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三角很忙”等六则

2024-01-03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科创合肥长三角

长三角很忙

长三角,真的很忙!

“包邮区”一年一度的重要会议即将召开,兄弟省市“串门”互访,各类论坛展会轮番上演,各种产业链联盟相继成立……走进长三角,火热的氛围扑面而来。

长三角越忙,三省一市协作的能量就越强,越能搅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长三角的能量到底有多强?

长三角力量

放眼全国,人人都听说过长三角,这里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首先来看体量。2022 年,长三角以全国4%的国土面积、17%的常住人口,贡献了约24%的经济总量和25.3%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全国经济总量第一的“最牛地级市”苏州,在长三角;全国24 个万亿城市,长三角有8 个;全国城市经济总量TOP10 中,长三角有4 个。

全国经济总量最高的县级市昆山,在长三角,2022 年突破5000 亿元,比贵阳、兰州等省会城市还要高。全国百强县中,长三角坐拥“半壁江山”;全国52 个“千亿县”,长三角有31 个。

也正是庞大的体量,让长三角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动力源,承担着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作用。

说完了体量,再来看长三角的“体质”怎么样?

很优秀。最能反映“体质”的便是科技创新能力。

长三角拥有上海张江、安徽合肥2 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国约1/4 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1/3 左右,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研发强度均超过3%。截至2022 年底,三省一市科创板挂牌上市236 家硬科技企业,占全国比重达到47.1%。

丰富的科创资源,让长三角成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高地,增添了长三角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的底气。

说一个大家可能不知道的现象,华为手机业务虽然在粤港澳大湾区,但芯片研发却主要在长三角。有专家形象地将长三角比喻为中国参与世界产业比拼的“重要玩家”。

庞大的体量和优秀的“体质”,让长三角的体能强壮,即强大的辐射带动力,发挥着改革开放新高地的作用。

从全国来看,长三角处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陆海联动与外部世界连为一片,链接全球。因此,长三角经济发展的水平越高,对两大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拉动作用就越强。

在长三角一体化座谈会上,高频出现的“率先”“先锋”“高地”等关键词,就是长三角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责任担当的体现。

说完了长三角的地位和作用,策叔再来说说长三角的“四兄弟”。

越走越亲,越抱越紧

先说“龙头”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是全国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具有雄厚的研发基础和产业化能力,能够为长三角配置全球资源提供服务和支撑。

有人把上海比作“大喉咙”——吞吐着资本、人力、信息、机会等优质要素资源,服务于整个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没有人能忽视这种大势。

其次说江苏,中国第二经济大省、第一大制造业强省,科教资源丰富、开放程度高,是全国重要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再来说浙江,民营经济基础好,市场活力强,数字经济发展特色鲜明,是全国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对外开放重要枢纽和绿色发展新标杆。

最后说安徽,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特别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后发趋势,形成了极具辨识度的产业地标。

2018 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三省一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相互赋能,越走越亲,越抱越紧。

要知道,放眼全国,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区域战略中,叫“一体化”的只有长三角。

这是长三角的重要战略定位之一,打造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

我们看到,长三角建立了三省一市协商沟通和联动合作常态化机制。

无论是官方的“三级联动”,三省一市党政“一把手”互相“串门”,轮流承办座谈会,还是民间的企业家联盟、产业链联盟,都建立了成熟的合作机制,为全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提供示范。

我们看到,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等一大批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在长三角建立,打破了行政壁垒,为共建合作园区提供了示范。

我们看到,全国首个跨省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已成为全国流域生态文明治理的样板;上海“一网通办”、浙江“最多跑一次”、江苏“不见面审批”、安徽“皖事通办”等制度创新,从长三角走向全国,成为各地数字政府建设的标杆和示范。

……

类似这样的示范还有很多,这里不再展开。6月5 日,2023 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将在安徽举行,届时会向社会公布很多最新合作成果。

既然安徽是2023 年的轮值方,策叔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安徽,特别是安徽加入长三角以后的变化。这好比在一个地方举办大型活动,要向外界推介一下这个地方。

“最大的发展红利、最大的发展动能”

策叔看到,现在的安徽“流量”很高,“顶流安徽”“风投合肥”等话题被外界津津乐道,也吸引了很多代表团前来考察学习。

安徽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流量和话题,很大程度上都是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

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徽整体被纳入长三角。

纳入长三角一体化,与中国经济最强、最发达的省份站在一起,就是安徽身份和标签的改变,颠覆了外界对安徽的固有印象和认知。这就好比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举办的那桌大佬饭局,大家关注的重点从来不是吃了什么“饭”,而是哪些人参加了“局”。

特别是自2020 年8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以来,安徽吸引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产生了从未有过的话题感。

正如安徽省委书记韩俊多次强调的:“安徽借上长三角的‘东风’、搭上一体化的‘快车’,是最大的发展红利、最大的发展动能。”

两个“最大”集中体现为:安徽进入了以上海为龙头的高端要素资源、高能级市场主体、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和配置高地,成功嵌入全球产业链、参与高端供应链分工,迎来经济社会全方位、深层次的改变。

拿最直接的“钱”来说,仅2022 年,沪苏浙在皖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4371 个、实际到位资金超过1 万亿元。

在全省域参与、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中,安徽所获得的,绝不是单纯的经济数字可以体现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现在,安徽干事创业的方法发生了变化。

企业家早餐会、产业链图谱、赛马机制、亩均论英雄改革等,很多新打法都透出沪苏浙的味道,以至于有人说:“安徽越来越像一个经济大省,有了发达地区想问题、做事情的影子。”

更有一位专家比喻说:“安徽加入长三角,好比一个成绩一般的学生,加入一个最牛班级,周围都是成绩很好的学生,不仅会带着他学,自己也会更加努力地学。”

善于乘大势,才能成大事。安徽的快速发展,就是把握住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势,乘势而上、顺势而为,进而实现了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形象显著提升,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放眼全国区域经济格局,只有安徽“戴”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两顶“帽子”。这让安徽成为链接长三角与中部地区的枢纽,进一步放大了安徽独特的经济地理价值:连接南北、承东启西、通江达海的市场腹地和发展空间。

最直接的体现便是高铁。一位区域经济专家说:“无论是东来的,西去的,还是南来的,北往的,高铁都得过安徽。”在八纵八横高铁网中,就有三纵三横经过安徽。

这种独特的经济地理价值,让安徽在坚持上海龙头带动,苏浙皖各扬所长,协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有了更多的担当和作为。

长三角向西,经过安徽,可以拓展经济腹地和流动空间,打造引领全国、面向全球的世界级城市群。中西部地区向东,通过安徽,加快承接长三角优质资源辐射扩散,获得发展红利。

当然,要激活安徽独特的经济地理价值,就得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浙,扬皖所长,主动靠上去、全力融进去,努力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只有一个更强大的安徽,才有能力为长三角、中部地区乃至长江经济带发展做成更多的事。”一位上海的智库专家说道。

2023 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即将在安徽举行,届时会商定很多一体化的大事要事,三省一市也将会变得更忙。

在全力拼经济的当下,一个更“忙”的长三角,映射出的正是生机勃发的中国经济。

(作者:姚成二;来源:“决策杂志”微信公众号2023年6 月)

风劲潮涌奋楫先——长三角地区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大江奔流,以万里积蓄之力,在东海之滨孕育一片发展热土。

“四叶草”迎风绽放,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里争分夺秒,数字西湖一键导游,巢湖之滨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等高精尖技术让人目不暇接……

长三角,35.8 万平方公里,不到国土面积的4%,创造着中国近1/4 的经济总量,超过1/3 的进出口总额。

长三角,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奋力打造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一幅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新图景正加速绘就。

踏上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感受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聆听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强音。

贯彻新理念,勇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清晨的义乌西站,一声汽笛鸣响,满载小商品的“义新欧”班列启程前往西班牙马德里,开启中国小商品“卖全球”的新旅程。浙江义乌市中心的义乌国际商贸城内,7.5 万家商铺笑迎八方来客。

曾经,“鸡毛换糖”起步,义乌小商品逐步走向世界;今天的义乌小商品,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越卖越红火。

47 个行业商会、1.5 万余名设计师助力创新研发,布局185 个海外仓,7.5 万个商铺同步上云,在便利通关等多个领域出台改革措施100 多项……今年一季度,义乌市进出口总值达1184.4 亿元,同比增长11.4%,“世界超市”喜迎开局之年开门红。

小商品折射大活力。今年以来,作为中国经济重要增长极的长三角地区经济承压前行,“底盘”稳固,亮点纷呈,彰显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韧性与底气。

蓬勃发展的经济、水韵灵动的画卷、书香浸润的文化、温暖富足的生活……5 月20 日,《水韵江苏2023》宣传片亮相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一批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成功签约。一手补足短板,一手锻造长板,江苏聚链成群,奋力筑起高质量发展的“高原”。

403 秒!位于安徽合肥的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取得重大成果,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时间刷新世界纪录。以可控核聚变阶段性成果为代表,安徽省大科学装置持续发力,催生了一系列尖端科技成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上海,第四届“五五购物节”启动首月线下消费日均近80 亿元,而线上举办的“2023 上海双品网购节暨数字生活节”实现网络零售649 亿元,高质量发展扮靓高品质生活。

勇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今年一季度,沪苏浙皖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逼近7 万亿元大关,GDP 增速均保持稳定增长,呈现出经济持续复苏回升的良好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活力持续迸发。

记者沿着一条高速公路,探寻这里的发展密码。

上海松江区,曾经是上海的农业区、传统制造业区。2016 年初,松江区对G60 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布局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最终得出结论:谋求转型发展,必须向规划要品质、向存量要空间、向科创要动力、向质量要效益。

贯彻新发展理念,上海松江区将上千亩房地产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沿G60 高速公路前瞻布局,锐意推动长三角地区分工协作,把产业链规模做大,G60 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创走廊”。

历经两次扩容,如今的G60 科创走廊已纳入安徽合肥、安徽芜湖、安徽宣城、浙江湖州、江苏苏州、浙江嘉兴、浙江杭州、浙江金华8 座长三角城市,九城贡献了全国1/15 的GDP,上海松江变身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地、科创策源地。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芜湖市科技局局长曹洁说。

“向创新要动力,向质量要效益。”行走长三角,听到最多的,是对新发展理念的深刻理解,看到最多的,是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自觉。

20 世纪80 年代的饭菜票,到90 年代各式手提袋、台挂历,“印刷城”温州龙港闻名全国。然而传统产业的同质竞争,让这里的发展日渐乏力。

“传统产业不是不可以发展,关键是怎么实现高质量发展,没有科技赋能的印刷只能算是粗加工。”龙港市印刷包装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梁孝克感慨。

通过AR(增强现实)技术,平面印刷图案在电子屏幕上栩栩如生,还能与人互动;借助NFC(近场通信)技术,手机与名片轻轻一碰,信息即被传输至通讯录……转型升级迈大步,龙港全市印刷产业去年科研投入比前年增长44%。

“以创新论英雄”“以亩产论英雄”“以碳均论英雄”……在长三角,许多地方正以新的考核机制开路,用市场力量倒逼,退出低端无效产能,扩大中高端有效供给,推动经济结构实现整体升级。

构建新格局,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

“中国自力更生路上的 ‘里程碑’!”5 月28日,国产大飞机C919 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这背后是对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实力的检验。

“公司圆满完成两万余个零部件的力学性能检验。”说到参与C919 试飞取证的检验工作,航天海鹰(镇江)特种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志强满脸自豪。

C919 总装所需约10%的零部件、50%的铝材和50%的复合材料结构件是“镇江制造”;航空工业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有限公司为飞机雷达罩进行雷电防护试验;浙江西子势必锐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提供空气冲压涡轮发电机舱门……上海、合肥、杭州、苏州、江苏镇江等长三角城市加快自主创新、强链补链,共圆中国人的“大飞机梦”。

“长三角区域要发挥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和市场潜力大等诸多优势,积极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激励长三角地区干部群众锐意进取、奋勇争先、埋头苦干,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

长三角不仅要提供优质产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

安徽合肥高新区,远近闻名的“量子大道”,是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首条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京沪干线”、首台光量子计算机的诞生地。

走进国盾量子科技园,合肥量子城域网总控制中心大屏上,8 个核心网站点、159 个接入网站点辐射的光波,织就一张覆盖合肥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成为国盾量子坚持自主可控、壮大产业生态的缩影。

去年8 月,中国规模最大的量子城域网——合肥量子城域网正式开通。“量子通信产业转化成熟、规模化应用很广,合肥量子城域网已链接超90 项业务。”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专家谷风波告诉记者,量子通信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国盾量子从最初只有十几个人的创业团队到成功上市,已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同样在合肥,新型显示产业“从无到有”,打破“缺屏之痛”。京东方累计投资超1000 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超2.5 万个,带动100 多家配套企业来当地发展,合肥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显示屏基地之一。

上海是开放前沿、创新高地,江苏实体经济强劲,浙江民营经济发达,安徽拥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厚积薄发的科技资源……三省一市,单拎出来一个,都是响当当的角色。今天,伴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四地携手前行、一体化发展,为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打牢坚实基础。

这是高级工程师朱向莹的一天:7 点,上海浦东家中早餐;8 点,在浦东张江产业园恒驭生物研发中心讨论研发项目进展;14 点,在嘉善经开区的恒驭生物检测中心二期办公;19 点,回到浦东家中。

作为复旦大学毕业的博士生,朱向莹所创立的恒驭生物已成为全球生命医疗创新企业赛道中的黑马,为何要选择两地发展?

“浦东公司主攻研发和销售,嘉善公司主要负责产业化,能够充分满足公司各方面发展需求。”朱向莹举例说,凭借嘉善为企业提供的创新券,公司两年内分别向浙江大学、复旦大学购买了超过百万元的研发服务,极大推动了企业加速创新发展。

协同推进长三角港航一体化发展、共同筹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立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加强数字经济跨区域合作、同步举办“五五购物节”活动……高标准规划,高质量推进,共同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路径,沪苏浙皖携手奋进迈向未来。

打造新高地,在新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虹桥,上海人耳熟能详的交通枢纽,而今天的长三角人,更喜欢叫它“大虹桥”。

总面积7000 平方公里、覆盖长三角14 个区县……2021 年2 月,《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获批,擘画出“一核两带”的发展蓝图,引领长三角高质量发展。

从上海的虹桥到长三角的虹桥,三省一市通力协作,共建开放的“大虹桥”: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正加快打造区域开放型经济新高地,苏州打造“北向拓展带”,嘉兴加速构筑“金南翼”,合肥打造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

国际化、世界级,是长三角的鲜明气质。展开地图就会发现,作为横贯东西、畅通南北、连接陆海的重要枢纽,沿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在这里相交,大枢纽联通全球,46 个开放口岸星罗棋布,开放“家底”相当殷实。

“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重大使命。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三省一市奋力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对接国际通行的投资贸易规则,放大改革创新叠加效应,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营造市场统一开放、规则标准互认、要素自由流动的发展环境,构建互惠互利、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开放发展新体制。

“6+365 天”,上海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虹桥品汇)的直播间里,琳琅满目的进博会“网红”产品与市民“零距离”。

“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持续放大。”上海虹桥国际进口商品展销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军说,截至目前,虹桥品汇平台累计让7 万多款展品变商品,在全国开设了21 家分中心,2022 年平台交易额近120 亿元。

“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一路走来,长三角始终保持着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从土地摘牌到正式开工,仅用一周;从签约到产品下线,仅用5 个月,这是信义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在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感受到的发展“加速度”。

“拿地即开工”,申请材料精简72%,得益于“分段施工许可+承诺制+容缺受理”审批新模式,短短一年间,信义集团已接连在芜湖投资智能装备、光伏、设备出口等各类项目6 个,总投资达100 亿元。

从2013 年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贸区开启“破冰之旅”,到2020 年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长三角地区已实现自贸试验区全覆盖。坚持先行先试、制度创新,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改善营商环境,长三角以开放、服务、创新、高效的发展环境吸引海内外人才和企业安家落户。

“2019 年至2022 年共推出制度创新成果112项,复制推广38 项,着力推进重点项目108 个,形成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说。

天蓝海阔、百舸争流,上海洋山港的四期码头,无人驾驶搬运车来回穿梭,将集装箱送到堆场指定位置,可实现24 小时连续作业。

洋山港四期,在“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中应运而生,又在服务融入国家战略中发展壮大。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自贸试验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洋山港吞吐量连年创新高,国际中转与水水中转比例持续增长,国际枢纽港地位逐渐确立。

“洋山港是临港新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标志,要对标世界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利用临港新片区的设立和政策制度创新,努力服务好新时代的国家发展战略。”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海铁联运、铁水联运,如今,越来越多人流物流从长江经济带汇聚长三角,又从这里联通“一带一路”。在洋山港,近百条国际航线互连互通,见证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巨轮巍然前行。

“从长三角出发,辐射全国,对接世界”“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放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全局中进行统筹谋划”“服务国家发展大战略、大格局”……行走长三角,时时刻刻感受着高质量发展的大胸怀、大手笔、大气魄。

海纳百川,聚势向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勇立潮头、披襟向洋的长三角,正在新征程上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作者:余建斌、吴秋余、常钦、方敏、白光迪、窦皓、田先进、欧阳洁;来源:《人民日报》2023 年6 月)

长三角一体化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国首个跨省域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发布;上海三区、江苏三市、浙江两市分别与皖北八市结对帮扶建设的10 个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全部挂牌落地;数字长三角共建联盟揭牌、长三角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远程虚拟窗口上线发布……连日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动作频频。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20 年8 月2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沪苏浙皖携手共进,各扬其长,奋力开创长三角一体化新局面。

共锻长板,打造发展强劲增长极

中国科技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拥有合肥首个建成运行的大科学装置。这段时间,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的在读博士研究生邵翔,正与课题组成员在这里开展氢能领域实验。“长三角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创造了有利条件。”邵翔说。

张江、临港、浦江、合肥、苏州5 个国家实验室挂牌运行;G60 科创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环太湖科技创新圈建设步伐加快;“科大硅谷”面向全球招募合伙人,三省一市开放共享23 个大科学装置、4 万余台大型科学仪器,长三角科技创新券在三省一市互联互通,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确定15 个首批联合攻关项目,安徽与江苏率先建立南京都市圈外国高端人才工作许可互认制度……沪苏浙皖各扬其长,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成为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2022 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相互间技术合同输出25273 项,技术交易金额1863.45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3%、112.5%。上海松江到安徽合肥的G60 科创走廊,已拥有超过全国1/5 的科创板上市企业和1/8 的高新技术企业。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全国占比接近60%,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全国占比均在1/3 以上。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加速形成,让长三角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共破壁垒,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一体化,要打破行政边界,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5 年来,三省一市以一体化思路和举措,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加速建设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提速“硬联通”,三省一市“抱”得更紧。截至2022 年底,长三角铁路运营里程超1.37 万公里,其中高铁6700 公里,占全国1/6。2022 年,长三角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占全国比重38%,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初步成型。在江苏,67 条省际毗邻公交线路开通,11 条久未解决的省际“断头路”,如今已通车8 条。

推动 “大流通”,区域市场建得更大。截至2022 年底,三省一市在科创板挂牌上市的硬科技企业有236 家,占全国比重47.1%。上海证券交易所在长三角区域布局了35 个上市服务基地及工作站,沪苏浙皖甬五地银保监局发布政策,提供灵活便利的融资支持;《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12 项长三角区域统一标准的制定,“满意消费长三角”行动的开展,G60 科创走廊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中心的建立,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了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优化“大环境”,贸易投资更加便利。自贸试验区合作实现新突破,宁波片区与蚌埠片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肥港—洋山港“联动接卸”监管模式正式落地……深化改革,让发展后劲十足;扩大开放,让发展动能更强劲。

共建共享,提升长三角群众幸福感

6 月下旬,江苏苏州轨道交通11 号线即将运行,将与上海地铁11 号线无缝对接。家在上海浦东、毕业后选择到苏州工业园工作的张宜轩很是惊喜,“这不就是同城生活吗? ”

对2.37 亿长三角人来说,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最直接感受,就是生活的“同城化”和“品质化”。跨省打造长三角“水乡客厅”,联合开展长江“十年禁渔”,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推进危险废弃物跨省转移监管……2022 年,长三角41 个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3.0%,较2018 年上升7.3 个百分点;594 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89.4%。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普惠的民生福祉。

2022 年9 月,长三角三省一市同步立法,率先实现社保卡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以及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金融服务等领域的一卡多用、跨省通用。此举一出,让长三角群众多了“一家人”的认同感。

率先启动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试点,长三角41 座城市的1.5 万余家医疗机构,均可跨省直接结算,累计惠及1300 万人次,涉医疗费用近36 亿元;轨道交通“一码通行”已实现长三角10 个城市乘客轨道交通扫码便捷通行……从共建到共享,长三角人的“民生幸福圈”不断扩容。

今年是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第二个3 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217 项具体任务目前进展顺利。一个经济活跃强劲、创新能力跃升、营商环境优良、要素流动通畅、绿色美丽宜居、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将成为长三角新图景。

(作者:吴焰、韩俊杰、徐靖;来源:《人民日报》2023年6 月)

高质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强音”

不久前,00 后大三学生江夏从合肥市出发,全程换乘32 辆公交车,途经696 个站点,用了4天3 夜,途经8 座城市,返回上海上学。一路下来,江夏真切感受到了长三角一体化的融合与便利。

“长三角企业要抢抓机遇,与千行百业共建长三角产业生态,推动通用人工智能加速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更多行业和应用场景中落地开花。”6 月3 日,长三角企业家联盟发布的《通用人工智能合肥宣言》如是说。

《宣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凸显的企业责任,更是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共同期许。

不久前,一季度GDP 十强城市“揭榜”,长三角占据4 席。2022 年,长三角GDP 总量达29.03万亿元,约占全国的24%。目前,我国24 座GDP超过万亿元的城市中,有8 座来自长三角。

数据印证着一个共识: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2021 年,合肥市与比亚迪一期项目从谈判到签约仅用23 天,从签约到动工仅用42 天。10 个月后,比亚迪合肥基地项目整车下线仪式就在长丰县下塘镇举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合肥速度”令人惊叹。2022 年,合肥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实现产值148 亿元,而今年1 至3 月,公司就已实现产值124.2 亿元。

要知道,长丰县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下塘镇不过是一个以“下塘烧饼”赢得薄名的小镇。变化的背后,是安徽疾步追赶的决心。

“2022 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超700 万辆,其中,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量达280 万辆,占全国产量‘半壁江山’、占全球四分之一。”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工作人员、上海市发改委长三角处副处长黄超明说,“都说‘全球新能源汽车看中国,中国新能源汽车看长三角’,长三角已成为观察全球新能源汽车动态走势发展的窗口。”

5 月22 日,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第五届科技成果拍卖会暨上海市职工创新成果转化交易平台首拍在上海举行。今年G60 科技成果拍卖会累计成交额在去年50.18 亿元的基数上再次实现井喷式增长,首次突破100 亿元。

“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我们就向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综合服务中心提交申请,加入了试点。”苏州药明巨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孙静告诉记者,他们参加的是长三角区域特殊物品风险评估结果互认改革试点,通过评估结果共享互认,解决同生产商、同种特殊物品在不同关区需重复实施风险评估的难题,审批时限压缩至1 个工作日。

“我们还在全国首创‘长三角一体化海关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协同模式’,目前已有18 家企业参与试点,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约800 万元。”苏州工业园区海关负责人介绍。

在浙江,开放统一大市场正在加速推进:共同开展长三角区域性“一带一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试点;浙沪签署深化小洋山区域合作开发框架协议;长三角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基本建成,实现浙油仓单在上期所挂牌交易;杭州、嘉兴联合上海、南京、合肥获批首个跨区域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杭甬温国家要素市场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报国务院审批。

安徽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国、新加坡两国合作,江苏、安徽跨省合作,苏州、滁州跨市合作共建的园区,也是苏州工业园在国内“复制”的第一个园区。

“今年2 月入驻园区,仅仅用了43 天,我们第一批产品就投入试产,创下集团公司的最高速度纪录。”安徽斯拜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尧说。

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年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坚持规划先行、滚动推进,坚持各扬所长、共拉长板,坚持点上突破、以点带面,坚持常态长效、务求实效,紧密携手、协同发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长三角拥有上海张江、安徽合肥2 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国约1/4 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1/3 左右,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研发强度均超过3%。截至2022 年年底,三省一市科创板挂牌上市236 家硬科技企业,占全国比重达47.1%。

2018 年以来,三省一市GDP 占全国比重始终保持在24%,8 个地级以上城市入围全国“万亿俱乐部”,占全国1/3。2022 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已达29 万亿元,以占全国1/26 的面积,1/6 的人口,连续五年创造全国近1/4 的经济总量,诞生了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2019 年5 月,长三角“一网通办”正式上线,三省一市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公共支撑能力,推进跨省业务协同,深化数据共享应用,不断提升长三角跨省服务速度、深度、广度和温度。

沪苏浙皖协力合作,共建开放的“大虹桥”。目前,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正加快打造区域开放型经济新高地,苏州打造“北向拓展带”,嘉兴加速构筑“金南翼”,合肥打造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联通国内国际的“彩虹桥”星光闪耀。

长三角,全国“经济压舱石、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的作用愈加凸显。国际化、世界级,是长三角的鲜明气质。深化开放发展、强化外向型经济,是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要支撑。

(作者:常河、颜维琦、苏雁、陆健、马荣瑞、丁一鸣、孟歆迪、武鹭帅;来源:《光明日报》2023 年6 月)

“基金丛林”让企业拔节生长

70 年前,这里是7 万人口的小县城;20 年前,GDP 在全国排名80 名开外;近10 年,这里却一路跑进全国20 强,跻身“万亿城市俱乐部”,成为除北京外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最密集的城市。这里就是合肥。

“押宝”京东方、“投注”长鑫存储、投资蔚来汽车……一系列出手精准的“神操作”,被总结为政府培育产业的“合肥模式”,也让当地在网上获得“全国最牛风投机构”的赞誉。合肥做对了什么?“合肥模式”可以复制吗? 如何从“科技资源大市”变身“科技创新强市”?

近日,广州日报“高地行思录”调研团队带着这些疑问,从产业投资和科技创新两个方面“问计”合肥。

三个故事看“逆袭”国有资本“以投带引”,构建退出机制

“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司机孙师傅边说边把车开出湖底隧道,绕过大剧院,驶入湖城共生的风光画卷:烟波万顷,水天一色,数十座写字楼伫立在对岸绵延的绿意间。谁曾想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合肥,不过是“五平方公里五万人,五条马路五盏灯”的格局。

讲合肥的“逆袭史”,绕不开三个故事:

2008 年,合肥拿出三分之一的地方财政收入,引进当时亏损超过10 亿元的京东方,建设国内首条液晶面板6 代线,一举打破新型显示器严重依赖进口的情况。

2016 年,合肥产投与兆易创合作启动总投资1500 亿元的长鑫存储内存芯片自主制造项目,为国家在该领域打开全新局面。

2020 年,合肥建投联手三级国资平台筹资70亿元,帮助蔚来走出“至暗时刻”,随着比亚迪、大众等龙头及配套企业先后进驻,一座“新能源汽车之都”正在崛起。

一次投资,引一个龙头,带一串链条,兴一片产业。故事背后的“合肥模式”不断被总结、分析、学习,有哪些“知识点”?

合肥市国资委规划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合肥这套以国有资本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模式,其核心可凝练为“以投带引”四个字。该模式下,合肥以建投集团、产投集团、兴泰控股三大平台公司为投资“操盘手”,抓住创新驱动战略要点,瞄准产业发展方向和国家政策导向,实现战新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

“我们也曾探讨是代替的‘代’,还是带领的‘带’,最终明确是‘带’,强调‘有为政府、有效市场’两个结合。”他说。

“合肥模式”另一个重点是构建了国有资本退出机制,形成“国资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的投资模式。“资本不是取之不尽的,必须流动起来,而且为把控投资风险,也要设计退出通道。”该负责人说。合肥在京东方6 代线、8.5 代线项目完成投资退出时收益差不多200 亿元,“不仅干成了项目,实现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目标,还能把赚的钱投到新的未来的项目上。”

重要的是,这笔钱还能用在“延链补链强链”上,围绕产业链条上下游打造产业集群。在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蔚来合肥区域总经理余东明介绍,蔚来从2020 年底启动供应链近地化项目,过去三年,蔚来位于安徽省内的合作伙伴从约60 家增加至约120 家。如今,合肥已经成为最适合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地区之一。

“最牛风投城市”凭什么不是“风投”是“产投”,不是“赌博”是“拼搏”

要实现这样的良性循环,意味着要一路保持“高胜率”,这几笔极为“冒险”的巨额投资更是考验眼光。难怪外界会给合肥贴上“最牛风投城市”标签,惊叹于它的精准预判和“大战必赢”。

对此,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曾回应:“合肥不是‘风投’是‘产投’,不是‘赌博’是‘拼搏’。赌博是有今天没明天,拼搏是抓今天赢明天;赌博靠的是手气,拼搏靠的是手艺。”

问题来了,合肥的“手艺”是什么? 或者看看“故事的B 面”:在“造芯潮”中,各地投资建厂热情高涨,但也有一批项目停摆“烂尾”,个别项目规划投资规模甚至达到千亿级别。合肥如何避免发生这种情况?

合肥市建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宏卓向记者分析,原因可能在于,当地政府和国资与引进团队没有深入探讨项目后期推进工作,彼此都高估了对方后续运作能力。在他看来,专业、担当、诚信是“合肥模式”的关键。其中专业也体现在,合肥从项目洽谈开始就会慎重决定合作的股权结构、投资后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以及后续运营、管理、退出等细节。

李宏卓分享了一个例子,几年前建投集团接洽一个引进项目,对方一直在合肥和另一城市间犹豫。“我问对方老板,‘你有没有发现,我们之间谈项目谈得很细,怎么投、投多少、投完怎么办,甚至怎么运作,很多问题争论得很激烈。那个城市有没有这样? ’对方说那边态度很好,但没有拿出很详细的投资方案协议,说是‘合肥给N 个政策,我就给你‘N+1’。”最终该项目选择落地合肥。

下一个问题是,怎么能“拼”对方向?

人是关键变量。在合肥市投促局的采访中,记者发现,懂产业、懂技术、懂政策的行家里手,不仅在“操盘手”队伍中,也在干部队伍里。

“局里的所有干部,或是挂职来的,都要干一件事,研究透彻一个产业。”该局副局长江小军拿出250 页的《合肥2023 重点产业招商指南》说,这本书都是该局工作人员编写的,涵盖合肥市重点发展的16 条战新产业链。其中对集成电路又细分为汽车半导体等4 个产业,详细分析其产业趋势、市场布局、产业政策,并列出产业链全景图、目标企业和招商对接平台等。

“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什么都要学。招商干部追求的是,做到‘外行看起来你是内行,内行看起来你不外行’。”江小军说。

那么,“合肥模式”最难复制的是什么?

在采访中,记者收到了不同但又相似的答案:纵向看,主政领导“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保持产业战略定力;横向看,统筹全市“一盘棋”,从投资决策到服务推进,各级各部门各类主体形成合力。

对“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将近20 年的坚持,造就如今的合肥。在“合肥模式”的带动下,2022年,合肥市战新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4.3%,占全市规上工业的比重由2012 年的24.4%提高到2022年的56.2%,战新产业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由2012 年的30.5%提高到2022 年的78%。合肥“芯屏汽合”“急终生智”战新产业异军突起,一大批产业新地标迅速崛起。

“合肥模式”向何方布局“基金丛林”,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

“合肥模式”仍在不断迭代发展中。

去年3 月,合肥市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成立,注册资本200 亿元。至此,合肥构建起“政府引导母基金+天使/科创/种子基金+市场化基金”的国有“基金丛林”,为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多年耕耘,我们布局了一条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体系。”合肥市产投集团旗下创新投公司总经理裴晓辉介绍。合肥通过种子、天使基金有针对性地投资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初创型小微科技企业。项目发展到一定程度,由政府引导基金等“接力投”,“只要项目足够好,基金链可连续投资覆盖到企业最终上市。这就是我们的打法。”

投早投小投科技,风险很大,如何支持这些社会资本“不敢投、不愿投”的早期项目? 裴晓辉用24 个字总结了天使基金的制度创新——让渡收益、风险共担,风险容忍、尽职免责,市场估值、协议退出。

“允许市场化估值,允许股权协议退出。就是国有基金按照市场化估值进入,协议退出保障了科技创业团队通过回购获得激励,保障对企业的控制权。如果没有这个政策突破,就要走资产评估作价、‘招拍挂’退出,对于早期项目而言,流程太长,基本就没法投了。”裴晓辉说,“很多地方政府来合肥调研,都关注到了天使基金这个端口,此创新的政策设置,也是保障基金真正投资到小微企业的关键。”

投早投小投科技,需要更敏锐的产业触觉和精准的技术眼光。裴晓辉介绍,产投集团有一支近80 人的团队,负责项目现场做尽调。“我们团队是用项目练出来的,不是在看项目,就是在看项目的路上。团队招人是理工科优先,确保对硬科技的方向把握和深入理解’。”

也许正是这样对科学的理解与敬畏,让合肥在前瞻布局空天信息、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更有底气。“从西部到合肥前,我们也考察不少城市,最终更感受到合肥的支持和诚意,也看到本地领导对空天产业的理解。”中科星图测控技术公司总经理牛威对记者说。该公司今年2 月成为国内首家空天信息及商业航天新三板挂牌公司。据悉,中科星图旗下的星图资本,也将和合肥市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等共同设立和生星图空天信息与智能产业基金。

“合肥模式”在自身迭代中不断拓展“朋友圈”,共同成为推动这座城市发展的“合伙人”。

科技创新看这“科里科气”的城市气质

“科里科气”,一个合肥人的最新口头禅,说的是城市里无处不在的科创气息。

合肥“逆袭史”必讲的第四个故事发生在53年前。当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历经曲折落户合肥。作为中科院直属高校,中科大的落户连带来的是中科院各大科研院所的接连布局。大蜀山下,蜀山湖里,山水环抱之间有一个不到三平方公里的小岛,过去叫董铺岛,现在它有一个更加闻名遐迩的名字,那就是科学岛,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所在地。

自1978 年成立以来,这里下设7 个研究所,拥有30 多个装备优良的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以及10 多个大型技术物理实验平台,先后建成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 (又称东方超环,“人造小太阳”)和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等两个重大科学装置。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中科大等高校院所为合肥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04 年,合肥被科技部批准成为国家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2017年,合肥成为继上海之后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祖冲之”“九章”“墨子号实验卫星”“热核聚变”“铁基超导”“嫦娥钢”等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近10 年,合肥GDP 连续跨越8 个千亿台阶,总量突破1.2 万亿元,增长近2 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615 户增长到6412户、增长9 倍。

“合肥的创新优势可谓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我们一直以来也将科技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在科技创新领域全力投入。”1989 年,合肥首次将“科教兴市”作为发展基本战略后,历任主政者都将科技创新视为全市发展的核心。合肥市科技局副局长洪芳告诉记者,近10 年,全市财政科技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由4%增长到17.8%;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 比重由2.78%增长到3.46%。

从顶层设计来看,合肥一直围绕着如何将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而布局。2021 年,合肥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成立,在“科技即产业”的理念下,统合全市科创工作,首创成立5 个市级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常态化对接省内外重点高校院所,开展项目发现、挖掘、策划、转化和服务工作。

2022 年,一个以中科大等高校院所全球校友为纽带的“科大硅谷”启动建设。截至目前,这里对接中科大校友已超1300 人次,各类投资机构超120 家,中科大公示的35 个赋权试点项目里九成落地于此。“平均每天对接4-5 个团队,落地1-2个项目,平均每天帮助企业完成300 万元左右融资”,“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公司董事长吴海龙自豪地说。

从中科大到“科大硅谷”,合肥的“科里科气”肇始中科大,但并不止步中科大。当“科里科气”成为一座城市最鲜明的气质,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也正在加速转变为合肥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作者:方晴、徐雯雯;来源:《广州日报》2023 年7 月)

安徽“科大硅谷”生态趋好活力足

“吸引我们的是‘科大硅谷’浓厚的科创氛围。我们团队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下称 ‘中科大’),周围不少创客就是我的中科大校友。”合肥中科优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操时磊说,“我们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碳监测与优化减排系统,助力能源行业绿色转型。‘科大硅谷’在创业辅导和投融资等方面提供专业的服务,助力团队的科研成果顺利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在操时磊眼里,今天的“科大硅谷”是一座承载未来的“筑梦空间”,与合肥的科创气质完美契合,吸引着各领域的创业创新者。数据显示,近两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硕士、博士留在当地工作的比例分别达到43.5%、44%。

作为安徽科技体制创新 “试验田”,“科大硅谷”究竟有着怎样的创新活力?“科创之树”如何在这里孕育生长? 记者日前走进这座“创新之谷”一探究竟。

拆除“篱笆墙”开辟新赛道

等离子体清洗设备、钢丝绳智能在线监测平台、智能盘煤机器人……位于“科大硅谷”蜀山园内的科创驿站科学岛站内,大科学装置“沿途下蛋”的很多成果在这里“生根发芽”。

“得益于科学岛上大科学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的科研成果延伸转化,公司攻克了非接触式传感器的核心关键技术,并已实现了新产品的应用落地,明年将实现规模量产。”合肥贵专电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松年告诉记者,在“科大硅谷”,企业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生态合作伙伴,助力企业实现产品快速创新迭代。

鼓励在皖高校院所和“科大硅谷”新型研发机构开展人才双向交流、以校友资源为纽带链接全球高端科创资源、成立全国首个场景应用创新促进中心……以“科大硅谷”为抓手,安徽加大改革创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协同发力,加快拆除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篱笆墙”,构建科学家敢干、企业敢闯、资本愿投的创新生态,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与新兴产业聚集地,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新优势。

“改革打破了束缚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性障碍,极大鼓舞了科研人员投入创新创业的热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康宇说。

登高远眺,湖光山色之间,一条以科学岛命名的林荫大道串联起大科学装置区、科学岛和“科大硅谷”的科创街区,形成“科大硅谷”的一道山水科创走廊。

“我们加快校城融合发展,与中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紧密合作,探索‘科创+城市更新’机制建设科创载体,推动前沿科技‘沿途下蛋’,将最好的资源、最美的风景留给科创。”在合肥市蜀山区区长杨森看来,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既要以灵活的政策助力科创企业勇闯“无人区”,也要用包容的机制陪同科学家一起坐热“冷板凳”。

孵化“科创种”培育“产业苗”

距中科大一路之隔一栋楼宇的外立面上,“科里科气科创驿站-科大站”几个蓝色大字在夏日阳光的照耀下分外醒目。

记者看到宽敞明亮的大楼内,咖啡吧、共享会议室、路演中心一应俱全。驿站负责人朱安石告诉记者,在这栋楼内,由中科大组建的安徽应用数学中心,瞄准我国工业软件的“卡脖子”技术领域开展科研攻关,孵化出九韶科技、高斯智能等多家“硬核”科创企业。

“团队经过多年不懈探索,突破工业软件的底层核心技术,研发出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几何内核——科大九韶内核。”安徽应用数学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基础科研是一粒种子,有了适宜的土壤、光照和湿度,才能开花结果。

给予优质初创企业首贷100%风险补偿,引导基金容错率升至50%;用“基金+奖补”方式支持“楼栋创新联合体”发展;省内高校院所学生在“科大硅谷”创业可保留三年学籍……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直达“痛点”的政策供给,悉心呵护着创新创造的种苗,并源源不断为其注入充足的养分。

“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需求。”“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公司董事长吴海龙说,“我们的创新机制,打造市场化的综合服务平台,为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助力创新的种子成长为枝繁叶茂的产业大树。”

孕育新生态 激活新动能

科技创新的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

发挥欧美同学会、中国科大校友会等“桥梁”作用,“科大硅谷”面向全球招募逐梦未来的“合伙人”,实施未来产业多点爆发计划,促进科创和产业有机融合,推进空天信息、量子科技、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产业大树的成长离不开金融之水的灌溉。安徽创新投融资模式,推动科创和金融协同发力,设立总规模300 亿元的“科大硅谷”引导基金,致力于“投早投小投科技”,同时,吸引国内外顶尖投资机构,在“科大硅谷”共同打造总规模2000 亿元以上的“基金丛林”,形成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基金体系。位于“科大硅谷”核心区的中安创谷科技园二期甫一开园,就实现满园入驻,聚集了一批来自全球的创新团队和科创基金。

这是一场拥抱未来的“双向奔赴”。

“从上海到合肥,冲的是这里的科创生态和产业前景。作为‘科大硅谷’的全球合伙人,今年我们计划在合肥建设科创总部,以基地+基金的模式,深度参与当地科技成果的发掘和产业转化。”云岫资本首席执行官高超说。

“我们设立了未来产业成果转化基金,将风险容忍率提高80%,打造‘科大硅谷’风投创投街区,目前已招引22 只近500 亿元基金规模入驻,同时,依托‘链通高新’和‘大手拉小手’双品牌,加快场景挖掘和应用示范创新。”在合肥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宋道军看来,抓住“科大硅谷”建设契机,通过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

深空探测实验室、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依托优质的科创资源优势,“科大硅谷”加快打造新型研发机构,畅通“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未来产业”全链条创新体系,为现代产业发展积蓄动能。

创新发展,未来可期。到2025 年,“科大硅谷”将集聚科技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创服务机构等超1 万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0 家,上市公司和独角兽企业50 家以上;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打造全国科技体制创新的标杆。

(作者:王菲;来源:《经济参考报》2023 年6 月)

猜你喜欢

科创合肥长三角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
长三角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