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孤独症谱系障碍相关转录因子EB基因罕见变异导致神经元轴突发育障碍

2024-01-03胡龙妃谭洁琼胡章雪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轴突溶酶体突变体

胡龙妃, 谭洁琼, 胡章雪

1.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儿科,重庆 400010;2.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遗传学研究中心,湖南长沙 410000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全球患病率约为1%[1],具有高度遗传性和病因异质性[2-3],AS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遗传是ASD的主要病因,其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导致神经连接和大脑发育异常,从而导致ASD发生[4]。目前已发现100多个ASD的易感或致病基因[5-8],遗传学研究提示,染色体异常、常见风险变异、新发和罕见的拷贝数变异及新发和罕见的基因变异等均参与ASD的发生[9-10]。有研究发现,转录因子EB(transcription factor EB,TFEB)的3个罕见新发变异c.A520T、c.G65A和c.C1393T可能与神经发育障碍发生有关[11-12]。TFEB是转录因子家族MiTF/TFE的成员之一,可参与调控溶酶体生物发生及功能、细胞代谢及自噬等生命活动[13-14]。本文旨在探究TFEB的3种变异是否参与ASD的发生及其致病机制,为ASD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试剂、细胞及仪器

Torin1(Selleckchem公司),Rapamycin(Sigma公司),DMSO和DAPI(Sigma-Aldrich公司),DMEM高糖培养基、0.05%胰蛋白酶、Opti-MEM(GibcoTM公司),Lipofectamine 2000及Lipofectamine 3000(Invitrogen公司),QIAGEN质粒Midi试剂盒、Qiagen RNeasy mini Kit、SuperScript III First-Strand Synthesis System(Qiagene公司),SYBR Green qPCR混合物(TAKARA公司),Dual-Luciferase® Reporter(DLRTM)Assay System(Promaga公司)。小鼠脑神经瘤N2a细胞、人胚胎肾细胞293(HEK293细胞)系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遗传学研究中心保存。神经元细胞取自B6品系小鼠(湖南斯莱克景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胎鼠。实时定量PCR仪、水平电泳槽、蛋白电泳仪、转膜仪及电源(Bio-Rad公司),解剖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eica公司),超净工作台、CO2细胞培养箱(Thermo Scientific公司)。

1.2 构建点突变质粒及细胞转染

通过生物学信息筛选出TFEB的3个有害变异c.G65A(p.R22Q)、c.A520T(p.I174F)和c.C1393T(p.R465W),构建点突变质粒:引物设计与突变位点两侧的序列互补,突变包含在引物序列的中间。引物退火连接。DpnI酶切1 h、转化,提取质粒DNA并通过测序验证。提前将N2a细胞种至24孔板中,待细胞生长至70%~90%汇合时开始转染,每孔用50 μL Opti-MEM培养基稀释200 ng质粒DNA,充分混匀后加入0.5 μL NeofectTM试剂,室温静置15~30 min。缓慢均匀地添加DNA-脂质体复合物到孔板中,37 ℃孵育细胞24~48 h进行收样。

1.3 免疫荧光检测TFEB WT及突变体亚细胞定位

实验分为过表达TFEB野生型(WT)组、过表达p.R22Q组、过表达p.I174F组及过表达p.R465W组。在N2a细胞中分别转染各组质粒,培养24 h后分别添加DMSO及1 μmol/L Torin 1(mTOR抑制剂)处理1 h,免疫荧光检测亚细胞定位:收集细胞,加入4%多聚甲醛固定液室温固定;PBS漂洗后加入0.1%Triton X-100/PBS室温透化;PBS漂洗,挑出爬片,封闭1 h;加一抗4 ℃过夜;PBS漂洗,加二抗室温避光孵育1 h;PBS漂洗,DAPI染核;PBS漂洗,封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和拍摄。

1.4 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细胞核质比及蛋白半衰期

为进一步证实突变体是否影响TFEB的细胞定位,N2a细胞分为过表达pEGFP-N1空载体组、过表达TFEB WT组、过表达p.R22Q组、过表达p.I174F组及过表达p.R465W组。细胞进行核质分离、免疫印迹检测细胞核质比:分别收集细胞核与细胞质,用BCA试剂盒进行蛋白定量。每组取等量样本进行凝胶电泳,先80 V电泳30 min,后改为120 V电泳60 min。电泳后290 mA恒流转膜1.5 h,封闭1 h,加一抗,4 ℃过夜,TBST洗膜,加二抗室温孵育1 h,洗膜,ECL发光法显影。内参为Lamin B1和Tubin。

变异也可以通过影响蛋白质的稳定性来增强或减弱蛋白功能,为证实突变体对蛋白稳定性的影响,实验分为过表达TFEB WT组、过表达p.R22Q组、过表达p.I174F组及过表达p.R465W组,通过核糖体抑制剂CHX处理抑制新生蛋白质合成,免疫印迹检测TFEB WT及点突变蛋白半衰期。各组质粒分别转染N2a细胞,培养48 h后,将培养基换为无血清培养基,用100 g/L CHX抑制新生蛋白的合成,处理0、6、12 h后用SDS裂解细胞进行免疫印迹检测TFEB的蛋白水平。内参为Actin。

1.5 原代小鼠神经元培养

将培养板涂覆0.1 g/L poly-D-lysine包被过夜。从E16-E18的小鼠胚胎中分离皮质组织,并小心去除脑膜和血管。将组织在37 ℃下用0.25%Trypsin-EDTA消化15 min,用含10%FBS的DMEM终止消化得到细胞悬液。计数并在添加了B27、GlutaMAX和青霉素/链霉素的Neurobasal培养基中以1×105个/cm2种植细胞。将神经元维持在37 ℃、5%CO2的湿润环境中培养,每3~4天更换一半培养基。

1.6 构建mTFEB-shRNA质粒

利用NCBI及Life Technologies网站设计出3条shRNA序列,通过公司订购合成引物。引物退火连接,酶切pLKO.1 puro克隆载体,EcoRI/AgeI酶切、连接、转化。获得重组质粒-pLKO.1 puro-shRNA-TFEB并经Sanger测序鉴定。

1.7 神经元磷酸钙转染

为研究TFEB在神经元轴突发育中的作用,实验分为干扰组(包括shRNA-NC组、TFEB-shRNA-1组和TFEB-shRNA-2组)和过表达组(包括空载体组、TFEB WT组)。同时共转染pEGFP-N1质粒以显示成功转染的神经元。首先,提前1天在24孔板中接种神经元细胞,次日开始转染。将2.5 μg待转染的质粒与1.9 μL 2 mol/L氯化钙混匀,并加入ddH2O补齐体系至15 μL,再次混匀后缓慢滴加15 μL 2×HBS(pH 7.07),混匀后,室温下避光静置30 min。缓慢添加转染体系到6孔板中,37 ℃孵育80 min。用Wash Solution清洗神经元,在Neurobasal培养基中继续培养神经元至第5天时进行收样。

为研究TFEB变异对神经元轴突发育的影响,设置NC组和TFEB-shRNA干扰组(包括过表达NC组、过表达TFEB WT组、过表达p.R22Q组、过表达p.I174F组及过表达p.R465W组)。体外培养2天时分别转染各组质粒,于3天后收样,通过免疫荧光检测神经元轴突长度。

Rapamycin是自噬调控因子mTOR的抑制剂,可以激活自噬-溶酶体功能,因此设置shRNA-NC组、TFEB-shRNA组和TFEB-shRNA+Rapamycin组。在体外培养2天的胎鼠原代皮层神经元细胞中分别转染各组质粒,于3天后收样,通过免疫荧光检测神经元轴突长度。

1.8 实时定量PCR检测TFEB下游自噬-溶酶体基因表达

提取总RNA,合成互补DNA(cDNA),然后进行qPCR。条件:95 ℃ 10 min,95 ℃ 15 s,60 ℃ 1 min,循环40次。使用2-ΔΔCt方法计算感兴趣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以GAPDH基因为内参。所有实验重复3次。基因引物序列见表1。

表1 实时定量PCR的引物序列

1.9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检测TFEB变异对其转录活动的影响

将HEK293细胞种在24孔板中,然后使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4×CLEAR荧光素酶报告质粒以及Renilla荧光素酶对照质粒。48 h后,裂解细胞,荧光素酶活性使用Dual-Luciferase® Reporter(DLRTM)Assay System进行检测。Firefly荧光素酶活性使用Renilla荧光素酶活性来进行标化,以校正转染效率和细胞活性的变化。

1.10 统计方法

每个实验至少重复3次,使用Image J软件对原始图片进行图像分析,使用GraphPad Prism9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统计图像绘制。两组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3组以上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变异导致TFEB细胞内分布异常

过表达TFEB WT和突变体免疫荧光结果显示TFEB亚细胞定位,TFEB WT主要定位于细胞质,突变体p.R22Q及p.R465W主要定位于细胞核,而突变体p.I174F定位于细胞质,但所有的突变体在自噬激活剂Troin处理后,与WT一样都能正常定位于细胞核内(图1)。分离细胞质和细胞核,免疫印迹检测显示,点突变p.R22Q及p.R465W与野生型相比,核质比增加;而点突变p.I174F核质比较野生型差异无显著性(图2)。

图1 TFEB变异对其亚细胞定位的影响(600×)绿色为TFEB-GFP WT及突变体,蓝色为DAPI标记的细胞核。

图2 变异对TFEB核分布的影响(n=4)a为P<0.05,与WT比较。

2.2 变异不影响TFEB蛋白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TFEB的这3种变异蛋白的稳定性均未发生显著改变。

图3 变异对TFEB蛋白稳定性的影响(n=3)

2.3 TFEB调控原代培养神经元的轴突生长

通过在原代培养的神经元中转染两个靶向TFEB不同位点的shRNA来干扰TFEB的表达,探讨TFEB对神经元轴突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TFEB干扰后能显著减少神经元的轴突长度(图4A),而过表达TFEB-GFP则能增加神经元轴突的长度(图4B)。

图4 TFEB在体外调控原代培养神经元的轴突生长A为干扰内源性TFEB;B为过表达TFEB。a为P<0.001,与shRNA-NC或Vector比较。

2.4 TFEB变异导致轴突长度缩短

如图5A所示,p.R22、p.I174和p.R465在人、猴、小鼠和大鼠中都非常保守,这些位点的变异可能导致蛋白质功能的改变。在干扰TFEB后,再过表达TFEB WT可以恢复由干扰内源性TFEB引起的神经元突触缩短,而p.R22Q、p.I174F和p.R465W变异则不能恢复该神经元突触缩短(图5B、C),表明这些突变体已经损害了TEFB的神经轴突发育促进功能。

图5 ASD相关的TFEB变异导致体外原代培养神经元的轴突长度缩短A为TFEB氨基酸序列的保守性分析;B和C为干扰内源性TFEB后分别过表达野生型TFEB及突变体的轴突生长情况。a为P<0.05,b为P<0.01,与WT比较。

2.5 自噬激动剂Rapamycin恢复由TFEB缺陷引起的轴突缩短

Rapamycin可以恢复由TFEB干扰引起的神经元轴突缩短(图6),这表明TFEB可能通过调节自噬-溶酶体功能影响神经元轴突发育。

图6 Rapamycin恢复由TFEB缺陷引起的轴突缩短a为P<0.05,b为P<0.01,与shRNA-TFEB比较。

2.6 TFEB变异导致自噬-溶酶体基因表达降低

过表达野生型TFEB可以增加自噬-溶酶体相关基因的表达,而p.R22Q、p.I174F和p.R465W变异则不能(图7),表明这些突变体已经损害了TEFB的自噬-溶酶体基因的转录活性。

图7 ASD相关的TFEB变异导致自噬-溶酶体基因表达降低A为过表达野生型TFEB和突变体后自噬-溶酶体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B为野生型TFEB及突变体的4X-CLEAR荧光素酶活性。a为P<0.05,b为P<0.01,与WT比较。

3 讨 论

自噬是所有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细胞分解过程,参与多种维持细胞稳态的生理过程,例如适应代谢应激、清除细胞异常和防止DNA损伤[15-16]。溶酶体通过mTORC1-TFEB轴在营养感知和信号转导中发挥积极作用[17-19]。TFEB是自噬-溶酶体形成的最重要的转录因子,对细胞代谢、生长、凋亡、分化和其他细胞生理功能起着关键作用。TFEB的功能异常可以导致自噬-溶酶体功能障碍,Rapamycin是自噬调控因子mTOR的抑制剂,可以激活自噬-溶酶体功能。自噬途径可能参与了ASD的发病机制。文献[20]在ASD病例中发现自噬途径相关的基因外显子拷贝数变异增加,通过富集和通路分析ASD病例中的相关基因,他们观察到包括GABARAPL2、GABARAPL1、MAP1LC3A、GABARAP和MAP1LC3B在内的5个与自噬相关的基因的显著富集,这些基因是酵母自噬基因Atg8的哺乳动物同源物,这项研究表明自噬在ASD中发生了失调。PTEN变异介导的mTOR的激活(抑制自噬)在小鼠中表现出孤独症样行为和异常的神经元树突结构,这也表明自噬在ASD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21]。同时,缺乏ambra-1(beclin-1的一个正调控因子,是自噬体形成的主要参与者)的雌性小鼠观察到了类似于孤独症的表型,这进一步表明ASD中自噬可能存在失调[22]。雷帕霉素作为mTOR的抑制剂可以激活自噬,恢复孤独症症状,并改善PTEN变异小鼠的异常神经解剖结构[23-24]。最近的研究在ASD患者死亡后的颞叶皮层中也观察到过度活跃的mTOR和受损的自噬[25]。

总之,本研究发现,作为自噬-溶酶体功能最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TFEB变异可能参与ASD的发生,导致神经元轴突生长的损害,同时,自噬的激活能恢复TFEB变异引起的神经轴突缩短,提示TFEB和自噬溶酶体功能缺陷参与了ASD疾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轴突溶酶体突变体
microRNA在神经元轴突退行性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溶酶体功能及其离子通道研究进展
溶酶体及其离子通道研究进展
高中阶段有关溶酶体的深入分析
浅谈溶酶体具有高度稳定性的原因
CLIC1及其点突变体与Sedlin蛋白的共定位研究
拟南芥干旱敏感突变体筛选及其干旱胁迫响应机制探究
SHP2不同突变体对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腹腔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横断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轴突的修复作用
Survivin D53A突变体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