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讨
2023-12-31齐爱英
齐爱英
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跃居世界首位,并成为我国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为持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农业相关部门及相关主管单位重点针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问题进行了统筹规划。其中,为全面提升马铃薯栽培种植质量以及效果,利用无公害栽培理念,对传统栽培种植技术存在的短板进行了补充,并通过不断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持续推进农业绿色转型,进一步为无公害栽培种植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结合当前技术反馈情况来看,通过科学实行无公害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有效促进了绿色农业产品的质效提升。
一、无公害马铃薯栽培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区别于传统马铃薯种植方式,无公害栽培技术的马铃薯种植方式具有下述显著特征。首先,无公害马铃薯种植在化学肥料使用量上着重体现出无公害种植特点。因此在肥料的选择上,更偏向于使用农家肥。从反馈的效果来看,通过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有效减轻了土壤污染程度;其次,无公害马铃薯种植方式可运用现有资源保障种植全过程的节约性与环保性。采取喷灌以及滴灌等,节省水资源。同时,在追肥期间,可按照无公害种植要求,精准追肥,增强肥料利用效率;最后,无公害马铃薯种植过程主要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等联合防治措施,减轻化学药剂对马铃薯品质带来的负面影响,进一步为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保障。
二、马铃薯高产栽培种植技术要点
1、选地整地
马铃薯因其生长特点无法连续播种。因此,农业种植人员在选择耕种土地时,应尽可能选择最近几年没有种植过茄科类作物的土地,保证马铃薯健康生长,为实现高质高产奠定基础。如果在同一片耕地内连续种植马铃薯,会对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难以实现高质高产这一目标,所以农业种植人员在选择种植土地时,应避免这一情况发生。同时,在同一片土地上连续种植马铃薯,不仅会影响马铃薯的生长,还很容易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病虫害,影响马铃薯产量。农业种植人员在选择土地时,可以选择轮作的土地种植马铃薯,这样不仅可以满足马铃薯生长所需的营养,确保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保证马铃薯健康生长。例如,农业种植人员可以第一年种植马铃薯,第二年种植玉米,第三年种植小麦,通过这种方式确保土壤肥力足够,满足马铃薯生长需求。不仅如此,由于马铃薯块茎在膨胀过程中需要疏松的土壤环境,因此农业种植人员在选择种植土地时,要尽可能选择地势平坦的土地,确保土壤环境符合马铃薯生长发育需求。另外,选择地势平坦的土地种植马铃薯,不仅可以优化灌溉,为马铃薯生长补充所需的水分,而且可以方便排水,避免耕地内水分过多影响马铃薯生长。除此之外,农业种植人员在选择好耕种的土地后,还应该对土地进行深耕以及畦道的划分,同时要根据耕地的地势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畦道宽度,确保畦道的宽度符合排水需要,促进马铃薯健康生长,实现高质高产目标。例如,在设计耕地内排水便捷良好的土地畦道时,农业种植人员应尽可能增大畦道宽度,提高耕地排水效果;设计排水效果较差的土地畦道时,农业种植人员应根据耕地内的实际情况调整畦道宽度,并最大程度缩小畦道宽度,满足排水需求,为马铃薯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2、品种选择
以保障高产栽培为目标选择适宜的马铃薯品种。应严格按照国家无公害食品标准进行选种。无公害农产品对于空气质量以及土壤条件等环境影响因素有严格要求。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及土壤环境条件,引导广大种植人员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栽培种植。
3、田间施肥
马铃薯对于肥料的需求量较大,要及时做好施肥工作。通常情况下,肥料类型分为两种:分别为有机肥以及化学肥料。种植人员应根据马铃薯的生长情况科学、合理地施肥,满足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一般来说,农业种植人员在对马铃薯施肥时,需要施加有机肥60000kg/hm2,并辅以一定数量的化学肥料,满足马铃薯对营养的需求,促进马铃薯健康生长。种植人员要密切关注马铃薯的生长情况,当马铃薯进入花蕾期时,对氮肥的需求量会增大,为了确保马铃薯能健康生长,这一时期应加大氮肥的施入量。同时,当马铃薯进入到盛花期时,对钾肥的需求量会增大,应及时补充钾肥。种植人员应根据耕地内的实际情况及时施加有机肥,最大程度发挥肥料的作用,促进马铃薯健康生长。在冬季,种植人员需充分掌握耕地内施加基肥和追肥的方法,确保耕地内的有机肥含量充足,满足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
4、确定种植时间与种植密度
种植时间与种植密度会对马铃薯产量产生影响。因此,应该加强对种植时间与种植密度的控制管理。结合经验来看,土壤肥力相对良好且日照充足的种植区域可稀植,密度应该控制在4000~4500 株/0.067hm2。在行距应该保持在70~75cm、窝距40~45cm,每窝双株。如果种植区域土壤肥力表现较差,应该选择早熟品种。其中,种植密度需要控制在5000~5500 株/0.067hm2,行距与窝距需要控制在60~70cm 以及35~40cm,也是每窝双株。
5、覆膜播种
在进行覆膜播种时,应该选用宽度为75~100cm 的超薄膜进行覆盖播种,在铺膜过程中,将薄膜紧紧贴于土壤然后拉紧,将膜边缘埋入10cm 的土里,并在膜上每间隔2m 左右的位置盖1 层土压严,防止大风刮跑。过程顺序为开沟→施肥→起垄→覆膜(要求:膜面平、膜拉紧、边压严、宽见光面)。覆膜播种能够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锁住水分,保持土壤湿度,根据天气变化,随温度热胀冷缩,改善土壤透气性,促进根部呼吸和营养吸收,有利于马铃薯茎叶生长,还可以起到保温除草的作用。
6、水分控制
种植人员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要做好浇水工作,确保土壤中水分含量满足马铃薯生长需求。若是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出现大量降水,应立即查看耕地内的积水情况,并做好排水工作,排出耕地内的多余水分。若是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出现干旱,农业种植人员应做好浇水工作,为马铃薯补充水分,满足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另外,应根据马铃薯的长势情况,科学、合理地浇水,并加强对土壤中的水分控制,为马铃薯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例如,当马铃薯块茎长度长到2cm 时,种植人员需要根据当地的降水情况控制浇水量,防止出现大水漫灌。
7、施肥管理
马铃薯作为一种高产农作物,对肥料需求量大,是忌氯作物。马铃薯整个生育期需按照“攻头、保中、控尾”合理施肥。在马铃薯整地时或覆膜前以基肥为主,合理搭配化肥和有机肥。根据基肥施用情况,可在播种时添加种肥,一般使用二铵10kg,采用穴施或沟施。在此过程中要避免肥料与种薯接触,防止灼伤种薯。追肥要避免肥料与种薯接触,防止灼伤种薯。追肥一般施2~3 次为宜,在马铃薯播种后1 个月后一般施2~3 次为宜,在马铃薯播种后1 个月后至现雷前,结合植株长势和中耕培土,配合浇水,施1 次尿素15kg、二铵10kg 追肥,在现蕾后至马铃薯块茎膨大期,结合中耕培土和浇水,施1 次二铵15kg、硫酸钾复合肥30kg,采取穴施方法。
8、中耕培土
在苗齐之后应及时开展首次中耕,深度一般在9cm 左右,同时还需要进行除草,在首次中耕过去14d 之后,进行二次中耕,本次应比第一次稍浅一些。在现蕾阶段再进行一次中耕,本次需比第二次的深度更浅。与此同时还需进行培土,厚度尽量在10cm 以下,以此增加结薯层的厚度,防止因为薯块外露而影响其品质。
9、机械化栽培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应重点关注切种、杀秧收获环节。在切种环节,应使用机械化的播种方式限制马铃薯的大小,播种前应根据马铃薯大小分类,大于15g 的种薯可以切块处理。播种前2~3d 需要将种薯切块,保证切块的大小适中,防止发生切块过大的情况。在切块的过程中,需要对马铃薯消毒,准备两把刀随时交替使用,保证做到每切1 块就消毒1 次。切种薯的刀需要用75%酒精或高锰酸钾溶液按照要求严格浸泡,防治腐朽病、病毒等感染种薯,导致后续不生长。杀秧环节需要等到植株的茎叶变黄,马铃薯的茎块与匍匐茎互相分离的状态可进行收获,此时是收获马铃薯最适合的时间。收获马铃薯的前7d,为加速农田内的水分流失,要提前7d 用杀秧机打碎马铃薯的茎叶,促使块茎部分熟透,提高收获效率。杀秧时需注意留秧茬的高度不能超过10cm,避免留茬过高,影响马铃薯块收获。为了提高收获效率,需使用收获机器进行入土式挖掘,深度要控制在20~24cm,避免入土过深马铃薯块受损严重,造成薯块和泥土不好分离的情况。收获机不可行走过快,收获机的速度应控制在3~4km/h,并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收获速度,保证薯块完好。薯块收获后需晾晒1~2h,避免因天气影响造成薯块受冻、淋雨等情况,收获后应及时运输。
三、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
1、早期疫病防治措施
严格紧抓早期疫病防治工作是保障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效果的重要方式。结合种植经验,部分种植人员对于早期疫病的防治工作缺乏重视。为避免对马铃薯品质造成不良影响,应该加强对早期疫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一般来说,早期疫病会直接体现在植物叶子上。如果疫病相对严重,会对植物块茎正常发育造成影响。在防治时,可根据马铃薯叶上的斑点判断分析。如果斑点为圆形且颜色较深,则可以判定疫病问题较为严重。此外,早期疫病多频发于雨季。因此在综合防治时,种植人员应该在马铃薯栽种期间,向土壤中掺杂少量的有机肥,尽量从源头处遏制早期疫病发生。如果早期疫病已经发生,需喷洒抑菌药物,以防止存在疫病的叶片为害其他健康叶片。
2、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主要措施有:①大力推广抗病、抗虫的马铃薯优良品种进行栽培;②采取多种适宜的种植模式,轮作、间作、套作等,不宜采用连作,禁止将马铃薯与其他茄科作物轮作。③做好田地清洁工作,在马铃薯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生病、遭虫害的植物残株、茎叶,减少土壤中的病菌数量和含虫量。
3、地下害虫
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虫害有蛴螬、金针虫、蝼蛄以及二十八星瓢虫,这些虫害中对马铃薯为害最严重的是二十八星瓢虫,能降低马铃薯的产量,严重时会导致马铃薯死亡。二十八星瓢虫能借助土壤越冬,第二年继续侵害马铃薯。种植人员在收获马铃薯后若是没有及时翻耕土壤,清理土壤中的虫卵,便会留下虫害隐患,影响第二年马铃薯生长。每年1-2 月降水量相对较多的情况下,二十八星瓢虫可以安全越冬,为害马铃薯茎块,使马铃薯茎块无法获取足够的养分和水分,出现营养不足的情况。
4、晚期疫病防治措施
晚期疫病危害程度远超早期疫病,一般来说,晚期疫病多频发于湿度相对较高的夏季。存在晚期疫病的植株会将病害问题迅速传染给其他健康植株。如果未能及时采取控制手段,整个马铃薯种植区域会受到病害侵害而出现大面积死亡或者严重病害问题。因此,发现某一植株存在晚期疫病问题时,应该迅速查找中心病株并将其拔出,并喷洒浓度为64%的杀毒矾消杀,并在地面上均匀撒上石灰粉末。
5、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技术能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对土壤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利用生物天敌或使用微生物及生物代谢物制剂等,实现以虫治虫、以病毒治虫等。可以用天然合成物和生物制剂进行治理,轮换使用低毒高效无残留化学农药。
6、病毒病
马铃薯出现病毒病的主要途径为接触传毒和蚜虫传毒,该病害是导致马铃薯无法高产的根本原因,若是情况不严重,可造成产量减少15%左右,而若是情况比较严重,则会导致马铃薯减产量高达55%以上,所以若想提升马铃薯的产量,则必须做好病毒病的防治工作。在进行防治时可以使用10%氯氰菊酯乳油2200 倍液~3900 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3500 倍液~4500 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 倍液~4000 倍液以及5%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100 倍液~1900 倍液等其他药剂进行交替式喷洒。以此预防蚜虫传毒或者接触传毒等其他传毒媒介。在马铃薯最初出现病毒病时,可以喷洒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 倍液、1.5%植病灵550 倍液或者20%病毒A 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防治,以此减少病毒病对马铃薯植株造成的伤害,保障种植者的经济收益。
7、化学防治
利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害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方法。如:①采用纯度为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 倍液喷雾防治马铃薯晚疫病;②采用纯度为5%的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喷雾防治马铃薯病毒病;③采用纯度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 倍液防治环腐病。④采用30%蒙邦虫清100mL/hm2消灭地上与地下害虫。
8、环腐病
环腐病属于细菌性病害,病情严重时可导致马铃薯的最终产量下降55%,若是发生在贮藏期间,则会引发大范围的烂窖,给种植者带来严重的损失。诱发该环腐病的主要原因在于种薯自身携带该细菌,其主要传播途径为切块缓解,所以在对种薯进行切块时必须严格做好切刀的消毒工作,及时挑出带病种薯。若是在苗期以及成株期间出现环腐病,则需要将病株挖除,随后集中处理。当马铃薯在田间出现本病害,可以选择使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1000 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 倍液,或者72%农用链霉素4000 倍液进行喷雾处理。在使用这些药剂进行防治时,和前文一样若遇到下雨,则需要进行补喷。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马铃薯高质高产目标,应综合考虑各类种植技术,科学应用病虫害防治方法,选择高产栽培技术。文章研究了科学选种、早疫病防治、晚疫病防治等内容,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为更好地栽培马铃薯,种植人员需要将各类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有效结合,实现马铃薯高质高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