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经济视域下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开放合作
2024-01-02徐旭
徐 旭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时强调,要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更好统筹贸易、投资、通道和平台建设,在市场准入、要素流动、制度型开放等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结合黑龙江省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与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问题,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不断增强“两个意识”,更好统筹“四个建设”
中共黑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指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指示,加快形成黑龙江省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黑龙江省位于东北亚区域腹地,是典型的内陆地区、边疆省份。长期以来,由于处于交通终点、没有出海口等地理区位的客观原因,其前沿意识和开放意识并不高。随着贸易往来,黑龙江省日益成为通往俄罗斯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在我国的沿边开放和东北亚开放中占有特殊地位。尤其是在两国建立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后,面对中日韩自贸区,黑龙江省是东北亚开放的前沿地区,进一步凸显了黑龙江省对俄经济合作的前沿地位和作用。
2017年8月,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一个窗口,建设四个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2019年8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黑龙江省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紧紧扭住通道经济,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引领,综合利用各类优势资源和开放平台,探索“428重点产业平台”更深层次改革和更大范围开放,通过产业、平台、政策等协调发展,推进自贸试验区与协同先导区相互联动,引领带动全省共享自贸试验区改革红利。同时,增强对内开放,加强与东部沿海、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内其他区域板块的联系,加强在服务和融入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黑龙江日报(2022年9月6日)报道:2012-2021年的10年间,全省对俄贸易累计实现1.09万亿元,对俄贸易额占全省外贸总额的60%以上,占全国对俄贸易总额的15%左右。据哈尔滨海关统计,2022年黑龙江省货物贸易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087.4亿元,增长39%,占全省外贸总额的78.7%;对俄罗斯进出口185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3%,占全省外贸总额的69.9%;对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240.3亿元,增长32.3%,占全省外贸总额的9%。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聚焦通道经济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边境贸易的通道经济不同于我国沿海和沿江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开放合作。黑龙江省的边境贸易主要以边境小额贸易和边民互市贸易为主,“小、散、弱、乱”的特征比较明显,而且随着政策的调整呈现周期性波动,难以形成稳定预期下的大规模投资和产业升级。同时,边境贸易与对外开放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和提升作用并不强。
通道经济可以看作是“现代物流+”的一种经济模式,它是联结生产和消费、高度集成融合运输、仓储、配送等服务,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重要支撑。同时,也联结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促进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一直以来,黑龙江省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在边境线上。经过稳步实施《黑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公路、水路等短板加快补齐,实现了由“瓶颈制约”向“初步缓解”到“基本适应”的重大转变。相对于交通强国建设高标准高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公路水路基础设施网络不完善、运输服务品质不高,服务内容有待拓展,交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行业改革基础不够稳固。为此,黑龙江省需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全面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黑河公路口岸、同江铁路口岸正式开通运行,形成对俄跨境运输新通道。深化中俄内河航运合作和江海联运,拓展中欧班列运输线路,完善面向东北亚开放的交通运输网络。黑河公路口岸省内首创“自走机械”出口模式,绥芬河铁路口岸采用“宽轨重出”方式开展出口;与俄毗邻州区政府进行磋商,解决俄方出境车辆空载问题。
第二,抓住历史机遇,深化对俄全面战略合作。扩大俄油、电、气、粮食、化肥进口,扩大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建设跨境电商平台,构建“买全俄卖全国、买全国卖全俄”经贸格局。加快建设进出口产品加工区,完善边境经济合作区功能,打造特色跨境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建设境内外联动、上下游衔接的跨境产业合作基地。加强与俄地方政府间合作,扩大对俄科技、教育、文化、旅游、体育、卫生、金融等领域交流合作。
第三,打造区域合作发展样板。加快建设深哈产业园,积极承接先进地区产业转移,打造对口合作样板。深化东北地区协同发展,加快哈长城市群建设,加强在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