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手工艺融入现代生活的尝试
——以武隆浩口蜡染为例

2023-12-31刘沁沅

西部皮革 2023年19期
关键词:仡佬族蜡染武隆

刘沁沅

(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0 引言

蜡染作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之一,也是仡佬族、苗族民间艺术精髓。武隆浩口是仡佬族苗族乡,这里的地理位置佳,能够传承与交流各类民族文化,蜡染技艺在这里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武隆浩口仡佬族蜡染传统制作技艺工序繁多、样式纯粹,富有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鉴赏价值。随着现代工业化大批量生产以来,越来越多传统手工艺逐步消失。传统手工艺回归现代生活是人们所期待的。

文章的研究重点探讨武隆浩口蜡染作为传统工艺的发展现状、当下困境和未来在现代生活中的融合运用。武隆民间蜡染工艺在现代生活中的结合和发展能逐步转化成为一种文化、经济资源,对促进区域民族经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1 浩口蜡染发展现状和困局

1.1 浩口蜡染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水平的提高,许多日常生活中的必需用品,都能与蜡染传统工艺相结合。蜡染工艺品像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中优良品格的代表。其外在内敛低调,却蕴含着复杂、优秀的工艺和技法。在蜡染运用方面,我们需要不断地拓宽蜡染的媒介和形式,打破传统的使用场景。例如销售量前几名的植物蜡染手工包中拼布艺术蜡染蓝布具有扑面而来的复古文艺气息和独一无二的气质。现代服饰中如衣物、帽子、发饰、围巾等都能够与仡佬族蜡染工艺大胆结合。在这些设计上蜡染没有用太多的夸张和变形的设计理念,而是强调自然、简约、环保、朴素的设计风格。正在售卖的蜡染冰裂纹真丝围巾,就利用了蜡染最具代表性的特点——冰裂纹。这意味着,即便是同样的工艺也不可复制,体现了工艺产品的独一无二。像室内设计中的软装饰品可以体现空间的宁静舒适的自然之感,我们常常能在当地旅游民宿和品牌看到它们的身影和一些极具特色的空间。

自2010 年以来,浩口蜡染传统工艺带动了留守妇女就业200 余人,帮助返乡人群就业,坚持传统手工艺。目前,武隆浩口蜡染传统工艺文化也与浩口小学融合学校教育传承,以研学旅游为契机,“农户发展+武隆旅游”大流量为背景,结合农户、学校、景区,先后在中国手艺网、重庆晚报、重庆日报、新浪新闻等多媒体、网络方面做了大量宣传推广。

1.2 浩口蜡染发展困局

1.2.1 手工艺发展较保守,产品缺乏个性

浩口蜡染传统工艺有着仡佬族悠久历史的文化底蕴。但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不能仅靠复古怀旧,如果没有创新发展,不顾现代人的审美和使用方式的更新,久而久之就会被边缘化。武隆仡佬蜡染传承人还需要放长眼光,关于其创新性发展意识还较为保守,大部分仍然长期停留在对传统作品的模仿和复制中,缺乏与现代生活接轨的作品,这也制约了武隆仡佬蜡染的进步发展。传统工艺美术的量化生产、缺乏创意是影响其发展的根本内因所在[1]。

1.2.2 武隆仡佬蜡染工艺培养建设意识弱

虽然武隆仡佬蜡染工艺逐步意识到传统工艺需要依托产业模式推进蜡染工艺的发展,但是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缺乏整体的战略规划部署,特别是在当今迅速发展的产业趋势下,需要将仡佬族蜡染非遗文化的教学进行整理和部署,在培训手艺人方面缺乏相关的人才培养教育机制,对于传承人来说也缺少很多学习和培养机会。

1.2.3 同质化严重,价格没有优势

随着近年来对非遗文化的重视,各地的非遗文化产品类别也日益增多。较其它的传统工艺相比,武隆仡佬蜡染工艺传承时间短,产品个性不突出。特别是,在短时间内会有一批类似或者几乎相同的产品同时涌进市场,从而产生了武隆仡佬蜡染工艺产品出现同质化现象。又因为武隆仡佬蜡染工艺采取的是全手工工艺,时间成本、人力成本、运营成本较高,整体的产品定价偏高,甚至比同类别产品的价格翻了一番。其同质化严重,价格没有优势,产品个性不突出,销量自然成难题。

2 手工艺在保护中的创新发展

2.1 与新产品、新材料、新元素相结合

2.1.1 蜡染特色与当代创新生产相结合

随着当地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武隆区旅游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意识和生活观念也发生了巨大转变。但是由于传统蜡染手工艺人还长期停留在对曾经的模仿和复制中,制作出的产品很难同现代生活融入起来,如今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武隆浩口蜡染传统工艺传承人要转变设计理念,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依托当地旅游文创的发展,利用好仡佬族蜡染文化的优势,从民族特色、当地文化上面寻找到切入点,保留蜡染自然朴素的气质,表现当地的文化底蕴[2]。创新时,在各方面都要应当注重文化审美,积极吸纳新的文化元素,将个性和特色融入各种产品设计中,用现代视角和方法对其重新设计、重做规划,凸显武隆仡佬族蜡染的特色和魅力。

近年来,武隆浩口仡佬族蜡染传承人开始尝试更多的新玩法,例如自主发明了套色蜡染,增加更多的现代元素,更贴近现代生活的艺术审美;对于蜡染作品遇到了掉色和染色不均匀等问题,寻找适合的试剂pH 酸碱值等参数,攻克难题,寻找新的解决思路等。

2.1.2 传统工艺与新产品融合

传统的仡佬族蜡染工艺过去多用在服饰和各种生活用品的装饰上,其制作工艺也受到特定的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艺制约,长时间处于循规蹈矩的状态,蜡染工艺品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特别是当地传承人在制作上较为保守,不敢也不愿尝试新事物,接受新材料,所以在时代的推进下很难吸引到消费者。

武隆浩口仡佬族蜡染是利用纯的手工艺制作染色、样式,它可以结合现代工具所制作的产品技术,拓宽产品设计发展。传统的仡佬族蜡染工艺可以通过增加产品品类、外观注入现代设计因素、用途创新、打造品牌等方式[3],再结合线下、线上的推广,使其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通过与当地旅游经济的结合,开发一些旅游文创产品,打破传统的装饰样式和用途,开发更多的产品门类。

2.2 寻找消费者同理心,为用户画像

武隆浩口仡佬族蜡染传承时间短,所以产品个性不突出,那么如何探索和研发出新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很关键。在研发创意产品时需要寻找消费者的同理心,实现差异化,找到自身的竞争优势。

2.2.1 细化、优化现有的消费者的需求

首先是细化、优化现有的消费者的需求,其解决方案就是把用户需求比作图像,那么需求细节就是组成该图像的像素,最终决定该图像的清晰度。把消费者需求在整体上拆成“使用对象”“接受价格”“使用场景描述”“风格喜好”“购买方式”五个部分,然后对已经购买或者固定的消费群体调查、归纳,在此深入优化、细化产品的内容,例如工艺产品较市场同等商品相比,使用是否更为方便、价格是否实惠、活动力度是否合适等等。

2.2.2 通过实现差异化吸引全新的消费者

另一方面是吸引全新的消费者购买。在市场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武隆浩口仡佬族蜡染工艺产品较市场上已经有的产品相比,能否出现个性化聚焦、产生差异性,改变那些趋同产品。是否可以开展发放问卷-走访调查-举行优惠促销、低价体验等活动,找到自我品牌竞争力。当然,在考虑消费者同理心同时,也必须处理好消费者需求中的共性与个性需求之间的矛盾。因为虽然个性化意味着产品具备差异化和竞争力,但过度的个性化有可能导致成本过高、运营不善等情况。因此,在创新中应善于在个性中聚焦共性,如可以专门设置定制区,或是收集消费者对于商品的意见、想法等,统一整理归纳,再在产品开发上做新尝试。

2.3 传统工艺与生活媒介工具创新结合

2.3.1 “展览+”推进传统手工艺发展

武隆区还在武隆区羊角街道万宝路处建成了约四百余平方米的武隆蜡染展览馆,其中还分别设计了蜡染材料展示区、布料展示区、“文艺复兴百家齐放”区、停步驻留玩赏区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提供了一个体验、欣赏、活动为一体的文化空间。随着网络的发展,微信公众号平台、淘宝平台等也成为信息流通及推广的路径。使用这些平台的人众多,因此这能够为普通大众提供一个了解武隆蜡染的渠道,也为武隆蜡染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当地的传承人可以将制作完成的成品放在平台上展示、售卖,或者通过其他的直播、新闻等平台或者是有固定受众人群的主播进行宣传,增加武隆浩口仡佬族蜡染的社会影响力。在接下来的发展中,还可以创建数字化非遗体验馆、非遗文化网上虚拟展览馆等,以数字形式共享非遗资源[4]。像交互设计中的人工智能技术、VR 虚拟现实技术等都可以与蜡染工艺结合起来。这有效地打破了传统工艺只停留在图片上的无形物质形态的局限,而是通过与科技媒介结合的方式,让人们在任何时间及地点在线云展览时,都能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受限。

2.3.2 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自然愈来愈重视对历史与文化的熏陶,于是,大家对于文化空间的诉求也愈发强烈。当地将现代的数字媒体技术同传统工艺结合起来,例如音频、视频、现场体验。这些活动帮助人们更直观体验传统工艺,从中受到教育和熏陶。武隆浩口仡佬族蜡染传承人也在当地的小学、中学开展了一系列的蜡染文化传承活动。在举办活动的过程中,他们注重活动组织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带领学生们把套色和渐变相融,让色彩更丰富持久。这些系列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传承非遗的重要,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此兴趣盎然。

2.4 加强非遗传承人建设

非遗传承人是活态传承的核心内容。现在,缺乏继任者成为影响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重要问题。所以活态传承一定要创新“师傅传授”的传统方式,优化传承人队伍的建设工作[5]。

2.4.1 保证对非遗传承人的资金支持

在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中,资金方面的支持能为区域内从事非遗传承的工作者提供“定心丸”。对非遗传承人的资金支持,不仅包括省级、市级、区级的资金支持,还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实际条件,加强对市级非遗传承人的资金支持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多类型的活动,积极地引导社会层面的资金参与到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来[6]。最后,保证实际的资金支持能够精准落实到非遗传承工作上去。

2.4.2 完善对非遗传承人的培训机制

近年来,随着文化部对非遗的重点保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来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交流、学习、研培等方式,为非遗传承人提供更多优质的学习机会。除此之外,还可以给非遗传承人提供一些有关市场营销、产品设计等方面的学习课程,提高非遗传统工艺的市场竞争力。传统手工艺复杂程度高,但传承人的经济收入却很少,这导致了人才流失快、人才结构弱等问题。因此,政府可以加快出台完善非遗传承人才结构等方面的政策,利用政策支持与产业融合,为新一代的非遗传承人规划职业发展路线。

3 结语

蜡染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工艺价值。当地的蜡染文化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承载着仡佬族人民多年生活的时代记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工艺逐渐出现了传承危机,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视,开始探索出了一系列符合新时代的融合方式。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生活的尝试是现代生活融入返璞归真的特色写照,只有重视当地对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尝试创新结合和发展,才能赋予这些传统手工艺新的时代内涵,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仡佬族蜡染武隆
仡佬族生态信仰文化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表达*
苗族蜡染
“大美武隆”诗词选登
蜡染的纹饰探讨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武隆人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蜡染手绢寄深情
自然的遗产 世界的武隆
武陵山区仡佬族传统体育的流变发展研究
蜡染在现代中式服装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