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象服务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研究

2023-12-31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7期
关键词:偏远地区气象智慧

郝 宁

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经济结构中关键的一环。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相比其他产业,农业受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农作物产量增长离不开农业工作者对气候的把握。预防气候灾害,正确应对天气变化,需要气象服务的支持。在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进程中,气象服务的应用可有效帮助农业工作者规避气候灾害对农业造成的不利后果,是农业生产中必要的技术手段。但在实际应用中,气象服务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智慧农业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基于此,本文将从气象服务在智慧农业中的必要作用入手,分析气象服务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并探讨改善问题的解决策略。

智慧农业是指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等手段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实现农业智能化发展。开展智慧农业有利于推动农业管理自动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作物产量,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提供后发优势。要有效实现智慧农业的普及与推广,离不开气象服务的科学应用。在农业工作中,气象服务是防灾减灾、及时预测天气变化、减少农作物损失的有效工具。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促进了气象科学技术的革新,使气象服务在预测气象灾害、获取气候信息上更加精确、更加完善。气象服务向智能化方向的发展为智慧农业带来了巨大潜力,进而促进农业生产总值的提高。

一、气象服务在智慧农业生产中的必要作用

1、构建完善信息平台,提高信息流通效率

当前农业发展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智慧农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开展,将物联网技术、云计算、传感技术等结合起来,实现远程监控与高效管理。因此,气象服务在智慧农业生产中能够起到搭建信息平台,为农业工作者提供完善信息,实现信息及时流通。

这一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交流天气变化信息。气象部门为农业生产所提供的最常见的服务形式就是天气变化,尤其是针对干旱、洪涝、霜冻等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主要气候因素。在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气象服务可借助信息平台发布天气信息,并分析农作物在整个播种、培育、收获的阶段中将会受到怎样的气候影响,既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作用,又有利于防灾减灾,减少农业经济损失。第二,促进病虫害的防治。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不仅和极端天气情况有关,也与病虫害的产生休戚相关。例如在干旱、缺乏降雨的气候下,大量禾本科植物因缺水而产生倒伏现象,导致蝗灾泛滥,对农作物的生长具有极大危害。而在暴雨、洪涝的情况下,持续蔓延的积水中充满细菌,给食心虫、稻飞虱等害虫提供温床,影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的产量。针对这些情况,气象服务可以在信息平台上及时对可能到来的病虫害情况进行预警,提醒务农人员尽早防治,从而降低病虫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和经济损失。第三,推动农业工作的宣传。现代信息技术使农业相关工作的信息通过更便利的渠道获得,气象服务所构建的信息平台对农业工作宣传具有促进作用。政府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宣传相关农业政策,发布气候信息,普及农业生产相关知识,为务农人员的农业工作提供信息支持。农业工作者可以利用这一平台报备气候变更时期的农业生产状况,有效传递信息。

2、提升服务水平,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尽管我国总体经济发展状况仍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但经过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投放应用以及政府政策的扶持,农业生产工作在逐步向机械化和智能化迈进。这一发展趋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作物产量提升的同时,也对农业工作者和务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工作者应科学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智慧农业的发展,并注重改进气象服务技术,使其走上科学化、智能化的发展道路,更加有效地为农业生产发展服务。要推动气象服务技术的更新,需要农业工作者依靠网络技术更高效、更准确地完善农业数据信息资源。同时,各政府部门要加强和基层农业工作者及务农人员的联系,传递气候信息并及时给出应对措施,从而达到提升服务水平的目的。

气象服务水平的提高还体现在服务功能的精细化和多样化。在智慧农业发展的背景下,气象服务不仅局限于单纯的预警和提醒,还能够提供相应的灾害评估和防范指导功能,帮助农民正确应对自然灾害。这一功能不仅拓宽农民获得信息资源的渠道,还促进其防灾理念的建立,最大程度降低农产品的损失,给予农业生产发展更精确更深入的支持。

3、提高预测精准度,有效推进防灾减灾

气候环境本身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随时可能产生变化。特别是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发生更加难以预料,气候变化也更为频繁。基于此,农业智能化发展的需要对气象服务的预测提出了新要求,在设备和技术经过创新发展过后,天气预报的准确度比以前有较大提升。针对暴雨、山洪、泥石流等发生突然且危害性较大的自然灾害,气象服务与农业大数据结合应用,通过整合数据等手段集中处理信息,依托数据库的支撑,有效提高了天气预测的精确度,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精细,预测范围更加广泛灵活。

针对一些季节性灾害,智能化的气象服务不仅能预知天气变化,还可以根据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提前提醒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防范,帮助其更方便地掌握天气状况,这对农作物产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干旱来临之前,气象服务可以分析当季农作物对水量的需求,通知农业工作者及时进行储水工作,并上报有关部门。在监测到雨季可能发生持续暴雨的天气动向时,气象服务可以预测未来最高降雨量,提醒农业工作人员提前做好防汛准备,使防灾减灾工作和当年农业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二、气象服务在智慧农业生产应用中产生的问题

1、信息传递具有延迟性

当前我国仍然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一些偏远落后地区互联网覆盖不够全面,当地气象服务水平较低,相关设施和网络技术没能跟上,加之务农人员缺乏智能化务农的意识,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农民接收气候信息过于延迟。这种现象不仅没有达到气象服务的目的和预期效果,还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生长和收获,甚至可能对务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产生较大危害。

这种危害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消极影响,我国是农业大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种类丰富,各个种类的农业生产都在整个农业经济生产链条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旦某一环节受到重大自然灾害的影响,其他产业也将随之遭受损失。因此,气象服务应针对这一情况进行改进,降低自身延迟性,着力维护农业生产效益。

2、信息准确度存在区域不平衡

尽管我国农业智能化地推进进程较快,农业科技水平有了较大进步,但由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气象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偏远地区相关设施不够完备,专业技术人员数量较少,人才资源储备不足,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导致当地气象部门收集气象信息不够完善,无法准确掌握气候变化。

这一不平衡现象使欠发达地区在接收气象信息时比较有限,不够准确详实的气象信息难以达到预期的预警效果。当发生洪涝、泥石流等紧急凶险的自然灾害时,偏远地区的农业工作者往往因难以及时收到准确预警而来不及充分准备预防措施,从而造成严重后果。

3、信息指导性与针对性相对较低

在当前鼓励和扶持智能化农业生产的背景下,指导性和针对性是气象服务的重要特征。由于当前气象服务对智慧农业的服务信息不够充足,偏远地区气象从业人员较少,服务意识较淡薄,工作负担较大等问题,气象预报针对农业生产的服务较为有限。特别是针对各种类型产业的信息分析并不充分,许多地方并不仅仅发展粮食种植业,还有渔业、畜牧业、林业等产业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条件,部分偏远地区的气象服务系统对这些产业缺乏正确认知,其服务功能只局限于预测自然灾害,导致气象服务的多样化作用难以很好地发挥出来。

此外,许多地区气象服务的指导功能还不完善,发布信息的渠道不够多样。一些偏远地区的务农人员受客观条件限制,没有开展智能化、机械化农业的条件,当地相关部门对智慧农业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务农人员获得信息的渠道还局限于广播、报纸等传统途径,当地政府也缺乏鼓励性和针对性政策,导致气象服务应有的指导性作用被消解。

三、改进相关问题的策略

1、完善相关技术与设施,加强时效性

针对偏远地区气象服务信息传递延迟性和我国当前农业经济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实际状况,应尽快进行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第一,政府层面应加大对气象服务领域的资金投入,通过资金投入促进地方气象服务基础设施完善,促进完善服务体系的建立,达到拓宽气象服务信息覆盖范围,强化时效性的效果。除资金投入之外,还需改善偏远地区气象服务水平不高,服务产品精确化程度不够等问题,还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大技术投入的力度。例如完善当地网络技术和信息数据库,鼓励气象服务平台将收集到的气象信息与大数据相结合进行全面分析,并将整合好的信息及时处理与发布。还可以安排技术人员下沉目标地区的气象部门,指导和辅助当地气象服务技术进步,提高服务效率。

此外,偏远地区往往缺少相关科技人才,除下放技术人员之外,为当地气象服务相关部门和行业培训人才也对促进气象服务的完善有积极作用。其次,气象部门应转变工作观念,认识到气象服务对当地农业发展的必要性,积极解决偏远地区信息传递缺乏时效性的问题,合理科学利用好信息技术为气象服务工作带来的便利,加快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实际状况,推进智慧化农业的发展。同时,气象部门可以加强与水利、农业信息资源等部门的联系,综合利用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弥补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的缺陷。第三,农业工作干部应加大对务农人员的宣传力度,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及时向务农人员反馈气象信息,并鼓励务农人员学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多渠道获得气象信息,培养务农人员加深对气象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当自然灾害来临时,务农人员能够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保障农业工作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2、针对偏远地区给予政策倾斜

偏远地区在农业生产发展方面存在困难,与当地不发达的经济水平和气象服务系统有直接关系。因此,政府应针对偏远地区自然环境较为艰苦,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给予有效的政策倾斜。开展智慧农业,引入先进技术是重要条件,偏远地区缺乏先进技术和机械化设备进行开发,政府应为当地提供技术支持,鼓励技术人员进行新兴技术的开发,从而加强气象服务系统的完善。政府还可以通过政策调整,为参与偏远地区气象服务工作的技术人员提供福利,提高技术工作者的待遇,为丰富当地人才资源提供牢靠保障。人才资源得到足够补充后,技术资源就可以得到更充分地利用。先进的技术有助于建立完善的气象预报系统,帮助气象工作人员收集到更加全面的气象信息,促进气象服务的专业化、精确化发展。

针对偏远地区的扶持政策不仅要包含技术支持,还应进行市场支持。农业经济的发展是涉及多个方面的,一种农产品从播种到投入市场,最终获取收益,要经过多个环节,是一条完整的生产链。偏远地区的自然环境并不都是较为恶劣,不适合发展农业的,部分南方偏远地区有自己的特色产业,但因为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其所生产的农产品缺乏市场。对此,政府可以利用气象服务平台的便捷性,对偏远地区的特色农产品进行宣传,帮助其更好地进入市场,盘活当地农业经济,促进其增强市场活力。当经济收益渐渐好转时,当地就有了更多的资金来投入气象工作,可用于改善和升级气象服务系统。气象服务系统一旦得到完善,其智能化水平就会得到提升,信息传递的准确度也会随之提高,从而更好地为当地农业工作者及务农人员服务,形成良性循环。

3、利用新兴技术开展针对性服务

要想充分发挥气象服务的指导性和针对性,需要气象工作者对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具有明确认知,又能结合气象信息进行分析,更好地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当地政府和气象工作者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利用网络技术了解市场需求,发挥当地特色产业的优势。例如云南偏远地区虽然经济不够发达,但其温润潮湿,昼夜温差较大的亚热带高原季风性气候有利于茶叶的生长,使采茶业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产业。而新疆常年晴朗,日照充足,气候干燥的大陆性温带沙漠气候对当地葡萄种植及葡萄干制作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尽管云南和新疆同属位置偏僻的边远地区,但气候环境的特殊导致两地拥有不同的特色产业。因此,偏远地区的气象部门应牢牢把握当地产业特色出现的气候原因,并分析该产业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科学利用,加强气象预测与大数据的整合分析,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把握气候的动态变化。气象工作人员在获取相关信息后,可以利用有效信息指导务农人员工作,拓宽务农人员的信息了解渠道,强化其对智慧农业的正确认知,助推其顺利开展农业工作,从而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

总而言之,气象服务是推动智慧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依托气象预测带来的信息,农业工作者可以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和不利影响。对此,政府要加强对气象工作重要性的认知,给予气象服务工作政策支持。相关部门要利用好气象信息,建设好气象服务平台,帮助务农人员更好地完成农业种植工作,并通过先进技术推动农业智能化。相关技术人员要完善技术水平,借助政府的扶持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获取有效、准确的气象信息,并提高气象信息的利用效率。务农人员要通过多样化信息渠道了解气象信息,及时做出应对。总之,气象服务在智慧农业中的完善应用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进而达到促进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偏远地区气象智慧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偏远地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之有效性研究
“考虑偏远地区211大学比较好”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
偏远地区配电网容载比的算法改进模型
有智慧的羊
偏远地区使用太阳能驱动的平交道口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