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如何做好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及应对策略研究

2024-01-02庄林

消防界 2023年8期
关键词:消防安全管理高校实验室应对策略

庄林

摘要:新时期,高校招生数量不断增加,实验室规模日益扩大,实验材料、仪器和设备数量呈上涨趋势,如何加大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力度,科学把控各消防安全风险管理要点,构建规范化、有序化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成为高校保障实验室安全运行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意识层、设备层、管理层和执行层入手,分析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围绕注重消防教育演练、严格配备消防设施、健全消防管理机制、建立日常管理规范四个维度,探讨高校实验室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的举措,以更好预防和应对消防安全风险。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应对策略

引言

新时期,高等教育呈现出普及化趋势,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再加上社会发展需求变化,高校实践教育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办学体系中,实验室占据着重要地位,具有服务教师开展科研、学生参与实验训练的功能,是高校培育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阵地。然而,高校实验室具有一定特殊性,不仅贮存各种类型实验材料和药品,还藏有大量实验设备,实验室使用频率高,存在一定消防安全风险。一旦管理人员出现疏忽,就会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甚至威胁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

一、影响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因素

(一)消防安全意识有待增强

思想意识决定了人的现实行动。若相关人员缺乏消防安全管理意识,忽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就容易在管理中出现不规范的管理行为。在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部分管理人员侧重管理日常实验设备和仪器,尚未将消防设施管理放在重要地位。再加上实验室运行过程中,部分人员缺少消防基础知识储备,不注重消防安全,甚至不了解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和正确的逃生方法。部分人员出现麻痹思想,认为在实验过程中,师生只需要使用相同或相似的仪器设备、药品,开展同类型的实验,不注重消防安全设施操作流程和制度。部分人员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消防事故发生概率不高,对于实验过程中的违规操作、消防通道封闭和堵塞情况,抱有侥幸心理,在无形中给实验室消防安全留下了风险。比如,部分大学生不重视日常消防安全主题培训,未能认识到实验疏漏可能带来的后果,甚至有学生忽视消防安全制度,带着侥幸心理去操作[1]。

(二)消防器材管理有待完善

诸多高校拥有悠久的建校历史,实验大楼建设和使用时间较长,无论是实验设备还是墙体材料,都出现不同程度老化现象,会给消防安全管理带来一定风险。由于建筑年代久远,老旧实验大楼建筑材料老化,耐火程度已难以达到较高水平,一旦建筑物起火,一些建筑的砖木结构就会被引燃,导致火情扩散现象,甚至威胁其他建筑。从防火区设计、结构设计和平面设计角度看,部分老旧实验楼建筑设计缺乏合理性,难以达到最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再加老旧实验楼内通常存放了大量设备仪器,缺乏充足的实验空间,人员密集度高,一旦遇到紧急情况,管理人员很难快速完成疏散工作。部分高校实验室缺乏完备的消防设施。基于消防技术规范要求,实验室要配置自动报警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但受限于消防安全建设经费,部分高校实验室未能充分配置消防器材或未能及时保养和维护现有的消防设施,导致消防设施丧失原本的功能。在实验室消防设备配置上,部分实验室未能科学分析消防隐患类型,不能合理配置灭火器[2]。伴随着实验教学需求增加,实验教學内容改革和发展,高校实验室内仪器设备和药品种类不断增加,出现了一些大功率高温设备,如一台马弗炉设备的功率就能达到1-10kW,极大程度上增加了用电负荷。然而,部分实验室只注重引进仪器设备,未能针对实验设备和器材,改造用电和输电线路,导致供电线路和设备处在超负荷运转状态,增加了实验室出现火灾的风险。

(三)消防安全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要想高效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高校实验室需要建立系统化的管理机制。部分高校尚未构建起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一方面,高校未能明确划分消防安全责任。在实验室消防安全、运行管理和建设上,部分高校采用分块管理方式,将这些职权划分给不同职能部门,难以明确界定各部门的职责。尤其是在院系实验室管理上,安全管理人员需要与多个职能部门联系,实验室消防安全工作缺少专门管理人员,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体系较为复杂,阻碍了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消防管理制度上,部分高校未能针对实验室具体情况,制定对应的消防制度,尚未形成规范化的消防安全管理规范,难以为管理人员实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导向[3]。

(四)实验药品器材管理不规范

从功能看,高校实验室需要为师生科研和实验教学提供条件,所以场所内往往摆放了大量药品、实验器材以及高压可燃气体、易燃易爆试剂。在储存和使用化学试剂时,一旦实验人员不能按照标准和规范分类取用和存放,不能严格按照出库和入库登记流程操作,就容易给实验室消防安全带来风险。尤其是高压气体钢瓶一类的器材,其内部拥有较大压强,若相关人员未能按照规范使用绑带固定和存放,就容易引起撞击和倾倒,甚至引发爆炸后果[4]。高压气体钢瓶也容易出现变形和泄漏现象,若相关人员不能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就无法及时排查消防隐患。同时,高校实验室内常见的压力容器具有多样性,若相关人员不能合理控制这些容器与危险化学品之间的距离,就容易因气瓶泄漏,出现爆炸、火灾和中毒现象,不仅会带来人员伤亡,还会给实验室设备带来严重损失。

二、高校做好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的应对策略

(一)注重消防教育演练,增强安全预防意识

首先,高校应大力宣传“预防为主”消防安全思想,设置实验室消防安全宣传专题,综合运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渠道,全方位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引起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重视,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教育环境,培养师生的消防安全理念。其次,高校应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内容顶层设计。除了在校园设置消防知识宣讲牌,线上推送消防安全资讯,高校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用不同渠道和方式,开展消防培训和教育活动,拓展实验室消防安全常识普及渠道,使消防安全真正入脑入心。学校可开设消防安全类公共课程,设置必修课学分,并根据不同实验室消防安全重点,开发不同类型的课程体系。对于电气类实验室,侧重宣传各种设备使用规范和安全用电知识;对材料冶金和机械类实验室,要包含压力容器和大型仪器设备的安全常识;对存储有大量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化学实验室,要着重宣讲化学品取用安全常识[5]。此外,高校应分析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特点,选择消防安全风险指数高的实验室,现场模拟火灾发生情况,并组织师生参与消防演练活动,提高师生的消防安全重视程度与消防安全素养。

(二)严格配备消防装备,升级落后硬件设施

首先,高校应大力完善实验室消防安全设备配置[6]。对于老旧实验室和新实验室,高校应开展摸底调研工作,综合分析不同实验室的性质和特点,及时发现实验设备数量和型号配置问题,及时整改,针对性完善消防装备体系,配置应急照明、疏散指示和灭火器等设施。对于存在重大消防风险的实验室,高校应安装自动灭火和自动报警系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专门配备震动报警装置和烟雾探测器,并正确张贴安全标识和使用操作提示纸。对于老旧实验大楼,高校应综合评估实验室消防安全风险和隐患,采用改造或搬迁的方式,及时更换老化线路、执行电力扩充操作,保障实验室用电安全性。对扩建、改建和新建实验室,高校应考虑实验室特点,开展消防安全论证和消防审核验收工作,合理配置應急电源,确保应急疏散通道、照明系统、用电标准符合建筑消防标准。其次,高校应加强与消防救援部门的合作,邀请消防人员参与实验室器材布局设计,按照实验室消防处置需求,合理摆放不同类型器材,提高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此外,高校可加强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技术建设,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建设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系统、智慧消防平台,将自动灭火、消防报警和监控系统与平台对接,全程分辨和管控实验室消防安全风险,并运用APP排查和治理实验室消防隐患,提高实验室消防安全风险防范水平。

(三)健全消防管理机制,压实安全管理责任

首先,高校应建立健全实验室消防管理制度,自上而下明确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的职责,使他们重视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相互配合,共同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管理氛围[7]。具体而言,高校可制定实验室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建立覆盖学院、部门和实验室负责人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明确主管人员与管理人员,划定不同管理人员的责任区域,逐级落实安全管理职责。基于消防安全相关法律法规,高校应结合实验室管理特点,制定火灾风险防范举措、安全注意事项、实验室消防隐患排查制度,设计消防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将这些制度融入实验室日常管理和实验教学中,以消防安全标准要求教师和学生,提高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其次,高校应明确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室教师、实验指导人员的责任,要求实验室负责人检查安全通道内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存在障碍物、是否通畅,并及时上报消防安全风险信息。实验负责教师应在实验前后,做好实验室设备检查工作,检查实验室安全标识是否脱落、各种管线是否老化,认真筛查可能引起重大消防安全事故的隐患。

(四)遵循日常管理规范,抓牢消防安全工作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实验室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国家消防法律和学校制度,开展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对于灭火、防火、化学性质相抵触的危化品,不混合存放;对于可能因震动引发爆炸的物品,要根据药品特性,采用分项和分类管理的方式,张贴标签并放入易燃易爆储存柜;对还原和氧化危化品,不混合存放,并保证危化品之间的安全距离。对于实验过程中的消防安全,实验室负责人应与教师合作,评估实验内容、工艺和流程,研判实验项目中的消防安全风险因素,并制定好对应的防范举措和应急处理方案,降低实验过程中的消防安全风险[8]。实验室管理人员应抓牢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细节,做到多巡查、勤检查,及时发现实验室消防隐患,及时展开整改工作,做好设备设施和线路的维修工作。实验教师和学生也要参与到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第一时间发现可能引发爆炸、短路问题的设备仪器,做好上报反馈工作,协助管理人员消除消防安全隐患。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实验室内往往存放大量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材料、高压气瓶与用电仪器设备,再加上实验室人员密集,存在大量不安全因素,消防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强。因此,高校应通过注重消防教育演练、严格配备消防设备、健全消防管理机制等方式,自上而下构建起高水平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做到意识强化、设备强化、管理强化、执行强化,确保实验室正常运行,有效发挥实验室使用功能,保障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顺利开展,避免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参考文献

[1]文方林,聂冬梅.高校本科生实验室消防安全意识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17):42-45.

[2]丁京.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今日消防,2021,6(06):67-68.

[3]姜周曙,冯建跃,林海旦,等.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常见误区及正确防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02):289-293+306.

[4]张磊,成昭.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分类特性、引发火灾类型及消防安全措施[J].化工时刊,2021,35(09):28-31.

[5]黄克.高校实验室常见火灾类型及消防措施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22):235-237.

[6]梁小瑞,任国凤.浅论网格化管理在地方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互联网周刊,2022(18):44-47.

[7]隋兴亮.从实验室火灾爆炸事故引发的实验室消防安全思考[J].化工安全与环境,2022,35(18):17-20.

[8]朱燕红,沈国际,邓海涛.基于BBS的实验室全周期消防安全教育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2,41(02):313-316.

猜你喜欢

消防安全管理高校实验室应对策略
关于平衡高校实验室使用频率与安全指数的思考
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分析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系统论视域下的高校实验室发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