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教育融入毕业实习的探索和研究
——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2024-01-02宗永臣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污水处理污水

樊 飞 宗永臣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 林芝 860006)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1],明确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要求“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2],“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3]和“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即要求全体高校、全体教师、所有教学环节均参与课程思政建设。

毕业实习作为高校工科专业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专业教学不可分割的一环[4]。同时,毕业实习也是知行合一极其重要的实践类环节,对于学生专业思想树立、培养职业道德等具有重要意义[5]。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实习,是理论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重要机会,也是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实习,学生可以更早地接触实际工程、更好地了解社会,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提高学生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和加强学生的社会主义事业心、责任感;通过实习,可以获得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知识,巩固所学理论,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使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更有效地结合。

本研究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实习三大内容[6]——给水工程实习、排水工程实习、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实习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从实践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工匠精神、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1 毕业实习现状及问题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与其他课程一样,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主要以知识点的传授为教学目标,缺乏对学生心灵塑造和影响[7]。尤其是作为西藏高校,在毕业实习上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毕业实习和思政教育没有结合,在实习过程中,学校教师与企业带教导师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介绍,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职业自豪感和责任感,导致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政治思想迷茫,工作目标和生活目标不清晰,难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7]。

第二,毕业实习中的许多本地化课程思政要素没有得到有效挖掘,甚至存在思政要素切入生硬,仅仅为了完成教育而讲授的情况,学生往往缺乏相应的思想共鸣和情感共鸣。

2 实习内容和思政教育融合

思政引入自然、情感共鸣适度、思想抒发适中已经被公认为是课程思政构建的难点[8,9]。因此,在毕业实习环节中引入思政元素需要注重构建适当的场景、讲授专业知识、引入课程思政要点的思维引导。这就需要在课程思政讲授中发掘并利用社会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10]。课题组在毕业实习中就构建了“实习场景+专业知识+课程思政要点”讲授模式,四个典型案例如下:

2.1 典型案例一:感知西藏水环境,培养爱国情怀

实习场景:水是生命之源,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之一,地球表面约有70.8%的面积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却只占总水资源的2.8%。而我国又是全球用水量最多且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之一,并且存在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等现象。西藏位于青藏高原,水资源较为丰富,但是西藏地区面积辽阔,有很多地区严重缺水,并且没有配套的饮水措施。

专业知识:林芝市察隅县察瓦龙乡的很多村庄都没有水处理建筑和配套管道,村民还是直接饮用山泉水,村里修有一条饮水渠供下游村庄使用,但饮水渠中的水源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之中,且猪、牛等动物直接在水渠中饮水,将许多病毒传入水中,导致许多村民因饮水而产生疾病,如棘球蚴病(包虫病)。包虫主要来源于动物的排泄物,虫卵被排入水中,村民因饮水患上棘球蚴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方式,在西藏被视为“第一癌症”。2016年西藏自治区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棘球蚴病在西藏发病率为1.66%,保守估计全区患者有5万人[11]。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西藏各级水利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承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大力推进民生水利,统筹推进了多项水利建设,在2019年底,察瓦龙乡大部分村庄都修建了蓄水池、过滤池以及配套的管道,实现了自来水的供给。同时,西藏出台《西藏自治区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方案(2017—2020年)》,在遵循患者自愿的原则下,积极组织包虫病患者到指定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为不适宜进行手术的患者提供免费治疗药物,实现了患者基本医疗费用“零”支付。同时,大力推进饮水安全工程,力争到2020年全区不少于40个县人群棘球蚴病患病率下降至1%以下,基本达到控制棘球蚴病流行的目标[12]。

课程思政要点:了解国情、党情和民情,才能感受到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才能安康、百姓才能幸福,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而增强学生对国家和党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2.2 典型案例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实习场景:西藏和平解放初期,广大农牧民群众只能从江河、湖泊中取水饮用,农牧民供水设施几乎为零,村民喝水只能去很远的地方背水。在国家经济困难、工业基础薄弱的条件下,给排水专业的先驱们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克服了施工条件和装备落后等重重困难,最终实现自来水流入农牧民家中这项艰巨任务,创造了给排水专业的奇迹,改善了农牧民的生活条件。

专业知识:在净水厂实习时,专业知识讲授净水厂里的各类构筑物及作用和给水工程的组成,包括水源、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四部分。其中,水源主要讲述水源的分类和水源的选择,取水工程主要讲述取水构筑物的分类和适用条件,净水工程主要讲述净水厂水处理工艺技术和饮用水的水质标准,输配水工程主要讲述城市给水管网的布置和计算等。

课程思政要点:

首先,在讲述水源时,讲述西藏曾经存在饮用水不足的问题,引出西藏净水厂的建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藏自治区陆续建成了药王山水厂和北郊水厂及部分地区所在地水厂。进入21世纪,国家加大了对自治区县城以上城镇饮用水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极大改善了城镇供水设施严重滞后的状况。截至2018年底,自治区共建有67座自来水厂,配套供水管网长度2 733.87千米,县城及以上城镇日供水量达到48.05万立方米,市(地)所在地城镇供水普及率达到92.8%[11]。学生感受到祖国由弱变强、由落后到先进的伟大蜕变,激发出民族自豪感,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在讲授净水工程和输配水工程时,引入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输配水管道建立的意义,通过1963年香港近百年来最严重的水荒,让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认识到专业或行业发展的进步和困境,同时意识到正是有了我国科学家的艰苦奋斗,给排水行业发展才会突飞猛进,香港才能成为耀眼的“东方之珠”,社会公共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激发学生保障社会公共安全的社会责任感,和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为给排水事业奉献的使命感[13]。

最后,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毕业实习就是将书本知识和理论知识相结合,从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受给排水行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2.3 典型案例三: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匠心精神

实习场景:西藏位于青藏高原,是众多水源的发源地,被誉为“江河源头”“中华水塔”,所以保护好西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而作为西藏给排水专业的学生,保护和治理“江河源头”,是国家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是给排水专业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保护水资源最为重要的就是控制污水的排放。

专业知识:在污水厂实习时,教师可以讲述污水厂里的各类构筑物及作用和排水工程的组成(污水水源、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出水口)。污水水源包含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等;排水管网是收集和输送污废水的设施,主要讲述城市排水管网的布置和计算;污水处理厂是处理和利用废水的设施,主要讲述污水厂污水处理工艺和污水处理流程;出水口是使废水排入水体并使其与水体很好混合的工程设施,主要介绍出水口的几种形式。

课程思政要点:

第一,讲述污水处理时,引出青藏高原是江河发源地,结合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污水处理工艺和污水处理流程,讲述排放水质标准,强调水环境影响千家万户,激发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在讲述污水处理厂中污水的主要来源时,以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和特殊建筑(如医院)排放出的各类污废水为例,讲述各类污水中含有的有机物或细菌病毒种类,强调如果不加以控制,任由污废水直接排入水体或土壤中,将会导致水体或土壤受到严重污染,破坏“江河源头”的水质,从而引发环境问题,造成社会危害;再讲述污水厂的建设,目前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7座,日处理污水30.5万吨,在建污水处理厂49座,配套污水管网1 200余千米,全区市(地)所在地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8.97%[11],体现国家对自然环境和人文关怀的重视。

第三,通过“太湖富营养化”“新冠疫情期间的医院废水处理”等热点问题,强调细菌处理对水资源环境的重要意义和污水处理对人居环境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第四,讲述我国污水处理工艺和国外污水处理工艺的差别,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污水处理技术的不足,树立危机意识和行业紧迫感,从而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刻苦钻研的匠心精神。通过介绍我国给排水专业在污染水源水处理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激励学生刻苦钻研,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在讲授污水处理技术和污水处理工艺的过程中,从人民关心的饮水安全等热点问题出发,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13]。

2.4 典型案例四:强化创新意识培养,感受我国的创新氛围

实习场景:城市经济发展离不开城镇给排水的建设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给排水工程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给排水技术成为当务之急[14]。通过讲解近几年给排水工程技术的创新,培养给排水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感受我国的创新氛围。

专业知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实习时,讲述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主要分为建筑给水系统、建筑排水系统(含雨水以及污水、废水)、消防系统、景观系统、热水系统、中水系统等,详细介绍各类系统分类、组成和布置。

课程思政要点:

第一,讲述城市给水排水管道时,引入西藏首条集电力、通信、燃气、给排水于一体的地下综合管廊的建立,介绍管廊在修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提出的新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第二,通过林芝市现有的城镇市政给排水管道改造,根据林芝市规划图纸,介绍管网在改造中所应用的新理念、新技术,让学生体会给排水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孜孜不倦的努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感受我国的创新氛围。

第三,通过新冠疫情期间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应用的新技术[15],以及医院污水处理站的设计和新冠疫情后传染病医院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维护,讲述在新冠疫情来临之后,给排水专业的工程师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所创新的技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热情。例如,在建筑给水系统中,在给水总引入管上设置倒流防止器,防止回流造成的水质污染,采用断流水箱加水泵的给水方式[16,17];在建筑排水系统中,呼吸道门诊的排水管道不与污染区其他排水管道连接,单独排至室外污水检查井;空调冷凝水应集中收集,采用间接排水的方式进入医院污水排水系统,并排到污处理站集中处理[18]。通过这些创新案例,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3 结语

在课程思政教育大背景下,无论是本科教育还是职业教育,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模式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深入挖掘毕业实习中的思政元素,找到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有效的融合点,这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需要专业课教师在提升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课程思政教育的意识,并且针对课程内容,挖掘出更多思政教育元素,并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敬业精神,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刻苦钻研的奋斗精神。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污水处理污水
处理污水
生活污水去哪儿了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污水的自述
污水罐坍塌
涌浪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