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茄子
2024-01-02龙悦
□龙悦
原产亚洲热带,印度最早驯化,循着丝路传播,西汉已到中土,至南北朝大盛,后遍及大江南北。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茄子。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援引隐侯的《行园诗》:“寒瓜方卧垄,秋菰正满陂,紫茄纷烂漫,绿芋郁参差。”正是其最好的写照。
唐人杜宝《大业拾遗录》,记隋炀帝(年号大业)时的掌故,里面提到:“四年,改胡床为交床,改胡瓜为白露黄瓜,改茄子为崑仑紫瓜。”点明它来自西域崑仑山。《农桑通诀》遂有“隋炀帝改茄子为昆仑瓜”之句,只是后世未沿用下去,反而称之为“矮瓜”。
事实上,汉代桓谭的《新论》 中已提及茄子,《水经》里也记载:“石头西对蔡浦,浦长百里,上有大荻浦,下有茄子浦。”地以茄子命名,推知种植甚广,恐已蔚成风气。
前人《咏茄诗》云:“如何缁俗偏同嗜,入口原来总一般。”原来在宋代时,不分身分贵贱,茄子已成人们常食,但认为滋味平凡。依我个人看法,应是烹饪不得其法。
在清末薛宝辰的《素食说略》中,有一款“烧茄子”,指出:“削去皮,横切厚片,一面剺斗方纹(划剖成菱形纹),一面不剺,香油灼过,以水加盐焖之,不用酱油。”其滋味清雅柔滑,“甚腴美也。”
目前茄子的烧法甚多,不论炒、烤、炸、熬、焖、蒸、煮等,都能做出不同风味的佳肴。王子辉《素食养生谭》一书,认为用凉拌与红烧最佳,操作简便,充当家常菜,适口充肠。
后者的通常做法为:“将茄子去皮洗净,切成半寸厚的茄片,再改切成斜长方形的滚刀块,投入油锅炸成虎皮色,捞出控油。接着向锅内放少许油烧热,倒入过油的茄块,随即倒入酱油、盐、糖、葱末、姜米和水淀粉调和的料汁,用锅铲翻炒均匀,等卤汁一浓,裹在茄块上,即可出锅食用。”
上述方法较为复杂,散文大家梁实秋为北京名馆“厚德福”少东,对此一家常菜,梁府的烧法倒是颇足取法:“茄子不需削皮,切成一寸多长的块块,用刀在无皮处,画出纵横的刀纹……划得愈细愈好,入油锅炸……炸好的茄子捞出。然后炒里脊肉丝少许,把茄子投入翻炒,加酱油,急速取出盛盘,上面撒大量的蒜末。”手法较为简易,而且“味极甜美,送饭最宜”。诸君或可依式制作。
北京菜馆的烧茄子,依照《云乡话食》 的讲法,“就是把茄子去皮切成菱形薄片,先入油锅中一炸(行话叫“过油”),然后再放口蘑、毛豆等配料红烧……素烧也很好吃,这虽是普通菜,但做起来油要多,火要猛,火候要合适。”唯有如此,才物美价廉地道。
另,《随园食单》记“茄二法”,谓:“吴小谷广文家,将整茄子削皮,滚水泡去苦汁,猪油炙之。炙时须待泡水干后,用甜酱水干煨甚佳。卢八太爷家,切茄作小块,不去皮,入油灼微黄,加秋(酱)油炮炒,亦佳。”袁枚食之而甘,想要依样画葫芦,但“俱学之而未尽其妙”。
我在想,之所以会如此,应是茄子吸油,锅内油必须多。而且中国北方的圆茄,因少雨而缺乏水分,质地也较为坚实,南方的线(长)茄由于“水分太多,无法炸干,久炸则成烂泥”,口感自然不佳,梁实秋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