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路径

2024-01-02龙天宇

行政与法 2023年12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党员干部中国共产党

龙天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1]理想是人们对崇高目标的价值追求,信念是人们朝着这个目标勇毅前行的强大意志。只有理想崇高,才能使人们的信念坚定;只有信念坚定,才能驱动人们去实现理想。“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第二》)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人生的奋斗才有更高的思想起点,干事创业才有不竭的精神动力。[2]“欲事立,须是心立”。(宋·张载《经学理窟》)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3]

一、抓好思想建设,展现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

(一)坚定理想信念需要政治认同

从政治学角度来看,政治认同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政治生活中所产生的思想和情感上的价值依附,具体表现为政党制度认同、国家政策认同、体制机制认同、理想认同、民族认同等。政治认同既是把社会各阶层成员凝聚起来的重要力量,又是激励社会各阶层成员为同一目标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还是社会各阶层成员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和理想归属。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共同的政治认同。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政治认同是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进行长期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无产阶级从自在阶级走向自为阶级逐渐趋于成熟。马克思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是无产阶级政治认同的成熟的标志。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4]这一运动的最终目的是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基础,以自由人联合体替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旧社会。可见,无产阶级政治认同中的理想既是理想的,也是现实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目标,自觉地以党组织及政治参与过程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植根于中国历史,其发展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深深烙印在时代之中,赓续在历史之中,镌刻在现实之中,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也是理想相较于空想的本质区别。中国共产党正是以先进的革命思想和彻底的革命勇气使各族人民认识到自己的根本利益,从而将人民组织动员起来开展广泛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打破了西方对社会主义新生政权的封锁,奠定了国家今后发展的基础,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彻底摆脱贫困,中国站在了世界发展的前沿,屹立于时代发展的潮头。累累硕果强化了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不断走深走实。

(二)坚定理想信念需要理论自觉

概念、范畴并非认识的工具,而是人类认识的“阶梯”和“支撑点”。理论不是概念的简单罗列,而是概念合乎逻辑地展开过程,是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概念系统,是人类文明史的总结、积淀和升华。

理论能够合乎逻辑地、系统地讲道理,这是理论能够说服人的根本所在。理论本身是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的,这是由理论本性决定的,因此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的这些特性决定了理论的最大功能就是规范人们的思想内容和思维方式、行为内容和行为方式,即规范人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理论通过解释认识成果,引导人们改造世界,并且通过人们对实践的反思规范、矫正人的实践,使人们的实践朝着最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方向前进,朝着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方向前进,最终实现人类的理想。

只有掌握理论,才能掌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坚定理想信念。任何重大的理论问题都源于重大的现实问题,任何重大的现实问题都深层地蕴涵着重大的理论问题,离开理论就不能深刻地理解现实,就不能正确地指导现实。[5]只有掌握理论,才能全面深刻地把握现实,才能在实践活动中坚定理想信念。

(三)坚定理想信念需要理论自信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6]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生命力,就在于其满足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等根本问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8]

理论上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坚定源于理论上清醒。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信,就是对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满信心,对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充满信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来自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自然、文化等领域的冲击与挑战,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实践,更加坚信马克思主义“行”,更加坚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二、抓好“四史”教育,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宋·曾巩《南齐书目录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广大党员要以学习党的历史为重点,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9]“四史”教育是强化理想信念的有机土壤,能够引导人们从洞察历史发展的规律中把握世界大势;从赓续红色血脉的感悟中汲取精神力量,进一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从牢记初心使命的实践中勠力同心,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一)学习“四史”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力量源泉

一个人无论走多远都要记得来时的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四平考察时指出:“创业难,守业更难。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很好学习了解党史、新中国史,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10]“四史”教育是我们党以史为鉴提高治国理政能力水平的重大举措。百年奋斗,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破解了一个又一个的时代难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风起云涌,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再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判断,中国共产人基于历史和现实所作出的正确选择正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具体体现。

学习“四史”,有助于中国共产党人自觉提高政治站位,从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中见微知著,淬炼思想。在党的百年征程中,涌现出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的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学习“四史”,有助于中国共产党人补钙壮骨,用理想信念在头脑中筑起一座钢铁长城,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各级党员干部必须深入学习“四史”,牢牢抓住思想从严这个关键,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凝心聚魂,用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固本培元,为锻造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绘就精神底色,为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筑牢思想根基。[11]

学习“四史”,有助于中国共产党人领悟党的自我革命精神。从“八七会议”到延安整风,从“两个务必”到七千人大会,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确立,从党史教育常态化到新时代“三个务必”的提出,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并不断发展壮大,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与挑战。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善于学习,善于从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中汲取养分,善于从古今中外的治乱兴衰中总结经验,善于从科技文化的创新前沿中开拓视野;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既能一致对外,也能刀刃向内,通过壮士断腕,刮骨疗毒,去腐生肌,不断增强自我革命能力,从而永葆党的生机活力。

(二)学习“四史”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强大支撑

在道路自信方面,邓小平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我们在本世纪还有十几年的时间,下世纪还有三五十年的时间,继续向人民证明,我们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1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行稳致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历史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在理论自信方面,纵观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源于它的科学性、开放性和人民性。马克思主义赋予了中国共产党人基于历史的大视野和大逻辑,让中国共产党人能更准确地吸收和把握人类政治文明中的执政、建设、发展规律,从而带领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

在文化自信方面,以五千年文明为底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党史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以改革开放史为依托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基础。在这些优秀文化的滋养下,中华民族在顺境时开拓创新,在逆境时自强不息,在盛世繁华中薪火相传,在多难兴邦中绵延至今。

(三)学习“四史”是批判错误思潮的坚实利器

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处于转型、并轨、换挡期,机会与挑战并存,这一时期恰恰是各种思潮泛起与激烈交锋的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宪政思潮、“普世价值”等西方错误思想打着维权、保护人权等幌子,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攻击党的领导体制,诋毁党的领袖和英雄人物,丑化党和国家的形象,妄图分离人心甚至颠覆政权。受各种错误社会思想和糊涂观念的影响,有相当数量的党员干部丢掉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只讲功利不讲理想,只讲私欲不讲信仰。[1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其要害就是企图让我们丢掉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14]

在此背景下,“四史”教育能够为各级党员干部提供“养和气”“祛邪气”的良方,促使其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既充分了解到社会思潮多元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又勇于对任何违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错误思潮进行批判,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文化自信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

三、抓好道德建设,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道德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提高党员领导干部道德修养、推动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党的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对工作负责,对同志对人民热忱的精神,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5]。共产党员无论能力大小,也不管处于何种岗位,都应该自觉以白求恩为榜样,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邓小平同志对干部的德、才、智有过明确的要求:“第一是德,看他是否忠实于人民,忠实于党的事业。第二是才,是指工作的能力。第三是智,看他能否联系群众。”[16]江泽民同志指出:“领导干部必须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还必须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要把人做好。”[17]胡锦涛同志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加强廉洁自律,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1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19]这一讲话为广大党员干部加强道德修养指明了方向。抓好道德建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从众多落马官员的忏悔录中不难看出,个别党员领导干部任人唯亲、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说到底是私心作祟。各级党员干部只有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才能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一)夯实清正廉洁的思想根基

提高处事之能,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各级党员干部要强化理论武装,增强政治定力,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要时刻提醒自我,真正做到政治立场不动摇、理想信念不淡化、是非面前不糊涂、党性原则不丧失。党的十八大以来,从狠抓“四风”问题到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从“三严三实”专题学习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一系列的重大举措全方位、多层次、大力度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在极大提升各级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的同时赓续了党的优良作风。

非己之利,纤毫勿占;非己之益,分寸不取。各级党员干部要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切实处理好公和私、情和法、权和法的关系,时刻对手中的权力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真正做到公权取于民,用权当为民;必须始终坚持把清正廉洁作为精神追求,作为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工作作风的重要体现,着力增强保持清正廉洁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持之以恒推进家风建设

家风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家庭中的自然传承,其既是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又是道德追求和理想抱负的汇聚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0]新时代,家风问题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党性修养问题、政治纪律问题。

严把“家风关”,制度保障是关键,要织紧更为严密的制度网络,使领导干部的权力得到更加充分而有效的制约。同时,通过有效监督使领导干部的家属管好自身,从源头上斩断“亲属腐败链”。2015年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2016年制定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2018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19年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2022年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和《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党纪法规从不同方面明确了家风建设的要求,筑牢了拒腐防变的制度防线,督促各级党员干部严肃家风、廉洁自律,管住手中权、管好身边人。

利用VR技术虚拟环境(见图2),分析方案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并进行重点、难点、高风险点方案的决策。BIM设计可以进行可视化分析,还可以优化决策、降低风险、减少成本以及提高竞标方案的可行性[1]。

(三)厚植“克己奉公”的文化基础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礼记·哀公问》)顺境逆境看胸襟,克己奉公方能保持清醒、忘我付出。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一心为公、廉洁自律的精神支柱。中国古代就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篇》)的愿景,也有“公烛之下,不展家书”(宋·周紫芝《锋昌竹坡诗话》)的佳话。党员干部的德行直接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只有德行高尚才能成为群众的知心人和引路人。

用革命文化淬炼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在众多的中国共产党人中,有带头参加延安大生产运动,亲自教军民识别野菜,坚决拒收豹子皮,为战士们站岗的首长;有在革命年代饿着肚子为党组织运送五百大洋,在和平年代拒接受捐款、甘于贫困的老红军;有任劳任怨,不谋私利,性习于俭,俭以养廉的干部……一代代的优秀共产党人用精神和行动诠释着党优良的革命文化,为党的道德建设注入了一抹鲜红的底色。

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为政清廉、秉公用权的文化土壤。各级党员干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人生追求、坚强的纪律观念、自觉的奉献意识、高尚的人品官德和昂扬的进取精神,时刻牢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为人民办事,为群众谋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牢记“国之大者”,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问题,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真正让权力造福于民。

四、坚持实干为先,体现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

成功缘于实干,祸患始于空谈。习近平总书记一贯推崇实干,要求党员干部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一)践行理想信念要从身边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中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党的百年成就不是喊出来的,是实打实干出来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成就、实现历史性飞跃,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

新时代,各级党员干部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具体工作中成为实干家,成为行家里手,在“小舞台”实现“大作为”。无论在任何岗位,各级党员干部都要主动融入、转变角色,主动学习、增强本领,主动担当、履职尽责,在“学中干、干中学”的过程中得到“新知识”,学到“真功夫”,掌握“硬本领”,干出“好业绩”,把实干写在广袤的基层大地上。各级党员干部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和“水滴石穿”的精神,持续储存“能量”,拒绝“本领恐慌”,精准发力,着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博采众长与学有所长相统一,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践行理想信念要勇于担当

“行者常至,为者常成。”(《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理想信念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谋事创业的重要动力。百年峥嵘岁月,百年风雨兼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胜利,用顽强不屈的意志、铁打钢熔的气劲不懈斗争,交出了一份举世瞩目的答卷。中国共产党人用实干展现出“用真心诠释初心、用生命践行使命”的质朴情怀,面对困难不逃避,面对危险不退缩,面对成绩不骄傲,以实际行动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新征程上,各级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勇担使命,坚持真抓实干,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奋勇争先,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要有一股“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干劲儿,着力提高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立足实践,整合资源、聚合各方力量形成合力。

软肩膀扛不起硬担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正在进行着人类文明进程中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相比改革开放初期的摸着石头过河,如今制度更加成熟,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全面提升,各级党员干部只有保持舍我其谁的气概,发扬敢于担当的精神,在责任面前不推诿、不退缩,才能解决百姓的“心头怕”、当好百姓的“领头羊”。

(三)践行理想信念要深入实践学习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明·王守仁《传习录》)随着社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日渐更新,人民群众需求的结构、层次、内容、形式、主体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要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各级党员干部须投身实践,在实践中真切体会“深水区”的骨头之硬、改革之难、创新之可贵,感受民生政策的温度,拓展民生政策的深度。

2023年3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提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不行,必须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21]各级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中要转换角色,问计于群众,问计于实践,了解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发现和查找工作中的差距不足,切实把理想信念融入调查实践中,将“小我”融入“大我”。

五、抓好制度建设,强化理想信念的体制机制保障

理想信念,源自坚守,成于磨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自觉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做到坚守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22]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以纪律规矩为思想建党保驾护航。

(一)树立纪律意识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必然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中国的生动实践,是社会主义国家治国理政的本质特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是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经验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必要前提,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集中彰显。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是由历史和人民决定的,是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迫切需要,是提升党的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方式,是坚定理想信念的根本保证。

基于少数党员干部将党中央的告诫置之脑后,对法律法规置若罔闻甚至明知故犯,阳奉阴违,耍小聪明,打小算盘,2019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把政治上蜕变的两面人及时辨别出来、清除出去,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攫取政治权力、改变党的性质,坚决防止山头主义危害党的团结、破坏党的集中统一。”[23]

政治纪律是中国共产党最本质、最核心的纪律,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保证。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各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纪律。“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尉缭子·战权》)各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在守纪律讲规矩上做表率,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儒行》)各级党员干部要把对党忠诚融入在血液里、体现在行动上,表态旗帜鲜明、行动完全到位,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让信仰忠诚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二)树立规矩意识

将理想变为现实需要踏实的努力,将信念转化为行动需要高度的自觉。新时代,各级党员干部必须珍惜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敬畏权力、不让权力逾矩,是廉洁从政的重要保证。

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明确权力的来源,弄清权力的归属。各级党员干部只有真正解决权力从何而来的问题,才能自觉增强公仆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最高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各级党员干部必须破除“官本位”意识,牢记权为民所赋,以“公仆”行使权力,立志为人民群众多做事、做实事、办好事,真正做到立身不忘初心使命、为政不坠为民之志、为官不谋个人私利。

另一方面,要增强履职用权的能力。只有认真履职,合理用权,才能用“权力”为人民群众服务。各级党员干部要善于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不断提升掌权、用权的能力和水平,真正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三)树立组织意识

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各级党员干部必须把组织观念始终放在心中、融入脑中、植根灵魂,坚守为民宗旨,锤炼政治本色,自觉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级干部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是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目标和任务的关键所在。”[24]新时代,各级党员干部要带头遵守宪法和各项法律法规,不公器私用,不徇私枉法,不为私利、不为私情、不为私人、不为私交;要强化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练就“百毒不侵”的过硬本领;要强化斗争精神,增强“八项本领”,苦练“七种能力”;要磨炼斗争意志锻炼斗争胆魄,带头担当作为,以上率下,耐心把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做细做实。

(四)树立原则意识

“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各级党员干部无论何时都要做到遵守法律没有特权、维护法律不搞特殊、执行法律没有例外,将制度思维内化于心,外化与形。2015年1月13日,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用刚性制度把‘一把手’管住,保证‘一把手’正确用权、廉洁用权。这不是对干部要求苛刻,而是爱护和保护干部。”[25]新时代,要在领导班子成员内部建立和完善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机制,依法规定“一把手”的权力边界并及时对外公布,接受人民监督;要以对“关键少数”的监督带动党内监督,以党内监督为统领构筑国家监察体系,为各级党员干部设置法治的“门槛”和制度的“篱笆”;依据《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有关规定,坚决防止和克服名为集体领导、实际上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坚决防止和克服名为集体负责、实际上无人负责,最终形成领导班子成员内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良性权力运行系统。[26]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党员干部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