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油画创作的艺术心理学阐释
2024-01-03吴若航南通大学江苏南通226019
吴若航(南通大学,江苏 南通 226019)
一、创作来源——心中的图式
吴冠中在创作中特别注重写生,写生不仅为他提供了创作素材,还提供了创作的情感支点。在传统的艺术论中,再现是以“真实”为“模板”进行的。贡布里希提出,艺术家的创作不是以对生活的观察为出发点,而是以内心的图式为出发点。心中的图式来自先前的积累,这些积累大部分是无意识的,在生活中表现得不明显。一旦艺术家开始创作,心里的图式就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他遇到一个相对陌生的母题时,内心会马上把已有的图式印象投射到陌生的母题上,他就可以轻松处理这些母题了。吴冠中提道:“画家写生时的激情往往由错觉引发,同时,也由于敏感与激情才引发错觉。”①并且,他非常支持艺术工作者进行写生,写生时有寥寥数笔中包含了艺术创作者大量的筛选,留下的都是符合他们心中图式要求的。这些内容在以后的创作中可以发挥很大的用途。比如姑爹的小渔船,在幼年吴冠中心里就留下了深刻且亲切的印象,他在写生时也会特别留意渔船、水乡等场景,他的艺术创作中也经常出现渔船的意象。
(一)江南水乡
吴冠中出生于一个颇具江南风情的小村——北渠村。从小他就受到了艺术的熏陶。成年后,他在朱德群的引导下看到了前所未见的图画和雕塑,于是他决定“弃工从艺”,转学到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开始学艺。吴冠中在杭州艺专学习期间,正值从法国归来不久的林风眠首次担任学校校长,携领大批高水平留学生在校任教。潘天寿也在校任教,每次讲课都会拿出他的一些画作,让同学们临摹,最后再由同学们自己作画。吴冠中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以一种非常放松的方式,观赏并临摹了许多国画。吴冠中在宜兴水乡度过了童年,归国之后,他没有选择回到宜兴生活,所以绘画水乡便成为他表达思乡之情最直接的方式,也是他“根植故土”的创作与表达。吴冠中在他的散文《归乡记》中曾说道:“我最爱画,而且年年想画的还是江南故乡。”江南的帆船、湖泊、芦苇、房屋建筑都在吴冠中心里形成了难忘的心理图式。幼年时期,吴冠中经常观察河里往返的帆船。颜色各异的帆船,从近到远,从大到小,是他最早接触到的透视现象。《故乡》是吴冠中创作于1996年的油画作品。画面描绘了临水而建的一处民居。宽阔的水面占据了画面的主要部分。画中的宅子,以几何体的形态展现在观众面前,一切细节都被抽象为线、块、面。在创作这幅油画时,故乡小河与房屋的图式已经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了,所以他才能用如此简单的线条和块面表现这个典型的江南民居。比如房屋的屋檐,在他以前的作品中,还勾画得比较精细,在这幅画中,只用两道宽的笔刷就把屋檐的典型特征表现出来了。吴冠中钟情于水乡的描绘,“小桥流水人家”所表现的形式美已经在他数次观察、欣赏和描绘中形成了固定的图式。其结构完美,“小桥—大弧线,流水—长长的细曲线,人家—黑与白的块面。这样,块面、弧线与曲线的搭配组合,构成了多样变化的画面。”②在水乡南浔,吴冠中创作了油画作品《水巷》,这是以“小桥流水人家”为题材的典型作品,描绘了江南人家夹河而居的景象。他认为大片的白墙是江南建筑最突出的特点。大块白墙间点缀着一些色点,代表人、动物、衣物、树叶等,呈现一种闪烁的动感。他形容故乡说:“于此我有较大的空间,感情的、思维的及形式的空间。”故乡是他再熟悉不过的母题,而他心中的图式也能轻易投射到这个母题上。
《新巴黎》油画 91 cm×73 cm 1989 年
(二)法国街头
1947年,吴冠中开启了三年的法国求学之路。他在著名画家苏弗尔皮教授的门下开始学画,教授对于所见对象与作品亦分两类:“美与漂亮,如果对学生的作品评价为‘漂亮呵’,便是贬词,是警惕。”③这深深地影响了吴冠中,他在上课之余,经常去图书馆、美术馆、报摊,不舍得浪费一分钟,不停地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素材。三年中,他走遍了巴黎的大街小巷。西方的建筑与中国的建筑风格差别很大,给予了他一定的视觉冲击,在他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幅《新巴黎》描绘的是巴黎著名的拉德芳斯大街,以白色高楼为画面主体,把新凯旋门作为远景衬托主体。在这幅画的主要部分,吴冠中大胆地运用了黑色元素,形成了一种反差,色彩和线条的渐变在整幅画中呈现了一种充实感。他青年时期关于巴黎的记忆被唤醒,那些西方建筑图式和中国建筑图式投射到眼前的景物中,图式悄然作用于他的创作。
二、创作技巧——照顾观者视点
贡布里希在《艺术与错觉》中引用了拜占庭作家策策斯记载的一段逸事:雅典人在挑选密涅瓦的雕像时,选择了菲迪亚斯的作品,虽然该作品改变了女神脸的形状,但将该雕塑安放在高处后,观感非常和谐。另一位艺术家的作品虽然在近处看秀美异常,但放在高处后,优势全部被掩盖了。这件逸事证明了艺术创作时考虑观者视角的重要性。吴冠中则是通过空间和光影的构建来实现对观者视角的考虑。他的创作方法,是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对客观事物进行艺术改造,然后将它们移植到自己的作品中。这样一种灵活的构造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模式。吴冠中曾提道:“风筝不断线,不断线才能把握观众与作品的交流。”④并非所有抽象艺术都不能看懂,能否看懂其实取决于艺术家的处理手法。高超的艺术家懂得在内容或形式方面给予观者一些“照顾”,让观者不仅能看懂,也能产生自己的感受。他的作品《青岛红楼》描绘的是青岛的民居远景图。这幅画采用俯瞰的视角,突出了密集的屋顶与山的交叠穿插。对于房屋的描绘并不精致深入,让观者把视点集中在整体上,给予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给观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吴冠中的作品在完成之时便具有语境,这种语境跟观者从画面中感受到的意境相重合,艺术家就可以与观者进行交流互动。
三、创作风格——轻松原则
吴冠中喜欢写生,但不拘泥于写生。他说过,自己最喜欢在鳞次栉比的房屋或者层层叠叠的山村中写生,有的时候时间充足,想要把景物画得准确,结果反而不如凭感觉随意画出来的作品效果好。如果创作时过度在意画面中景物的客观性,就会失去创作时最重要的“情”。贡布里希赞同瓦萨里关于艺术家想象力和公众想象力之间的联系的理论。也就是:只有发挥高度想象力的作品才会引起人们的想象,主张艺术家在创作时灵感和想象并行。吴冠中的油画运用了抽象的手法,以色块和线条来表现秋风吹过后,各种形态的残荷和枯枝,在平静如镜的湖面上,形成了一幅几何画。残荷这个稀松平常的母题,在他笔下,呈现更富生机的样貌。他深谙这种极简概括的创作技法,这种手法看似容易,但艺术家需要同时使用理性思维与抽象思维,才能创造这样的审美意象。吴冠中推崇石涛《画语录》中的“一画之法”,认为绘画最重要的是“感受”。贡布里希认为,画家作出暗示的动作必须与观者相配合,思想刻板的庸人无法进入该圈子,因为他不懂得轻松的魅力,他缺乏适当的心理定向,不能在一幅“漫不经心的作品”无拘无束的笔触中辨认艺术家想表现的种种内容,他也无法欣赏这种缺乏润饰背后的神秘技巧。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吴冠中兼画水墨画与油画。后来,吴冠中灵活运用速写这个相对轻松的方式写生创作。由他创作方式的变化可以看出,他一直在探索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尝试多种绘画形式的表达。吴冠中经过不断实验,将中国画中的笔墨趣味和意境美融于油画的笔触与肌理,设色和用笔轻松自在,油画作品的形式美与意境美在此达到了高度统一。
《青岛红楼》油画 46 cm×61 cm 1975 年
四、创作目的—投射的乐趣
观者的乐趣往往来自他们的想象力和投射,过度精细的作品没有给观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在欣赏这类作品时,观者很快便失去了兴趣。法国批评家凯吕斯伯爵对于为什么更喜欢一挥而就的作品和作品中的暗示,给出了理由:感到自己“懂行”总叫人愉快。吴冠中回国后创作了很多和农民有关的作品,经常会拿给农民看。他看重他们的评价,因为文盲不一定是美盲,他们也可以感受到画中的情感和意趣。吴冠中每完成一件作品,立即会想到两个观众,一是乡亲,二是巴黎的老师同学。他的创作实践也一直坚持“群众点头、专家鼓掌”的原则。如《印尼舟群》,吴冠中使用了大小错落的“点”与“线”来表现海洋中的船只。观者第一眼看到这幅画时不能瞬间理解画面的内容,但稍加思考,他们就能把握此画的内容和意蕴,产生极大的乐趣。贡布里希认为某一个图式在某个历史时期可能会引起欣赏者的审美错觉,但没有哪个图式能引起普遍的审美错觉,艺术家们要进行持续的尝试和创新,不断创作出能为观者所欣赏的艺术作品。
五、结语
本文主要运用贡布里希的艺术心理学理论体系对吴冠中的油画创作进行探析,通过概述吴冠中的创作灵感来源,分析家乡的小桥流水和巴黎的纸醉金迷对吴冠中创作的影响,研究吴冠中创作的技巧—对观者视点的照顾,进而分析吴冠中独特的艺术语言,同时深入研究吴冠中油画作品中体现的轻松原则和投射原则,分析其理论基础和艺术观念。吴冠中所探索的中西融合之路是一次勇敢的尝试,他一直致力于将油画的形式美与中国水墨画的意境美统一。他的油画理论推动了中国油画本土化的发展进程,具有学习和借鉴意义。
注释
①吴冠中:《我负丹青:吴冠中自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年,第363 页。
②吴冠中:《文心画眼》,团结出版社,2008 年。
③吴冠中:《我负丹青:吴冠中自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年,第16 页。
④吴冠中:《我负丹青:吴冠中自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年,第32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