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抑肝和胃汤联合梅花针循经叩刺治疗肝胃不和型妊娠剧吐33例
2024-01-03卢丽芬马常宝刘雪萍
卢丽芬,马常宝,刘雪萍,王 玲,李 健
(福州市中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1)
妊娠剧吐是指孕妇在妊娠早期出现严重持续的恶心、呕吐,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酮症酸中毒等情况,需要住院治疗[1]。妊娠剧吐是孕早期最常见的住院指征,也是妊娠期仅次于早产位居第二的住院原因[2]。部分孕妇频繁呕吐严重影响进食,容易造成孕妇体内水液失衡、电解质代谢失常、肝肾功能异常,甚至诱发韦尼克脑病(Wernieke 脑病)而危及孕妇和胎儿生命[3]。西医治疗本病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处理,虽可以暂时缓解症状,但症状易反复[4]。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辨病辨证相结合,在治疗本病上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孙氏抑肝和胃汤是福州市中医院治疗妊娠恶阻的协定处方,运用该方联合梅花针循经叩刺治疗妊娠恶阻,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1]中妊娠剧吐的诊断标准。
1.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医妇科学》[5]中妊娠恶阻肝胃不和证的辨证标准。主症:① 恶心,呕吐苦水或酸水;② 厌食,恶闻油腻。次症:① 胸满胁痛;② 嗳气叹息;③ 口苦口干;④ 心烦易怒;⑤ 头胀而晕。舌脉: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滑。必须符合所有主症,次症2 项及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
1.3 纳入标准 ① 孕6~12 周,超声检查确定为宫内单活胎;② 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 由胃肠道感染、胆囊炎、胰腺炎、尿路感染、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引起的呕吐;② 异位妊娠、葡萄胎及需终止妊娠者;③ 对本研究药物过敏体质者;④ 精神疾患和意识障碍者。
1.5 脱落与剔除标准 ① 出现严重不良事件;② 研究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自行退出者;③ 患者依从性差,未按研究方案治疗者;④ 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终止治疗者。
1.6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2 年12 月于福州市中医院妇产科就诊的肝胃不和型妊娠剧吐患者69 例,采用SPSS 24.0 软件生成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35 例和观察组34 例。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因工作原因、无法持续治疗而脱落1 例,因自觉治疗效果不显著、症状无改善而脱落1 例;观察组因工作原因、无法持续治疗而脱落1 例。最终完成病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 例。2 组年龄、孕周、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次研究经福州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LC-2019-009)。
表1 2 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2 组一般资料比较(±s)
组 别对照组观察组例数33 33年龄/岁29.62±13.73 30.59±11.81孕周/周8.81±2.52 8.53±2.71病程/d 13.63±8.23 14.52±7.20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对照组 参照《妊娠剧吐的诊断及临床处理专家共识(2015)》[6]给予常规静脉补液治疗,每日静脉补液量3 000 mL 左右,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纠正酸中毒,补液方案根据病情调整,待病情好转,尿酮转阴后,可逐渐增加食量和改进饮食。治疗期间应避免一切不良刺激,改善情绪,自愿接受并配合治疗,同时注意休息,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食物。重症住院者应禁食2 d 后给少量进食,呕吐缓解再慢慢加量。7 d 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 个疗程。
2.1.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孙氏抑肝和胃汤联合梅花针循经叩刺治疗。孙氏抑肝和胃汤药物组成:竹茹9 g,陈皮6 g,代赭石(先煎)12 g,砂仁3 g,姜半夏6 g,白芍9 g,黄连3 g,吴茱萸1 g,甘草6g。若呕吐明显者加旋覆花9 g,生姜5 g,生姜杵后去姜渣取汁入药煎;呕甚津伤,舌红口干者去砂仁,加北沙参12 g,石斛12 g;肝气郁滞明显者加青皮6 g,合欢花6 g。由福州市中医院煎药室统一煎制,每日1 剂,浓煎2 袋,每袋100 mL,少量多次温服。梅花针叩刺额、颞部经络,主要穴位为印堂穴及双侧太阳穴,叩刺部位从印堂穴始直上至发际(即额中线),再沿发际至双侧太阳穴,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每次5~10 min,以局部皮肤出现潮红为止,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2.2 观察指标
2.2.1 恶心、呕吐程度评估 采用妊娠恶心呕吐程度量表(PUQE)[7]评估2 组治疗前后恶心、呕吐程度。PUQE 根据呕吐时间、呕吐次数及干呕次数进行量化评分。
2.2.2 生活质量评估 采用妊娠恶心呕吐生活质量量表(NVPQOL)[8]评估2 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疲劳、受限、情绪、躯体4 个维度,总分范围30~210分,分数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差。
2.2.3 电解质及尿酮体 检测2 组治疗前后电解质(血钾、血钠)及尿酮体。
2.2.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9]拟定。① 治愈:恶心、呕吐缓解,各项检查均恢复正常,尿酮体检验连续3 次阴性;② 显效:恶心、呕吐明显缓解,纳食改善,各项检查均明显改善,尿酮体检验阴性或减少2 个“+”以上;③ 有效:恶心、呕吐次数较前减少,尚可进食,各项理化检查有所改善,尿酮体减少1 个“+”;④ 无效:恶心、呕吐症状加重或无好转,电解质紊乱,尿酮体检验持续阳性。
2.2.5 不良反应 观察2 组治疗期间是否出现药物过敏、腹泻、昏睡、烦躁不安或出现皮下出血、晕针等不适。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3.1 2 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 组疗效比较
3.2 2 组治疗前后PUQE 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治疗前后 PUQE 评分比较(±s)分
表3 2 组治疗前后 PUQE 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1) P<0.05;与对照组比较,2) P<0.05。
总分12.57±1.80 8.15±2.331)12.66±1.65 5.73±1.651)2)组别对照组例数33观察组33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呕吐时间评分4.38±0.55 2.53±0.751)4.42±0.65 1.93±0.451)2)呕吐次数评分4.37±0.68 2.76±0.511)4.32±0.45 1.97±0.551)2)干呕次数评分3.82±0.59 2.86±0.671)3.92±0.55 1.83±0.651)2)
3.3 2 组治疗前后NVPQOL 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2 组治疗前后NVPQOL 评分比较(±s)分
表4 2 组治疗前后NVPQOL 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1) P<0.05;与对照组比较,2) P<0.05。
总分164.20±14.28 103.06±18.261)166.53±13.85 89.16±17.181)2)组别对照组例数33观察组33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躯体52.83±3.41 29.53±5.751)53.63±3.20 25.63±6.271)2)疲劳22.47±2.38 15.06±2.511)22.32±2.45 12.97±2.551)2)情绪33.92±3.69 23.86±4.671)34.92±3.55 20.83±3.651)2)受限54.87±4.80 34.61±5.331)55.66±4.65 29.73±4.711)2)
3.4 2 组治疗前后血钾、血钠和尿酮体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2 组治疗后血钾、血钠均明显升高,尿酮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表6。
表5 2 组治疗前后血钾、血钠比较(±s) mmol/L
表5 2 组治疗前后血钾、血钠比较(±s) mmol/L
注:与治疗前比较,1) P<0.05。
组别对照组例数33观察组血钠134.28±3.57 138.48±3.721)133.85±3.36 137.37±2.811)33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血钾3.43±0.59 3.61±0.321)3.42±0.62 3.67±0.231)
表6 2 组治疗前后尿酮体情况比较
3.5 2 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2 组未见明显过敏反应及不良反应,表明药物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
4 讨 论
妊娠剧吐可归属于中医学“阻病”“妊娠恶阻”“子病”“妊娠呕吐”等范畴,病机总属冲气上逆,胃失和降。肝为女子先天,以血为本,体阴而用阳,孕后经血不泻,血聚下养胎,而冲脉起于胞宫,隶属阳明,肝血不足,肝火偏旺,肝脉挟胃贯膈,肝火挟冲气上逆犯胃;加之现代生活节奏快,女性压力倍增,抑或婚后初妊,精神紧张,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肝气郁结,郁久化火,上逆犯胃,胃失和降,遂致恶阻,故肝胃不和者最为常见[10-11]。方中陈皮、竹茹共为君药,陈皮理气健脾,降逆止呕,竹茹清热安中,除烦止呕,为治疗呕吐的要药;代赭石、姜半夏、砂仁为臣药,代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姜半夏和胃、止呕、降逆,为降逆止呕要药;砂仁理气和胃安胎;佐药白芍养血柔肝;黄连合吴茱萸辛开苦降,调和肝胃;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在抑肝和胃、平冲降逆的同时,兼滋胃阴、健脾胃,调整脏腑功能,达到远期治疗的效果。
中医学认为皮肤针针刺(梅花针)以皮部经络理论为依据,叩刺相关经络及穴位能激发经络功能,调整脏腑气血,以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12]。叩刺印堂穴能使阴阳协调、气机畅达而使病愈;叩刺太阳穴可以疏通经络、抑肝利胆、降逆止呕,能够有效改善呕吐。印堂、太阳穴属经外奇穴,亦起稳定其情绪之效;又督脉有总督一身经络之功,额中线属督脉的一部分,梅花针叩刺后可激发经络功能、促进气血运行,且叩刺额中线经络(即印堂穴直上发际线)有安神之效。梅花针叩刺额、颞部经络及上述穴位,可激发中焦之气,健脾、理气、助运,使得上逆之气平降,和胃止呕,从而达到抑肝利胆、降逆止呕、安神定志的效果[13]。
妊娠剧吐患者因频繁呕吐、饮食减少,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机体处于饥饿状态,糖类不足,引起脂肪分解增加,其代谢产物酮体聚集,使尿酮体检测呈阳性。2 组治疗后血钾和血钠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尿酮体明显降低,说明2 组治疗方法均能纠正电解质紊乱,改善尿酮体水平。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UQE、NVPQOL 评分明显降低,总有效率明显提高,说明孙氏抑肝和胃汤联合梅花针循经叩刺能够明显缓解恶心、呕吐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采用孙氏抑肝和胃汤联合梅花针循经叩刺治疗肝胃不和型妊娠剧吐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恶心、呕吐程度,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尿酮体水平,纠正电解质紊乱,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其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因为样本量较小,有待将来更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并结合动物实验,为中医药治疗妊娠剧吐提供更有力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