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塞缪尔·约翰逊研究述评*
2024-01-01聂晓戌
聂晓戌
内容提要: 塞缪尔·约翰逊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散文家和文学批评家。国内有关约翰逊及其作品的译介和研究最早始于19世纪70年代,此后100多年间,相关研究论文和作品译文层出不穷。本文系统梳理国内不同时期约翰逊作品的译介和研究状况,理清脉络,发现目前国内在约翰逊生平、《英语大词典》《诗人传》研究及散文译介等方面成果颇丰,但在研究范畴的完整性、系统性方面有待拓展,尤其是对作为文学批评家的约翰逊及其对后世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这一特定领域的研究尚不充分。本文在梳理并总结国内约翰逊研究及译介文献的基础上,采用考证和文献分析的方法,尝试呈现出国内约翰逊研究及译介的整体状况,以期为未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塞缪尔·约翰逊①“Samuel Johnson”在国内有“塞缪尔·约翰生”“撒母耳·约翰生”“塞缪尔·约翰孙”“塞缪尔·约翰逊”等多种译法,本文中除直接引文外,统一采用“塞缪尔·约翰逊”这一译名。(Samuel Johnson,1709—1784)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字典编纂家、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小说家和诗人。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1930—2019)认为“他是西方最伟大的文学批评家,迄今难有与之比肩者”(2)。约翰逊作为“大文豪”的声名在19世纪末就传入中国,并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学者的关注。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约翰逊的作品被广泛地阅读和评论,研究论文层出不穷,研究专著时有面世。但是目前国内学界对约翰逊及其作品的研究还有待深入。面对这种情况,本文详细梳理约翰逊作品的译介和研究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研究视域,总结100多年来中国学者对这位文学大家的研究总体状况,并尝试指出研究中尚待挖掘的领域,以期助力未来该领域研究。
本文根据国内学者对约翰逊作品译介及研究总体态势,将约翰逊及其作品在中国的研究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1911—1949年、1949—1979年、1980—1999年和2001—2020年。
一、约翰逊初传中国考: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通常认为,随着中国学者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关注作为“古典主义时代”文学的18世纪英国文学,约翰逊才开始进入国内学者的视野。然而,经过搜集和考证大量的文献资料,笔者认为,约翰逊初传中国要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在上海租界内发行的诸多英文报刊。1878年8月7日,《上海差报》(The Shanghai Courier)刊载了一篇名为“Dr.Johnson and the Church”的报道,此报道简要讲述约翰逊的宗教观及其与宗教的关系。②“Dr.Johnson and the Church.”The Shanghai Courier,7 Aug.1878.Portfolio Sec.4.Print.此后,代表英国在华“特殊商务利益”的“英国官报”——《字林西报》(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由字林洋行印刷出版的英文报刊①由字林洋行印刷出版的英文报刊主要包括《北华捷报及最高法庭与领事公报》(The North-China Herald and Supreme Court&Consular Gazette)、《北华每日新闻杂志》(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 Bulletins)、《北华捷报星期新闻增刊》(The North-China Sunday News Magazine Supplement)。以及中国其他英文报刊②这类英文报纸主要包括《大陆报》(The China Press)、《上海泰晤士报》(The Shanghai Times)、《上海泰晤士报星期刊》(Shanghai Sunday Times)、《上海差报》(The Shanghai Courier)和《中华快报》(The Shanghai Courier&China Gazette)等。持续刊登了有关约翰逊的文章。根据“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显示,截至1951年《字林西报》停刊为止,除散见于各种英文报刊的约翰逊的名言警句之外,这些英文报刊共刊载包括来自路透社(Reuters)、《泰晤士报》(The Times)等有关约翰逊的文章52篇,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约翰逊纪念活动报道、约翰逊研究相关作品出版、约翰逊及其作品评介以及约翰逊个人事迹材料等几个方面,这些文章为研究晚清民国时期的约翰逊与中国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其中,真正意义上关于文学方面的报道有五篇,大多从整体上简要评介约翰逊的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将其定位为诗人、传记作者、散文家、词典编纂家、谈话家等,涉及约翰逊的主要文学作品、语言风格以及约翰逊诗学观等方面。
在52篇相关的英文报道中,发行时间在1900年之前的有四篇,且已对约翰逊其人其作有所涉及。《字林西报》与《上海差报》在1878年先后转载了英国《旁观者》(The Spectator)杂志长达约2 000字的文章“Samuel Johnson”,文中提及约翰逊的诗歌、传记、散文、谈话等主要文学作品,认为约翰逊之所以伟大不仅因为其作品,更是因为其人格魅力,赞扬他不与世人同流合污、坚持自我的可贵品质。③“Samuel Johnson.”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9 Aug.1878.Sec.139.Print.《北华捷报及最高法庭与领事公报》于1884年12月31日刊载题为“The Johnson Centenary”一文,此文是为纪念约翰逊逝世100周年而作。文章作者首先高度评价《诗人传》(Lives of the Poets,1781)及其语言特点,在肯定《英语大词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1755)成就的同时也指出约翰逊在编纂辞典过程中出现的词源上的错误。文章作者认为约翰逊的语言风格不同于奥利弗·哥尔德史密斯(Oliver Goldsmith,1730—1774)和约瑟夫·艾迪生(Joseph Addison,1672—1719)语言特有的那种自然造就的形式之美,而是一种粗犷而繁复的美,进而指出约翰逊对荷马(Homer,约前9世纪—前8世纪)诗歌的赞扬表现了他推崇古典主义的诗学观,并提到约翰逊称赞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的作品犹如一片繁茂的森林,①“The Johnson Centenary.”The North-China Herald and Supreme Court&Consular Gazette(1870 1941)31 Dec.(1884):727.ProQuest Historical Newspapers:Chinese Newspapers Collection.Web.28 Nov.2022.由此可见约翰逊对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肯定,也体现了其在莎士比亚经典化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1910年11月9日,《字林西报》刊载了美国总领事艾莫斯·P.维礼德博士(Amos P.Wilder)将在上海新天安堂文学与社会学会(Union Church Literary and Social Guild)发表题为“Dr.Samuel Johnson”的演讲的新闻,并于11日刊载了维礼德演讲稿全文。维礼德在演讲中肯定了约翰逊的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和地位,从传记研究的视角剖析了约翰逊的生活环境对其文学成就和人生哲学的影响,②Dr.Wilder.“Dr.Samuel Johnson.”The North-China Herald and Supreme Court&Consular Gazette(1870- 1941),11 Nov.(1910):332.ProQuest Historical Newspapers:Chinese Newspapers Collection.Web.28 Nov.2022.并首次提及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文学社”(The Club)。③“文学社”(或译为“俱乐部”)创建于1764年,由一群才华横溢、颇有影响力的人物组成,20年后逐渐式微,其成员对同时代和后代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员包括评论家塞缪尔·约翰逊、政治哲学家埃德蒙·柏克(Edmund Burke,1729—1797)、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画家约书亚·雷诺兹(Joshua Reynolds,1723—1792)、剧作家理查德·布林斯利·谢利丹(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1751—1816)、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1737—1794)、奥利弗·哥尔德史密斯和传记作家詹姆斯·鲍斯威尔(James Boswell,1740—1795)等人。以上新闻报道充分说明,当时上海租界内的居民对约翰逊及其作品并不陌生。晚清时期的上海公共租界华洋杂居,华人民众中自然不乏能够接触乃至阅读约翰逊的人,这大概是国内最早接触到约翰逊的一批读者。
字林洋行④字林洋行是19世纪由英国人创办的重要的新闻出版机构,也是当时英国在上海最大的报业印刷出版集团。影响力最大、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和《北华捷报》(The North-China Herald)都隶属于字林洋行,这些报纸的读者遍布上海、南洋各地甚至英国本土。这些英文报纸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刊载英国主要作家的图书广告。的英文报刊文章关于约翰逊的介绍与其维护英国在华利益、宣扬英国殖民政策的根本目的相一致,可以说是英国对中国的一种文化输出。在这些文章中,约翰逊更多的是被提及,而不是被研究,文章也尚未对约翰逊的作品加以系统介绍,没有产生实质性的翻译成果,在中国的影响有限。国内读者从真正意义上了解约翰逊,始于托马斯·巴宾顿·麦皋莱(Thomas Babington Macaulay,1800—1859)所著、由梁溪、裘锴译注的《约翰生行述》(Life of Samuel Johnson,1915)。①麦皋莱为《大英百科全书》写“约翰逊”词条,其文先在商务印书馆《英文杂志》第1卷连载,中英对照,后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详见后文。然而,无论如何,字林洋行英文报刊中有关约翰逊的文章,可以算得上是中国读者接触并认识约翰逊的起点,可以将我国的约翰逊学术史研究从20世纪初至少往前推进30多年,追溯至19世纪70年代。以此为起点,国内开始了解约翰逊并把他介绍到中国来。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20世纪初,这段时间可以说是预热期,国内学界对约翰逊的理解从未知到了解,但并未上升到系统研究的阶段。1910年之后,约翰逊研究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二、初具规模:1911—1949年
根据以上研究,尽管早在19世纪70年代,约翰逊就被介绍到中国,但这位作家开始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是在20世纪初。1922年,《学衡》第12期首次刊登了约翰逊的肖像。当时,18世纪的英国文学作为“古典主义时代”的文学被介绍到中国,陈培森、郑振铎等在论述英国古典主义时,认为约翰逊是英国重要的古典主义作家之一,并认为他是“18世纪英国作家中集古典主义文学之大成者”(转引自张和龙131)。
国内最早出现关于约翰逊的研究著作是1915年由英国的麦皋莱所著,由梁溪、裘锴译注的《约翰生行述》,全书在《英文杂志》(The English Student)第1卷分12期连载,并在每期连载文章后面附有“约翰生行述难句之研究”。原著作者麦皋莱在书中基本否定约翰逊的文章而肯定其谈话。这可能是除英文报刊之外国内读者们最早接触到的有关约翰逊的研究和介绍文献。1916年《中华童子界》第23期刊登《撒母耳约翰生之童子时代》一文,文中提及约翰逊幼年、成年的许多轶事。作者着重赞扬了约翰逊富有自省、善良、不屈等优良品德,意在教化读者世人,其重点并不在于肯定、宣扬约翰逊的文学成就。1917年《新青年》第3卷第5期刊登刘半农的《诗与小说精神之革新: 介绍约翰生樊戴克两氏之文学思想》一文,为国内首次以专文形式介绍约翰逊文学思想的文献。刘半农借约翰逊《拉塞拉斯》(Rasselas,1759)这一寓言体小说中的人物应白克之口评价诗之优劣以及诗人创作应遵循的规则,这些观点与约翰逊推崇古典、注重观察、提倡模仿自然等新古典主义诗学思想相契合。
这一时期重要的文学史著作中也开始出现约翰逊的身影。当时,国内对18世纪英国文学较早作出全面评论的主要有周作人的《欧洲文学史》(1918)与郑振铎的《文学大纲》(1927)。周作人的《欧洲文学史》设有“十八世纪英国之文学”一节,集中介绍了诗人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1688—1744)、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1827)及小说家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1660—1731)、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哥尔德史密斯等人,但对约翰逊的介绍文字仅寥寥几行。①对约翰逊的介绍只有如下文字,“Johnson(1709—1784)继Pope为文人领袖,编刊Rambler。其作Rasselas,七日而成,但以寄意,初无结构,虽无与于小说之发达,然足见当时小说流行之盛况矣。Johnson为文,厚重雅正,足为一世模范。且性情高洁,谢绝王公饷遗,一改前此依附之气,立文士之气节,此其功又在文字之外者也。”与其他几位文人大家相比,确实可称得上是“寥寥几句”。而在郑振铎的《文学大纲》的“十八世纪的英国文学”一节中将18世纪中叶的英国文坛定义为约翰逊的时代,并尊约翰逊为当时文人的领袖。国内第一部英国文学史——王靖的《英国文学史》(1920)——中“英国十八世纪之文学及文学家”一章里,“萨木耳约翰生”独立成节,作者以将近10页的篇幅介绍约翰逊的成长经历、生平事迹、文学成就,是当时国内最翔实的关于约翰逊的介绍。另外,欧阳兰的《英国文学史》(1927)、曾虚白的《英国文学ABC》(1928)和金东雷的《英国文学史纲》(1937)都以较多的篇幅来评介约翰逊及其作品和影响。由此可见,这一时期主要的文学史著作中都对约翰逊有所介绍,且多为独立成节、甚至成章,这表明当时国内的文学研究者们已经充分认识到约翰逊在英国及欧洲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国内最早关注并开始对约翰逊进行研究的重要学者有范存忠和梁实秋。范存忠发表的两篇学术论文《约翰生、高尔斯密与中国文化》(1931)和《鲍士伟尔的约翰生传》(1943),对约翰逊的生平与创作做出重要评述;梁实秋编译的《约翰孙》(1934)一书概述了约翰逊作为18世纪英国文学评论家、诗人的生平与创作。这是第一本由国人撰写的约翰逊传记。
另外,在这一时期的约翰逊研究中,不乏从比较文学视角出发来进行研究的学者。此类研究多为平行研究,学者们将约翰逊与中国的孔夫子相比较,其中有代表性的是范存忠和林语堂。在《约翰生、高尔斯密与中国文化》一文中,范存忠考证了约翰逊与中国的渊源,认为约翰逊与中国的孔子在性情脾气、治学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是认为约翰逊对中国(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存有偏见,批评约翰逊“缺少世界眼光”(范存忠1931:394)。范存忠曾于1945年在伦敦作题为“约翰生与中国”的报告;1935年9月,林语堂在上海汎太平洋会上的演讲词《中国人与英国人》中也将孔夫子和约翰逊相提并论,认为二者有很多共同之处,“中国最典型的思想家是孔夫子,英国最典型的思想家是约翰生,两个都是常识的哲学家。假使孔夫子和约翰生见面的话,他们一定会相视而笑,莫逆于心。二人都不能恬然地容忍傻瓜;二人都不耐无意识的事。二人都显露着锐利的智慧和坚决的判断力。二人都用权变,而二人都是运用着杂拌儿的思想。二人对于踁踁的求全都极端蔑视”(林语堂762)。
这一时期,约翰逊的作品也开始被译介到中国,主要有散文、书信和《诗人传》(节译)等。梁遇春翻译的《小品文选》最早收录约翰逊的散文《悲哀》(“Dealing with Sorrow”)。约翰逊的《致切斯特菲尔德伯爵书》(“Letter to Lord Chesterfield”,1755,下文称“致伯爵书”)在国内有曾虚白、李赋宁、周珏良、黄继忠等人的多种译本,国内最早出现的版本是1916年刊发在《英文杂志》第2卷第3期上、由宪承译注的《约翰生让乞斯德斐尔特伯爵书》(中英对照),并在译文前附约翰逊简介。《杏坛杂志》第1卷第2期刊登了节选自《诗人传》、俞之柏翻译的《安迪生行述》(“Life of Addison”),这是约翰逊的《诗人传》(节译)首次进入国内读者的视野。
在当时,约翰逊虽被尊为文坛领袖,但国内学者对其文学成就也并非完全都是正面的评价,其中不乏质疑的声音,例如曾虚白对约翰逊的文学成就颇有微词,称“约翰孙博士的伟大,并不在他的作品上”(62)。另外,约翰逊在当时多作为伟人被介绍,不少文章突出其贫苦童年,讲究出身论,称其为“平民作家”“半盲的贫儿”等,并着重评价其道德品行,提倡读者模仿他的言行,这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密切关系。
总体来看,1911—1949年期间,国内对于约翰逊研究已经初具规模,但仍多为介绍性文字,主要是对其生平和创作进行评述,其中不乏比较文学的研究视角。相对而言,约翰逊作品的译介数量极少。当时国内的约翰逊研究与同时期国外约翰逊学相比较,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慢节奏发展:1949—1979年
1949年之后,由于外国文学研究整体趋势逐渐趋缓,国内约翰逊研究开始走向慢节奏发展的阶段。除了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修订的《辞海试行本/文学·语言文字》(第10分册)收录“约翰生”词条外,“1949—1979翻译出版外国文学著作目录和提要”显示,此时期国内没有约翰逊研究相关书籍出版,约翰逊的作品译介和研究成果也是屈指可数,出现在国内读者视野中的也只有山东临沂师专外语系编写的《外国文学家小传》第一分册里“约翰生”一节,《〈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The Preface to Shakespeare”,1765)、《致伯爵书》、《〈英语词典〉序言》(节选)、《诗人传》(节选)等几篇文章。
1958年第4期《文艺理论译丛》收录了由李赋宁、潘家洵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此序言集中体现了约翰逊反对教条地遵守“三一律”、强调文学的作用等文艺理论思想。此后,这篇被誉为“18世纪写得最好的评论莎士比亚的文章”(Ambras 2347)又被收录在伍蠡甫主编的《西方文论选》(1964)、杨周翰选编的《莎士比亚评论汇编》(1979)和《文艺理论教学参考资料·文艺与政治部分》(1979)中。
1962年,《英美文学活叶文选》第10期收录了约翰逊的《致伯爵书》和《〈英语词典〉序言》(“The Preface toThe English Dictionary”,1755)(选段)英文版并附“题解与注释”。选注者李赋宁不仅对约翰逊修辞造句的技巧和匠心予以肯定,还在“作者简介”中首次高度评价了约翰逊作为文学批评家的成就,认为他在某些方面突破了古典主义文艺理论的藩篱,肯定了约翰逊《英语词典》对规范英语语言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约翰逊在推动莎士比亚研究方面的贡献。李赋宁认为约翰逊是英国古典主义重要作家之一,虽然思想保守,但在散文写作和文学批评方面有不小的贡献,同时又是优秀的学者和语言学家,并对其散文风格、文章结构特点等作出评价。在“题解与注释”部分,李赋宁认为《致伯爵书》是英国历代散文中最有名的范文中的一篇,它表现了新兴资产阶级作家向封建贵族宣布独立自主的反抗精神,因此可以看作欧洲文学史中作家的“独立宣言”(李赋宁1962:7)。1964年《英美文学活页文选》第30期选注了约翰逊的《诗人传》中的《德莱顿传》(“Life of Dryden”)和《考利传》(“Life of Cowley”),此时距离《杏坛杂志》(1926)刊登 《安迪生行述》(“Life of Addison”)已有将近40年之久。李赋宁指出《诗人传》既是传记文学作品,同时又是文学批评论文,它们是约翰逊对英国文学最重要的贡献。同时,在“作者简介”中,李赋宁将《〈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称为约翰孙“最好的文学批评论文之一”(李赋宁1964:9)。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英美文学活叶文选》将约翰逊的作品介绍给国内读者的同时,选注者在“题解”和“注释”部分不仅对所选作品的主要内容加以说明,并且夹叙夹议,评论约翰逊在《诗人传》中对诗人的评价。例如在对“德莱顿传”注解说明的时候,李赋宁就认为“约翰孙对于德莱登(John Dryden,1631—1700)的文学批评才能显然评价过高[……]难令读者信服”(同上12)。李赋宁还从约翰逊对所选诗人的评价中窥见约翰逊的阶级属性,认为约翰逊是轻视群众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其轻视群众的观点反映约翰逊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观点,并批判了这种观点(同上10)。
尽管在这一时期国内学者对约翰逊研究关注不多,相关成果也寥寥无几,但是钱锺书在《管锥编》中引用约翰逊和沃尔特·杰克逊·贝特(Walter Jackson Bate,1918—1999)的经典作品《约翰生传》(Samuel Johnson,1977)的出版等事例表明,中国学者一直在关注这个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四、破冰阶段:1980—1999年
虽然1980—1999年期间国内仍然没有约翰逊研究相关著作出版,但是对约翰的研究在长久的慢节奏发展期之后已经呈现出“二月初惊见草芽”之势。1981年,李荫华发表在《辞书研究》第4期的文章《不朽的“苦力”——塞缪尔·约翰逊传略》正式拉开了这一时期国内约翰逊研究的帷幕。1984年《辞书研究》第6期刊登了“英美等国纪念约翰逊逝世200周年”的消息,说明国内学界仍在密切关注国际上约翰逊研究的相关消息和进展。这一时期,国内的约翰逊研究大致分为关于《英语词典》的研究、约翰逊作为文学批评家的研究和约翰逊作为作家的研究等几个方面。
词典编纂家是约翰逊的重要身份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学者开始关注约翰逊的《英语词典》。郑述谱、梁实秋等学者肯定《英语词典》在词典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认为它是西方规范化详解词典的奠基之作,具有词源丰富、固定了词语的形体(拼法)、分析词义透彻等优点,称赞其“在规模上、在分量上、在实质上不愧为第一部重要的字典”(梁实秋47)。同时,也有学者指出《英语词典》的不足之处,如戴镏龄、范存忠和梁实秋等,他们认为词典有词源不可靠、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等缺点(戴镏龄6)。通过当时国内重要的学者们对约翰逊《英语词典》的评价可以看出,当时的学者多从宏观上对《英语词典》的特点、价值和意义作出概括性的评价。
约翰逊作为评论家的身份在这一时期开始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出现了以“作为批评家的约翰逊”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其中,刘庆璋详细阐述了约翰逊主要的诗学观(65—67),虽然作者在文章中有些表述有失客观,但在当时,此文的研究视角和论点的确是比较新颖的。狄兆俊在《中英比较诗学》(1992)中系统阐述约翰逊的诗学理论,并将其定义为“功用诗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艾略特诗学文集》(1989)收录了T.S.艾略特(T.S.Eliot,1888—1965)的名篇《批评家和诗人约翰逊》(“Johnson as Critic and Poet”,1944)。作为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最有影响力的批评家之一,艾略特认为约翰逊是“英国文学中最伟大的三个诗评家之一”(236),着重强调了约翰逊作为批评家的身份和在文学史上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约翰逊在英诗批评传统中的地位。此文为国内学者更加全面地认识约翰逊、进一步拓展约翰逊研究的领域打开了新的局面。另外,作为批评家的约翰逊在莎士比亚批评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范存忠、张月超为代表的学者论述并肯定了约翰逊在确立莎士比亚经典地位过程中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 前者认为约翰逊在为莎士比亚进行辩护的同时也对其有所批判,并鞭辟入里地指出“约翰逊的根本局限性还是在于他是一个资产阶级人性论者”(范存忠2015:122);后者在文中提到“约翰生在他所编的莎士比亚戏剧集而作的长篇序言(1765)里[……]为莎士比亚做了最有力、最令人信服的辩护,对于转变当时的文风以及对以后文艺批评理论的发展都有极深刻的影响,因而使这篇序言不仅在莎士比亚批评史中而且在整个欧洲文学批评史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张月超121)。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莎士比亚辞典》(1992)里专设“约翰孙”一节,概述了约翰逊在莎士比亚研究方面的成就和贡献,认为他为《莎士比亚戏剧集》所撰写的长篇序言集中反映了约翰逊的莎评的基本观点,“为数百年的莎评奠定了基调”(朱雯、张君川556)。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当时国内学者们已经充分认识到约翰逊在确立莎士比亚文学经典地位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此外,当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学批评史著作①当时重要的西方文学批评史著作有《西方文论家手册》(杨荫隆著,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年)、《欧洲文论简史: 古希腊罗马至十九世纪末》(吴蠡甫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西方典型理论发展史》(陆学明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西方文艺理论简史》(孙津著,1986年)、《西方文学批评简史》(佛朗·霍尔著,张月超译,南京大学出版社)、《西方文论史》(马新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欧美文学理论史》(刘庆璋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西方文学批评史》(杨冬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等。在谈及约翰逊时几乎都是独立成章或者成节,以较多的篇幅介绍约翰逊的批评理论。这说明国内学者越来越重视约翰逊作为“文学批评家”的身份及其在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不过,这一时期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讨论约翰逊所坚持的新古典主义批评理论和约翰逊在莎士比亚批评史上的贡献和地位这两方面,对约翰逊作为评论家的探讨还不够深入和全面。
约翰逊的诗歌《人生希望多空幻》(“The Vanity of Human Wishes”,1749)在这一时期首次被译介到国内,但此时对于约翰逊作为作家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散文方面。虽然在1949年之前国内就出现了约翰逊的散文译文,然而除《〈英语词典〉序言》和《〈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外,约翰逊载于《漫步者》(The Rambler)②《漫步者》是由约翰逊独立创办的杂志,1750—1752年间,他在此杂志上发表散文200余篇。约翰逊的许多散文名篇都出自《漫步者》。上的散文名篇,如《说春》(“Spring”)、《谈懒惰》(“On Idleness”)等,在这一时期才开始被大量译介到国内。最早且收录约翰逊散文数量最多的是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英国十八世纪散文选》(1986),书中收录了由黄绍鑫、张国佐翻译的约翰逊散文共九篇,并在代译序中谈及约翰逊笔触简练、风格雄健的散文文风。根据“读秀数据库”统计资料显示,在这一时期出版的收录约翰逊散文名篇的书籍多达30余种,足见当时国内读者对约翰逊散文的喜爱。王佐良在《十八世纪后半期的英国散文》一文中评述了约翰逊散文风格,指出其明显的缺点的同时,也认为“英国散文发展到约翰逊的对仗句、圆周句,是达到了一个高峰”(80)。姚春树对英国散文的发展流变作详细梳理,认为“约翰逊和他的‘文学社’里的一群文友,实际上是一个文学社团和文学流派,对英国散文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45)。
此外,这一时期不可忽视的还有当时国内学者从比较文学视角所做的约翰逊研究。20世纪80年代,范存忠重续早年比较文学视角下的约翰逊研究,发表《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约翰逊博士》(1986)一文。范存忠主要考证了两篇出自约翰逊之手的关于中国的文章,阐述了约翰逊怎样开始认识中国,如何根据他的认识谈论中国,以及他谈论中国时所持的态度。范存忠认为约翰逊与中国思想文化缘起于翻译或者校审《中国通志》,并以约翰逊所作的孔子小传中的实例证明了“约翰逊的思想和孔子的智慧显然有相同或相似之处”(1986:99)。此外,还出现了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与约翰逊哲理小说的比较研究、梁实秋和约翰逊诗学观的比较研究。①李乃坤在《伏尔泰与约翰逊的哲理小说》一文中比较了同为哲理小说的《老实人》(Candide,1759)和《拉塞拉斯》,张林杰翻译的《梁实秋与中国新人文主义》(马利安·高利克著)比较了梁实秋和约翰逊诗学观的异同,虽然此文为译文,但无疑为国内学者从比较文学视角研究约翰逊开拓了新的领域和思路。
五、蓬勃发展:2001—2020年
约翰逊及其作品在21世纪引起更多国内学者的关注,相关研究迈入了新的阶段。这一时期的研究总体呈现出由点到面的转变,主要表现在译介作品种类和数量增多、生平研究涵盖面更加广泛和约翰逊作品研究维度更加全面三个方面。
在约翰逊主要作品的译介方面,涉及的题材较之前更加全面,小说、散文集、传记作品、游记等开始大范围地出版,《诗人传》(三卷本)由上海三联书店于2017年出版发行。国内相继出版了《人的局限性——约翰生作品集》(2009)和《饥渴的想象——约翰逊散文选》(2015),收录了约翰逊的部分书信、期刊散文、序言、诗歌和文学诗人评传。在生平研究方面,除了鲍斯威尔的《约翰生传》之外,国内还有赫斯特·林奇·皮奥齐(Piozzi Hester Lynch,1741—1821)的《塞缪尔·约翰逊晚年轶事》(Anecdotes of the Late Samuel Johnson,2003)和贝特的《约翰生传》(Samuel Johnson:A Biography,2022)出版,为国内学者和读者了解约翰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料。在约翰逊作品研究方面,这一时期的学者们更多地关注约翰逊作品本身,研究维度更加全面,研究视角繁多。国内不仅有以约翰逊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出现,还有多部相关研究专著陆续出版。这些博士论文和专著的作者大都是中青年学术骨干,他们的研究不仅代表了国内约翰逊研究发展的新方向,也为此领域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使国内的约翰逊研究呈现蓬勃之势。下文将分别从国内对约翰逊作为词典编纂家、作家和文学批评家这三方面的研究展开论述。
这一时期国内学者对约翰逊作为词典编纂家和《英语词典》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具体化,不仅学术论文数量增多,而且还有相关博士论文和专著出版。有学者从宏观着眼,着重考察约翰逊《英语词典》的文本结构、编纂思想及其体现的语言观和文化观;①参见李翔(2009a)、徐海(2007)。也有学者从微观出发,着重考察《英语词典》在选词立目、词源信息、书证引用、排列顺序等方面所体现的编纂技巧。②参见冯春波(2007)、李翔(2009b)、田兵(2017)。
对作为作家的约翰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致伯爵书》《拉塞拉斯》《诗人传》以及约翰逊作品的综合研究。第一,这一时期,与《致伯爵书》相关的研究文章多达20余篇。总体来看,无论是从翻译角度出发的译文研究,还是从语言学角度出发的原文研究,都呈现出由文本外向文本自身转变的趋势。第二,关于约翰逊唯一一部小说《拉塞拉斯》的研究视角主要有小说叙事风格、主题、文学公共领域与公共性等方面。第三,关于《诗人传》的研究主要导向本体研究,学者们从具体策略、传主与作家关系、写作视角等方面探究约翰逊传记写作的独特魅力,主要集中在分析《诗人传》的传记理论和传记的道德教诲功能两个方面,强调《诗人传》对英国文学传记文学书写史产生的革新意义,而对约翰逊传记的道德教育功能的强调与新古典主义理念中“重视文学的道德教化功能”的诗学观一脉相承。③参见孙勇彬(2020)、杨岸青(2010)、叶丽贤(2018)。第四,对约翰逊作品的综合研究主要表现在对约翰逊的对话艺术、约翰逊文学作品的核心主题及其体现的帝国意识等方面的探讨上。值得一提的是,有学者还觉察到了翰逊作品中体现的女性情怀,这在18世纪的社会现实中是难能可贵的。
这一时期关于约翰逊作为文学批评家及其批评思想的研究较前一时期也更加全面,主要集中在《诗人传》所体现的约翰逊诗歌批评标准和约翰逊文学批评思想的特点及其影响这两方面。学者或通过论述《诗人传》的成书经过和全书概貌介绍约翰逊的,或通过分析《诗人传》中的个别篇章来探究约翰逊作为文学批评家的批评标准及其对《诗人传》写作的影响。《诗人传》体现了约翰逊对诗歌语言、韵律和道德方面的严格要求和对普通读者意识的强调等批评标准,与约翰逊所秉承的新古典主义理念相一致,也体现了约翰逊作为优秀批评家的独到见解和长远影响。也有学者从英国文学批评史的角度探析《诗人传》的文学批评与英国文学批评史之间的关系,认为“约翰逊是玄学派经典化历史上起到重要作用的批评家”(叶丽贤2016:21)。更有学者首次将《诗人传》界定为“学养型评传”,①“学养型评传”一词出自刘意青(2017),指的是靠批者自身的学养来写的以批评为主的传记,以便与后现代成为学科和理论派别的批评区别。突出强调了约翰逊代表的学养型批评家在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刘意青28)。除此之外,在谈及约翰逊的文学批评特点时,不少学者探讨约翰逊文学批评的互文性思想、伦理道德取向和整体观,认为这些方面不仅体现了约翰逊文学批评的前瞻性,也是约翰逊的新古典主义理念在文学批评中的体现。②参见张昕(2013,2015,2017)。也有不少学者开始关注约翰逊的政治经历和观点,更不乏聚焦比较文学视角研究的学者。
结语
综上,本文经过梳理国内100多年来约翰逊译介和研究文献,理清了约翰逊研究的三个阶段,并通过翔实的资料展现出每个阶段的研究及译介特点。总体来看,国内学者对约翰逊的研究和译介已经颇具规模,为未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在整体性和系统性方面有待进一步拓展。就可待挖掘的研究问题而言,关于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还可以进一步深入开展: 第一,处在新古典主义日渐式微、浪漫主义呼之欲出的特殊时期,约翰逊对新古典主义既继承又批判的态度体现了其批评思想的复杂性,这与英国文学批评传统之间有何关系?第二,约翰逊作为文学批评大家,他对英国诗歌经典建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三,约翰逊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影响和地位发生过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第四,约翰逊是“在玄学派经典化历史上产生过举足轻重影响的一位批评家”(叶丽贤2016:21),而盛行于20世纪的新批评学派十分推崇玄学派诗风,那么约翰逊的批评思想对新批评是否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通过全面系统的梳理,国内约翰逊研究的空白点逐渐呈现。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约翰逊研究大有可为。通过本文对约翰逊研究的发展态势的系统梳理,以期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