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薯覆膜滴灌栽培技术

2024-01-03刘永利

河北农业 2023年9期
关键词:栽秧滴水薯块

□文/刘永利

覆膜滴灌又称为膜下滴灌,它是将滴灌技术与地膜覆盖技术结合起来,形成的一种新型高产种植技术,能够实现甘薯稳产增产,提高商品率,促进早上市。滴灌结合地膜覆盖可以使耕层中有效的水分循环于土壤与地膜之间,作物的棵间蒸发量减少,平均耗水量是大水漫灌的12%左右。应用覆膜滴灌,可根据甘薯的需肥规律,将速溶肥料随滴灌水直接输送到甘薯根区部位,易被甘薯吸收,使肥料利用率提高20%以上,相应降低化肥使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覆膜滴灌不需要大面积平整土地和开沟打畦,可实现自动控制,减少各项用工,是农业的一场革命,改变了农民靠天吃饭的现状。滴灌不仅仅局限于有水源的地块儿,无水源的地块可通过利用水柜加水泵的方法完成滴灌。

一、土壤要求

甘薯是块根作物,要实现高产,必须改良土壤的通气性,创造疏松深厚的土壤环境。因为疏松透气的土壤有利于甘薯块根的形成和膨大,有利于根系的发展和根系对肥料的吸收。甘薯连茬种植不要超过三年。

二、品种选择

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目的确定品种,选择高产稳产、抗病虫、抗逆、耐贮运、商品性好的优良品种。烟薯25、哈蜜、普薯32、北京553、济薯25、卢选一号均适宜冀东北地区高产栽培。

三、育苗

(一)营养土配制。选用腐熟的有机肥和优良无菌土或生茬土,过筛,按1∶2.5~3 比例充分混匀,每立方米营养土掺入磷酸二氢钾1公斤,堆放备用。

(二)精选种薯。种薯应该具有本品种特征,薯皮光滑,颜色纯正,薯块大小均匀,无病害、无破伤,生活能力强。

病毒病发生严重的区域要使用脱毒种薯。

(三)种薯消毒。为了防止种薯带病,可采取药剂浸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四)育秧。育秧期比计划栽秧提前30~35天即可。一般采用改良火坑、酿热温床、电热温床、日光温室等在3 月下旬育秧。苗床上铺8~10 厘米厚营养土,整平,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喷施一遍,然后摆放种薯(要求头部朝上,尾部朝下),摆完种薯后,再喷一遍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用沙壤土填满薯块之间的缝隙。浇温水,浇水量以床土完全湿润为宜,最后盖3~5厘米厚的营养土,覆土后再喷一遍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然后扣上塑料拱棚。

(五)育秧期管理。前期以催芽为主。种薯上炕4天后将苗床升温至35℃,并维持4 天,然后降低到31℃左右,直至出苗。出苗后床温再降低到28~30℃之间,超过35℃要及时通气降温。当苗高达到10厘米时把床温再降低到25℃左右,实现催炼苗结合。在采苗前5~6天浇一次大水,采苗前3 天,把床温降低至20℃左右,并逐步揭薄膜炼苗。使大苗得到锻炼,小苗仍能继续生长。

(六)采苗。当苗高20~25 厘米时,要及时拔苗,以免捂坏小苗和减少下一茬的采苗数量。拔苗后重新以催为主。

四、栽秧

(一)整地起垄。整地时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4000 公斤,甘薯专用肥40~50 公斤,深耕25~30 厘米,加厚松土层,熟化底土,改良土壤通气性,并能扩大根系分布的范围,增加根系对土壤水分和养料的吸收能力。冀东北4 月上中旬起垄、一条垄铺一条滴灌带、覆盖黑色地膜(防草),垄距70~80 厘米,垄高25~30厘米,垄形宜高胖。

(二)定植。当10 厘米地温达到12℃以上时(约在4 月下旬)适时定植,冀东北不宜早于4 月20 日,防止倒春寒。每条垄栽植一行秧苗,行距70~80厘米,株距19~23厘米,每亩栽4000~4500株。栽秧后马上浇定植水,5天左右浇缓苗水,随后进行蹲苗。

甘薯栽秧宜用插秧器垂直垄向水平插入,栽植深度5~6 厘米。这样可保证栽植密度,增加单株结薯部位,薯块数相应增加,薯块生长均匀。

五、田间管理

(一)中耕除草。中耕能疏松土壤,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养料分解,促进茎叶早发、早结薯。秧苗成活后及时对垄沟中耕除草,甘薯茎蔓封垄时停止中耕,共中耕2~3 次,第一次深6~10 厘米,以后深3~4厘米。中耕要选择晴天进行。

(二)适时滴水滴肥。蹲苗结束后适时滴水,第一次在定植后20 天左右,同时每亩随水滴施冲施肥5 公斤,以后每隔10天左右滴水一次,间隔一次每亩施冲施肥5~6 公斤。整个生长期滴水5~8 次,根据土壤干湿程度调节滴水量,控制土壤半干半湿状态,每667 平方米总滴肥量达20公斤左右,收获前20天停止滴水施肥。

(三)植株管理。栽秧后40~50 天,叶面喷施0.5%磷酸二氢钾,能够增强甘薯光合作用,促进淀粉、糖分的合成积累,促进光合产物向块根转移运输,从而控制甘薯茎蔓徒长,并能防止植株早衰。喷施磷酸二氢钾选择晴天下午,可喷4~5次,10~15天喷一次。

生产中为保护甘薯茎叶不翻蔓。

六、病虫害绿色防控

甘薯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是新时代市场发展的需要,也是高产优质的保证。绿色防控要在整个生长周期实行系统防控,通过加强植物检疫可以预防病虫害发生和危害,通过采用抗病品种、繁育健康种苗、轮作倒茬、深翻土壤、增施有机肥、起垄栽培、适时栽种、优化栽培技术措施、清洁耕作等农业措施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通过物理诱杀等措施可以控制病虫害发生,在关键环节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达到病虫害防控并确保产品安全的目的。甘薯覆膜滴灌栽培推荐使用脱毒种薯或秧苗。

(一)主要病虫害。冀东北主要发生甘薯茎线虫病、黑斑病、甘薯天蛾、地老虎、蛴螬、蝼蛄、金针虫、病毒病。

(二)物理和生物防治。利用诱虫灯和生物药剂诱杀害虫或人工捕杀害虫;通过高剪苗降低甘薯黑斑病及茎线虫病的发生。

甘薯病毒病近年来在冀东北的发生有上升势头,有多种病毒种类,能引起叶片扭曲、畸形、褪绿,植株矮化等,严重影响产量,农药防治效果不理想。目前控制病毒病的传播以拔除病株为主,在栽秧后30天,组织排查一次,并将病株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化学防治。对于达到防治标准的病虫草害进行统防统治,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栽秧时用生歌(30%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加多菌灵等药液浸蘸秧苗基部,可防治甘薯茎线虫病、黑斑病等,同时也防治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甘薯天蛾、麦蛾、斜纹夜蛾是冀东北甘薯的地上部害虫,在生长中后期发生危害,危害轻重和气象条件有关,正常年份发生很轻,不用防治,发生较重时选用菊酯类农药进行统防统治。

七、适时采收

甘薯没有明确的成熟期,只要气候条件适宜,就有继续生长的可能。过早收获产量较低;收获过晚,低温冷害侵袭块根,不适合贮藏。当气温降至18℃左右时,此时开始根据市场行情对鲜食甘薯收获上市,待10厘米地温降至12℃时全部收获,贮存的甘薯一般在晴天上午收获,薯块在田间晒后,在当天下午入窖,以免受到冷害。

用于淀粉加工的甘薯在气温降至10℃上下时收获完毕为宜。

收获时,土壤不宜过干或太湿,如果过干,地干土硬不易收获,尤其不利于机械收获,可在收获前20天左右适度滴水;土壤过湿也不利于收获,应该先割除茎蔓,除掉薄膜,等到土壤稍干后收获。

猜你喜欢

栽秧滴水薯块
割麦栽秧两头忙
栽秧
栽秧酒,不好喝
有趣的滴水实验
插秧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红薯窖藏“三期”管理
薯块储藏腐烂原因及防止对策
不同年份早收栽培甘薯浙薯75延后收获的特征特性
滴水能涌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