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春江花月夜》中无与伦比的“月”
2024-01-02陈卓尔
陈卓尔
月亮具有圆润、清柔、妩媚的美感,其散发出的淡雅、高远、宁静的气质更是深入人心。自古以来,人们对明月就有无穷无尽的发问,孜孜不倦地探求着自我与明月的缘分。在中华文化里,月亮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星体,更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母题。月亮因其独特的审美意蕴成为唐代诗人笔下反复出现的原型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情感内涵。在众多“月”作中,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一千三百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素有“孤篇盖全唐”之称。《春江花月夜》中的“月”瞬间冲进了人们的心中,令人难以释怀。“月”是这首诗的灵魂,位置突出,共出现了十五次,几乎句句写月而不显繁杂。诗句描写景物又无不含情,情景交融,“月”“人”合一。
一、“月”是“景”引领“思”的源泉、“情”的酵母
(一)月下之景
从“春江潮水连海平”到“汀上白沙看不见”,这八句诗描写了月下之景,写出了月色无垠、月色纯净的景物美。黄昏之时,诗人站在江边,感受着春天,看到潮水上涨,生发出很多感慨。“春江潮水连海平”一句中,“春江潮水”是描写春天的江水汹涌澎湃的感觉,“连海平”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海上明月共潮生”,让我们强烈感受到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这里诗人又做了立体的展开,用“生”代替“升”,将明月与潮水拟人化,同时又点出主题—月。诗人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勾勒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壮丽画面。“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二句中,“滟滟随波千万里”描写水的波浪,“滟”是波光荡漾的样子,月光照耀千万里之遥,没有一处江水不在明月朗照之中。这里不是实写,而是诗人的想象和虚写。诗人并不能看到千万里以外的水面,但此时的诗人站在宇宙的角度,发现每一条河、每一条江都被月亮照到。在唐代,居于思想主位的是道教与佛教,唐诗中便体现了道教思想中的“天地无私”。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种满花的土地,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花有很多颜色,但明亮的月光照在花林上,把所有的颜色都过滤成银白色。“江流宛转绕芳甸”中的“芳”是针对嗅觉,“月照花林皆似霰”中的“霰”是针对视觉。江水把气味冲散,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世界浸染上一层朦胧的银辉,使得整首诗意境更加开阔宏大,由此引出下一句“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此时天地万物都不见了,只有皎洁的月光存在。月色笼罩了所有的风景,似明非明,有一种朦胧美。
(二)月下之思
从“江天一色无纤尘”到“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八句描写了月下之思,写出了人生无尽、宇宙永恒的哲理美。“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水、天空连成一色,没有一点儿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这里诗人又展现了生命和宇宙的“空”,在宇宙的广阔无边中,只有一轮圆月,即“孤月轮”。此二句写月色的皎洁、玉宇的澄明,承上启下,由江天、月色引发对人生的思索。“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是诗人的一个充满哲学意味的追问,也体现了诗人是站在宇宙角度发出的问题。“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人生一代代地发展下去,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人类的存在是无穷无尽、代代相传的,因而“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和“年年望相似”的江月得以共存。江水、月亮每年都是一样的,江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流淌着,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是自然和宇宙间的循环。“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望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但见长江送流水”,诗人个人的生命与流水的生命、时间的生命有了短暂的对话。
(三)月下之情
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像,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从宇宙意识转到了人的主题。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落月摇情满江树”,这二十句描写了月下之情,写出了思妇怀远、游子思归的情感美。“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这时诗人还未说是怎样一种“愁”。当诗人看到一个人划着一叶扁舟过去,就问“谁家今夜扁舟子”,也就引出女主人公—“何处相思明月楼”。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今夜扁舟子”是实写,但“相思明月楼”是诗人的想象,“何处相思明月楼”是在呼应“何处春江无月明”,“何处春江无月明”扩大了宇宙体验,“何处相思明月楼”则扩大了情感经验。这时我们可以读懂前面诗人的“不胜愁”是指离家之愁,是思念亲人、爱人的愁。“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是诗人在描写想象中的这个女子,诗人不直接描写思妇的泪和悲,而是通过描写空间与状态来形容和衬托思妇的孤独,用“月”烘托思妇的思念,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和迷惘。“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思妇与游子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现实中会有阻隔人的力量,但大自然會将其连接在一起;月光原本是无情的,但在这一刻变成将两个隔绝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力量。这里再一次体现了诗人的宇宙意识—伦理把人分出你我,把情感分出亲疏,可是在大宇宙之中,天地无私,万物有情,月光照离镜,月华照离人,万物只是承载了人的情感投射。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文”通“纹”,也就是波纹。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鸿雁已经飞过去了,但是它的光影留了下来。泰戈尔有一句诗写道:“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飞鸟集》)苏轼也曾有言:“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和子由渑池怀旧》)都说雁过无痕,但“鸿雁长飞光不度”能够传达另一种意境—鸿雁飞走了,不记得自己留下什么,它却是别人眼中最美的景致。诗人用鸿雁的动与时光的静形成对比,突出思念的长远难耐。“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思妇梦到昨夜花落闲潭,春花已落,明月已残。春日已经过半,但游子依然未归。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离愁别绪,也由此引发“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即将西落。这个月亮不是诗人眼前的月亮,而是诗人梦里家乡的月亮,再一次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愁。“斜月沉沉藏海雾”则是描写诗人眼前的月亮,诗人家乡的月亮和眼前的月亮看似是两个不同的月亮,但实际上月亮只有一个。诗人是将生命现象放到宇宙的共同意识当中,不管距离和时间多么遥远,我们都处于同一个宇宙之中。正如苏轼写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及“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前赤壁赋》)。月光普照万物、遍洒诸身,使得宇宙浑然一体,无论咫尺还是天涯,人们都可以共享一轮明月。“碣石潇湘无限路”中的“路”有象征意义,是人在寻找生命归宿的痕迹。“不知乘月几人归”,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还有很多人利用这最后一点点月光,努力寻找回家的路。“归”一语双关,前面有“可怜春半不还家”,所以“归”有回家的意思,同时又有归宿之意,指生命的终极目的。人寻找归宿,也许并不一定是为了回家,而是探讨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落月摇情满江树”,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
二、“月”在“春、江、花、月、夜”五位一体中位置突出
从《春江花月夜》这一题目即可看出,整首诗正由“春”“江”“花”“月”“夜”这几个名词所指的景物交织而成,“春”出现四次,“江”出现十二次,“花”出现两次,“夜”出现两次,春之绚烂、江之宽广、花之璀璨、月之皎洁、夜之深沉……而研读全诗,笔者认为诗人的眼里大多是月或月光,其他景物似乎只是衬托,春、江、花、夜甚至如同风、鸟、虫、鱼一样可以替换,唯独月位置突出,无可替代。
“春”是时间。“春江潮水连海平”全诗的第一个字是“春”,每年的第一季也是春。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春是时间的代表,交代了诗人所处的时间。整首诗并没有就“春”有过多描写。与此同样现象的还有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诗人用“春往秋来”表示上阳宫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的悲情人生。
“江”是空间。诗的第二字就是“江”,交代了诗人的位置环境。全诗多处出现了“江”,如江海、江水、江月、江流、江畔、江天,以及与江相关的“汀上白沙”“滟滟随波”“扁舟子”“送流水”等。但这些“江”还是围绕着人,衬托着“月”,如“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等。在唐诗中,“江”与“月”相互纠缠也比较常见,如“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花”“夜”是时空交错的产物。诗中的“花”出现在梦里—“昨夜闲潭梦落花”,出现在林里—“月照花林皆似霰”,出现在空气里—“江流宛转绕芳甸”。无论花在何处,总是花开会有时。全诗只出现一个“夜”字,“谁家今夜扁舟子”,但诗中的“夜”贯穿始终,多处有明显的交代,如一开始“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就让夜扑面而来。诗中的“月”也即意味“夜”,只是夜没有月突出,没有月永恒,夜总是那么短,又总是那么长。
“月”是五位一体中的突出亮点且不可或缺。月因其高悬空中而遥不可及,在空间场域中具有无限的张力。所以,其与唐诗中常见的山、水、花、柳、树等自然意象区别,也不同于云、风、雨、霜等与天气、季节、时令密切相关的气候意象。首先,月是一个空间意象,然后是一个回环往复的时间意象。月是亘古不变的,它覆盖包容春、江、花、夜。月是有力的,“海上明月共潮生”,那蓬勃而出的明月连同潮水不可阻挡;月是广阔的,“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月是穿越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月是清冷的,“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月是有情的,“不知江月待何人”“可怜楼上月徘徊”。月对应着春、江、花、夜,没有月一切将黯淡无意义。月在诗中、景中、情中不可或缺。其他都是时空或时空的产物,唯独月超越了时空。
三、“月”是詩人情感抒发的对象和归宿
通过整首诗可以感触到,月亮寄托了诗人的感怀,是情感抒发的对象,也是归宿。月亮是诗人情感的化身,与诗人融为一体,月亮有多突出,诗人的情感就有多突出。
试想,诗人是遇到了什么样的事情,怀着什么样的心情,能让他从“明月共潮生”走到了“落月复西斜”,从入夜走到深夜。春天的深夜应该是凉气袭人,冷与孤的情景下,月亮包裹了诗人,陪伴了诗人。诗人由月想古,“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由古及今,“人生代代无穷尽,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诗人一个人孤立地站在江北,望着明月,神思古今,感怀千载;由月到人,“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由虚到实,“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由他及己,“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可见,无论是诗还是描述中的情景,月亮是最重要、最突出、最交融的元素。
春来而又去,江奔腾不息,花有开有败,夜虽长亦短。不仅是《春江花月夜》,很多的诗词里都可以看到关于月亮的各种赞美,它是无数作者情感的归宿。作为经典意象,月向来被作为抒情意象看待,适宜抒发作者的家国之思、身世之感等。但是,每一首诗其实背后都有一个或大或小,或显或隐的故事。月亮因为它丰富的内涵和美好的形态,进入到诗歌当中,便如鱼入水,与人物、景物、事件水乳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