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1-03王汉飞
王汉飞
(阳谷县水利局,山东聊城 252300)
0.引言
基层农田水利建设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须改革农田水利系统,而基层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又是农田水利系统改革的重中之重。基层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还关系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供水、防洪系统的安全。因此,要针对我国基层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措施加以改进。
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经济、农村发展中尤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可以说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农田水利工程具有调节地区水情、灌溉排水、改善农田水分状况、防治旱涝盐碱灾害等诸多作用,属于促进农业稳产、高产的综合性工程,所以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一直都是水利建设及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首先,要想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新时期,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促进其机械化、产业化、科技化发展是重中之重。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因此,只有不断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等农业发展的硬件条件和基础设施,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其次,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长期以来,农业生产质量、产量一直都受到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而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扩大农田的灌溉范围,消除或减轻旱灾、涝灾造成的影响,这对提高农业生产产量、质量都具有重要的作用[1]。保障农业生产水平,不仅有利于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还可以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构建。最后,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提高我国抗灾能力。我国国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气候都不同,南北方差异较大,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通过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能最大程度发挥农田水利设施的作用与价值,有效提高各地区的抗灾能力,促进农业稳产、高产。同时,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还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对保护农村水土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平衡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2.基层农田水利管理现状
基层农田水利具有分布范围广、人民需求量大、总量多等特点,涉及各行各业。基层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较多,在未来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当前基层农田水利仍然存在一定弊端,特别是现阶段基层农田水利缺乏必要的自主创新,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管理也不够规范。传统的管理模式早已无法适应当前的农田水利发展趋势。我国大多数地区对农田水利的投入不够,无法使用最新的科学技术系统,导致无法形成高效率的基层农田水利管理体系。同时,经费匮乏导致技术更新缓慢,管理水平滞后[2]。
3.基层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足够的管理资金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技术,还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持。要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果,一定要有足够的费用投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应该引入一些现代技术,升级工程建设中所需的各项设备,提升工程的运转效率,充分发挥工程建设的作用。一切的软件技术和硬件设备都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给予充足的管理资金支持,使农田水利工程能够高效运转,提高水利工程的灌溉效率。如果资金不充足,不仅会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还会降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降低工程的建设速度。因此,水利部门应该保证建设过程有充足的资金,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效果。
3.2 安全系数低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地区周围环境都相对比较恶劣,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进度,不仅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及较多的费用,并且需要有较多的施工人员作为支持,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一些安全风险。由于我国安全体系建设比较晚,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仍存在安全系数低的问题,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问题,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再加上有些施工人员自身安全意识较低,并且没有经过专业的安全和技术培训,也会降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系数[3]。
3.3 管理模式落后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目的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率,促进农田水利工程作用与价值最大化及持续发挥,而要达到这一管理目标,仅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实现。就目前来看,很多基层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模式还比较落后,比如仅仅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但管理过程缺乏科学性、科技性和延伸性。
3.4 缺乏高素质管理队伍
人才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的主体,若人才专业水平、综合素质达不到要求,那么管理质量、效率将无法得到保障。从目前来看,很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较差;基层水利部门管理范围较窄、级别较低,由于直接面向农村,所以很多管理人员的职能仅停留在行政管理层面,而没有向技术服务层面发展;还有很多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应资质,直接影响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
3.5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部分农田灌溉区域,受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影响,需要在短时间内使用大量的农业用水,农民在短时间内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导致地面沉降,严重时还会发生地质灾害。此外,受灌溉设备老旧等问题的影响,农民在灌溉过程中难以准确控制用水量,时常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加大了灌溉成本。
4.促进基层农田水利发展的有效措施
4.1 加强资金投入,保障管理措施
应该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充足,满足不同阶段的建设需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之前,需要对所有资源进行盘点,做到科学管理和分配,构建科学合理的资金投入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1)及时了解各级政府的财政情况,最大限度筹集资金,同时为农田水利工程有序开展提供充足的资源。(2)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费用支出控制,施工之前根据工程项目建设所需,预算各个工程和环节所需消耗的费用,然后聘请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工程建设运作过程中的资金使用,健全科学合理的资金管理机制,保证每笔资金的使用效率。(3)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升级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设施,发挥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作用,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效果。
4.2 建立安全体系,做好安全监管
(1)明确各职能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针对不同岗位人员,设置不同的岗位任务,并且进行专业的管理,保证其可以按照施工管理制度来执行操作,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2)设置专门的安全防护机构。为了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效果,需要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设备的质量进行检查,避免影响施工建设的质量。一旦出现故障问题,要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及后期使用效果。(3)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其形成安全意识。所有施工作业内容都要保证自身的安全,以工程质量安全为目标。还应该对施工人员做定期的培训和考核,以此来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使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建设标准进行施工,保证施工效果。(4)结合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构建完善、系统的管理机制。
4.3 创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模式
传统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以基层水利部门为主体,由相应的管理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开展各项管理工作,这种管理模式过于落后,不利于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基于此,需要加强创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在创新实践中,基层水利部门可以采用合同式管理。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基层水利部门可以和施工单位签订合同,赋予施工单位相应的管理责任、管理权限,所签署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有助于保证施工单位做好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另外,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基层水利部门还可以加强对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以实现对工程动态化、实时化、全程化管理。基层水利部门还可以与其他部门加强沟通和交流,如水务管理中心、水务监察中心等,形成协同管理态势。在协同管理过程中,各部门应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有效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4.4 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会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水平。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技术性、烦琐性、长期性等特点,所以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比较高,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支撑。因此,在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中,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尤为重要。首先,基层水利部门应明确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要求、需求、标准、规范等,以此为基础,加强对现有人才队伍的专业培训、思想教育、观念引导,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管理水平。其次,基层水利部门的管理人员大多为本地人,他们虽然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内容、要求等有所了解,但是由于专业技术水平较低、专业知识薄弱,所以整体管理能力较弱。这就需要基层水利部门定期邀请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技术专家、工程专家等定期向管理队伍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等方面的培训。最后,与以往农田水利工程不同,现代农田水利工程的规模更大、技术性更高。因此,为了满足工程建设管理所需,基层水利部门需要加强对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引进的人才不仅需要全面掌握农田水利管理知识,还需要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专业水平、综合素质,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保驾护航。
4.5 减少浪费,合理利用水资源
要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就要确保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大力引导广大农村地区的农田灌溉者合理利用水资源,发挥基层农田水利设施的重要作用。在地下水需求量大的地区,单一地向农民宣传节约地下水的重要性是无法真正起到作用的,还需要从管理层面着手,引导其意识到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迫切性,积极改进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地表水利用率。建设新的农田水利工程时,还要对现有基层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维护和管理。进行农田灌溉时,尽量减少地下水资源的使用,充分利用地表水资源,减少浪费,调节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推动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4.6 加强组织建设,强化管护宣传
(1)提升团队能力。水利工程的有序运行,需要有专业人才支持,只有基层水利管理人员队伍充实,才能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有效运行,应该培养一批具备高技术能力的基层水利工作人员。上级部门应该定期对其开展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2)加强管护宣传,提高管护意识。水利部门和农业部门应该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宣传力度,借助电视、广播、网络新媒体等多种宣传形式,对水利工程的惠民作用进行广泛宣传。
5.结语
基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农业发展尤为重要,对我国生态资源的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深远影响。在基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客观认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科学可行的解决对策。只有将建设与管理两手抓,才能确保基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基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不仅需要国家的调控及资金、政策的大力支持,还需要基层农田水利管理者的大胆革新,同时要激发广大农民的维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