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体系构建

2024-01-01洛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蔡丽朋

内江科技 2023年9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产教生产

◇洛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王 丽 蔡丽朋

本文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从制定基于OBE理念的生产实习课程大纲、构建科学的质量保障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及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等方面对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体系进行构建,实践表明这些措施的实施,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显著提高。

进行工程教育认证是提高工程教育国际化、国际学历互认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建设一流本科专业的重要举措,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构建专业教学体系时,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践环节,均需对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贯彻OBE理念,提高教育质量。

生产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组织学生深入施工、设计现场参与施工组织与管理、实际设计项目,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生的土木工程专业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洛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始建于1984年,隶属于土木工程学院,是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首批转型发展示范专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将“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思想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科学且符合工程教育观的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教学体系,有效实现课程目标,强力支撑毕业要求。

1 制定基于OBE理念的生产实习课程大纲

OBE理念是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思想,亦称成果导向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等全面发展,既满足工程教育中工程知识、工程设计等通用标准,还涉及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交流与沟通等社会能力。在制定课程大纲时,通过明确课程目标及学生能力达成、完善生产实习内容、确定合理考核内容和方法来保证生产实习所支撑的毕业要求达成,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相应的培养目标,由课程组老师共同讨论修订。

1.1 明确课程目标及学生能力达成

确定课程目标时,不仅要考虑课程自身特点及要求,还要符合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本专业培养方案将工程教育认证规定的毕业要求分为工程知识、问题分析等12项,对每项又细分为共31个二级指标,根据生产实习所支撑的毕业要求,制定了相应的五个课程目标,分别支撑工程的社会性评价能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职业道德与专业修养、团队合作能力、项目管理认知能力等毕业要求的达成,做到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清晰对接。

同时,课程目标注重正确的价值引领,使学生具备团队合作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1.2 完善生产实习内容

本校土木工程专业分为建筑工程、地下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三个方向,生产实习根据各方向特点分别进行。在制定教学大纲生产实习内容时,主要针对每个课程目标,明确专业生产实习内容,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生产实习过程不仅实践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地下及道桥施工及设计等专业内容,还引入相关建设政策法规、行业职业性质和行为规范,同时在实习过程中加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培养,做到生产实习内容和课程目标对应。

指导教师根据生产实习大纲实习内容要求,结合实习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生产实习任务书。实习前指导教师召开生产实习动员会,明确生产实习的任务和要求,强调生产实习中应保持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并特别加强安全和实习纪律的教育。指导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实习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和检查实习,及时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指导教师仔细批阅学生提交的生产实习报告,在综合考评的基础上给出生产实习成绩,完成实习过程。

1.3 确定合理的考核内容和方法

合理的考核内容和方法能够有效的评价课程目标是否达成,因此首先明确生产实习对应于课程目标的考核内容,同时注重实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及实习结束后的成果性评价。通过出勤与平时表现、生产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实习答辩、指导教师及实习单位评价等环节考核形成总评成绩。实习结束后,组织部分学生进行座谈或进行问卷调查,指导教师发现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及时反馈给学生,不断总结,持续改进。

2 构建科学的质量保障机制

2.1 加强实习教学的实施方案管理

生产实习教学实施方案是保证实习质量的基础。生产实习教学实施方案包括实习教学大纲、实习指导书及实习教学计划等。实习教学大纲由所在系主任组织编写,教学院长组织审核,并报教务处审核、汇编,列入培养方案执行;相应的实习教学指导书由系主任组织选定或编写,教学院长组织审核,并报教务处审定和组织实施。

2.2 健全实习过程管理与监控机制

为保证实习质量,学院教学督导组把实习质量检查纳入日常工作,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实习教学情况检查,教学院长、系主任每学期至少参与一次实习质量检查,教学院长和系主任负责组织实习质量检查。再无告知的情况下,到实习现场检查实习内容、实习效果、实习纪律及安全等情况是否符合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实习前由学院统一为学生购买人身意外险,强化学生安全意识,指导教师通过实地带队指导或网络定位打卡的方式监控实习过程,通过有效的考核督促学生圆满完成实习任务,锻炼学生团队协作与沟通、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实现学校与工作岗位无缝对接。

2.3 建立课程质量反馈机制

在学生完成生产实习后,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各课程目标的得分情况对生产实习进行分析,撰写课程质量报告,综合分析实习班级学生整体的各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各个学生个体的课程目标达成,据此提出改进措施,反馈落实到后续生产实习中,持续改进,不断促进学生达成相应的毕业要求。

3 深化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实现,由用人单位最终检验。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邀请企业人员、毕业学生等多方参与论证,在生产实习实施过程中,不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优质资源,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教育。创新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逐步做到校企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结果。

作为工程教育认证的通用标准的支撑条件,有与企业合作共建的实习基地是认证的必备条件。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要充分引入社会资源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校企间的沟通互动,强调产教融合,增加企业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本专业先后与河南六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力大建设有限公司、洛阳城市建设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签署产教融合基地及实习基地协议,涉及土木工程施工、设计及监理等多个领域,工程实践内容丰富。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从而服务行业,企业帮助学校提供学生实习岗位,达到双赢。近年来,随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不断推进,学生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稳步上升在95%以上。

4 加强教师实践能力

为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高实习质量,每学期本专业均选派2-3名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基本已覆盖到所有专任教师,大部分教师均被学校认定为“双师型”教师,教师工程意识及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建立了挂职评价机制,通过挂职过程定位监控、挂职结束后汇报总结等措施,保证挂职锻炼的成效。定期聘请企业专家进校进行技术前沿讲座,开阔教师视野。学校近年来也吸纳引进了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来校工作,对实践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也起到推动作用。

5 结束语

为了实现人才培养毕业要求的达成,本专业在构建生产实习教学体系时,以工程教育认证理念贯穿于全过程,从制定基于OBE理念的生产实习课程大纲、构建科学的质量保障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及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通过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回访,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不断增强,达到培养预期。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产教生产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