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邢窑衰落的原因探微

2024-01-03邓非洲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江西景德镇333403

收藏与投资 2023年12期
关键词:邢窑窑口定窑

邓非洲(景德镇陶瓷大学 考古文博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403)

邢窑是以生产白瓷而著名的窑场,其窑址分布于今河北省内丘县、临城县内,太行山麓东侧,京广线以西的丘陵和河流沿岸[1]。邢窑创烧于北朝晚期,初期以烧制青瓷为主,器型多为碗、盘、罐、壶等生活用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匠人们在烧制的过程中发现,施以化妆土能够改善瓷器质量,后加以改进,成功烧制出受人喜爱的高质量精细白瓷。唐代陆羽《茶经》中对邢窑有“类银”“类雪”的记载。越窑青瓷与邢窑并称为“南青北白”,可见邢窑在我国陶瓷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但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都会遵循发生、发展、灭亡的客观规律,窑口也不例外。

一、邢窑发展概述

长期以来,人们由于对宋金元时期的邢窑研究较少,产生了“五代以后无邢窑”“宋金元无邢窑”等观点。实际上根据宋代文献《宋史·地理志》中“本邢州,宣和元年升为府。崇宁户五万三千六百一十三,口九万五千五百五十二。贡:绢、白瓷盏、解玉砂”[2],可以看出邢窑在宋代时仍在进贡瓷器,极有可能是前朝声誉的惯性延续。2011年,邢台市临城瓷窑沟窑址清理出大量宋、金、元时期的瓷器与窑具。图1标本胎质呈黄褐色,与唐代胎质相比,显得十分粗糙。根据目前史料和考古出土的资料,可知宋金元时期邢窑还在烧制瓷器,但相对唐代来说,此时的产品质量差,流布范围极大地缩小。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唐末五代时邢窑开始衰落,宋代复兴并转入低潮、延续至金元甚至明清。至于唐末五代衰落的原因,笔者结合前人的探究,总结出以下几点。

图1 白釉刻画花标本 临城瓷沟窑窑址出土

二、衰落的原因

(一)社会的动荡

邢窑白瓷主要分为精细白瓷和粗白瓷两种,精细白瓷多贡于上层社会和宫廷,其中一些白瓷底部刻有“盈”字款或“翰林”款(图2、图3)。吕成龙先生认为这类器物是唐代邢窑专门为宫廷烧造的贡品[3];粗白瓷则多为民间使用,如《国史补》中记载:“凡货贿之物,侈于用者不可胜纪。丝布为衣,麻布为囊,毡帽为盖,革皮为带,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4]可见邢窑白瓷深受唐人的喜爱,畅销市场。到了唐末五代,邢窑所在地河北地区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对当地陶瓷生产造成严重破坏,导致邢窑生产和销售中断。

图2 唐 白釉“盈”字款海棠碗 河北省内丘县永安唐墓出土

图3 唐 白釉“翰林”款盖罐 1956 年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唐墓出土

具体来说,一方面,河北地区农业、手工业发达,物产丰富,它南通中原,北抵燕云,交通十分便利,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安史之乱爆发后,各地战火纷飞,战争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匠人或被征去服兵役,或背井离乡,农田荒芜,一片凄凉。史料记载,河北地区发生的大规模战争多达8次,先后有田承嗣之乱、李惟岳之乱、河朔三镇之乱、两次王承宗之乱等。单邢州一带,自唐僖宗中和三年至后汉隐帝乾祐三年,短短的65年间就有28次祸乱[5]。频繁的战争,严重阻碍了邢窑的生产。

另一方面,战争也给销售带来了困难。唐代邢窑白瓷不仅占据着国内市场席位,而且瓷器远销海外,在日本、印度、伊朗等地的港口都发现了邢窑白瓷的身影。从印度尼西亚海域的唐代“黑石号”沉船里打捞的瓷器也证明了这一点[6]。在古代,邢窑外销路线有两条:一是经长安陆路运往西域,另一则是通过海运远销世界各地。其中,扬州是瓷器海运外销的中转站之一,也是邢窑出口的集散地。这里曾经富甲天下,各类货物琳琅满目,通往两京或海外。黄巢起义后,扬州城遭到多次破坏,瓷器外贸订单被迫转向沿海地区的越窑、漳州窑等窑场。同时,战争还导致内河堵塞、中断,让邢窑无法通过河运对外销售。

(二)优质资源的枯竭

窑口的选址离不开原料、燃料这两种关键的资源。邢州背靠太行山脉,森林、矿产、水系资源丰富。沿线的窑口众多,据考古发掘的邢窑窑口多达47处,它们沿河流、丘陵而建。除制瓷业外,河北地区还拥有冶炼、盐业、纸墨等行业,在唐代是除江南地区外朝廷的第二赋税重地,这些行业都需要大量的森林资源和矿石资源。长期以来不加节制开采和不合理的使用,导致邢窑后期面临燃料和优质原料的匮乏。

众所周知,我国宋代以前的窑口基本上都是以木材为燃料的。邢窑白瓷的烧成温度在1300 ℃左右。以馒头窑为例,如果要烧成这么高的温度,就需要在烧制的过程中不断地添加柴火达到高温。根据郑州大学复原宋代钧官窑室的结论可知,局部窑内温度可达到1300 ℃,这与唐代邢窑的温度相似,以此为参照得出窑炉达到1300 ℃,每件产品需要消耗35公斤左右的木材,而馒头窑的装烧量保守估计在数万件左右,可见每年消耗的木材数量非常巨大[7]。除制瓷业在内的手工业消耗森林资源外,百姓生活生产、连年征战、洪水灾害等因素造成了附近森林面积的锐减,到了北宋时期,邢窑以及北边的定窑不得不开始使用煤炭烧制。

除了森林资源减少,优质原料的开采也岌岌可危。邢州地质结构复杂,地区瓷石分散。下层的瓷土又难以开采,邢窑长时期、大规模地烧制瓷器造成优质原料越来越少。后期窑工为了满足生产需要,只能就地取材,利用较差的原料烧制。从山下、解村、南程村遗址出土的金代瓷器可以看出,较唐代精细白瓷质量有明显差距,而磁窑沟窑出土的日用器更是粗糙,可以看出邢窑后期瓷器质量大不如唐代,很大程度上是受优质原料的影响[8]。正如罗学正在《麻仓土救了景德镇》中提到南宋时期景德镇瓷器有一段时间质量下滑,归根结底是上层的瓷石基本开采用尽。元时窑工发现了高岭土,改进了二元配方,拯救了景德镇瓷业。优质上层瓷石开采殆尽后,如果技术不加以改进,瓷器质量下降是在所难免的。总之,宋金元时期邢窑虽仍生产瓷器,但质量以及名声已不及定窑。

(三)周边窑场的崛起

唐末五代战争频发,藩镇割据,邢窑受其影响日渐衰落,匠人为了养家糊口,或征召兵役或背井离乡,其中有相当多的匠人前往其他窑口继续从事制瓷行业。本段以北边定窑的崛起说明两者一盛一衰的关系。

晚唐时期,邢窑和定窑同是节度使控制的官窑,贡御瓷器,但定窑始烧于中晚唐时期,起步晚,经验不足,极有可能是节度使调配匠人给定窑,帮助定窑烧制白瓷,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临近邢窑的影响,才让定窑逐渐崛起,其产品成为五大名瓷之一。定窑作为新兴窑场,附近拥有优质的瓷土,它的瓷土多为二次沉积所形成的土质,细腻且质薄有光。境内河流交错,便于运输,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定窑的崛起提供了条件。初烧时期,定窑受邢窑的影响,不断地学习、创新,逐步掌握了白瓷技术。通过模仿邢窑的款式和生产方式,北宋时期人们已经能烧制出精细白瓷。

在造型方面,定窑在五代时传承了邢窑的艺术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金银器的造型手法,在瓷器制作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在纹饰方面,定窑印花、刻花纹饰丰富多彩,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题材上常用莲花荷叶、缠枝莲花、飞凤、鸳鸯、双鱼等纹饰[9]。

在装烧方面,定窑为了扩大产量,采取覆烧工艺,使瓷器有“芒”。北宋后期,定窑被选作皇室贡瓷,一度进贡宫廷。与之对比,邢窑产量不高,大多胎质粗糙。从已清理发掘并有具体情况可查的窑炉遗址来看,邢窑晚唐五座,五代一座,金代两座,邢窑产量在宋金时期已远不及唐代,完全沦为地方小窑[10]。

(四)创新能力的不足

几万年前,我国先民发明了陶器,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创新,在东汉时成功烧制青瓷,到了隋时创烧了白瓷。白瓷的出现,打破了青瓷品种的单一性,形成瓷器的多元发展格局。技术创新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品种方面,唐代邢窑尚白,注重质感和美感,一直以生产白瓷为主。北宋时期,随着窑业的复兴,人们开始模仿磁州窑白地黑花(图4),但因技术的限制,使得它无法像磁州窑一样,以其独特的白地黑花装饰,形成一个范围广大的“磁州窑系”,也不像景德镇窑一样,包罗万象,吸各家之所长。在审美方面,宋代统治者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士大夫阶层地位提升,此时的审美风格一改唐代的敦实厚重,变得温润雅致,而邢窑的产品落后于当时的审美。在造型方面,宋金时期,窑口盛行模仿金银器以赢得市场,邢窑依旧秉承唐代风格,没有太大的变化。总之,邢窑很少主动地学习其他窑口,错失良机,以致失去市场。叶喆民先生认为,邢窑固步自封,失去了高起点的优势。

图4 宋元白釉黑彩瓷片 临城磁窑沟遗址出土

此外,人才的流失也是创新能力不足的关键影响因素,除前面所讲的战争导致匠人外逃外,还有可能是窑口间相互竞争“挖人”。邢窑是民窑,带有商业性质,商人追逐利益。为了占据市场,窑主可能会高薪聘请有技术的匠人,帮助自身创新纹饰、釉色、造型等。历史证明,一味地固步自封,缺乏创新,结局注定是失败的。适者生存,窑口不追求市场的审美、百姓的需求,极有可能受到其他窑口的挑战,甚至被取代。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只有积极顺应时代的变化,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才能获得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邢窑在经历了几个世纪后,如同其他民窑一般,商品性质始终没有改变。失去了创新力,失去了市场,也就走向了衰亡。邢窑衰落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对邢窑唐末五代衰落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当今的陶瓷生产有警示作用。总之,我们要以史为鉴,不断地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长久屹立于市场之中。

猜你喜欢

邢窑窑口定窑
邢窑及烧制技艺的发展研究
“邢窑白瓷”文化传承基地建设中课程建设的探索
明清鱼纹瓷器装饰研究
基于唐代邢窑白瓷的审美特征及鉴赏研究
元代出土瓷器鱼纹装饰研究
浅谈延长窑口浇注料寿命的措施
定窑剔花技艺浅析
唐代定窑“装饰纹”探秘
定窑
宋代“窑系”概念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