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贮饲料加工调制技术

2024-01-02甘肃省泾川县畜牧兽医中心甘肃平凉744306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4期
关键词:青贮饲料牧草乳酸菌

●力 宁 (甘肃省泾川县畜牧兽医中心 甘肃 平凉 744306)

青贮饲料是指将新鲜的青绿饲料切短装入密封容器内,经过微生物发酵作用,制成一种具有特殊芳香气味﹑营养丰富的多汁饲料。饲料经过发酵,柔软多汁,适口性好,能刺激家畜的食欲,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和肠道蠕动,增强其消化功能。青贮饲料能有效保存饲料中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干物质损失较小,可供冬春等青绿饲料短缺季节利用,有利于营养均衡供应,扩大饲料来源。当前,青贮饲料已成为食草动物养殖中极为重要的饲料之一。为保证草食家畜养殖业稳定发展,应重视青贮饲料加工工作。

1 青贮饲料发酵过程

1.1 植物呼吸阶段

该阶段为青贮饲料发酵较为关键的阶段,原材料经收割﹑切断﹑压榨以及萎蔫失水后,当其含水量降为60%~70%时,将其放入窑中,并进行压实﹑密封,此时属于入封贮初期。原料细胞会发生有氧呼吸,消耗可溶性糖与氧气,获得水﹑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此阶段通常为1~3 d。若未压实原料,存在较多空气,会导致有氧呼吸过快,不仅会损失较多可溶性糖,还会产生过多热量,对乳酸菌发酵产生不良影响,降低青贮效果。

1.2 微生物作用阶段

青贮饲料原料中会存在较多微生物,如腐败菌和乳酸菌。贮存初期,好气性微生物最为活跃,会消耗较多氧气,将原料中存在的蛋白质结构破坏,生成大量吲哚以及少量醋酸。氧气含量持续降低,会抑制好气性微生物活动,使厌气性乳酸菌大量繁殖,生成较多乳酸,pH值明显下降,酪酸菌及腐败细菌等被抑制或灭杀。通常情况下,青贮发酵5~7 d,微生物总数会达到最高峰,其中主要为乳酸菌。17~21 d青贮发酵基本完成,青贮料中会含有大量乳酸菌及少量芽孢细菌和耐酸酵母菌。青贮发酵环节,青绿饲料中的易溶性碳水化合物会在生物化学变化下生成醇类﹑醋酸及乳酸,碳水化合物向乳酸进行转化的过程属于非氧化分解过程,不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也不会损失较多能量[1]。乳酸含量多少与青贮时间﹑pH值有密切关系。与乳酸相比,醋酸形成时间更早。酸度过高时,醋酸会呈现出游离状态,而在酸度较低时,会与盐基结合生成醋酸盐。当青贮温度在30~40℃,pH值超过4∙2时,会加快酪酸菌繁殖速度;当温度较低时,则不会有酪酸产生。青贮时pH值会使蛋白质含量发生相应变化,如果pH值小于4∙2,在植物细胞酶作用下,一些蛋白质会分解成为氨基酸,存在较高的稳定性,不会出现较大损失;如果pH值高于4∙2,会加快腐败菌活动,使氨基酸分解成氨﹑硫化氢和胺类等,从而损失一定蛋白质。

1.3 微生物停止活动阶段

该阶段青贮窑中所有微生物均会停止活动,青贮饲料处于稳定状态,不会出现营养物质大量流失情况。如果密封条件良好,青贮饲料可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状态。

2 青贮饲料加工调制技术

2.1 建造青贮窑

选择青贮窑建造地点时,应保证其具备较好的排水性,首选向阳﹑地下水位低且离畜舍较近的区域。窑体应足够坚固,不可存在漏水以及透气情况,深度要适宜,窑壁垂直且光滑,通常青贮量为 400~600 kg/m3。

2.2 适时收割

选择豆科牧草作为青贮原料时,应在花蕾期收割;原料为禾本科牧草时,应在抽穗期收割;青贮全株玉米时,应在乳熟后期至蜡熟期收割,此时玉米籽粒几乎不含乳浆汁液,剖面呈蜂蜡状,且尚未变硬[2]。适时收割,可提升原料作物品质,获得较高青贮成功率。如果作物生育期较短,应在霜降前收割完毕,避免受霜冻影响叶片枯黄,降低青贮质量。青贮原料入窖时,含水量应保持在70%左右。通常,青贮原料中应含有2%以上的可溶性糖,如果糖含量不足,可适当添加糖蜜,也可将含糖量高的青绿饲料掺入其中。

2.3 调节水分

豆科牧草含水量应保持在60%~70%,禾本牧草含水量应保持在65%~75%。如果青贮原料质地粗硬,含水量可保持在78%~82%,幼嫩多汁原料,其含水量以60%为宜。原料收割后直接青贮会存在较高的水分含量,为降低水分含量,可稍加晾晒,也可将干草以及秸秆等加入其中。谷物秸秆含水量相对较低,可与嫩绿新割原料混合填装,或在其中加入适量水分,合理调节含水量。

2.4 适当切段

青贮原料收获后应及时切段﹑装贮,以免流失大量营养物质。切段的主要目的是使原料中的汁液流出,促使乳酸菌发酵,尽快将空气排出。若原料含水量较高,切段长度应为2~3 cm;玉米切段长度应为1~2 cm;半干牧草切段长度应为3 cm。

2.5 合理装填

青贮原料应边切边贮,铺平压实,实现贮制一次完成。为获得较高青贮质量,可将相应添加剂加入其中,其中尿素较为常见,加入量通常为青贮原料量的0∙5%。逐层填装,每装高15~20 cm应实施一次镇压,尽可能减小空隙,形成乏氧环境。如果为大型青贮窑,应通过链轨车进行镇压。

2.6 密封管护

当青贮原料铺满并超出窑口50~60 cm时,可将青贮窑密封。将一层塑料膜铺于原料上方,再用土覆盖进行拍实处理,外观呈馒头状,通常应保持40~50 cm的封土厚度[3]。完成密封操作后应定期检查,如果出现裂缝或下陷情况,应及时补土,避免空气及雨水进入窑中对青贮饲料质量产生影响。

2.7 开窖、取料

禾本科牧草青贮30~40 d可开窑取用,豆科牧草青贮2~3个月可开窑取用。取料时,需从一头开挖,从上至下实施分层垂直切取,禁止掏洞或全部打开取料,尽可能减少取料横截面。根据实际需要取出适量饲料,取出后立即密封。如果青贮饲料取出后中途停喂时间较长,应根据原来封窑措施封严青贮窑,不可出现漏水﹑透气情况。

3 青贮饲料常用添加剂

3.1 不良发酵抑制剂

应用不良发酵抑制剂,可对微生物生长进行抑制,生产中柠檬酸﹑乳酸和乙酸等较为常见,目前,甲醛与甲酸应用最多。若原料青贮难度较大﹑糖分含量较少,应将适量甲酸加入其中。豆科牧草中甲酸添加量占湿草重的0∙5%,禾本科牧草中甲酸占0∙3%,混播牧草中甲酸占0∙4%。

3.2 微生物添加剂

通常情况下,青绿作物叶片中均会存在微生物,有益和有害微生物比例为10∶1,通过人工加入乳酸菌的方式,可提升发酵速度,快速产生较多乳酸,降低pH值,达到抑制有害微生物活动的目的。按照一定比例将淀粉酶﹑淀粉以及乳酸菌混合在一起,能够获得完整的菌类添加剂。复合添加剂可实现快速发酵,降低青贮损失,增加青贮成功概率,而且青贮窖打开后,青贮饲料也会保持较高的稳定性。

3.3 好气性变质抑制剂

好气性变质抑制剂是一种对二次发酵进行抑制的添加剂,包括焦亚硫酸钠﹑己酸以及丙酸等。生产中丙酸及其盐类较为常见,添加量为0∙3%~0∙5%时,能够对霉菌﹑酵母菌繁殖进行有效抑制;添加量为0∙5%~1%时,可抑制大多数霉菌以及酵母菌。

3.4 营养性添加剂

使用营养性添加剂不仅可以对青贮饲料营养成分予以补充,还能改善发酵工艺,生活中碳水化合物及无机盐类应用较为广泛[4]。其中,在碳水化合物方面,谷类与蜜糖应用较为普遍。应用蜜糖时,豆科青贮加入量为6%,禾本牧草青贮加入量为4%。谷类中存在2%~3%的可发酵糖与50%~55%的淀粉,其中淀粉无法被乳酸菌直接利用,不过淀粉酶会使淀粉水解为糖,进而被乳酸菌利用。在无机盐类方面,将石灰石加入青贮饲料能够补充钙,同时还能调节饲料酸度。一般酸碳酸钙加入量为4∙5~5 kg/t。在青贮饲料中加入0∙4%的食盐,可增加乳酸含量,减少醋酸以及丁酸含量,改善青贮品质,还会使青贮饲料具有较好的适口性。

4 总结

青贮饲料加工调制技术方法较为简单,同时,自然环境不会对饲料贮藏效果产生影响,能够随用随取。应根据青贮原料科学进行青贮加工,做好各环节工作,保证青贮密封良好。可适当加入相应添加剂,提高青贮饲料品质。

猜你喜欢

青贮饲料牧草乳酸菌
两种不同青贮剂对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
禽用乳酸菌SR1的分离鉴定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国审牧草品种
——黔南扁穗雀麦
青贮饲料在猪日粮中的的应用研究
适宜藏北“窝圈”栽培的牧草筛选研究
牧草总在雨季生长
乳酸菌成乳品市场新宠 年增速近40%
乳饮品中耐胃酸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