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4-01-02程晓娟王骄阳
程晓娟,王骄阳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 绵阳 621010)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时强调:“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1]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内涵,强调了要把弘扬科学家精神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2]这都是引导高校学生树立科技强国信念、践行科技报国使命的重要支撑。近些年来,高校每年要向社会输送800万左右毕业生,有不少人进入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或留校从事科研工作。[3]而这些从事科技工作的大学生们能否积极献身科技事业并有所作为,与高校在科技素养、科技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息息相关。因此,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应主动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让大学生在科学家精神的能量光谱和时代标记中,勇挑科技创新的重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一、科学家精神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学家们形成了以爱国为核心信念,以科学精神为基础构成,以奉献为价值取向,以奋斗、协同、育人为实践和方法论原则的最初的中国科学家精神。[4]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科学家精神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内涵,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时代化、中国化的集中体现,也是科技工作者们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念,更是高校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理论基础。从科学家精神的形成、发展过程和内涵来看,科学家精神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载体,这是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逻辑。
(一)理想信念教育功能
理想信念教育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续发展都具有决定性作用。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高校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坚定理想信念。
一是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自然科学家尽管可以采取他们所愿意采取的态度,他们还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蹩脚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某种建立在通晓思维历史及其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形式的支配。”[5]马克思主义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利思想武器,它能指引人们不断创造美好生活。中国科学家们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在科学研究中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他们用实际行动引领大学生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和实践者。
二是始终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而时代新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就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引导青年大学生向一代代优秀的科学家们学习,树立远大抱负做“有理想”的青年大学生,夯实专业知识做“有本领”的青年大学生,自觉肩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做“有担当”的青年大学生。激励大学生们自觉践行科学家精神,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立足新时代,担当新使命。
(二)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国家接续发展、繁荣昌盛的具体体现。“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6]科学家精神是中国科学家们代代相传的精神食粮,正是在科学家精神的指引下,我国的科技事业实现了从最初的一片空白到如今多领域发展的重要转变。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一穷二白”,大批海外学者在重重阻挠中踏上了归国的征途。面对国民党的威逼利诱,原中央研究院的60位院士依然选择了坚守故土。他们在落后的科研环境中,艰苦奋斗、勇于拼搏,创造了一系列世界性的科技成果,将报国之心转化为报国之行,摘掉了中国科技落后的帽子。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钟南山、李兰娟、陈薇等医药科技工作者们主动请缨前往抗疫一线,肩负起保卫人民健康、祖国安全的重任。爱国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国家危难之时的挺身而出,也体现在科技工作者们服务人民、服务国家、服务人类、服务世界的精神动力。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就是将爱国精神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科学家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用科学家的爱国、报国、强国的事迹激励青年大学生,引导他们厚植爱国情怀、凝聚民族力量,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三)学术道德教育功能
学术道德教育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引导和要求广大青年学生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有着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到“要树立良好学术道德,自觉遵守学术规范,讲究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崇尚‘士以弘道’的价值追求,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7]近些年,老一辈科学家遗留的手稿在新媒体平台上广为传播,其工整的字迹、深入的理论令人惊叹,字里行间流露出老一辈科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例如“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二十多页的“微分方程”英文笔记,每一个字甚至标点符号,都如印刷体般工整;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吴有训先生的论文通篇均是非常端正的毛笔小楷。科学家们身体力行地向当代大学生展示着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学术道德。将科学技术精神融入学术道德教育中,鼓励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在面对高校学术论文造假、科技竞赛造假等多种学术不端的行为时,要引导学生克服学术浮躁,坚决反对、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加强学术创新,推动高质量科研成果不断产生。
故此,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之一就是要大力弘扬传播科学家精神和培育大学生的科学家精神,将思想引领和实践践行有机结合。
二、利用新媒体培养大学生科学家精神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网络新常态下,新媒体技术生命力蓬勃绽放,可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使用的资源在质与量上都有新的变化。将科学家精神借助新媒体平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传播,培养大学生科学家精神,是增强大学生科技报国、科技强国的信念和传承老一辈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优秀品质的重要途径。
(一)新媒体是培养大学生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手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体日益衰落,而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新媒体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并逐渐占据人们生活的“半壁江山”。新媒体具有形式丰富、交互性强、渠道广泛、覆盖率高、推广方便等特点,使人类的传播方式实现了革命性飞跃,这深刻影响着社会舆论的形成和传播。新时代大学生是与新媒体共同成长、发展起来的一代,他们的日常生活早已与新媒体融合在一起,密不可分。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8]将新媒体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尤其是培养大学生的科学家精神,一方面能够调动大学生主动关注新媒体技术、科学运用新媒体技术,对新媒体这一新的科学技术样态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回应,从使用中培养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以及新媒体技术所要求的媒介素质、媒介修养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另一方面借助新媒体技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利用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易及时和准确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关注点,从而选择大学生们更喜欢的方式和切入点开展科学家精神的培育;利用微视频、虚拟仿真技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易于将科学家精神的传播和培育融于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以便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而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实效性、针对性。总之,新媒体多样的形式既可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又可以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形象性,实现技术赋能。
(二)利用新媒体培养大学生科学家精神是教育方针需要
“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9]科学家精神是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为实现科技救国、科技强国不断地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在一次次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形成的永恒不朽的精神。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同时也是当代科学家们不懈追求的精神所在。“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形势,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10]科学家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在本质上一致,同时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相契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学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作用,同时高校也是科学家精神培育和践行的主阵地。当前,新媒体已经全面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因此通过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培养学生的科学家精神,就必须紧跟时代和社会形势的变化,顺应当前的文化传播规律,创新运用新媒体平台,构建新媒体教育体系,才能切实维护好、落实好国家相关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进而培养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具有高尚精神和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利用新媒体培养大学生科学家精神是时代发展要求
在新媒体视域下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大改观了思政工作场域和样态,为解决传统思政工作存在的问题,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在强化价值引领、丰富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一是思想价值。科学家精神是科学性和时代性的统一,是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精神能量源,在新媒体作用下实现“价值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以特有的艺术功能成为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载体,搭建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桥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爱国精神引领学生立志报国、服务人民;创新精神激励学生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求实精神规训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治学;奉献精神鞭策学生修炼情操、勤勉拼搏;协同精神培养学生融合思维、团队协作;育人精神启迪学生感恩前辈、面向未来。
二是实践价值。引导学生创作与科学家精神有关的微电影、模拟仿真技术作品(VR),充分发挥教育者——思政工作老师和受教育者——大学生在思政育人工作场中的“主导性与主体性”协同发力功能,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藩篱,有效培养和扎实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科学家精神更好地融入校园活动。
三是课程价值。传播和展示科学家精神的微电影、模拟仿真技术作品将新媒体技术与传统教育形式融合,构建了理论课与实践课有机结合的新渠道;同时,以教师和学生双向赋能的双主体构建的“翻转课堂”创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了在教学形式方法上的创新扩维。
三、科学家精神与新媒体共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在新媒体环境下,科学家精神与新媒体相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的教学环境促使高校将科学家精神与新媒体相结合,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不断扩大科学家精神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为未来的科学家们系好他们科研生涯中的“第一颗扣子”。
(一)借助新媒体平台提高教育效果
在新媒体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随时随地接受科学家精神的教育。这就要求高校在新的教学环境下,积极将新媒体技术与科学家精神相融合,借助和运用新媒体平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是构建官方网络平台。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注册官方账号,将科学家的小故事以不同形式呈现出来并定期进行推送。同时利用大数据关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并将此类话题与科学家精神相结合,在网络平台上开设相关话题,引导学生讲出自己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解,激发学生分享科学家故事的积极性。
二是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大学阶段应是开放、包容、博大的,本阶段的教学目标不应再按照普通考试成绩去评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新时代的高校应该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去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应该采用多元的考核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检验方式,而应该利用新媒体平台,激励学生投身于科学家精神传播的研究中,将自身专业知识与科学家精神相结合,运用3D、4D技术将科学家们的故事更加生动地展示出来,同时也可以将优秀的影视作品放在官方的微博、抖音等网络平台上,讲述好科学家们为我国科技事业奉献终身的故事。
(二)创新传播模式扩大影响范围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不应仅仅创造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送展示科学家精神的文化大餐来充实学生的手机、平板等电子移动设备,而且应该创新传播模式,让学生成为科学家精神的传播人和践行者,不断扩大科学家精神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
一是抓住线下的博物馆、旧址等开展科学家精神的传播。例如绵阳梓潼的两弹城,是上世纪科学家王淦昌、朱光亚等人研究原子弹和氢弹的重要场所,高校应组织学生通过实地走访、学习,深入了解科学家在当时进行科学研究的不易,以及众多科学家在我国一穷二白之际,为助力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而放弃国外先进的实验室和高薪,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为我国两弹事业奉献自己终身的事迹。学生在参观走访有深刻的情感认同之后,鼓励学生通过微视频、微电影等方式创作讴歌、展示科学家精神的新媒体作品,“沉浸式”“体验式”地了解科学家事迹,感受科学家精神,让学习更加全面、教育更加深刻。同时,学校创造条件,组织学生把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通过比赛、易班展播,扩大教育的辐射面,也实现学生教育学生的朋辈精进赋能。
二是高校和博物馆、纪念馆等建立合作机制,拓展思政教育工作平台。一方面,高校为“两馆”提供具有专业技能的在校学生,“两馆”为这类学生提供详尽、专业的科学家科研历史和故事解读。学生通过对科学家科研历史和过程的理解、掌握,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将其与动画等相结合转化为微电影、微视频、微讲解等,“两馆”则将学生转化的成果服务与馆内的二维码导览服务相结合,相应部门应在科学家故居等做好微信二维码标识,以方便学生在参观过程中进行二维码扫码浏览,将实物与动画相结合,能够更加形象生动地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在当时艰难困苦环境下所作出的奉献与牺牲。另一方面,高校还可以与“两馆”共建手机APP打造一系列科学家精神相关的小游戏、AI故事讲解等,让学生可以在小游戏中代入角色体验,按照真实的故事场景进行游戏,同时还可以将3D技术与其结合,打造惊心动魄的科学实验场景,从而达到更加高效的教育效果。
(三)增强学生群体的新媒体素质
大学生是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受益人群,但他们刚刚从高压学习、家庭束缚的中学时代中走出,在新的校园环境中,一些学生存在缺乏生活学习目标、时间管理不当、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等问题,这会使这部分学生将现实生活中的突变问题转化到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以虚拟世界的自我意识影响现实世界的自我行为,进而影响到对现实世界的适应能力。因此在新媒体视域下,对高校学生群体进行新媒体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直接关乎大学生能否正确运用新媒体平台,能否从中理解和掌握科学家精神内涵,能否树立正确的科技观等等。
一是构建良好的新媒体文化环境。良好的新媒体环境是增强学生群体新媒体素质的首要前提,更是进行新媒体素质教育的关键,高校应建构和完善相关的校纪校规等。其次应当从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观出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鼓励他们克服浮躁、焦虑等负面情绪。
二是提高高校学生的素质。高校学生良好的素质是提高学生群体新媒体素质的根本前提。在初入大学校园之际、高校学生面临新的环境时就需要具备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然后才能正确辨析网络虚拟世界中的舆论导向。高校应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辨观出发,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群体的新媒体素质。同时妥善利用新媒体平台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学生理解和感悟科学家精神内涵的能力。
(四)增强教师队伍的新媒体技术
思政课教师是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所在,在日常学习中教师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学术指导、教授知识等,同时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自身专业素质影响着大学生对科学家精神的认识、理解和继承。当前大部分教师为了能紧跟时代发展,采取PPT讲授的方式,但仍存在教师仅用一页PPT上完整节课或整章课的情况,学生抬头率低,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课堂效果差,学生接受度低。年轻教师熟悉新媒体,但大多停留在了PPT使用和视频播放等层面,只有较少的年轻教师能够将微电影、VR技术等新媒体运用到课堂上。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力至关重要。
一是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针对理论知识丰富的老教师,高校应让他们了解新媒体并会使用新媒体技术,将丰富的理论知识与新媒体融合,进而打造更加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对于年轻教师要鼓励他们学习并使用更多新媒体技术,增强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二是丰富教学内容。将科学家精神以3D动画、相声、心理剧等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展示,让学生在实践的教学环境中,更好地理解科学家精神的内涵。与此同时,与科学家精神相关的故事很多,除了被人们所熟知的邓稼先、钱学森和袁隆平等科学家的故事,还有很多不被大众所熟知的科学家,例如黄旭华、孙家栋和林俊德等,还包括一些民间流传的小故事等,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科学家们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利用新媒体平台,讲述自己所收集的科学家故事。
综上,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环境下,中国在大国间的博弈场上面临着各类严峻的挑战,急需将蕴含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展渠道,多向度培育大学生科学家精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引导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前,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自觉承担科技创新、科技强国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