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宣传浅析

2024-01-03韦婷婷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摘要]《民族公论》是中国共产党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报刊,创建于处在“孤岛”时期的上海。其刊载的多篇文章均宣传了抗日思想以及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涵盖了强调国共合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主张团结广大民众,动员各方力量,以“斗争”的方式实现统一战线,阐述民族统一战线的重大意义等主要内容。《民族公论》通过扎实宣传相关理论、及时分析国内外形势、依托于抗战纪念日撰稿等宣传策略,大力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民族公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舆论宣传

[作者简介]韦婷婷,山西能源学院思政部教师,山西晋中 030604。

[中图分类号] D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3)07-0013-05

《民族公论》

1938年9月10日,正值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四周之外被日军侵占故而形成“孤岛”的时期,在严酷的舆论迫压与言论封锁下,《民族公论》在上海创刊。该刊由任中共江苏省委文委委员、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秘书长的著名左翼作家王任叔担任该刊主编,其他撰文的作者多是政治学、哲学、经济学、文学等领域的著名人士,如潘梓年、胡愈之、胡曲园、郑振铎等。中国共产党采用灵活的斗争方式,以报刊为宣传喉舌和前沿征地持续开展抗日宣传活动。目前学术界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研究较为丰硕,但较少以《民族公论》为中心来进行考查,而本文将以此为题展开探讨。

一、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背景

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同仇敌忾的呼声渐涨,《民族公论》基于中国共产党和部分进步民主人士对于宣传救亡图存、联合抗日思想的迫切需要而创刊。因而该月刊的创办与其制定的鲜明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题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历史条件。

(一)民族危機日益深重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中国陷入了不断沉沦的梦魇。1931年日本蓄意发动侵占东北三省的九一八事变,更使中国面临山河破碎、遍地烽火的严峻局面。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抗日战争至此全面爆发。8月13日,日本又在上海开辟第二战场,向吴淞、江湾等地进攻。八一三事变后,历时三个多月的淞沪会战从此开始,标志着日本对华战争的进一步升级。深重的民族危机也更加催发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其中办报宣传是重要的一种活动与组织方式。当时许多进步报纸、期刊纷纷创建,起到了鼓舞抗日士气,宣传中国共产党方针政策,教育民众的重要作用,成为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舆论阵地。《民族公论》也由此应运而生。

(二)上海租界沦为“孤岛”

1937年11月12日,经过淞沪会战后,上海租界外围地区被日军侵占,但日本未向英、美、法等国宣战,于是上海租界便有了“孤岛”之称。上海租界沦为“孤岛”后,日伪于12月14日迫令各报接受新闻检查,许多抗日报刊被迫停刊或迁往内地、香港,抗日爱国宣传声势顿时坠入低谷。面临如此严酷的高压形势,中共地下党坚持利用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这个组织,进行文化斗争。在组织的坚强领导下,王任叔主编的《民族公论》得以创刊并坚持发行。该月刊在日伪对抗日报刊进行持续压制的状况下,共出两卷十期,是宣传中国共产党积极抗日思想、反对投降、逃跑主义的前沿,一定程度上为乌云密布的上海带来了曙光;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联系和动员上海沦陷区广大群众的方式之一,是上海沦陷区广大群众了解抗战最新形势,接触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学习先进思想理论的有益途径。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统一战线的成立是从中国革命实践过程中若干时代发展出来的成果,在中国民族危机与民主运动两种主要条件下,在血和肉的牺牲教训中,艰难排除和无畏斗争般地成长起来。①在日军的步步紧逼下,团结御侮更加成为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抗日救国也成为了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中国共产党在1935年瓦窑堡会议上制定了党在新形势下的政治路线与革命战略,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方针,为全党和全国民众指明了正确方向。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这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而《民族公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紧跟时势发展和需要,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主题,侧重于深层次的理论性研究,成为了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与发展的宣传喉舌之一。

二、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内容

《民族公论》共出版十期,每期约十八九篇文章,内容丰富,有较强的学理性与研究性,大多围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展开,涵盖了统一战线的基本保障、依靠力量、实现方式、发展前景与重大意义等内容,极大鼓舞了上海沦陷区人民群众的斗志,是宣传统一战线,密切中国共产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利器。

(一)强调党派合作在统一战线中的重要性

在中日民族矛盾日趋激化的背景下,党派合作是实现政治整合、政策统筹,并在此基础上推进军事资源整合的有效方式。因此党派合作能够通过扩大社会号召力、影响力、引领力来促使形成国内社会力量的团结走向,从而推动形成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参加的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民族公论》月刊中多篇文章对于党派合作的重要性作了较为深刻的阐述。主编王任叔以“忍士”为笔名所撰写的《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际》一文指出:“中国抗日统一战线,在实际上是中国各民众的大联合,但在形式上,却以各党派的联合出现。首先是国共两党的合作,接着又是国家社会党、青年党的合作。”②铁如在《统一战线的前途》中指出“而事实告诉我们,要把抗战支持到底,要获得抗战的彻底胜利,决非任何一个阶级或任何一个党派所能单独完成,必须集中全国的力量共赴此目的才行。”③这些文章均阐述了党派合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但党派合作也是基于各党独立基础上的合作,正如毛泽东在1938年10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所提出的,“必须保持加入统一战线中的任何党派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④,《民族公论》中的部分刊文也对这一问题作了阐释。如王任叔以“巴人”为笔名,所撰写的《青年的任务——为纪念“一二·九”而写》一文中提到:“在政党的关系上,我们在今天必须以民主政治为原则,尊重各党派的合法的独立存在,也只有尊重各党的合法存在,才能在最高的政治原则上保持统一”。⑤可见,《民族公论》坚持从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原则出发,强调党派合作中的独立自主,坚持合作统一性与独立性相结合。

(二)主张团结广大民众,动员各方力量

中国共产党始终主张人民群众是决定抗战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与实践也在战争环境的推动下达到了质的飞跃。《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不放松一刻功夫一个机会去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只有真能组织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无疑义的”。⑥表明了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强大的战争伟力,只有人民群众才能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奠定坚实基础。《民族公论》月刊中的许多刊文主张团结与动员广大群众,强调要发挥民众的重要力量。如潘梓年的《民众动员问题商榷》文章中指出,“应当把各种人民不问其党派如何,信仰如何,都动员起来,组织到抗战建国的阵线里面来,应当让任何人民都有动员起来参加这一阵线的机会”,“应当充分发挥民众的力量”。⑦舒湮所写的《关于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一文中写道:“抗战以来,因为单纯的军队的作战的失利,使举国一致感觉到迅速动员民众的切要,更需要的是如何把全国民众武装起来,以扩大雄厚的人力支持长期抗战。”⑧因此,《民族公论》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来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注重发挥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凝聚群众力量,以此来构筑起利于夯实群众基础的舆论氛围,从而为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奠定了思想前提。

(三)以“斗争”的方式实现统一战线

中共中央于1937年发布的《关于统一战线区域内党的工作的基本原则草案》中明确指出,“为实现统一战线共同纲领而坚决斗争”⑨,其中斗争涵盖的范围较广,既是指对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严酷斗争,是为群众生活改善和民主权利的实现而斗争,也是指与动摇不坚定的同盟者斗争。因此斗争对于统一战线的巩固与实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斗争的目的正是为了统一和团结。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在抗日统一战线时期中,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⑩《民族公论》中的文章也对统一战线中的斗争作了阐述。如王任叔在《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际》中强调,“必须以斗争的方式完成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把统一战线理解为拉拢,和好,客客气气的礼让的结合,那是非常错误的观点”,“但斗争的方式有种种不同,巩固统一战线的斗争的方式是向心的斗争不是离心的斗争;也就是趋向统一的斗争,不是趋向分裂的斗争。”⑪《中国统一论》中也指出:“要完成这错综复杂的广大的民族统一战线,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也不是一纸命令所能奏效的,所以统一战线是全体民众的斗争的过程,是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总斗争的过程。”⑫因而《民族公论》中的刊文指明了统一战线实现的艰巨性与曲折性,对于统一与斗争的辩证关系作了较为深刻的阐释,为当时上海沦陷区群众理解统一战线、践行统一战线提供了理论借鉴。

(四)阐述民族统一战线的重大意义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够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人民参加抗战、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是中国共产党人克敌制胜的法宝之一,也是扭转革命局势,减少薄弱环节的必要方式。宣传与阐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义与发展前景有利于更进一步激发各界人士民族意识的觉醒,振奋团结抗日的民族精神,以促使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民族公论》也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与意义进行了宣传,用知识的力量和舆论的作用推动了统一战线的迅速发展。如吴大琨在《民众运动论》提到,“中国当前的民众运动必须强调统一战线,因为统一战线可说就是现阶段民众运动的目标。”⑬《统一战线发展的前途》一文中指出:“由于统一战线的结成,各党各派的携手,国共合作的进展,已把抗战支持一年多,不仅打破了日本军阀速战速决的幻想,亦引导日本的对华军事走上崩溃的危机。”⑭而《关于中国目前抗战形势及当前紧急任务之决议》也强调:“由于共产党为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长期坚持斗争,由于全国军民奋起抗日,已经掀起了伟大的英勇的民族自卫战争,全中华民族的基本任务应该是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便克服困难,增加力量,停止敌人进攻,主要工作是同社会各界人士和抗日人民团体建立联系。”⑮可见《民族公论》的许多文章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大意义与光明前景作了分析,并侧重于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助于凝聚力量,鼓舞人心。

三、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民族公论》虽发行时间不长,但还是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与其独具特点的宣传策略密不可分。《民族公论》的宣传侧重于理论性、实效性与针对性,并注重发挥纪念日宣传的作用,起到了唤醒民众觉悟,推进更加广泛的政治动员的积极效果。

(一)扎实宣传相关理论,以学理立言

《民族公论》的学理性很强,刊文多侧重于理论研究,因此其能够以理服人,产生了较强的说服力与感召力,更能以科学的理论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武装群众,是传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阵地。《民族公论》宣传的理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如《托洛斯基的不断革命论》一文中对托洛斯基忽略革命的资产阶级性;没有充分地估计到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是跳过农民的;不充分估计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作用的基本错误进行了剖析,从而阐释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关于革命与农民作用的正确理论。⑯《关于知行问题之研究》鲜明指出:“马克思理论一旦把握了大众,就变成了物质的力量。”⑰这篇刊文应用马克思主义中理论与实践的观点分析了知行问题。而高葑撰写的《资本论读法》提到,“资本论是应用辩证法的最伟大的著作之一”“辩证法的知识实在是了解资本论的钥匙”。⑱该文章阐明了辩证唯物论的一般观点,并指出辩证法的重要性。因此《民族公论》的多篇刊文均渗透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以深入浅出、对比说明等方式助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并促使中共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抗战以及形成统一战线中的实际问题。

另一类为政治性学理名词的原理解读。如《领袖论》中提到:“领袖是从群众生长而为群众所拥护的,领袖与群众是不能分隔的。领袖的成败是建立在群众的利益的争得或放弃这一关键上。”⑲《政党论》一文认为:“政党的发生是社会关系一定阶段的产物”,“政党是阶级中最先进,自觉,积极努力,远见的一部分,为其全阶级的总利益而斗争的组织。”?《论民主》中则提出:“要争取抗战胜利建国成功,首先必须争取民主政治的实现。民主的本质,各国民主政治的经验,中国民主政治的需要。”可以看出《民族公论》的这类刊文大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政治性专有名词,厘清了部分错误认知,并助推加深了受众对于这些学理名词的理解,而名词的选用也与抗日战争的需要相结合,突出了此期刊学理研究与时下形势相结合的宣传策略。

(二)及时分析国内外形势,提振民族信心

《民族公论》及时分析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刊登揭露日军侵略行径,介绍抗日前线战况和后方群众支援的情形等的文章,坚定宣传持久战的总的战略方针,描述了抗日战争的真实状况。这对于打击侵略者,扫除弥漫的消极情绪,振奋抗战精神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是对于国内抗战形势的及时讨论与分析。如转载新华日报的《论目前抗战形势》指出:“中国抗战是长期的不是短期的,持久战的方针是确定的。中国抗战经过了十五个月的英勇战争,完全证实了一个真理,即是只有坚持长期抗战,才能争取中华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穆藕初撰写的《加强我们抗战必胜的信念》一文对广州失陷武汉撤退以后的有部分人因恐慌而动摇的局面进行了描述,并通过敌我力量的对比,指明了“这一次的战争必然是持久战,全面战争,争取自卫的战争,便可以做到逢胜不骄遇败不馁,从而争取最后的胜利”。因而,《民族公论》通过分析抗战形势来促使广大民众树立抗战必胜信心,鼓舞作战士气,从而为坚决反对悲观和投降主义,夯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是介绍和传播国外情况,研究日本问题。1938年以后,国际局势急剧恶化,《民族公论》的许多作者也将研究焦点对准了国外。如《建立中的德国人民阵线》一文对德国人民阵线进行了阐述,指出“法西斯德国里的群众,已经开始了解人民阵线的意思和意义。应当团结反对法西斯主义的意识,逐渐深入到群众之中,并且在许多地方,这方面已经做了初步的工作。”《保卫共和及其土地的西班牙农民》一文则介绍了西班牙农业训练所成立的情形,提到“乡村中的政治工作开展了,事实是加入西班牙共产党的农民已经超过十万。”而对于日本的研究也自然成为了作者们的关注点。如《日本劳资纠纷近况一瞥》中通过分析日本劳资纠纷数据,得出了“日本帝国主义者利用战争,大大的压迫工人,但他们却没有消减那使社会不安定的根源,他们的社会基础反而日趋于动摇”的结论。《民族公论》对于国外情况,尤其是日本经济、政治方面的介绍与分析为国内统一战线的结成与巩固提供了借鉴,指明了日本战败的必然性,利于提振民族信心。

(三)依托于抗战纪念日,唤醒民族记忆

抗战纪念日蕴含着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具有政治性、公共性与再造性。通过对历史重要事件的纪念,能够唤起民族记忆,从而进一步激发民族情感,夯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构成的情感基础。如《“九·一八”纪念感言》中提到:“九一八给予中国人的教训,不是投降与屈服,而是奋发与自强。中国人民与世界和平人士应一致联合起来,挽救自国,也就是挽救了世界。这是纪念九一八唯一的希望。”而《纪念“七·七”抗战二周年》一文对于七七事变后两年来的军事、政治、经济加以总结,提出:“胜利的前途是在我们眼前展开了,但我们的抗战工作也更艰难了。我们决不能放弃我们一切应负的责任。同胞们,努力吧!用我们的实际工作来纪念这抗战一周年纪念吧。”作者们发表关于抗战重大事变的纪念文章能够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引出抗战的进展与前景,更促使民众同仇敌忾,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奋起抗争。

除了重大事变外,还有相关抗日救亡运动的纪念文章。如《青年的任务——为“一二·九”纪念所写》一文在回顾一二·九运动,总结青年运动的特点的同时激励上海青年:“这一切都是上海青年目前必须负担起来的任务,我们也只有负担起这些任务,才能负担起救国的任务。成为民族革命的英雄,成为创造历史人类的新英雄。”《民族公论》月刊对于抗战中的救亡图存运动的纪念文章汲取了运动中蕴含的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而不怕牺牲、义务反顾的爱国主义精神,助于广大中共党员及民众坚定正确方向,坚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结语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在百年的风云变幻中始终坚定正确方向、汇聚磅礴伟力,成为了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在现今依然发挥着关键作用。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因此统一战线是新时代凝聚人心,形成发展合力的推进器。《民族公论》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宣传策略与宣传经验也因其科学、合理,有效驱散了沦陷区昏暗的阴霾,推动集结各方抗战力量,能够产生历史的回响,给予当代的统一战线的宣传与践行以借鉴和启示,从而促进统战工作格局的建立健全。

[注釋]

①候外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论[M].生活印刷所,1938:3.

②王任叔.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际[J].民族公论,1938,1(3).

③铁如.统一战线发展的前途[J].民族公论,1938,1(1).

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4.

⑤巴人.青年的任务——为纪念“一二·九”而写[J].民族公论,1938,1(4).

⑥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下[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36.

⑦潘梓年.民众动员问题商榷[J].民族公论,1938,1(4).

⑧舒湮.关于“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J].民族公论,1938,1(4).

⑨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中[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485.

⑩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45.

⑪王任叔.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际[J].民族公论,1938,1(3).

⑫一夫.中国统一论[J].民族公论,1938,1(4).

⑬吴大琨.民众运动论[J].民族公论,1939,1(6).

⑭铁如.统一战线发展的前途[J].民族公论,1938,1(1).

⑮关于中国目前形势及当前紧急任务之决议[J].民族公论,1938,1(4).

⑯白芒.托洛斯基的不断革命论[J].民族公论,1938,1(1).

⑰陈伯.关于知行问题之研究[J].民族公论,1939,1(6).

⑱高葑.资本论读法[J].民族公论,1939,2(4).

⑲星门.领袖论[J].民族公论,1938,1(1).

⑳孔若君.政党论[J].民族公论,1938,1(3).

肃.论民主[J].民族公论,1939,2(1).

新华日报.论目前抗战形势[J].民族公论,1938,1(3).

穆藕初.加强我们抗战必胜的信念[J].民族公论,1938,1(4).

皮克.建立中的德国人民阵线[J].民族公论,1938,1(1).

勒勃兰.保卫共和国及其土地的西班牙农民[J].民族公论,1938,1(1).

姚杰.日本劳资纠纷近况一瞥[J].民族公论,1938,1(1).

英明.“九·一八”纪念感言[J].民族公论,1938,1(2).

白石.纪念“七·七”抗战二周年[J].民族公论,1939,2(4).

巴人.青年的任务——为纪念“一二·九”而写[J].民族公论,1938,1(4).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猜你喜欢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西安事变前中国共产党对张学良、杨虎城的统战工作
中共琼崖特委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举措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宣传教育及基本经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宣传教育及基本经验
对毛泽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领导权思想的认识
罗登贤与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聂荣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践行与发展
抗战期间任弼时出使共产国际再认识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党的建设——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共产国际中国问题研究小组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