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生活现象辅助高中物理教学

2024-01-01姚伟伟

山西教育·教学 2023年12期
关键词:现象教学效果物理

姚伟伟

教育生活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体现的是教育回归育人本质、从学生角度切入开展教学活动的理念,带给学生的是更加精彩、丰富而良好的学习体验。对高中物理教学而言,教育生活化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最常见也最有效的方式是利用生活现象辅助教学,通过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各种物理现象,为课程教学提供支持与助力。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利用生活现象的必要性

物理历来是不少高中学生眼中学习难度大、兴致缺失的课程,相应的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课程标准背景下,对物理教学质量与效果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传统教学模式自然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教师应在实践中探索多样化的教学优化路径。其中,合理利用生活现象正是值得尝试的教学优化方式,其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有着多维度的积极意义。

1.激活学习热情与积极性

部分学生对物理课程缺乏兴趣,不能理解和感受物理的奥秘,进而缺乏学习热情,学习动力不足,自然难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借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各种生活现象,尤其是充满趣味性的现象,能让学生意识到原来物理学科蕴藏着丰富的趣味性与可探索性,进而激活他们主动探索与学习的兴趣,为教学效果的改善奠定良好根基。

2.提高教学效率

学习难度大是不少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产生的固有认知,甚至会产生较强的畏难情绪。教师以各种直观的生活现象辅助课程教学,能以较简单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也能引导学生进行理实结合的探索与思考,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改善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3.强化核心素养培育

借助生活现象为物理教学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与外延,不仅能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具趣味性,还能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进行紧密联系,有利于他们从不同角度切入进行学习与探索,如此,核心素养培育效果也将获得明显改善。

二、利用生活现象辅助高中物理教学的策略

1.借助生活现象进行课堂导入

课堂初始阶段的教学效果会对接下来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产生很大影响。如果学生在课堂初始阶段就缺乏足够兴趣,那么他们在之后的课堂学习中往往也难以集中精力、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而影响整堂课的教学实效。因此,教师需要重视课堂导入教学,尽量在课堂开始时就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促使他们在兴趣的驱动下展开思考。

课堂伊始,教师便通过展示生活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探讨生活现象的方式,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好奇心与兴趣转移到物理课堂上来,可以不知不觉间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并挖掘出学生的学习动力。借助生活现象进行课堂导入,一方面,教师需要从教学主题与内容出发,挖掘生活中各种与之关联的现象;另一方面,教师应从学生角度进行考量,充分考虑学生发展规律、兴趣喜好等因素,以最适合的方式呈现生活现象。

例如,教学“时间和位移”相关内容时,教师便以生活现象为切入点,带领学生一起探究生活中的物理知识。课堂伊始,教师便向学生展示了自行车和小汽车两个玩具。教师先用白色与红色的粉笔分别放在讲桌上的两个位置,然后将小汽车与自行车同时从白色粉笔位置向红色粉笔位置移动,展示运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小汽车更快到达终点的过程。之后,教师再将红色粉笔从讲桌上拿开,把小汽车与自行车同时从白色粉笔位置朝着一个方向移动,展示运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小汽车位移距离超过自行车的过程。通过这种以玩具展示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方式,教师在课堂伊始便激活了学生的兴趣,并在不知不觉间融入时间和位移的相关知识,起到了很好的课堂导入作用。

2.利用生活现象启发学生思考

自主学习是新时期高中物理教学的一大核心,体现了以生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也能促进教学效果改善以及学生成长发展。教师要注重转变教育观念,准确理解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定位与作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尽可能形成以自身指导和点拨为基础、以学生自主探索与学习为核心的课堂,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以生为本课堂,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与探究充分理解物理学科的知识要点与内涵。

运用生活现象辅助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发挥生活现象对学生的启发作用,尽量以各种现象为出发点,指导学生进行思索和挖掘,让他们能真正主动地想问题与解决问题,从根本上改变直接将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的现象。要实现这一点,教师就应以生活现象为基础,借助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任务等帮助学生思考与探究,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而影响教学进程推进的问题。此外,教师最好能对生活现象本身的启发性进行挖掘和凸显,让学生通过亲身观察生活现象,思考其中蕴藏的物理知识,切实强化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激活与培养。这意味着教师既要凸显生活现象本身的启发性,又要从适当角度切入,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能逐步深入、层层递进地思考问题和探究生活现象的奥秘。

例如,教学“牛顿第一定律”相关知识点时,教师便利用生活现象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教师从教材出发,借助多媒体视频展示了公交车紧急刹车的动画。学生被生动的动画所吸引,认真观看动画,并在观看完动画后自行展开讨论。教师提问:“人在车上并没有运动,为什么公交车一紧急刹车,车上的人不管是站着还是坐着都会往前倾?”学生结合看到的动画,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并在相互讨论中尝试解决问题。在教材内容与教师启发的帮助下,学生理解了惯性的含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探究“力是否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因为受力还是没受力?”“惯性是一种力吗?”等问题。通过这种引导学生基于生活现象展开思考与探究的方式,教师有效构建了以生为本课堂,切实促进了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3.开展动手实践活动,促进能力提升

理实结合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知识内容,也能助力学生各方面能力与品质综合化发展。课程标准背景下的物理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物理实验教学更是如此。

开展教学时,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发挥生活现象的优势,指导学生从生活现象出发进行动手实践,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开展,以实践活动支持理论知识的传授与运用,促使学生在理实结合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同时,教师需积极挖掘生活现象中蕴藏的物理知识,更要探究相应的可操作、可实践要素,围绕这些要素合理设计实践活动方案,引导学生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去体会、感受和掌握物理知识。

例如,教学“重力”相关内容时,教师便指导学生围绕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进行物理实践。利用多媒体图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包括课桌上的一张纸与一块橡皮擦同时从桌上落下、一个小球从桌子上落到橡皮泥团上、一只猫跳到电子秤上等。学生观察这些图片上展示的生活现象后,自行动手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运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尝试从物理知识角度解释和还原这些生活现象,并在实践中深化对重力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综上,运用生活现象辅助物理教学,是基于课程标准改善物理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一定要深化理实结合,充分借助丰富多样的生活现象,构建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模式,带给学生更为良好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学好物理并实现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现象教学效果物理
只因是物理
处处留心皆物理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我不是教物理的
奇异现象传真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