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加工贸易特征事实与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之谜:文献述评

2024-01-02王元颖

海关与经贸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生产率贸易效应

王元颖

一、中国加工贸易发展历程概述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特别是自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二十余年来,中国加工贸易有了巨大发展,曾经一度占据中国货物贸易的半壁江山。在后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影响下,世界经济逐步走向低迷,贸易保护主义、单边政治与逆全球化抬头,中国加工贸易出现份额下降、增长放缓甚至负增长态势。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2020年我国一般贸易增长乏力,加工贸易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态势,中国货物贸易增速放缓。2020年,我国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6462.57亿美元,比上年仅增长1.53%。其中,一般贸易进出口27796.64亿美元,同比上升2.92%。相比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因为两头在外,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更加严重。2020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11058.68亿美元,同比下降4.07%。其中,出口下降4.49%,进口下降3.33%。来料加工贸易进出口同比下降13.9%,其中出口下降13.2%,进口下降14.5%。进料加工贸易进出口同比下降2.4%,其中出口下降3.4%,进口下降0.3%。受政府经济刺激政策的影响,相比2020年,2021年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又都有了一定幅度的回升。2021年,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13145.99亿美元,同比上升18.87%;其中出口总额同比上升17.63%,进口总额同比上升21.29%。但是,由于受新冠疫情和加工贸易国际区域转移的双重影响,加工贸易最近三年在我国货物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从2019年的25.19%下降到2020年的23.80%,2021年中国加工贸易占比份额进一步下降,比重仅为21.72%。(1)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http://www.customs.gov.cn/customs/302249/zfxxgk/2799825/302274/index.html,由作者根据相关数据整理计算而得,下同。

2014年中国加工贸易出口与进口都达到历史最高值。2015、2016两年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分别同比下降11.64%和10.62%。受新冠疫情和后金融危机的影响,2019和2020两年中国加工贸易呈现负增长,在中国货物贸易中的份额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021年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为8263.14亿美元,占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24.56%;进口总额为4892.86亿美元,占对外贸易进口总额的18.21%;进出口总额为13145.99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出进口总额的21.72%。2022年前十个月,中国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3566.66亿美元,占货物贸易进出口的比重为63.85%;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0664.10亿美元,占货物贸易进出口的比重仅为20.29%。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仅为一般贸易的31.77%,已经不能占据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半壁江山。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就业压力、拉动国内配套产业发展、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但是受贸易保护主义、单边政治、逆全球化抬头的影响,中国加工贸易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份额急剧下降,面临着全球产业链重构、区域竞争与国际区域转移日趋激烈的挑战。

二、中国加工贸易特征事实研究

2008年,中国按照美元现值折算的人均GDP已达3468.30美元,按照当年世界银行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的标准3288美元,中国从下中等收入国家跃升为中等收入国家。截至2021年,中国人均GDP已达80975.79元,按照美元现值折算的人均GDP为12556.33美元,已经超过了当年世界银行上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的标准10835.52美元,中国已经从中等收入国家跃升为上中等收入国家。现在中国正处于从上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过渡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加工贸易仍然是劳动与资本双重过剩下中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之一。中国加工贸易不仅面临发达国家贸易竞争与制裁的限制,而且面临东盟、南亚、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日趋激烈的贸易竞争威胁。欧美与日本经济衰退极大地挤压了中国加工贸易的市场空间。而在国内,由于劳动力成本攀升、无序竞争和融资困境,也使其生存空间日渐狭小。在国际、国内双重困境下,面对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日益白热化的国际竞争和国内发展约束,中国加工贸易应该何去何从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

国外已有文献分别从组织形式、产权结构特征、空间选址等方面对中国加工贸易进行了多角度研究(Feenstra and Gordon,2001;Feenstra and Spencer,2005;Ma,Assche and Hong,2009;Fernandes &Tang,2015)。国内的相关文献研究则认为中国的加工贸易存在以下问题与特征:

(一)增值率增长缓慢、产业关联度低,加工贸易出口对中国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由此造成就业拉动效应不明显

陈漫(2001)认为加工贸易表面上虽然可以解决就业促进增长,但是可能无法实现经济的赶超,大规模从事加工贸易甚至是有损效率提升。“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与中国国内产业关联度低,远不如一般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而且成为中国经济“双顺差”的重要原因之一。曾卫锋(2006)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并没有带动制造业劳动就业数量的增加,其原因在于中国技术性资本品的相对短缺和加工贸易中非国有比重的偏低。裴长洪、彭磊(2006)则认为目前中国加工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增值率增长缓慢、产业关联度低;“出口导向”性使国际贸易摩擦频仍,并引致国家经济安全问题。胡兵、张明(2011)发现,加工贸易出口对中国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市场化水平、人力资本、研发能力、二元结构状况、金融发展、基础设施以及宏观经济稳定等因素制约了这一作用的发挥;而且,在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市场化水平、基础设施等多个变量的平均值尚未达到促进这一作用发挥的临界值。(2)胡兵、张明:《加工贸易出口是否促进了生产率增长——基于Malmquist指数和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财经科学》2011年第1期。汤碧(2012)认为,进行加工贸易的企业以外资企业为主,由于跨国母公司的控制,技术溢出较少,而且对我国本国企业造成挤压。(3)汤碧:《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国际经贸探索》2012年第10期。加工贸易的生产环节虽有所升级,但企业从事的仍主要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环节,盈利空间较小。加工贸易的发展始终与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孙玉琴、孙倩、王辉,2013)。郎金焕、史晋川(2013)认为在“两头倚重”型贸易结构下中国易受外部冲击的特点是发展的必然结果。贸易结构中加工贸易份额上升,则外部需求冲击会带来更大程度的国内投资和进出口波动;当一般贸易份额上升时,外部需求冲击会带来更大程度的GDP波动。因此,在一个“两头倚重”的贸易结构下,单纯调整贸易结构中的任何一部分都无法降低中国经济的宏观风险。(4)郎金焕、史晋川:《加工贸易、一般贸易与外部需求冲击的传导机制》,《浙江大学学报》2012年第10期。

(二)劳动力成本提高、人民币升值和资源价格上涨使中国加工贸易面临比较优势减弱的威胁;区域分布不平衡,使沿海地区开展加工贸易的劳动力优势逐渐丧失;中国加工贸易近年来国内竞争加剧,加快了区域转移和区域承接的步伐

Ma,Assche,and Hong(2009)的研究发现从中国省份的横截面数据来看,中国加工贸易进口的平均距离与中国加工贸易出口的平均距离负相关。第一,进口距离与出口距离的增加都对中国加工贸易具有负面影响。第二,相比对非东亚国家的出口,中国对东亚国家的加工贸易出口对于出口距离更加敏感,而对于进口距离则不那么敏感。郎丽华、赵红洁(2014)认为劳动力成本提高、人民币升值和资源价格上涨使中国加工贸易面临比较优势减弱的威胁;未来加工贸易在世界的区域分布将会转向劳动力、土地等成本相对低廉的中国中西部地区,成本更为低廉的东南亚及南亚国家和回流到劳动生产率高的发达国家。Fernandes &Tang(2015)认为相比于非加工贸易出口者,加工贸易规模具有更大更少的差异性。异质性企业合作的不确定性可以解释这些事实。王元颖(2021)则认为,近十年来加工贸易国内竞争加剧,加工贸易发展的省际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不断下降,中国加工贸易加快了区域转移和区域承接的步伐。区域转移和承接的进程也正是逐步实现区域收敛的进程,这也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区域差距在缩小。(5)王元颖:《后金融危机与新冠疫情双重影响下中国加工贸易国内竞争、区域转移和腾笼换鸟研究》,《海关与经贸研究》2021年第1期。

(三)中国加工贸易诸多问题集中表现为“有产业无技术、有技术无产权和有出口无产业”三点

加工贸易没有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相反,加工贸易会显著抑制技术变化,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率甚至比非出口企业更低(袁欣、张辰利,2014;秦兴俊、王柏杰,2014;张二震,2014;戴觅、余淼杰等,2014;张少华、蒋伟杰,2015)。从贸易方式看,加工贸易基本上采用外国生产要素与中国廉价劳动力的相结合的“中国出口”的形式,产品优势与销售渠道作为国家国际竞争力的两大核心因素都属于外资。在这里,“中国出口”已经只具备国家的地理意义,而模糊了国家的国民意义和生产要素的主体意义。(6)张幼文:《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实力——以“新开放观”看开放效益的评估方法》,《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第9期。

袁欣、张辰利(2014)认为加工贸易的基本含义是以“保税”为特征的一种贸易方式,它是在国际产业链“碎片化”产业条件下的一种国际间产品内贸易。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的区别在于加工贸易不是一种全要素贸易,而是一种以劳动力为基础的生产要素贸易,其本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劳务输出”。(7)袁欣、张辰利:《加工贸易的本质——从产业链和生产要素的分析视角》,《国际经贸探索》2014年第6期。秦兴俊、王柏杰(2014)认为中国主要以加工贸易的形式参与到国际分工,容易陷入“低端锁定”且不利于对外贸易结构升级。在国际产业向中国东部地区和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耦合转移”的态势下,促进企业由“嵌入式”向“构建式”模式升级转变、构建大国的国内价值链网络和从国家层面进行政策创新,是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升级的方向。(8)秦兴俊、王柏杰:《产品内分工、加工贸易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升级》,《国际经贸探索》2014年第7期。张二震(2014)则认为中国外贸转型发展不能“急于求成”,而是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从贸易方式来看,绝不是“薄”加工贸易而“厚”一般贸易;二是从价值链升级角度来看,也不是简单放弃“低端”而向所谓“微笑曲线”两侧高端全面升级;三是从产业角度来看,更不是放弃低端产业转向高端产业的“转产”。(9)张二震:《中国外贸转型:加工贸易、“微笑曲线”及产业选择》,《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第7期戴觅、余淼杰等(2014)认为加工贸易是中国存在“出口企业生产率之谜”的主要原因。在中国,近20%的出口企业完全从事加工贸易,这些企业的生产率比非出口企业低10%~22%,剔除加工贸易企业的影响就能使我们回到出口企业生产率更高的传统结论中。张少华、蒋伟杰(2015)的研究发现加工贸易没有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相反,加工贸易会显著抑制技术变化,对效率变化、技术效率变化以及规模混合效率变化没有显著影响。加工贸易表面上虽然可以解决就业促进增长,但是可能无法实现经济的赶超,大规模从事加工贸易甚至是有损效率提升。(10)张少华、蒋伟杰:《加工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供给和需求的分析视角》,《上海经济研究》2015年第6期。

(四)从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的贸易模式转型是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DVAR)提升的来源之一,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政策通过促进企业退出、进入和贸易方式转化等形式提升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国内附加值率

Yu(2014)认为厂商层面的进口与出口两种形式的关税减让都对生产率有积极影响,但是随着加工贸易进口份额的提高其效应会减弱。总体来说,进口投入品的关税减让对于生产率提高的效应要弱于对于出口品的关税减让;但是对于非加工贸易投入企业正好相反。两种形式的关税减让对于整体经济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最低达到了14.5%。胡浩然、李坤望(2019)的研究认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政策通过促进企业退出、进入和贸易方式转化等形式提升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国内附加值率。黄先海、郭晶(2019)则认为从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的贸易模式转型是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DVAR)提升的来源之一;持续存在的企业的集约边际变动是中国DVAR提升的主要来源。(11)胡浩然、李坤望:《产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政策效应:来自加工贸易的证据》,《世界经济》2019年第7期。

三、与中国加工贸易有关的FDI、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研究

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经济的长期增长只有靠技术进步来实现(Solow,1956)。资本形态的FDI对产出增长的作用有限,并且只能在短期中起作用。在长期中,FDI影响经济增长的唯一途径就是永久的技术变革。换言之,FDI技术转移是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已有研究争论主要集中于FDI与贸易对于技术外溢的作用差异(Hejazi and Safarian,1999;Damijan,2003;Lemoine and Kesenci,2004;Kugler,2006;Liu,2006;Lee,2006)。Hejazi and Safarian (1999)的实证研究认为技术外溢通过跨国生产和FDI比通过国际贸易具有更大的效应。忽略FDI作为技术传播的渠道会低估总的溢出效应和高估贸易的重要性。Pan(2002)基于中国实证研究表明具有硬通货、低借贷成本、比较强的出口能力和高不确定性回避的来源国的公司在股权结构中倾向于更高的份额。Damijan et al.(2003)则认为,在没有外资参与的公司,贸易仍然是国际R&D外溢的重要渠道:其实证研究并未发现FDI对没有外资参与的本地厂商正的外溢效应的证据,所以从福利的角度看,为了刺激对本地其他厂商的溢出效应以促进FDI的政策的落实是不可取的。Lemoine and Kesenci(2004)认为加工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中国贸易的技术升级。但直到现在,这些基于技术和设备进口的外向型、高竞争度的产业,对本土生产和国内产业的技术传播只具有有限影响。Kugler,M.(2006)的实证研究发现FDI外溢的部门模式显示知识增值发生于部门间而不是部门内,MNCs与本地上游供给商的外包联系成为了知识传播的渠道。溢出效应的水平和速率可以在相反的方向上进行。消极的水平效应强调技术转移是一个昂贵的过程,因为稀缺的资源被用来学习;积极的速率效应则认为技术溢出提高了国内厂商的未来生产能力(Liu,Zhiqiang,2006)。对于“中国是否以市场换到了技术?”这一问题,国内文献集中于“抑制论”“促进论”和“双刃剑论”三种观点。

(一)“促进论”与中国加工贸易溢出效应研究

“促进论”着眼于FDI和加工贸易对于中国经济和技术的溢出效应(张二震,2005;冼国明、严兵,2005;王红领等,2006;谢建国,2006;沈坤荣,2007;平新乔,2007;罗长远、张军,2008;徐毅、张二震,2008;王然等,2010;傅元海等,2010;刘康兵等,2011;娄朝晖,2011;毛日昇,2007、2009、2012)。王红领、李稻葵、冯俊新(2006)、江小涓(2002)的经验研究支持了“促进论”的观点,认为FDI的进入可以通过竞争机制促进本土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刘志彪(2006)的实证研究认为FDI在整体上对长三角制造业效率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沈坤荣、耿强(2001)认为,FDI可以通过技术外溢效应,使东道国的技术水平、组织效率不断提高,从而提高国民经济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张二震、任志成(2005)则认为FDI从两个方面促进了中国就业结构的演进。一是推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劳动力的转移;二是促进劳动力素质结构升级。(12)张二震、任志成:《FDI与中国就业结构的演进》,《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5期。谢建国(2006)的实证研究表明,FDI对中国省区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溢出效应,技术溢出呈现出一种区域性的差异。冼国明、严兵(2005)的经验研究则认为外资对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有显著的正面溢出效应,但这种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一些小型的创新项目上;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未跨越促使外资产生显著正面溢出效应的发展门槛。毛日升、魏浩(2007)对所有权特征、技术密集度与FDI技术效率外溢关系的经验研究,认为外资对全部内资技术密集型行业具有显著的正向技术外溢效应,而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技术外溢不显著;非港澳台地区的外资相较于港澳台地区的外资对内资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技术外溢作用较大且较为显著。(13)毛日昇、魏浩:《所有权特征、技术密集度与FDI技术效率外溢》,《管理世界》2007年第10期。罗长远、张军(2008)则认为,通过利用FDI,中国以“非一体化的国内市场”换取了“一体化的国际市场”;通过加工贸易这种形式使丰裕要素参与国际分工,并实现了中国在全球的比较优势。(14)罗长远、张军:《转型时期的外商直接投资:中国的经验》,《世界经济文汇》2008年第1期。

(二)“抑制论”与中国加工贸易“挤出效应”研究

“抑制论”则主要强调FDI对内资的“挤出效应”以及加工贸易对一般贸易的“挤出效应”(左大培,1997;高融昆,1998;何洁,2000;陈漫,2001;姜奇平,2004;张海洋,2005、2008;张幼文,2005;蒋殿春、张宇,2008;郑红亮,2008;李艳丽,2010;赵彦志,2011;张光南、朱宏佳,2013;吕大国、耿强,2016)。发达国家FDI产业选择依赖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能力和竞争能力(代谦、别朝霞,2006),而地区的开放度和产业集聚所产生的关联效应才是FDI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梁琦,2003;徐康宁、王剑,2005、2006)。张海洋(2005)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自主控制R&D的情况下,外资活动不仅对内资工业部门生产率提高没有显著影响,而且其产生的负向竞争效应抑制了内资部门技术效率的增长。平新乔(2007)则认为FDI对内资企业的“技术溢出”已大为减弱,产业内的外资份额已与内资企业的总生产率不显著相关;从FDI对中国企业缩小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之间距离的效果来看,外资进入并无显著作用。(15)平新乔:《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的溢出效应分析:来自中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的报告》,《世界经济》2007年第8期。范承泽、胡一帆、郑红亮(2008)利用1998-2002年公司与行业层面数据,对FDI对国内企业技术创新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表明FDI对国内研发投入的净作用是负的,一个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随着其引进外资的增多而减少。李艳丽(2010)认为FDI对国内整体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但是不同区域挤出效用的程度不同,对东部只有微弱的挤出效应,但是对于中西部地区则分别产生显著的挤入效应及严重的挤出效应。

娄朝晖(2011)考察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前中国加工贸易对经济总量增长、非农就业扩张和产业结构升级等长期经济发展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加工贸易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对国内就业状况有所改善,但对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很小。(16)娄朝晖:《加工贸易、发展效应及其偏差成因:中国1991-2007》,《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第5期。赵彦志(2011)发现FDI从总体上挤入了民间资本,挤入效应随着地区经济出口导向型程度的上升而下降。张光南,朱宏佳(2013)认为FDI对整体国内投资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而且在市场潜力越高的地区,其挤出效应越大。吕大国、耿强(2016)认为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其研究发现,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显著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加工贸易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由此认为中国应该更加重视一般贸易出口,充分利用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带动经济转型升级。(17)吕大国、耿强:《出口贸易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二元外贸结构的视角》,《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第4期。

(三)“双刃剑论”与中国加工贸易技术进步效应研究

“双刃剑论”则认为FDI对于国内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积极和消极效应并存。亓朋等(2008)认为外资企业的外溢效应主要表现在行业间和地区间,而在行业内,其外溢效应并不明显。(18)亓朋、许和连、艾洪山:《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8年第4期。薛漫天、赵曙东(2008)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和地区,外国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并不十分明显。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对内资企业生产前沿的影响上;水平溢出效应大多为负,体现了外企竞争的不利影响。(19)薛漫天、赵曙东:《外国直接投资的行业内与行业间溢出效应:哪些行业受益?》,《南开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范黎波、吴易明(2011)的研究发现FDI的水平关联溢出效应为负,而行业间的垂直关联溢出效应并不显著。这一结论对于外资引导与利用、相关产业政策的制订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20)范黎波、吴易明:《FDI技术溢出的水平效应与垂直效应——基于中国工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第3期。傅晗彧等(2022)的研究认为加工贸易的逆“自我选择”效应及税收优惠政策扭曲资源配置可能阻碍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提升;但是随工业化阶段的演进,加工贸易发展的专业化分工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等不断凸显,能够促进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提升,从而减弱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负向作用。

四、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之谜与加工贸易

李春顶(2010)最早提出了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之谜”,其后国内学者在其基础上,做了大量的拓展研究(施炳展等,2013;张杰、陈志远、刘元春,2013;范子英、田彬彬,2014;逯宇铎等,2015;戴觅、余淼杰等,2014、2016;高静,2017)。李春顶(2010)选取中国制造业所有30个行业1998至2007年的数据,全面检验了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发现存在大量的加工贸易企业是引起悖论的主要原因,在剔除加工贸易企业之后,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均值显著高于内销企业,“生产率悖论”由此化解。(21)李春顶:《中国出口企业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检验》,《世界经济》2010年第7期。

关于中国加工贸易与“生产率悖论”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出口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大量加工贸易企业的存在降低了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与国际竞争力,并且使中国出口企业在贸易利益分配方面处于不利地位(李春顶,2010;张杰、陈志远、刘元春,2013;张杰,2015;戴觅、余淼杰等,2014、2016);另一类则认为,中国出口企业不存在或者只部分存在“生产率悖论”,加工贸易的存在甚至促进了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的提升(施炳展等,2013;范子英、田彬彬,2014;逯宇铎等,2015;高静,2017)。

(一)中国出口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及相关研究

第一种观点认同李春顶(2010)的观点并做了拓展和深化研究。张杰、陈志远、刘元春(2013)从微观层面对中国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进行测算。发现加工贸易的DVAR显著低于一般贸易,外资企业DVAR显著低于本土企业;生产技术复杂程度高的行业具有较低的出口DVAR;推动中国出口DVAR上升的主要动力是民营企业与从事加工贸易的外资企业。从贸易利得的角度来看,加工贸易和FDI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张杰(2015)的研究发现中间品和资本品的进口均对中国企业R&D投入造成显著抑制效应,加工贸易方式是造成进口抑制企业R&D投入的重要原因,由此揭示出中国对外开放中“加工贸易困境”现象的存在。戴觅、余淼杰等(2014、2016)认为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之谜”这一现象完全是由中国大量的加工贸易企业导致的,剔除加工贸易企业的影响就能使我们回到出口企业生产率更高的传统结论中。其认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中国出现出口悖论的现象,其原因在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出口企业比非加工贸易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更缺乏生产率,在利润率、工资、R&D、技术密集度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更低的绩效。加工贸易出口厂商的较低的固定成本、中国特惠于加工贸易的产业与贸易政策都可以解释其低效率。所以,区分加工贸易出口与非加工贸易出口对于理解中国企业层面的出口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二)中国出口企业不存在或者只部分存在“生产率悖论”的相关研究

施炳展等(2013)的实证研究发现出口产品中加工贸易比例越高,出口产品的品质越高。外资企业通过加工贸易、溢出效应提升产品品质,通过竞争效应降低产品品质,总体上影响方向不确定。加工贸易比重下降具有双刃剑效应,虽然会使本土附加值上升,但同时降低了出口产品品质。所以在考虑贸易利益分配基础上提升本土企业的产品品质问题刻不容缓。(22)施炳展、王有鑫、李坤望:《中国出口产品品质测度及其决定因素》,《世界经济》2013年第9期。范子英、田彬彬(2014)认为加工贸易是构成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之谜”的关键部分,但相关研究对其繁荣却没有提供合理的解释。其实证研究发现加工贸易“不征不退”的出口退税制度使加工贸易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从而获得了长期稳定发展的空间。(23)范子英、田彬彬:《出口退税政策与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世界经济》2014年第4期。逯宇铎等(2015)的研究认为我国企业加工贸易活动对自身绩效(利润率、生产率)具有促进效应,但其长期作用有限。加工贸易对企业绩效的平均促进效应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最为明显,但最优区间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相对最长。(24)逯宇铎、戴美虹、刘海洋:《加工贸易是中国微观企业绩效的增长点吗——基于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5年第4期。高静(2017)认为加工贸易与出口集约增长紧密相关,但与出口扩展增长无关,因此出口扩展增长能够跳出加工贸易生产效率之谜的陷阱,而出口集约增长则无法做到。(25)高静:《出口集约、扩展增长与工业环境生产效率的悖论再解释——基于加工贸易的门槛效应》,《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

五、简要的结论、现实思考与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相关文献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中国加工贸易国内外竞争困境做出了研究和探索:(1)中国加工贸易特征性事实研究;(2)FDI、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研究;(3)加工贸易与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之谜,特别是李春顶(2010)关于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之谜”的研究以及后续文章对这个论题的探讨。李春顶(2010)认为一般来说出口企业的生产率要高于内资企业,但是中国却存在出口企业生产率低于内资企业的悖论,而加工贸易的存在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生产率之谜”。李春顶(2015)对中国企业“出口-生产率悖论”研究进行了综述,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这些研究深刻揭示了中国加工贸易与“生产率之谜”的关系,研究的不足在于相关文献大多是基于海关1998-2006年的数据库开展的,没有反映出中国加工贸易最近十年的新发展态势。由于现有文献对国别和国际竞争研究的缺乏,未能对中国加工贸易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国际竞争环境做出深刻的分析和刻画。中国加工贸易在全球经济复兴背景下的全球竞争中,既要面临发达国家在高端产业由于需求重叠引起的竞争与贸易摩擦(Wang and Wei,2007),又要面对发展中国家在中低端产业由于出口结构趋同引起的竞争(Shafaeddin,2004;Kehoe and Ruh,2010)。Shafaeddin(2004)认为中国加入WTO,从中短期来看,不会扩大它在劳动密集型产品领域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威胁,除非它试图进行货币贬值。Kehoe and Ruhl(2010)则发现从1980年代中期以来,与中国相比,墨西哥的经济增长是比较温和的,但墨西哥比中国得到了更多的贸易利益。

从加工贸易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来看,2007年,中国加工贸易对经济的贡献率为27.76%,与一般贸易对于中国经济的贡献率基本相当,甚至略高于一般贸易27.23%的贡献率。但是从2008年以来,加工贸易对于中国经济的贡献率急剧下降,截至最近的2021年,加工贸易占中国货物贸易的比重仅为21.72%,远远低于一般贸易61.58%的比重。加工贸易甚至已经不能占据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半壁江山。与之相对应,2021年中国加工贸易对于经济的贡献率仅为7.42%,远低于一般贸易21.02%的贡献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政方针。报告明确指出,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边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2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报告为中国加工贸易下一步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方向与指引。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深化,迭加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单边政治、逆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加速,中国加工贸易面临着全球产业链重构、区域竞争与国际区域转移日趋激烈的挑战。与之同时,我国已经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自贸伙伴已增至26个,并积极推进加入CPTPP和DEPA的进程。2022年1月,RCEP协议落地实施,原产地规则的零关税优惠也给中国加工贸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一方面,世界经济衰退与逆全球化抬头使中国加工贸易面临改革开放40年以来最严重的增长困境;另一方面,RCEP协议落地实施,加入CPTPP和DEPA进程的推进,也给中国加工贸易带来了新的发展路径与增长机遇。

猜你喜欢

生产率贸易效应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国外技术授权、研发创新与企业生产率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关于机床生产率设计的探讨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