能。推动山区教师开展课堂改革专题研究,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以改进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为载体,深入研究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3.增强自主创新发展意识,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幸福感

教师要通过读书、教研等方式,成为自觉的研究者,才能不断提升职业素养,从而提高教育的质量。随着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的增强,教师会更加主动地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新的教育教学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和跨学科知识,构建综合的完善的知识体系,并在教学过程中擦出创新火花,实现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这样,教师专业成长的成功感、幸福感得到了提升,进而推动他们在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取得成绩,不断享受创新带来的幸福感。

4.提高山区教师培训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结合山区教师实际,制定培训方案,优化课程资源,提高培训针对性、规范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遵循教师专业成长规律,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锐意改革创新,增强山区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1)构建科学的教师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符合教师专业成长规律的科学的教师培训体系,将极大地提升教师培训效能,加快教师专业成长。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特别指出,要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国开展多层次、综合的教育培训带来启示,将推动教师不断继续学习,树立新理念,实现自身知识的深厚积淀与快速更新,获得良好的专业成长,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教育实践的研究者、创新者的角色转变。

(2)制定和完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与评价体系。从师德、学习、教学、科研四个层面制定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让教师找到自己的职业成长点。同时,加大名教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以点带面,辐射全域,做好山区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全面提升山区教师的专业水平。首先可以制定符合山区教师专业成长的配套政策。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在全面掌握本地教师专业成长现状的基础上,制定系统的、科学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划和配套政策。其次要加强培训。根据学科、层次等不同,对教师进行分层、分类培训,精准安排学习内容,做到因材施教,满足教师能力提升和专业发展的个性化需要。再次,可以让教师跟岗学习。整合合作高校和结对的名校长工作室、名教师工作室资源,把教师“送出去”跟岗学习,通过教学观摩、名师指导、参观考察、专项培训、跟岗研修等方式,引导教师学思践悟,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实践能力。名教师对学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和指导,确定课题研究方向,并着手开展相关研究。在个性化指导过程中,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以沙龙研讨、讲座等形式,对教师进行有效指导。最后进行成果展示。要求教师每年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形成教学论文并发表,积极参与“送教上门”“教学技能比赛”“县级公开课”等活动,整体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

总之,山区教師的专业发展既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又要完善相关制度,帮助教师制订专业发展规划,使他们不断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山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猜你喜欢

师德师山区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做好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答卷人
以“四个回归”为本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山区修梯田》
山区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邮一堆微笑到山区
如何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