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的矢状位脊柱-骨盆参数△
2024-01-02孙育良万趸邓轩赓石华刚顾韬崔伟
孙育良,万趸,邓轩赓,石华刚,顾韬,崔伟
(四川省骨科医院,四川成都 610041)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分凸显,骨质疏松患病率逐年攀升。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约占所有骨质疏松性骨折的40%[1]。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我国50 岁以上人群新增OVCF 病例约150 万,到2050年将达到301万[2]。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若不及时有效的治疗,后期并发迟发性的严重脊柱后凸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及消化功能,治疗相对棘手。OVCF 椎体前缘高度丢失,胸腰椎后凸畸形逐渐加重,脊柱重心前移,进而导致矢状面失衡,脊柱及其周围的软组织超过正常负荷,常带顽固性腰背部疼痛,严重者并发脊髓、神经症状[3]。目前手术治疗老年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post-traumatic thoracolumbar kyphosis,PTK)的研究比较多[4~7],而有关PTK 所致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的研究甚少。本研究对比性分析老年PTK 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特点及脊柱后凸畸形后骨盆代偿的模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老年PTK 患者65 例(PTK 组),年龄≥60 岁,合并骨质疏松症,骨密度T 值≤-2.5 SD;畸形均为单节段,T104 例、T1110 例,T1223 例,L120 例,L28例,局部后凸角>20°。另外,选取同期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50 例为对照(OP 组),年龄均≥60 岁。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表1 两组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与比较
1.2 检查与测量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标准体位拍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DR[8]。在影像归档与通信系统(PACS)上测量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胸腰椎后凸角(thoraco-lumbar kyphosis,TL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图1a),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图1b)和矢状面轴向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等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图1c)。
图1 影像参数测量方法。1a:脊柱矢状位参数测量示意图;1b:骨盆矢状位参数测量示意图;1c:患者,男,60岁,T12 椎体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TK=47.4°,TLK=26.6°,LL=45.3°,PI=43.2°,SS=28.6°,PT=14.6°,SVA=12.4 mm,脊柱矢状位平衡。
1.3 脊柱矢状位平衡标准
脊柱矢状位平衡:(1)患者站立位,无双髋后伸及双膝屈曲[9];(2)SVA<5 cm 为脊柱矢状位平衡[10]。同时满足标准(1)和(2)则认定为矢状位平衡,否则为矢状位失平衡。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影像测量结果
两组患者影像测量结果见表1,PTK 组的TK、TLK、PT、SVA 均显著大于OP 组(P<0.05),而PTK 组LL、SS 均显著小于OP 组(P<0.05),两组P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PTK 组平衡亚组35 例,失平衡亚组30 例,失平衡率(53.9%);OP 组平衡亚组40 例,失平衡亚组10 例,失平衡率20.0%;PTK 组失平衡率显著高于OP 组(P=0.004)。PTK 组典型病例影像见图1c。
2.2 影像指标的相关性
65 例PTK 患者脊柱-骨盆影像测量参数相关性见表2,结果显示:PTK 组的TK 与TLK、SVA 显著正相关(P<0.05),PI 与PT、SS 显著正相关(P<0.05)。其他各参数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
表2 65 例PTK 患者脊柱-骨盆影像测量参数相关性
3 讨论
目前研究表明,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与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密切相关,老年PTK 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可以评估患者生活质量[11]。张银昌等[6]回顾性研究采用SRS-Schwab Ⅳ级截骨联合卫星棒技术治疗20 例老年骨质疏松PTK患者,进行2年以上随访,结果表明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恢复,临床症状缓解。万广等[12]研究表明,PVP 治疗OVCF 患者能够缓解局部疼痛,改善畸形,但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参数的变化会影响PVP 的疗效。PVP 及PKP 术后,部分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恢复欠佳,继发椎体骨折,所以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可以用于PVP 及PKP 术后继发椎体骨折原因分析[13]。本文采用对比研究,分析老年PTK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特点,为临床治疗老年PTK 患者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的OP 组患者失平衡率明显小于PTK组,因为大部分骨质疏松患者可以通过自身代偿达到整体平衡。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骨密度下降,椎体形态改变,脊柱的重力前移,胸椎后凸,腰椎前凸及骨盆参数相互代偿,但矢状位整体平衡[14]。本研究两组患者的年龄、BMI 及骨密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表明PTK 组患者失平衡主要与骨折导致局部后凸畸形相关。
PI 是脊柱矢状位基础参数,反映了骨盆矢状位的形态,是骨盆与腰椎桥梁参数[10]。两组PI 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说明PI 相对恒定,不受姿势的影响。PTK 组较对照组LL 明显减少,而TLK、 TK明显增加。PTK 患者局部后凸畸形,骨折椎体以上脊柱前倾,整体重心前移,重心力臂增加,为保持直立平衡状态,骨盆必须保持后倾,髋关节后伸、膝关节屈曲,使重心后移,减小其重心力臂。因此,PTK组较OP 组PT 明显增大,SS 明显的减小。SVA 是评价脊柱矢状位平衡的重要指标。PTK 组中SVA 明显大于OP 组。老年PTK 患者脊柱重心前移,使SVA明显增大,同时骨盆代偿后旋,骶骨上终板水平化,使SS 减小。本研究PTK 组对脊柱-骨盆相关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TK 与TLK、SVA 具有相关性,PI 与PI、SS 具有相关性。马清伟等[15]等认为中老年人群中脊柱-骨盆各相关参数与LL 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这与本研究不一致,可能原因是患者局部后凸畸形较大,LL 无法完全代偿,脊柱矢状位失平衡。
综上所述,老年PTK 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发生改变,TK、TLK、PT、SVA 增加, LL、SS 减小,脊柱-骨盆参数相关性丧失,患者重心前移、矢状位失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