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习近平关于旅游工作重要论述探究
2024-01-01侯玉霞李杨雯
侯玉霞,李杨雯
(1.桂林理工大学 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2.广西旅游产业研究院,广西 桂林 54100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旨在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旅游事业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广涉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对外交往等方面的科学体系,有力推动了旅游行业变革,开辟了旅游业发展新境界[1]。“十四五”时期,我国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对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思想纵览:习近平关于旅游工作重要论述的发展阶段
自2013 年3 月担任国家主席到2022 年4月,习近平在各大会致辞、考察讲话、贺信贺词、重要批示中发表了68 次关于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共计约8 500 字。从生态、文化、经济、社会、外交等宏观层面对旅游业进行了深刻剖析。习近平旅游工作重要论述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13—2015 年,思想奠基。在这一阶段,习近平关于旅游工作重要论述以“两山论”为逻辑主线,从本质上阐述了旅游业同生态环境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在此基础上,习近平进一步论述了旅游与扶贫开发及美丽乡村建设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并就厕所革命和文明旅游做出了重要指示,为旅游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2016—2020 年,融合发展。这一阶段,旅游外交稳步推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两山”论内涵进一步丰富,厕所革命取得重要进展。2016 年,习近平在已有“三个自信”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自信,把我们党对文化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论述遗产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时,习近平都将文化保护放在首位,并鼓励文化创新表达,让人们不断感悟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凝聚起了民族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十三五”期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旅游业积极融入国家战略体系,发展态势稳中向好,成为了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幸福产业[2]。
第三阶段:2021 年至今,全面推进。“十四五”时期,我国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将向高层次和多样化转变。在新的发展阶段,旅游业面临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习近平关于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主要围绕产业融合、旅游创新、治理能力、乡村振兴等展开,为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基本观念:促进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在新的发展阶段,旅游在人民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将不断扩大,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从多个角度就促进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精准论述,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紧落实旅游业生态文明建设“两山论”
生态文明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前提,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保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的提出阐明了经济发展同生态保护间的协调关系,是习近平关于旅游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遵循。在城市规划方面,他多次提到要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着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人民生活品质。在公共基础设施改建方面,“厕所革命”可谓最具代表性,习近平认为于旅游业而言,厕所问题从来不是小事情,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真抓实干。在国家公园建设方面,习近平指出要秉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共同体”理念,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冬奥场馆考察调研时,他强调要突出绿色办奥理念,让体育设施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借着冬奥会筹办带来的发展机遇,“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愈发深入人心。此外,无论是在内蒙古马鞍山林场、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还是在长江、黄河流域考察调研时,习近平都着力强调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云南滇池、桂林漓江、青海湖及雅鲁藏布江视察时,他肯定了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成效,并指出要再接再厉,推动生态系统持续优化。目前,随着《“十四五”生态保护监管规划》的出台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有序开展,旅游业要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早日实现美丽中国目标贡献行业力量。
(二)深刻把握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定位
2013 年习近平就提出旅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全国考察调研期间,他多次强调旅游行业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掘特色资源优势,使其成为支柱型产业。2015 年在云南考察时,习近平作出特别批示,“云南要发挥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3]。同年,他在视察贵州时指出,“贵州风景名胜资源丰富,要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4]。宁夏作为塞上江南,风光秀丽,2016 年他在此考察时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5]。该讲话将全域旅游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肯定了宁夏积极探索以旅游业带动其他行业融合发展的创新举措。2018 年习近平在海南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培育旅游消费新业态新热点,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服务”[6]。这些讲话和指示明确了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要大力发挥旅游业的比较优势,确立旅游业的主导地位,着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不断丰富旅游业内涵。
(三)持续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进程
习近平非常关心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他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文化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1983 年他在河北正定工作时就意识到了正定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他创立的“正定模式”成为了旅游发展的典范。当选为国家主席后,在论述旅游工作时,他也多次提到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一方面,他认为对古城古迹、历史文物要怀揣珍爱尊崇之心。2022 年在山西平遥古城考察时,他指出要统筹好旅游发展和古城保护,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同时,他也十分重视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2018 年在广州考察时,他指出城市规划建设不能急功近利,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7]。另一方面,习近平多次强调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重要意义。旅游业作为保护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抓手,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少数民族省区考察时,习近平肯定了文旅产业带动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卓越成效,并就其促进民族团结展开了诸多论述。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早在2012 年,习近平就提出要统筹好“爱国主义教育”和“发展红色旅游”间的关系。2016 年在宁夏将台堡三军会师纪念馆,他再次阐明搞红色旅游不能盲目追求形式化的东西,要注重其精神内核,让人们真正受到教育。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旅游业在传播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要深刻领悟习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我国文旅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四)鼓励科技创新赋能旅游行业智慧发展
2015 年12 月,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拉开帷幕,习近平在开幕式致辞中提道:“去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这里举办,推动了智慧旅游等新业态快速发展,让这个千年古镇焕发出新的魅力。”[8]习近平的讲话既肯定了乌镇互联网建设成效,也肯定了乌镇坚持守正创新发展旅游业的魄力,强调了旅游行业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以更好地同时代接轨。2017 年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强调要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而这也在政策层面上为推动旅游业智慧发展提供了方略。2018 年习近平考察了海南省数据大厅,了解到通过运用大数据云技术,海南旅游、防灾减灾工作成效显著,他鼓励海南继续在大数据建设上积极探索,创造更多经验。习近平不仅鼓励科技创新在旅游管理和服务层面的应用,也十分重视其在旅游资源保护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2019 年他在敦煌莫高窟考察时,提出了“文物保护主要依靠科技”这一重要论断。2021 年在武夷山国家公园视察时,他强调要坚持科学创新发展,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科技支撑能力。可见,习近平鼓励科技创新赋能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他的重要讲话和论断站在国家层面的高度为旅游行业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实现旅游业智慧化转型做出了理论贡献。
(五)充分发挥旅游在外交领域的桥梁作用
习近平历来重视旅游在外交中的基础性作用,他认为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在多次出访和会见外国领导人时,他都把旅游交流作为重要议题[9]。旅游年作为旅游外交的重要载体,在外交事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俄、中韩、中印、中日、中欧等旅游年的成功举办增进了两国人民间的友好交流,推动了两国间的经贸往来,正如习近平在多次国际会议中所言,“旅游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的有效手段”[10]。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也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文旅合作。无论是创办丝绸之路艺术类展馆联盟、打造特色文化节会,还是签署文化遗产合作文件、缔结免签协定,都有利于密切彼此往来,促进民心相通,加深对各国文化的理解包容,进而推动外交事业长足发展。2019 年,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说,“我们期待同各方一道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人文交流,实施更多民生合作项目”[11]。旅游外交是外交工作的新领域,是践行习近平“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的有效实施方式,亦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全球化思维。
三、理论渊源: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淀与融合
习近平关于旅游工作重要论述是在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创新历代主要领导人旅游工作思想的基础上,站在治国理政的高度对旅游工作所作出的系统阐述。
(一)马克思主义中蕴藏的旅游思想
马克思在其系列著作中并未直接提到过旅游,这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直接关系,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也蕴含了旅游思想。
其一,马克思休闲观十分重视人的价值。所谓“闲”,是马克思指出的“不被生产劳动所吸收的时间”。马克思将休闲视为人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将休闲定义为“发展智力,在精神上掌握自由的时间”[12]。旅游作为一种现代休闲方式,在带来愉悦性的同时,也能让人们在一定时间内寻找本我,发现自身价值。习近平多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并认为发展旅游正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其二,马克思生态观十分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马克思说“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3]。人不能独立于自然而存在,人类任何社会实践活动都要以尊重自然为前提,否则就会打破生态平衡,反过来危及人类自身。正是基于对生态环境的考量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认识,习近平先后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等重要论断,对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其三,马克思共同富裕观十分重视循序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同富裕虽然是共产主义的目标,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个过程”[14]。习近平指出“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目标,它并不是所有人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达到同一个富裕水准”[15]。从制定脱贫攻坚目标到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再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重视的循序性,是马克思共同富裕观在中国新时代背景下的生动诠释。
(二)中国传统旅游文化
在中国传统旅游文化中,儒道两家的旅游思想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16]。儒家强调以和为贵,《论语·学而》中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说法。“一带一路”的提出正是为了促进中国同沿线国家合作共赢,并持续开展文明对话,它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是从“人和”上升到“天下一家”的具体实践;道家强调天人合一,庄子认为“天和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应当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习近平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两山论”“美丽中国”“绿色发展”等重要理念是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延续与发展。
(三)新中国共产党历代主要领导人旅游工作思想
改革开放前,旅游业主要是作为一种外交手段。而毛泽东独具慧眼,阐述了旅游可以增加实践、广交朋友,能真实感受乡土人情。同时作为老一辈革命家的他领导工农红军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历史伟绩,战火年代所孕育的红色革命精神为后辈学习红色文化,开展红色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提出要把旅游业当成经济产业来办,他认识到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很高的产业。在旅游业发展中他注重政府主导,充分调动行业积极性,使得中国旅游业得以快速发展,同时他强调在加强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时至今日,这些思想对旅游行业的发展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江泽民认为旅游业不仅有经济功能,还有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就业,拓展知识。他提出旅游行业要科学发展,因地制宜,注重质量。
胡锦涛就如何实现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他指出旅游行业要开放、科学、和谐的发展,要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积极主动同国际社会进行旅游交流与合作。
习近平关于旅游工作重要论述与历代领导人旅游工作思想一脉相承,并不断进行着发展与创新,它是党治国理政思想的一部分,对指导“十四五”时期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鲜明特质:感性与理性并存的思想光辉
本章采用关键词词频分析法对习近平关于旅游工作重要论述进行研究。通过统计核心词汇在重要论述中出现的频次,可以客观地判断出研究主题的热点、知识结构及发展趋势。运用Nvivo11 质性分析软件处理68 条习近平关于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绘制出关键词词云图谱,如图1 所示。此外,为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本文也列出了词频排名靠前的四字词语:中华民族(7 次,加权百分比0.13)、因地制宜(6次,加权百分比0.11)、脱贫致富(3 次,加权百分比0.06)爱国主义(2 次,加权百分比0.04)、青山绿水(2 次,加权百分比0.04)、一带一路(2次,加权百分比0.04)、冰天雪地(2 次,加权百分比0.04)、少数民族(1 次,加权百分比0.02)、对外开放(1 次,加权百分比0.02)。
图1 习近平关于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关键词词云图谱
由图1 可知,在68 条文本内容中,文化、生态、保护、人民、合作、乡村、民族、经济等处于图谱的核心位置,是习近平关于旅游工作重要论述的高频词汇。此外,由表1 可知,中华民族、因地制宜、脱贫致富、爱国主义、青山绿水、一带一路等是出现频次较高的四字词语。基于此,本文分析归纳出了习近平关于旅游工作重要论述的鲜明特质。
(一)总揽全局的战略眼光
习近平在谈论旅游工作时,是站在治国理政的高度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角度全面阐述了发展旅游为了什么、发展旅游依靠什么、如何发展旅游等多个问题。将发展旅游同生态保护、文化自信、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大国外交等时代议题结合在一起,深刻阐明了它们之间互促共融的逻辑关系,开辟了中国旅游发展的新境界。
(二)人民至上的宗旨情怀
习近平曾指出:“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17]每到一地考察调研,习近平都十分关心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经济状况乃至精神依托。在指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时,他都将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放在首位;在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过程中,他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在论及城市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时,他强调要保护传承好地方文化,让人们记得住历史,留得住乡愁。此外,在论述民族工作时,习近平强调“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习近平想人民之所想,盼人民之所盼,始终牢记党的初心使命,时刻践行“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谱写出催人奋进的时代华章。
(三)实事求是的辩证思维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方法是唯物辩证法,习近平关于旅游工作的指示和重要讲话无不透露出辩证思想的光芒。在谈论生态文明时,他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等重要论断,体现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强调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性。针对红色旅游景区在开发建设上追求大规模、高标准,忽视精神价值引领等问题,他指出:“爱国主义教育和发展红色旅游是两个概念,两方面要统筹”。在论述扶贫工作时,习近平曾指出“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18]。贫困地区要想脱贫致富就必须转变思想,淡化贫困意识,“因地制宜找准发展路子”,所谓“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习近平关于旅游工作重要论述是马克思理论中国化的生动实践,其所体现的辩证思维和实事求是的价值取向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推动旅游行业行稳致远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四)合作共赢的开放胸襟
2013 年,习近平在中俄旅游年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19]可见,习近平旅游外交思想以“和”为贵,旨在推动文化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通。无论是举办旅游年还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同沿线国家开展旅游合作、文化与经贸交流,都体现了他开放包容、互助合作的大局观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展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融入世界潮流的国际视野和大国担当,为加强中国同各国合作伙伴关系、推动旅游业发展同世界接轨作出了实际贡献。
四、实践指引:推动国家战略方针纵深化发展
习近平关于旅游工作重要论述是立足国家发展大局,结合国内外旅游形势,基于对社会经济效益的综合考量作出的科学研判,对促进“十四五”时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建设美丽中国、文化强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重要实践指导意义。
(一)推进旅游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
习近平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其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2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旅游业作为典型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较大优势。在新的发展阶段,旅游业要坚持生态优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方面,要自觉践行“两山”理论,将保护和改善环境贯彻行业发展始终;另一方面,要在综合评估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之上,结合各地自然禀赋和区位优势,实现特色发展。此外,旅游企业要不断创新,走绿色发展之路,积极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并引导消费者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旅游业要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以实际行动为美丽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二)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习近平认为旅游是修身养性之道,中华民族自古就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0]。旅游能帮助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把文旅融合发展单独成章,提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十四五”时期,我国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在新的发展阶段,文旅行业要注重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打造,用原创IP 讲好地方文化,打造城市旅游新名片;要加快推动数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升景区运营管理水平和游客满意度;同时,要基于各地资源优势,积极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打造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极。加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适应时代变化所作出的必然选择,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保障。
(三)拓展旅游外交合作空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价值理念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旅游外交作为新时代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深入推进中外文化经贸交流,加强中国同世界各国合作往来,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自2017 年旅游外交由部门推动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我国成功与多国举办中外旅游年,发起成立了多个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性旅游组织,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深化旅游合作,促进了各国同中国民心相通。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要以建交周年、高层互访为契机,开展多层次的对话交流活动,继续巩固“一带一路”旅游合作成果,开展一系列智慧旅游、线上演出等主题交流活动。要深入实施亚洲旅游促进计划,推进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深化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等合作。要积极主动分享我国旅游业发展经验,为全球旅游业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五、结语
习近平关于旅游工作重要论述以促进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从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定位、文旅融合、科技创新、旅游外交五个层面对我国旅游事业发展做出了精准研判、指明了前进方向。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在继承弘扬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新中国共产党历代主要领导人旅游工作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对十八大以来旅游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取得的成就总结而来。习近平关于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彰显了习近平总揽全局的战略眼光、人民至上的宗旨情怀、实事求是的辩证思维、合作共赢的开放胸襟。“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深刻领悟习近平关于旅游工作重要论述,推动建设美丽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及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