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泽县林业有害生物调查分析

2024-01-01徐同磊

南方农业 2023年20期
关键词:光泽县松材危害

徐同磊

(光泽县林业规划设计队,福建光泽 354100)

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危害森林、林木和林木种子正常生长并造成经济损失的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1-2]。随着林业的长足发展,交通网络系统也日趋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也随之普遍。由于福建省光泽县人工商品林数量众多,树种较为单一的林情造成了脆弱的生态系统,有害生物缺乏天敌、繁殖能力强及传播速度快,导致在治理方面存在困难。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光泽县发生并造成危害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有松材线虫、马尾松毛虫、松墨天牛、云南松毛虫、松梢斑螟、松针褐斑病、竹笋禾夜蛾、刚竹毒蛾、杉木炭疽病和板栗疫病等。主要危害的林木有马尾松、杉木、毛竹、板栗等。

光泽县各类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近0.24 万hm2,主要是马尾松毛虫和板栗疫病危害,几乎年年发生;其他林业有害生物只在局部偶尔发生。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多呈面积小、虫口低、轻中度危害为主的特点。

1 研究区域概况

光泽县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北段东南坡,地理坐标为东经117°00′~117°40′、北纬27°18′~27°59′,省界长270 km。东与建阳区、武夷山毗邻,南与邵武市相连,西与江西省黎川县、资溪县接壤,北与江西省贵溪市、铅山县交界。平面轮廓近似东北—西南延伸的平行四边形,南北长约84.7 km,东西宽约53.7 km。全县土地总面积2 240.18 km2,其中林地面积15.60 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9.64%。从数据上来看,目前调查到128 种林业有害生物,虽未造成较大面积的灾情,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形势严峻,林地由于生境破碎化严重、森林物种单一及地形地貌复杂等原因,时刻面临有害生物灾情扩大化的威胁。

2 调查范围及对象

2.1 调查范围

调查范围包括全县7 个乡镇(鸾凤乡、崇仁乡、李坊乡、华桥乡、司前乡、止马镇、寨里镇)和两个林场(华桥林场、止马林场)的森林生态系统的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观赏(名木古树)和四旁绿化树木,以及花卉、苗木、种实、果品、木材及其制品的生产和经营场所等。重点调查区域为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区位、重点林区、沿高速公路(铁路)与国道等交通沿线两侧区域、与外省交界地区的森林,具体调查监测点分布及路线如图1所示。为保证调查数据的可靠性与有效性,监测点和线路尽量相对均匀地分布在光泽县各个地区。寨里镇、司前乡及鸾凤乡为重点调查区域,分别调查其人工造林、经济林、竹类、绿化树种、原生阔叶林及次生林等的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特别针对人流物流量大、生产生活集中的区域进行重点摸底调查。

图1 光泽县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监测点分布及路线图

2.2 调查对象

明确调查对象是整个有害生物调查工作的基础,是关键和重要的环节[3]。调查的主要树种包括马尾松、湿地松、杉木、毛竹等人工林商品林树种,以及油茶、柑橘类和其他经济林树种和果树,还包括香樟、竹柏、罗汉松、鸡爪槭、紫薇等园林观赏用树及其苗圃地幼苗。

3 研究方法

3.1 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主要采用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4-5]。科学设置调查线路,尽可能多地覆盖不同的林分类型、海拔、行政区域、人口稠密区及交通节点等区域。设置重点踏查点,对于人为活动干扰严重、生态系统单一的人工商品林及历史上记录林业有害生物的高发性区域重点进行调查监测。

轻度及以上危害的要设立标准地调查。根据《福建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技术方案》,人工林标准地累计面积不少于有害生物寄主面积的3‰;天然林不少于0.2‰;种苗繁育基地不少于栽培面积(数量)的5%。在本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过程中,共发现轻度及以上发生程度的林业有害生物10 种,并对这10 种有害生物设置标准地进行进一步调查,共设置了22 个标准地。

3.2 信息采集

在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的踏查过程中,采集到病害标本和虫害标本共128种,经鉴定确定到种的有122种。其中,病害标本65 种,经鉴定确定到种的有65 种;虫害标本62 种,经鉴定确定到种的有56 种,待鉴定的有6 种;有害植物1 种,经鉴定确定到种的有1 种。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4.1 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发生情况

林业有害生物调查过程中,记录到油茶软腐病、松赤枯病、梨锈病、竹黑痣病、毛竹基腐病、紫薇煤污病、小叶黄杨膏药病、桂花膏药病、微红梢斑螟、松梢小卷蛾、刚竹毒蛾、丝绵木金星尺蠖及星天牛等有害生物发生程度在轻度及以上,对本地的森林生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且存在扩大风险。通过梳理将光泽县内危害程度轻度及以上的林业有害生物的分布、寄主及危害情况进行了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发生程度轻度及以上的14 种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占总数的10.94%,其中油茶软腐病、松梢小卷蛾、毛竹基腐病危害面积相对较大,主要侵害光泽县的油茶、马尾松林、毛竹三大经济物种,但危害范围也相对集中,扩散趋势不明显并且易于控制。微红梢斑螟和刚竹毒蛾危害面积相对较小,但危害范围较大,有进一步扩大危害的趋势,且虫体在光泽县皆可繁殖3~4 代。松材线虫于2020 年发现,2021 年被划定为轻型疫区,虽目前发病面积仅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2.4‰,但松材线虫病传播强、危害重。当地政府应高度重视,逐年按要求上报发病情况,每年制订相应的防控方案。建议在加强中幼林抚育的同时,当地林业部门应该加强监测、重点防治,避免灾情扩大化。

表1 光泽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程度轻度及以上情况

4.2 林业有害生物标准地调查情况

根据《福建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技术方案》要求。1)对于本地区未记录或未监测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应设立标准地详细调查其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2)轻度危害以上的要设立标准地调查。在本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过程中,对10 种有害生物设置标准地进行进一步调查。共设置了22 个标准地,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光泽县林业有害生物标准地调查情况

结合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状况及光泽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历史,综合样方调查数据,笔者认为光泽县应重点开展对油茶软腐病、松赤枯病、微红梢斑螟、松梢小卷蛾、刚竹毒蛾5 种病虫害的防控。

4.3 林业有害生物调查新发现情况

此次调查采集并经鉴定确定的各种林业有害生物中,通过查找文献并查阅本地历年发生的病害原始记录,确定以下病害为光泽县新发现的种类:茶白星病、茶梅软腐病、茶梅炭疽病、枫香漆斑病、桂花膏药病、桂花褐斑病、桂花漆斑病、含笑漆斑病、红豆杉叶斑病、红豆杉叶枯病、红枫根腐病、红叶石楠炭疽病、棘皮桦叶斑病、梨灰斑病、罗汉松叶枯病、毛竹秆基腐病、毛竹叶斑枯病、木荷褐斑病、晚樱褐斑穿孔病、香樟膏药病、小叶黄杨膏药病、银杏褐斑病、油茶软腐病、油茶枝干癌肿病、竹柏炭疽病及竹柏叶尖枯病,共计26 种,占光泽县林业有害生物调查总数量的20.31%。通过查找《福建昆虫志》《福建省昆虫名录》《中国经济昆虫志》《中国森林昆虫》《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等文献,并查阅本地历年发生的虫害原始记录,确定以下虫害为光泽县新发现的种类:豆盗毒蛾、柳蝙蛾、松梢小卷蛾、松茸毒蛾、小褐锈叩头虫、浙江黑松叶蜂、竹篦舟蛾、黑褐盗毒蛾及焦艺夜蛾,共计9 种,占光泽县林业有害生物调查总数的7.03%。

4.4 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情况

在这次林业有害生物调查工作中,共发现了外来有害生物3 种。马尾松松针褐斑病:寄主是马尾松,分布在司前乡。罗汉松叶枯病:寄主为罗汉松,分布在鸾凤乡、李坊乡。松材线虫病:寄主马尾松,分布在鸾凤乡、崇仁乡、华桥乡,暂时未造成较大危害。

5 小结

光泽县林业有害生物除松材线虫外,未对当地造成重大危害,但因种类多、分布广、范围大存在极大隐患。如果不重视长期监测及综合防治,极有可能形成灾害造成损失。油茶软腐病、毛竹基腐病、松梢小卷蛾等,发生量大、分布范围广、繁殖迅速,如不进行积极除治,极有可能造成树种的死亡。针对此类有害生物,须加强对其的调查与监测,做好灾害预警及防治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对于外来林业有害生物松材线虫,存在扩散蔓延的经济和环境风险,因此对松材线虫病进行风险管理非常必要。目前受灾面积仅占全县林地面积的2.4‰,加上后续的除治工作,疫情虽然得到控制,但由于其病害繁殖和传播快的特点,一直存在较大的风险。对于疫区要重点防控,非疫区要加强松科植物及其制品的检疫,重点以监测为主预防为辅,严防松材线虫病的传入。

猜你喜欢

光泽县松材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药+酒 危害大
《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出台
光泽县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政府与市场关系视角下光泽县茶产业发展困境与对策分析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防治及对策——以重庆市为例
我国松材线虫病的主要防治技术探析
酗酒的危害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光泽县竹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