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改革的困境及实践路径研究
2024-01-03葛鑫伟
葛鑫伟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组织部,江苏 苏州 215009)
技能型社会建设、技术的创新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使人力资源的作用更加突出,这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将职业教育提升到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这表明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的作用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培养的高素质人才,不是仅仅具备高技能的专业人才,而是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极为迫切且必要。
1 通识教育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1.1 通识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
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对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有重要的作用。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自我发展潜力的职业人,这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技术技能,还要会做人——具备高尚的道德素养、独立思考能力和较强的职业迁移能力。与普通高校着眼于培养学科基础宽广的通才教育不同,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致力于帮助学生获取足够的常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跨界能力,运用诸如系统思维、发散思维、双创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成长为具有就业竞争力的人才。
1.2 通识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构建的职业能力冰山模型指出,浮在水面上的冰山(知识技能)只占冰山总体积的30%,隐蔽在水面下的冰山(职业迁移能力)占据70%。隐蔽的部分包括学习力、判断力、说服力、理解力和性格特质、内驱力、价值观等。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培养学生跨越行业、国界就业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通识教育课程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接触到不同的行业和专业知识,思考问题时具有开阔的思路和跨学科的视角。当所学的专业随着时代的变迁被其他专业取代时,学生能够具备应变能力,通过知识的迁移、自主学习来适应社会的变化,这才应该是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要达到的理想效果。
1.3 通识教育有助于社会改变对高职教育的印象
长久以来,人们头脑中对高职学生一直存在着“学习不好或学习不用功”的偏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高素质除了体现在专业技术技能方面,还体现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道德观和发展观等方面,即培养有政治信仰、有理想信念、有文化底蕴、有家国情怀的合格公民。长期坚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彻底改变社会公众对高职教育的认知偏见。注重学生的德技并修,将有助于学生获得全面、平衡、和谐的发展,使其成长为家长期待的、社会需要的人才。达成此目的,社会必然会转变对高职教育的偏见。
2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发展
2.1 通识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A·S·Parkard教授第一次把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拉开了大学通识教育的序幕。“通识教育”一词是伴随着博雅教育的发展而出现的,在内容上不仅包括了博雅教育的“自由七艺”,还融入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内容。1945年,哈佛大学发布的《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是现代通识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其中强调哈佛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全人”,并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8大类别,横跨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并开发了数以千计的课程供学生选择,自此世界各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开始蓬勃发展[1]61。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六艺”教育,它与古希腊的“自由七艺”相似。但是我国的大学教育并没有将通识教育发扬光大,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关注人文素养,重视通识教育改革。当前,我国本科院校对通识教育的研究和实施已经日渐普及。
2.2 高职通识教育与本科通识教育的区别
通识教育诞生之初即被视为研究型大学的专属、精英教育的必备,很长一段时间都与职业教育无缘。直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一些社区学院通过在专业或技能课程中融入通识内容来推动通识教育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与语言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审美能力、全球意识与公民意识,这与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的价值取向基本一致[2]。我国职教界对通识教育一直存在“该不该”与“能不能”的争议。职业教育不是单纯培养“灰领”“蓝领”,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认为,要“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3]。我国学者普遍强调高职院校进行通识教育的必要性,认为高职教育要注重人文关怀、重视学生德行的养成。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及研究型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目的均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主要区别体现在教育观念上。高职院校的首要目标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目的在于学以致用,在对知识的选择上职业与专业教育排在首位,势必在观念上重“有用”的专业而轻“无用”的通识。其次,在实施条件上,本科院校、研究型大学可以凭借其学科规模与师资实力顺利开展通识教育,但高职院校的学科、师资相对有限,学生入学三年中至少有一年实习,学习时间较短,导致通识教育的开展阻碍重重。
2.3 高职通识教育要树立通专融合的理念
通识教育的源头“自由七艺”中的“艺”与技术技艺有着密切的关系。9世纪西欧著名的哲学家爱留根纳仿照“自由七艺”将人类社会所必需的七门技艺总结为“机械七艺”,包括制衣、建筑、农艺、军事技艺、商贸、烹调和冶金,这与高职教育的技术技能培养极为相似[1]62。在12世纪,圣维克多的雨果根据当时的社会发展,分别用航海、医学、戏剧取代了商贸、农艺和烹调[1]63。所以,西方古代的通识教育并没有完全抛弃专业和技术的教育,逐渐形成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互相穿插和成就的关系。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实施既要保持专业教育的特色,又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要突破“通专对立”的思维定式,树立通专融合的理念。
3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实施现状及困境
3.1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实施现状
发达国家和地区对高职教育实施通识教育已有一定的历史。美国社区学院通识课程具有“完整性和连贯性特点”,分为“通识必修课程、分类必修课程、主修课程中融入通识内容”[4]。英国高职院校“继承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传统,把多种学科课程与专业课程合并”[5];台湾地区的高职院校“成立专门的通识教育机构——博雅学院,根据学校自身的专业特点,确定人才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系统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形成了各自的通识教育特色”[5]。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思政教育、体艺教育、优秀传统文化、心理与社交、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一般以数学和外语的形式纳入公共基础课),与通识教育的理念一致。通识教育和思政教育是“水乳交融”的关系,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是“盐水融合”的关系,他们共同实现一体化的育人。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在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通识教育,虽然没有明确的“通识教育”的提法,但是践行的教育内容大体接近。例如,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的博雅教育,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通识教育的公选课程,在提升学校的育人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上述实践在对职业技能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引导了学生更加符合当代社会主义青年大学生积极、友善、向上的风貌。
3.2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2.1 高职院校重专业、轻通识的惯性思维模式
职业教育与“职业”紧密挂钩,高职院校自身重专业技能、轻通识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技能竞赛等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相比之下,通识教育却鲜有亮点,高职院校推进通识教育的意识淡薄。即使是在公选课中设置通识教育的内容,学生也往往仅以获得学分为目的,没有深刻认识到通识教育对自身的积极意义,对通识教育学习的积极性不强。
3.2.2 高职院校通识课程设置不合理
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进行了通识教育的探索,但在实践过程中普遍出现了通识教育弱化、虚化、边缘化的现象,甚至有个别的高职院校套用通识教育概念,仅将公共基础课改名为通识教育课。部分高职院校窄化通识教育的内涵,仅将其视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点缀,出现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课时安排比例严重失衡的问题。例如,陕西某高职院校的通识课程中,英语、体育、计算机等公共必修课程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占据60%以上,而可供学生选择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课程占比很小[6]。
3.2.3 未形成通识教育管理体系
当前,多数高职院校没有专门的通识教育中心、通识教育管理处等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导致通识教育的实施缺少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多数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一般是学校统管,由教务处、学生处、团委、二级教学单位具体实施。在具体管理过程中,通识教育呈现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高职院校难以统筹配置通识教育各类资源,难以形成科学高效顺畅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7]。
4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实践路径
4.1 找准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定位
与本科院校及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着眼于培养批判、独立的人相区别,高职院校发展通识教育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专业教育,这是高职通识教育的出发点。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中的“通”不是通才的“通”,而是贯通的“通”,即能够将不同的知识进行联通、贯通、融通、触类旁通。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不能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的实施思路,需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建立人才培养由“岗位人”向“职业人”转变的通识教育理念。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偏向“功能型”,具有明显的就业导向、服务于学生就业,着眼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服务就业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不仅涵盖知识、能力,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隐性的素质和非认知性因素[2]。
4.2 在高职院校形成重视通识教育的氛围
转变传统重技能、轻通识的教育观念,是有效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前提。其一,高职院校要重视营造通识教育的氛围,开展通识教育大讲堂、通识教育研讨会、博雅沙龙等系列活动。同时,邀请国内外知名人士来校交流,加强全校师生对通识理念的学习。其二,增强受教育者接受通识教育的意识,培养学生尊重知识、重视学业的意识,让学生意识到综合素养的提升离不开通识教育的熏陶和专业教育的训练。
4.3 完善通识教育实施保障机制
完善的政策和标准是通识教育实施的依据和保障。如美国在《国家职业教育法案》中规定,职业教育必须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国家教育管理部门需要明确制定高职通识教育的政策和标准,让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实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高职院校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部门,负责课程的设置、日常管理及相关研究工作。搭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综合素养培育平台,不仅能在实践中训练学生的技能,也能让企业文化走进校园,从企业的视角培养学生对职业的情感,切实明晰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自觉提高自身素养。
4.4 构建“一核心、两融合、三抓手、四着力”的通识教育体系
4.4.1 一核心:把核心通识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通常把课程设置分为三大模块: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通识课。公共选修课突出培养学生对专业课程之外的兴趣和爱好,是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突破口。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通识课,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如图1所示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块设置框架。
图1 通识教育课程模块设置框架
通识课程的设置可以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类,自然科学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科学告诉学生怎样让自己与人类社会保持适当的关系,人文科学帮助学生领会人类的价值和意义。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分别设置一门课程作为核心通识课,其余课程由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自由选修。
4.4.2 两融入:通识教育的理念融入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必修课
通识教育并不是指空泛的教育,其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某种职业能力,此二者同为教育的两个方面,是不能完全分离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人类教育的有机整体,“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区别并不在教学内容上,而在方法和观点上”[8]。例如,从商品交易的角度阐述生产商与代理商之间的终端代理销售谈判,是专业教育的观点和方法。事实上,谈判的本质是化解冲突。人们为了寻求一致而一起磋商的过程都是谈判,由此谈判可以延伸到与周围所有相关个体和群体的沟通。通过沟通化解冲突的技能被传授给每一个学生,这是通识教育的观点和方法。只有把通识教育的理念融入所有课程的教学中,才能把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成教育的有机统一体。
4.4.3 三个抓手:师资力量、教材设计和社团活动
师资力量、教材设计、社团活动是实施通识教育的三个抓手。数量充足、水平达标的通识教育授课教师是取得预期效果的基本前提。高职院校可以采取“内培外引”的方式满足通识教育教学的师资要求。一方面,在高职院校内部加强对通识教育教师的选拔,在校内选择条件适合的教师并进行针对性培养。另一方面,可以从实施通识教育比较成功的本科院校聘请优秀的导师来担任部分通识课程的教学。
高职院校在积极倡导教师上好一门课程的同时,设计一本得心应手的活页式教材。专业教师把通识教育元素写入教材中,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实训环节等方面充分体现通识教育的目标,有步骤、系统化地让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合二为一。开展有意义的社团活动是实现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可以把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取得的成绩作为公共选修课的学分,以此激发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在各高职院校普遍开展的辩论社、舞蹈社、演讲社、社区志愿社等社团的基础上,适当增设戏剧社、校园法庭和模拟联合国等社团组织。
4.4.4 把四种能力作为通识教育培养人才的着力点
一是启发逻辑思考能力。案例分析和观点辩论是启发学生逻辑思考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对不同方案之间进行比较和辩论,在辩论中“明事理”。二是启发想象力。未来职业发展的灵魂是创新、创意和创造,通过开设文学、艺术等课程,能够丰富学生对生活的情感,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开设自然科学科普类课程,能够使学生观察在一件具体的事物时能想象到它与自然、社会的联系,从而产生有创意的剧本。三是辨别和判断的能力。广博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未来在工作和生活中拥有识别真伪、判断优劣的能力,从而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实现追寻真善美的目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把理论与生活紧密连接起来培养学生判断的能力。四是沟通表达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离不开对倾听、思考、写作和演讲等能力的训练。通识教育培养学生不仅仅是让学生成为动手实践的主体,也是让学生成为善于表达的主体。在学术交流的实践中,学生学会仔细倾听他人的提问和观点,既表达对他人的尊重,也能在倾听的过程中充分理解对方表达的意思,这样才能进行逻辑思考,输出有说服力的语言。
5 结语
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实施面临着诸多的困境,有理念上的偏差,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体制机制不完善的现实难题,不能有效顺利开展通识教育,这都表明了开展通识教育任重道远。不断完善、不断实践,在明确高职通识教育“功能型”定位的基础上,让通识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学将是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