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思政推进教员师德师风建设
2024-01-02周海华
周海华
摘 要:加强和推进教员师德师风建设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的重要体现,课程思政与教员师德师风建设密切关联,课程思政内含教员师德师风建设的客观要求,能够激发教员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在动力。以课程思政推进教员师德师风建设应从教员开展课程思政、院校推动课程思政、制度落实课程思政三个层面来组织实施。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员;师德师风建设;军事教育方针;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33-0185-04
Abstract: Strengthening and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ethics and style is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implementing the policy of military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cours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ethics and style. Cours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tains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of teachers' ethics and style construction, which can stimulate the endogenous driving force of teachers' ethics and style construction.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ethics and style by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should be organized and implemented from three aspects, teachers' develop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eges' promoting cours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system implementation.
Keywords: cours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er;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ethics and style; military education policy; system
黨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由此可见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视。作为军事院校,我们同样要把教员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教员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员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随着课程思政在军队院校的推进和深入,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教育效果开始逐步呈现出来。与此同时,教员通过开展课程思政,在挖掘各门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先受教育”[1]的理念让教员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产生较大转变,教员在先受到教育的基础上再实施教育,和谐了教员与学员之间的关系,促进了教员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军事素养的提升,推动了教员的师德师风建设。
一 师德师风建设是课程思政的内在要求
课程思政要求开设的各门课程要深入挖掘本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按照“知识传递、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重新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军校教员在授课过程中提升学员军事才能的同时不忘育人的责任,利用课程的思政元素铸魂育人、立德树人,从而在本门课程中“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2],使通识课程、军事课程和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新时代军队院校实施课程思政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培养学员,强固他们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灵魂,激发军人敢打必胜的血性胆魄,赓续人民军队的本色作风,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军队院校实施课程思政,教员是主体力量,教员的师德师风将影响着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因此教员要把师德师风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牢记为党育人为军队育才的使命,在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的军政素质,言传身教,“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3]。教员开展课程思政是对新时代对师德师风的新要求的回应。
(一) “四个引路人”——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指向
加强教员师德师风建设,让教员成为习主席要求的“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4]”军校教员应以“四个引路人”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指向,作为实施课程思政的主体力量,教员肩负着知识传递和价值观教育的使命,承担着培养政治上合格、军事素质过硬的未来军事人才的重任。当前,人民军队正在向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式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安排,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今天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这个目标“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5]”,这归根到底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为之奋斗。军校的学员正当风华正茂,处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阶段,教员应当以其崇高的人格修为、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使命担当在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铸魂育人,对照“四个引路人”的要求,铸就自身过硬的政治素质和职业操守,成为知识文化的传播者和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坚定支持者,热爱国防事业,立志让青春之花在军营中绽放。
(二) “四有好老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衡量标准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习主席指出,广大教师要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6]”的好老师,“四有好老师”是新时代教员师德师风的衡量标准。“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7]”新时代军事教育强调立德树人,为战育人,思政课的一切教学要始终把党指挥枪作为第一位的政治要求,讲授姓党为党的政治灵魂,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贯彻政治建军要求,不断为党和军队培养坚定举旗人、可靠接班人。因此,每一位教员都努力成为一名好教员,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对照“四有好老师”标准,从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军事素养、知识才能、教学功底等方面审视和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努力成为强军路上的好教员。
(三) “四个相统一”——师德师风建设的时代要求
新时代教员师德师风建设应做到习主席强调的“四个相统一”,即“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8]”“四个相统一”也是军校教员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参照。在军校,学员除了完成基本的训练之外主要任务就是听课,与教员接触甚密,教员的言行会对学员产生深远的影响。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明确标定了“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军事教育要把德育摆在育人首位,把政治素质摆在人才素质首位。教员作为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的贯彻者和执行者,须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立德树人,为战育人,把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的要求融入到自身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中去,谨言慎行,为人师表,以德垂范,按照“四个相统一”的要求,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帮助学员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厚植学员爱党、爱国、爱军、爱人民情怀。
二 课程思政是教员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在动力
在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教员作为组织者、践行者,发挥着主导作用,在知识、能力上先行学员一步,先受教育。教员实施课程思政时自己应该先加以学习,而教员在学习、提炼、总结的过程中,自己先深化,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提炼总结后融入课堂教学,在已经吃透的基础上进行授课,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教育和提升,有利于达到育人的初衷,在育人的同时教员的师德师风得以自我建设。教员的学习与自我提升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客观要求,教员先受教育有助于提升教员在教学过程中的育人能力和水平,涵养教员的师德师风,是提升教员师德修养的内在动力。
(一) 课程思政有助于增强教员师德责任意识
开展课程思政的首要前提是各门课程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教员要把握好课程思政的政治站位,铸魂育人,为战育人,牢记军事教育要把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摆在育人首位,把政治素质摆在人才素质首位,把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军事教育的全过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从“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高度,在常学常新、常讲常新中来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和意蕴,认清自身肩负为军队培养未来军事人才的使命和重担,深化对课程思政的内心认同,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举旗铸魂,向战为战,守正创新,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确保对党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确保军事教育的领域始终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教员要自觉对照习主席提出的“四个引路人”“四個相统一”“四有好老师”等要求加强自身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军事素养,在学员心中播撒真善美的种子,扣好学员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人民立场,以崇高的师德师风投身于强军教育事业。
(二) 课程思政有助于提升教员师德践行能力
课程思政不是要求教员各门课都讲思政,把专业课上成思政课,而是要求教员挖掘自身所承担课程的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即把育人的“盐”溶解到铸魂育人的课程中,实现知识传递、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育人无声。在面对“两个大局”的深层联动,面对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和军事任务的深刻变化,面对学员的新特点新需求,把构建新时代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融入军事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这就要求教员在授课的过程中,根据本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计划讲活课程思政,避免简单说教,做到真学、真懂、真信,先打动自己再打动学员,真正实现“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本身就可以提升教员的道德品行,带动教员将师德建设融入课程教学,通过对课程思政实践的反思,不断改善提升教员师德师风,把师德规范和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起真学实做的好样子,以模范行动影响学员、感召学员,实现言传与身教的统一,立起新时代军校教员的“好样子”。
(三) 课程思政有助于丰富教员师德修养
近年来,我军院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各种课程思政的教学比武层出不穷,大大提升了教员开展课程思政的实践能力。课程思政已成为诸多课程建设的重要理念并在上课实践中贯彻实施。当然,开展课程思政并不是说每门课都要讲思想政治教育,额外增加课程的教学量,而是要把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贯穿在教员的教学过程中,达到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目的,把每门课提出的育人功能无形地彰显于各门课的课程教学中。教员要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按照育人理念整合课程教学的内容、更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一切教学向着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目标而行,在备课中以此为抓手,从而增强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并在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从内部促进教员师德师风的建设。之前我们强调的师德师风建设更多的是从规章制度来建设即外部推动多一些,而课程思政则更多通过“教育者先受教育”,把教员的师德修养与教员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在开展课程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促进教员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师德修养,把新时代对教员师德师风的要求落地落实,用实践养成和内部自省涵养师德师风,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 以课程思政推进教员师德师风建设的方法路径
习主席指出:“各行各业都要有自己的职业良知,心中一点职业良知都没有,甚至连做人的良知都没有,那怎么可能做好工作呢?[9]”教员与学员接触较多,联系紧密,教员的师德师风将对学员价值观的培塑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学员的政治合格、军事过硬方面教员的作用是首要的。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指出要立德树人,为战育人,这也对教员提出了严格要求,教员要有自己的职业良知和军人素养,教员的职责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为战育人,为国防和军队培养合格人才。良好的师德师风不会自发形成,教员师德师风重在建设。通过开展课程思政,能够激发教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内生动力,丰富教员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和手段,同时从教员自身主动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比外在要求教员师德师风建设效果要好得多。以课程思政促进教员师德师风建设应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从内部来看,应侧重于激发教员师德师风建设的内生动力,调动教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从外部来看,院校应发挥好导航功能和课程思政制度化建设的引导作用。
(一) 教员开展课程思政,内促教员师德师风建设
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起决定作用。教员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主体,教员积极主动地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是内因,决定着师德师风建设的成效。课程思政强调每一名教员在教书的同时都有育人的责任,要守好自己的那段渠,课程思政让铸魂育人教育与知识层面的教育实现了有效结合,明确了教员都是育人的主体,要遵守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做到育人与育才的统一。教员的授课过程要有价值引领,在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要有立德树人、培养新时代“四有”革命军人和“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深入挖掘本门課程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程结构,反思并总结课程的育人效果和存在的不足,在课程思政的实践中提升军事素养的同时锤炼教员的政治品质和道德情操,加强教员师德师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 院校推动课程思政,保障教员师德师风建设
教员队伍建设不仅包括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还包括教员师德师风建设。习主席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0],“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1]。近些年来,相关的文件如《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详细出台,这些文件的出台从制度上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催生了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在动力,提出要突出课堂育德,在教育教学中提升师德素养。通过课堂教学、实施课程思政促进教员师德师风建设是新时代教员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抓手,从而更好地把教员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员军事素养和道德品质以及教员实施课程思政的能力结合起来,全面推进教员师德师风建设。在院校层面,要发挥好各级组织引导促进作用,积极推动并协助课程思政。首先,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教员头脑,这是课程思政的活水源头,加强军魂教育、忠诚教育、军委主席负责制学习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促使教员在真懂真信真做的基础上将这些融入到课程教学中,让立德树人扎根于教员的心灵深处。其次,加强对教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培训,让教员“既要对本学科和专业领域的知识娴熟贯通,又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史、时政等马克思主义的学科知识有一定了解;既要了解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又要关注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既要有专业知识传授的逻辑技巧,又要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技能”[11]。最后,定期组织教员开展课程思政授课的学术沙龙,分享交流课程思政教学的心得体会及其个人作风建设的影响,在研讨教学的同时促进教员师德师风建设,培树典型,向榜样学习。
(三) 制度落实课程思政,持续教员师德师风建设
习主席强调:“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12]”开展课程思政为教员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一个指引,加深了对教员师德师风建设规律的认识,把课程思政作为带动教员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机制,激发教员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在动力,从根本内因来推动教员师德师风建设。这就要求院校各个部门相互支持,形成协同效应。首先,明确院校党委的职责作用,在决策层面把以课程思政推动教员师德师风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规章制度,从而在制度层面保障落实课程思政;其次,在开展课程思政过程中,协调机关各部门推进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为以课程思政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最后,加强军队院校各系、中心党委和教研室党员队伍建设,使党支部成为课程思政与支部建设、教员师德师风建设互动提升的平台。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在关于教育工作的一系列讲话中要求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新时代教师素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任务,提出了教师师德建设的标准和要求,他号召广大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要有热爱教育的定力和淡泊名利的坚守。教员是军队院校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和育人的主体力量,教员师德师风对学员影响重大而深远,教员从事的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伟大事业,所有教员都要以具有崇高师德为奋斗目标。教员的职责除了言传还有身教,教员不仅要传递知识、培养能力,还要进行价值观的传递。良好的师德师风有助于教员坚定政治信仰,忠诚于国防教育事业,增强教员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主席多次围绕立德树人做了相关论述,强调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要求立德树人,为战育人,首先教员的德要立起来,抓好教员队伍建设,在提升教学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同时加强教员师德师风建设。教员应该在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军事素养基础上,把“德融课堂”与“教风、学风、师德师风”建设结合起来,打造“德融教学好教员”,通过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提升道德修养,促进师德师风建设。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9.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3]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4] 中共中央文献研习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57.
[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25.
[6]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8.
[7] 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4.
[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9.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718.
[10]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7.
[11] 韩宪洲.课程思政方法论探析——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8(2):1-6.
[1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