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度视域下城市“水”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2024-01-01易文芳涂超群

安徽建筑 2023年10期
关键词:海绵生态建设

易文芳,涂超群

(1.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广东 清远 511510;2.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

1 引言

水是孕育万物的源泉,人类生存和繁衍最开始也是在水边完成的,古代城池、房舍、农田等均依山傍水。但随着城市化、城镇化速度的激增,与水有关的“城市病”日益凸显,许多人开始将这个“病”归因于城市地下管道排水系统的不畅,水利部门被动地采取不断扩容地下管道来排涝的措施也没能解决这一问题。从园林和生态化景观方面考虑,园林方面的专家则表示,绿地、土壤、河流等的蓄水能力都还有很大的利用空间[1]。针对这一全球性问题,从古至今,国内外专家们提出了多种理论并付诸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 治水的理论与实践

2.1 “水生态”治理理论与实践

党的十八大创造性地把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形成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一起的“五位一体”可持续性发展新格局。然而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是支撑生态系统有序循环的载体和基础保障,因此水的生态文明建设需先行先试。2013 年初,水利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生态治理的全过程[2]。着眼于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退化等现实问题,从安全、环境、生态、经济、管理和文化等方面进行“人水和谐”为理念的“水”的实践探索,全国上下105 个城市分别在2013 年、2014 年被确定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以期实现人、水、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在2018 年、2019 年,分别有41 个和58 个城市按照试点实施方案要求,圆满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通过了水利部及试点所在地专家组的验收,创新性地摸索出了一条政府出政策和资金、水利部门主要负责落实、其他部门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将水生态文明建设向更高水平推进[3]。

2.2 “生态活水”治水理论与实践

“活水”是人们对流速缓慢的开放性自然水体的习惯称谓。研究发现,自然“活水”是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绿水”和流向多样化的缓流水,能带动“水-土”与“水-气”双界面交换和物质能量循环转换的高效净化功能[4]。其核心内涵是由有益菌和浮游生物组成的“微生态系统”,利用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产生溶解氧,同时又能将生物废弃物及其他有机污染物进行分解转化,使能量转换与物质循环过程持续高效进行。受上述理论启发研究了“生态活水”治水新技术和新方法,即将微生态制剂投入水中,使之与原生态有益菌、浮游生物有机结合,从而改良、提升原水体生物构成,形成具有更高生态效率的“微生态系统”。同时,利用增氧循环设备进一步带动全水体、全时空微速流水的循环,将自然状态的水体因“热阻力”割裂分离的间歇性自然净化转变为微速流水循环带动下整体连贯的持续性净化过程,使得人工干预的“微生态系统”发挥污染净化作用,从而使“生态活水”治水在空间、时间利用上以及时间与空间、理化因素与生物因素衔接上,都远胜传统治水方法。这种利用先进设备的“生态活水”治水方法特别针对城市河道中污染严重的水体黑臭底泥发挥持续性的净化功能,在不影响河道水体泄洪滞涝的情况下,无需实施清淤与换水工程便可根治黑臭水体并防止复返黑臭。

2.3 河湖水系连通理论与实践

在我国,目前关于河湖水系连通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其中较有说服力的是涉及水系连通性和河湖水系连通两个侧重点,前者定义为河流干支流、湖泊及湿地等水系的连通情况[5],后者是在自然力和人为干预的双重作用下,人类进行的有规划目标地改造河湖水系连通性以期实现水资源有效配置的行为[6]。国内文献关于这一理论的其他研究仅仅针对河湖水系连通的功能及影响、分类、评价、规划等方面,尚不能形成理论体系。在实践应用方面,多学者从国家战略规划、水利、景观、生态、城市发展、水质改良等多层面、多视角深入探索了水系连通的重要性,通过对平原河网水系连接[7]、城市河流(流域)水系结构[8-9]、连通性变化[10-11]、管理[12]、影响评价[13]等多层面实践,改善了水文调蓄、水沙输运、生态效益等多项河流效能的发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洪涝灾害、流域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与生态恶化等问题,从而助推了区域水文循环过程、区域水资源配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4 分疏治水理论与实践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大禹采用了与其父亲鲧所倡导的堤防堵障截然相反的治水方法,应用泄、洒、凿、漏、注、疏、瀹、决、排、通等手段[14],成功治理了尧时代的水患,开创了分疏治水理念的先河。同时,经过诸子先秦和历史文献如《史记》《汉书》等的记载总结与强化传播,分梳治水理论渐趋完善,逐渐演变成为我国传统治水中的一本指南。在其后历代的治水、治河实践中,分疏治水的思想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拥有2000 多年历史的都江堰枢纽工程,一直秉承“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原则,科学选址、巧妙布局分水分沙设施、利用传统建筑材料易于维护,是近现代分疏治水的成功典范。如今,我们国家层面所倡导的“人水和谐”“与水为友”。“生态文明建设”等理念,与古老的“分疏治水”理论实质相同,共同追求的目标一致。

3 “城市”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3.1 “城市双修”理念与实践

2015 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的“城市双修”新理念,即通过有计划、有步骤、渐进式地实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最终修复甚至恢复山体、河流、湿地、植被等自然物至被人为破坏前的理想状态,“城市双修”成为治理城市“水”病、改善人居环境、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一种全新手段[15];2016 年,海南省三亚市作为唯一试点城市进行落地实施,成效较好,以此开展经验总结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动;2017 年,住建部发布的《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将“城市双修”在全国范围推广实施,公布了第二批19 个、第三批38 个城市作为试点,并从组织模式、适宜技术、设计方法、资金筹措使用、运行机制、成效评价6 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任务和细化标准。通过学习三亚经验、注重问题梳理、做好统筹谋划、细化工作举措、确保工作实效各环节严格把控,“城市双修”以期成为新时代转型期我国城市发展和更新的重要举措和手段。

3.2 系统治水理念与实践

系统治水,即“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水资源与其他自然生态要素之间唇齿相依、生命共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难以体现整体成效。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五”时期对水利事业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从综合的角度系统地看待水。“问题在水中,根子在岸上。”水的问题不仅仅是水的问题,它是众多问题集中在水上的映射,就水论水只能将治水引入死胡同,没有出路[16]。需要厘清思路,顺藤摸瓜,找到“水”病源头;需要梳理整个生态系统链上的各要素,统筹好治水和治山、治水和治林、治水和治田。同时,要有论水而牵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全身的思想,统筹兼顾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上世纪末福建木兰溪流域环境综合规划治理所取得的成效是系统治水的实践论证,同时也对正着力进行的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治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用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看待水,用新时期系统的方法论治水,构建人与水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3.3 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理念与实践

“海绵城市”这一说法首先在澳大利大被提出,强调城市对人口的吸附作用,现被形象地比喻为土地对雨水的滞涝调蓄能力。从20 世纪60 年代起,发达国家已经根据各国的地理环境、气候状况及城市人居环境等,就雨水资源开发运用和城市绿地系统化设计提出了基于区域的本土方案,开展了相应的具体做法,形成了与“海绵城市”理论接近的较为成熟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包括美国倡导的“低影响开发”与“绿色基础设施”、日本推行的“雨水贮留渗透计划”,通过生态滞留技术如植草沟、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等在源头控制降雨径流污染,同时,模仿水生态的天然循环,利用绿色技术将雨水片区化、网格化滞留蓄积起来,降低城市基础设施如建筑、硬化地面等带来的环境负担,实现城市生态循环的良性发展;德国强调高效集水、瑞士呼吁民众参与的“雨水工程”,利用先进的雨水收集、处理、利用技术,将屋顶雨水过滤后利用漏管向下引入蓄水池储存,利用水泵即可输水至用户用于冲厕与灌溉,从而实现节省水资源,实现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我国对于水的收集和利用则起步较晚。至2003 年初,俞孔坚[17]在《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交流》一书中阐明了“河流两侧的自然湿地如同海绵,调节河水之丰俭,缓解旱涝灾害”的观点。自此,“海绵”概念才首次在国内出现并在此后摸索着应用于城市治理过程中。学术界延展和强调了这一理念,视“海绵城市”为一个综合性的管理城市、治理水的载体和平台,强调“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构建跨地域尺度的水生态系统,规划新建城市(镇)调蓄湖池水系,研制城市雨洪滞蓄渗透材料、保护水生生物(动植物、微生物等)多样性、恢复自然栖息地,构建城市绿色出行方式。有望看到,通过长期的努力和全民的参与,最终能够综合解决洪涝干旱等极端化的“城市病”。

4 总结与展望

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党的十九大报告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讲话中都明确提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等重要论断。且在2015、2016 年,分别有16、14 个城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评审,获得国家财政亿元支持,这30 个城市自此开始了旨在解决水环境、水生态和内涝问题的探索性海绵城市建设。

四十年突飞猛进式的建设实践深刻启示是加强城市建设和水治理、缓解城市内涝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持续渐进式工程,“自然、生态、绿色治水”“与水为友”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海绵城市、城市双修、黑臭水体治理、四水共治、雨污分流等措施在全国范围层层推行,许多城市在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中“有面子,也有里子”。这些伟大举措一方面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城市的绿色、健康、自然、和谐;另一方面,为城市汛期洪峰及雨水过境设置好多道防线,免去城里人家门口“看海”的尴尬,做到人与大自然、城市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建造起与自然同呼吸、可持续的人类家园。

猜你喜欢

海绵生态建设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超级海绵在哪里?
解读“海绵宝宝”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海绵是植物吗?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