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约会地山雀
2024-01-01李惠席学博
李惠 席学博
编者按:地山雀是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的特有物种,为地栖性鸟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卢欣教授团队以地山雀为研究对象,聚焦鸟类长期、大尺度的野外生活史和社会行为的研究。从2004年至今,团队成员每年都会前往青藏高原进行地山雀的环志和行为观察等野外工作。通过长期的野外研究,团队在地山雀合作繁殖行为、领域继承等方面的研究屡获突破,成果陆续在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发表,夯实了生物学理论基础。同时,团队报道了青藏高原众多鸟类繁殖生态数据,为我国高原鸟类研究和可持续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还未入夏,武汉却已经启动炙烤模式,沥青路面被晒得有些软化,路上行人步履匆匆以躲避烈日。此时,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一群学生却在讨论着接下来该穿哪一款棉服和冲锋衣,因为又到了出发去青藏高原见一见老朋友——地山雀的时候了。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苍茫的高原看似荒凉寂寞,实则生机勃勃,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而我们的老朋友地山雀,是一种小型雀形目鸟类,作为青藏高原特有鸟类之一,就生活在这片高原上。为了赴这场一年一度的约会,我们需要跨越海拔4000多米的高度差,酷暑到严寒的温度差,从芳草萋萋的千湖之城进入神秘壮美的雪域高原。
在我们积极准备着出行物资的时候,地山雀也迎来了一年中短暂的繁殖季。每年的5月至8月份,青藏高原地区温度回升,降雨量增加,生物生存繁衍的资源得到补充,高原上的生灵们从寒冷贫瘠中得以喘息,是包括地山雀在内的很多动物繁衍后代的好时机。高原的夏天转瞬即逝,鸟儿们忙碌起来,开始了求偶、筑巢和育雏,因此我们到达目的地之后,便马不停蹄地在这美丽壮观的雪域之上寻找地山雀。
成年地山雀不过我们的巴掌大小,羽毛灰扑扑的,和当地环境色彩十分接近,这样不起眼的小鸟观察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会通过寻找地山雀的巢穴帮助确定周围环境是否有地山雀。地山雀作为初级洞穴鸟,配对的夫妇繁殖季会协同配合在土壁或者地面挖洞筑巢。它們的巢穴洞口是一个直径约8厘米的圆形,洞道底部中间微微向上凸起,用手电筒照射洞道,洞壁干净无杂草蜘蛛网,调整角度还能观察到部分巢材。锁定了巢穴位置之后,我们就依此为据点向外辐射,观察有无地山雀在领域内活动;若有,便可夜间堵洞,次日清晨再进行捕捉标记放飞,以便于长期跟踪研究。
随着大范围的搜索,我们标记了大量的地山雀,迎来了约会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需要详细记录地山雀夫妇之间的互动程度、觅食情况,以及家庭中是否有帮助者(通常为地山雀夫妇往年繁殖的雄性个体)的存在等。一旦观察到地山雀夫妇叼着虫子进巢,便可以判断其进入了育雏期。25天左右的育雏期,地山雀夫妇会专心地、不停歇地在地面找寻虫子,喂养自己的孩子。我们则需要跟随地山雀觅食的脚步,与它们斗智斗勇,在确保不造成伤害的前提下取出它们嘴里的食物,保存记录,以分析它们的食性。
在这一阶段,我们通常也会观察到地山雀家庭各自不同的有趣故事。比如位于河沟巢的地山雀夫妇育雏期前期十分和睦恩爱,丈夫会在妻子孵卵出洞的时候迅速送上虫子美食,补充妻子的食物摄取。而这样的亲密关系却在后期发生了变化,地山雀丈夫开始出现在其他的领地,对着其他雌性地山雀求偶。有的时候它能成功与其交配,而更多的时候会遭到这个领地雄性地山雀驱逐。
育雏期的最后一周,也到了此次约会的最后阶段,此时地山雀宝宝们大多已经长到接近爸爸妈妈的体型大小,我们通过测量,精准定位地山雀的巢室位置,在其正上方前侧垂直挖开一个坑洞,便于捕捉标记尚在巢内的地山雀宝宝。此时的地山雀爸爸、妈妈会加强对巢穴的守卫程度,发现我们长时间在巢穴附近,会以鸣叫、低空飞行逼近等方式威慑驱赶我们。因此我们的工作既要保证不伤害地山雀宝宝的健康、恢复其巢穴的完整性,又要兼顾地山雀爸爸、妈妈的状态。青藏高原气候变幻莫测,工作当中经常会突遇风雪冰雹,有时候可以迅速躲避,但更多的时候,为了尽可能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我们会选择冒着风雨,匍匐着继续完成工作。
从2004年至今,我们和地山雀的约会已经持续了19年,不曾间断。这19年间,我们团队的足迹遍布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探索了40多个地山雀野外研究点,积累了100多个地山雀种群数据。团队通过考虑其生活的环境特征和个体社会行为、生理或遗传特征这两类调节动物种群的主要因素,分析极端严酷环境下有机体的种群动态,深入透视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本质规律。其中关于地山雀生活史研究、合作繁殖行为中帮助者效应、性别内竞争,以及领域继承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多个国内外知名期刊。从识别地山雀个体到观察其社会组织和行为,我们发现,地山雀的合作繁殖行为是源于种群性别比例失衡:多出来的育龄雄性无法独立繁殖而选择去帮助父母抚育下一年的弟弟、妹妹,以尽可能完成自身基因传承的使命;在双亲照顾的鸟类中,婚外父权(epp)现象出现的比例高达81%,而合作繁殖鸟类存在epp的概率为9%。我们对地山雀epp现象的研究结果表明,从自然角度来说,epp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关乎个体自身基因能否遗传下去。对于雄性来说,在不必付出亲代照顾的情况下,通过婚外父权让别的个体帮忙养育自己的后代是很划算的事情。当然,雄性为了防止这种后代损失,也发展出相应的配偶守卫策略,二者此消彼长,相互博弈,各显其能。我们挖掘隐藏在地山雀复杂社会行为背后的进化意义,期待揭开地山雀更多的未知面纱。
在这一片壮阔而又隐秘的高原之上,我们记录着一代又一代地山雀在这里出生,在这里消亡。年年岁岁,我们和地山雀的约会依旧在继续,做那片神奇高原和地山雀故事的讲述人。
责任编辑:贾倩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