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陈炉:女儿的嫁妆是成捆的陶瓷
2024-01-01崔霁云
崔霁云
著名作家贾平凹有一本小说——《古炉》,叙述了一个人,一个村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段不可回避的历史。在书中,他极力让古炉那个自古以来就烧陶瓷的村子有声有色、有气味、有温度。事实上,这个村子就是陈炉古镇,这里也的确是一个有声有色、有气味、有温度的地方。
欲言陈炉古镇,须先说“耀州窑” 与“耀州瓷”。
耀州窑,是中国古代八大名窑之一。耀州窑最初烧制地在黄堡。据黄堡镇出土宋代元丰七年(1084年)的《德应侯碑记》中记载,晋代永和年间艺人柏林为人们传授火窑甄陶之术。柏林被黄堡和陈炉后世的窑工供奉为“窑神”。黄堡镇是耀州窑从创烧走向巅峰的重要基地,从创烧到宋代达到鼎盛时期,形成了“十里窑场”的宏大规模。随着耀州窑的逐步发展,黄堡镇烧制瓷器的原材料坩土资源逐步枯竭或难以开采,耀州窑的烧制中心逐步由黄堡镇向坩土资源埋藏丰富的陈炉镇迁移。
自唐代至今1300多年以来,在烧制耀州瓷的众多的窑场中,陈炉古镇是自宋元以后,唯一连续烧造从未间断、活着的耀州窑场,是如今研究古陶瓷的活化石。
耀州瓷,北方青瓷,以资质细腻、色泽青润、滴翠若玉、造型古朴著名于世。在其达到鼎盛时期的宋代,耀州瓷,属北方青瓷系列,是一种创烧于唐代的北方青瓷品种,因质地细腻,曾与汝窑、官窑、定窑、钧窑、哥窑五大名窑齐名比肩,成为北方青瓷的代表。因产地在陕西的耀州,故名耀州瓷。耀州瓷在宋代成为向朝廷进贡不可或缺的贡品。
在陕西,耀州瓷不僅是朝廷贡品,还是姑娘们的嫁妆。因为在这座陶瓷古镇上有一个特别的习俗,这里的居民家中如果有女儿要出嫁,家里要为她准备的嫁妆别的都可以省,成捆的陶瓷却绝对不能少。因为当地几乎每家都在制瓷,姑娘出嫁带的陶瓷也都是自家烧制的,这既代表了父母对孩子的一片爱心,又是展示各家手艺的方式。
现在一眼望去,古镇形似大盆,在其“盆沿、盆底、盆帮”布满了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民居、陶墙、窑场。
走进古镇,也就来到了一个陶瓷世界:一眼望去目光所及都是“陶”,所到之处皆为“瓷”,山坳遍布古窑场。展现在游人眼前的是一道道“罐罐垒墙,瓷片铺路”的独特风景。再看两边墙壁上的瓷器在阳光下反射出古朴神秘的光泽,映衬着制瓷人家明亮的炉火,时光在这里仿佛放轻了脚步,让人不由自主怀想古镇过去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