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交通类国际人才培养实践与建议

2023-12-31张伟陈希吕卫东

关键词:交通人才教育

张伟 陈希 吕卫东

(长安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4)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丰富的合作成果。高校交通类国际人才培养能够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能够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为中国交通企业和中国标准“走出去”提供高质量、本土化的人才资源,能够助力交通强国战略的有效实施。然而,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交通类国际人才培养面临国际人才培养的新形势,需要满足新要求,继续解决现存问题,开展实践探索和改革创新。

一、交通类国际人才培养新形势和新要求

(一)在提高培养质量的要求下恢复高校国际学生规模

疫情期间,来华留学的国际学生规模面临“断崖式”滑坡。后疫情时期,全球经济恢复需要一定周期,各国对留学生生源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将会对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此外,人员跨国流动规模和跨国境学术交流完全恢复也需要一定时间。总体而言,在较长时间内,国际教育行业仍将处于缓慢调整期。如何既保持规模增长,又提高生源质量成为新形势下高校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首要问题。

(二)高校交通类国际人才培养需要满足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新政策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作出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重大论断,围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行了全面部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高校交通类国际人才培养也需要响应国家政策,以教育强国为目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三)高校交通类国际人才培养需助力交通强国的发展目标

2019 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在国际合作和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国际合作方面,要求“深化交通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合作深度与广度,形成国家、社会、企业多层次合作渠道”。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求“培育高水平交通科技人才。坚持高精尖缺导向,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交通一线创新人才”。

(四)高校交通类国际人才培养需继续克服国外负面舆论和阻力

前来中国学习交通类专业的国际学生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由于文化差异和刻板偏见导致国内外负面舆情频出,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除了开展专业教育之外,也应该探索消除负面舆论的有效措施。

后疫情时代国际教育形势变化对交通类国际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但也为交通类国际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机遇,高校应该把握大势、主动应变,在满足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下,积极探索解决已有交通类国际人才培养问题,推进和加快国际教育发展进程。

二、高校交通类国际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由于交通类国际人才的学习特点、交通类专业的特点以及交通行业人才需求条件等原因,导致目前高校交通类国际人才培养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培养模式难以满足高质量人才需求

交通类国际人才在入口端生源国别多、个体差异大,不同国别生源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知识结构、内容深度、文化背景差异显著,传统的培养模式难以适应出口端高质量国际人才培养。

(二)出口端交通国际人才难以匹配企业需求

高校交通类国际人才培养针对性不强,难以满足国家和行业对交通类国际人才的需求。交通类国际人才培养中没有紧密结合国家“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和交通行业大型国企走出去的属地化工程人才的需求,往往参照中国学生课程体系,缺乏针对性,导致培养的人才与国家和行业的需求匹配度不高。

(三)文化教育难以自然融入专业教育过程

由于国别、种族、语种、背景、文化习俗差异等客观因素,交通类国际人才来华留学不仅需要面临高压力的专业学习,还会面临情感交流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缺失带来的不适应。高校交通类国际人才培养计划多集中在专业学习,中国文化教育和国情教育类课程占比较少且内容与专业课关联较少。然而,交通类专业教育也应该融入人文教育,应该在专业课程的教育中体现交通文化和中国交通概况。因此,高校在交通类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将中国文化和国情教育自然融入专业教育,提高交通类国际人才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深入人心,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特别是在购机补贴政策的激励下,广大农民加大了对购置农业机械的投入,农业机械化水平迅速提高。

(四)国际人才实践创新能力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实践、创新创业能力训练的系统性和效果不佳,难以满足面向海外工程的人才竞争力要求。交通类专业主要面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对学生的实践、创新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要求高。而国际学生受语言、环境、基础教育等多因素影响,在实践能力与创新水平的提升上存在更大的挑战。

三、高校交通类国际人才培养实践探索

为了发挥交通类高校的专业优势,对接中国交通企业的人才需求,应对目前国际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解决当前国际人才培养的问题,长安大学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交通类国际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一)加强协同培养,创新国际人才培养模式

长安大学以交通类特色专业为基础,以交通类国际人才本国岗位需求为目标,聚焦“一带一路”倡议和交通行业“走出去”的需求,在交通类国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开展了探索。一是针对国际学生生源国别多、知识基础差异大、文化背景不相同等客观现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了适应国际学生基础水平差异的“个性化基础学习+共性化专业学习+个性化综合学习”的“两类三阶段”培养模式。二是构建高校和企业分别承担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双向导师联合授课的“双元制”校企协同模式,形成了“刚果班”“塞内班”“尼日利亚班”“马达加斯加班”等协同培养典范。三是加强多方协同培养国际学生模式,与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签约成立“长安大学东盟(广西)国际学院”,与广西达成校地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参与面向东盟的国家级教育培训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在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挂牌设立“中非交通大学暨长安大学学生实习实训中心”,与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成立长安大学国际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作为轨道交通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和工程实践训练基地投入使用;与渭南市政府合作,在渭南市设立长安大学国际学生“感知中国”实习实践基地,推动“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合作,加强与地方文化产业的深度合作,带动学校国际教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坚持开放办学,推动国际教育纵深发展

为了深入对接“四点一线一面”教育现代化战略布局(即“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海南自贸试验区和‘一带一路’以及中西部地区”),长安大学坚持以开放式办学重要发展战略为指导,推动国际教育纵深发展。一是建设长安大学海南陵水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国际学院(长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海南分院),力争将试验区国际学院打造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留学重要目的地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二是合作建设马尔代夫维拉学院汉语中心(孔子学院),以“专业培训+汉语推广”为办学特色,致力于成为马尔代夫青年人才发展培养中心、中国企业海外技术人才培养基地、马尔代夫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园地、中马人民友谊合作桥梁。三是为建设培养国际化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工程创新人才的中外合作办学基地,长安大学与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尼日利亚中非交通大学。四是以国家建设“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为机遇,建设长安大学-海南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新战略平台,实现一校录取、两校培养、学分互认、学历共颁的创新型国际学生培养模式。

(三)推动教育合作,提升“一带一路”国际学术影响

在科研领域,长安大学一直积极承担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与各级学会的国际教育科研项目,稳步推进外部平台建设,聚焦国际学生教育与管理、“一带一路”与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等重点领域研究,积极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做国际教育的实践者和研究者。

通过“一带一路”工程教育中心平台,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强化国际学生校企联合特色培养模式,为中国交通企业“走出去”提供重要国际人才和智力支持。建设长安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利用综合性平台对学校战略规划、教师发展路径、国际学生多学科交叉培养体系、综合管理保障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打造国际教育领域高端智库,完善“留学长大”特色的国际学生培养体系,加强国际化专业师资力量储备,推动各学科交叉融合,打造培育创新性人才的桥头堡。

(四)培育交通文明,讲好中国交通故事

为了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帮助国际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学校积极将国情教育、宣传中国成就的理念全面融入国际学生专业与实践教育。学校组织和辅导国际学生参加教育部、交通运输部、省教育厅等各级单位主办的短视频、征文、演讲比赛,并多次获奖;定期与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举办科技夏令营,创办国际文化节、感知中国等系列精品文化活动,先后有中央电视台、央广国际、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学校国际教育成果和国际学生活动,对外展现了长安大学在培养国际学生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方面的出色成就。

四、高校交通类国际人才培养建议

为了满足国际教育新形势和新要求,同时解决交通类国际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结合长安大学交通类国际人才培养实践,高校交通类国际人才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和提升。

(一)创新招生模式,从入口端满足高质量人才需求

创新国际人才招生模式,严格把控国际学生生源质量,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完成学生规模增长的要求。2010 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留学中国计划》,将来华留学教育工作方针修订为“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保证质量”,并确立了今后10 年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 年,来华留学人数达到50万人,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近20 年来,虽然来华留学生数量大幅提升,但来华留学生占全球留学生总体的比例依然偏低。在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中,中国仍处于逆差状态。而近3 年受疫情影响,留学生入境困难,国际教育事业进入寒冬期,国内高校普遍面临着招生困难的局面,许多高校国际教育事业萎缩甚至相关机构关闭撤销,因此,高校在“入口端”应该集思广益、内挖潜力、外拓资源,不断寻求拓宽招生渠道新方法,突破国际学生招生瓶颈。同时,也应该积极吸引优质生源,保证生源质量,形成招生培养良性循环。

(二)坚持开放与合作办学,在新形势下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持续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是实现教育强国目标的优先要素和内生动力,高校应做好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对内部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升级;搭建合作平台,开展合作办学,实现优势资源互补,使得内部供给与外部需求相匹配,避免过度依赖“内循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进一步围绕重点行业和企业需求,拓展企业、院校、科研机构和政府的合作资源,引入更多战略性合作伙伴,实现自身资源聚集和长远提升。

(三)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在“出口端”满足企业和实践需求

充分了解企业人才需求,以需求为导向,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切实为交通产业链提供人才支持。交通类国际人才培养工作应该在国家政策指引下,坚持学科特色、优化结构,培养具备世界工匠精神的专业人才,解决企业海外用人需求;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发挥学校学科优势、企业实习基地的优势,在培养过程中提升国际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使国际学生毕业后能够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逐步将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带向全世界。

(四)创建文化育人平台,从全过程满足文化育人需求

挖掘地方文化底蕴,构建文化育人机制,促进国际理解与国际认同,助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201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牵头制订《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两个文件指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学生教育承担着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的历史使命。因此,高校应该全力打造“为国际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优质平台,让国际学生讲好中国交通故事,一是通过文化育人,促进国际学生的文化情怀从“知华、友华、爱华”到“赞华”的质变。二是通过文化育人平台,帮助国际学生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顺利度过文化适应期。三是通过国际学生讲述中国故事,改变国际负面舆论,破除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减少国际教育发展阻力。

五、结语

国际教育的发展形势并非一成不变,高校需要继续不断探索完善交通类国际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稳步推进国际学生规模、层次、结构、效益等方面进展,持续完善校企合作联合订单式培养模式和对外合作办学来华留学教育模式,架构国际学生多模式、多渠道、多元化培养范本,紧密对接“一带一路”需求,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华友华的高层次管理和技术人才,为交通强国战略提供更多国际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交通人才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人才云
题解教育『三问』
繁忙的交通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小小交通劝导员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