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小科学衔接视角下的高等师范教学改革探讨

2023-12-30万素冰刘成云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教学改革

万素冰 刘成云

[摘 要] 切实转变教育观念,规范教育行为,建立协同机制,优化教育生态,全面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文章针对幼儿园和小学教师以及师范教育在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提高准教师幼小衔接的能力着手,探讨高等师范教学改革,以期从源头上为幼小科学衔接提供师资支持。

[关键词] 幼小衔接;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学改革

幼小科学衔接是指儿童从幼儿园教育情境向小学教育情境过渡的过程,具体包括身心、生活、社会、学习四个方面的衔接。幼小科学衔接对于幼儿顺利融入小学生活和提升学习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21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进幼小衔接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及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明显转变,幼小协同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基本形成。”实现上述目标,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是关键。本文以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充分利用该校既承担幼儿教师培养任务,又承担区域小学教师培养任务,具有促进幼小衔接的教学与实践先天优势的特点,探讨高等师范教学改革,以期从源头上为幼小科学衔接提供师资支持。

一、幼小衔接实施现状

围绕对《指导意见》的认识和幼小衔接的理解,笔者开展了专项调查,调查对象为374名幼儿园教师和425名小學教师。调查发现,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在实施幼小科学衔接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全员行动不到位。调查结果表明,幼儿园有43.85%的教师,小学有46.12%的教师不了解《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幼小科学衔接包含的五项举措。二是全程落实不到位。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不是通过短期的专项教育活动就能实现的,而是要落实到学前三年和小学一年级教育的全过程中,要帮助儿童通过感知体验和实践操作的方式累积经验。调查发现,认为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应贯穿学前三年的幼儿园教师为69.25%,还有30.75%的教师认为只要在某个年级开展入学准备教育即可;认为小学适应教育重点在一年级教育活动全过程的小学教师有56.71%,还有43.29%的小学教师认为在一年级的某时间段即可。三是全面落实不到位。幼儿园、小学不仅要关注儿童身心、生活、社会、学习中某个方面的准备和适应,还要同时关注以上四个方面,做到各方面有机融合和相互渗透,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实现幼小科学有效衔接。但调查发现还有45.99%的幼儿园教师、47.29%的小学教师不知道儿童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涵盖身心、生活、社会、学习四个方面。

二、师范学校应对幼小科学衔接的师资培养困境

培养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的师范学校负有培养适应幼小科学衔接师资要求的责任。然而,当前师范院校在应对幼小科学衔接方面面临一定的困境,以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具体表现为:一是在专业教学顶层设计方面有缺失。学前教育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师范生的教育观念、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均未涉及幼小衔接的理念。二是师范生对幼小衔接的了解不够深入。学前教育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幼小衔接的政策不够熟悉,对幼小衔接的理念不甚了解,缺乏做好幼小衔接的能力和具体方法。三是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没有关注幼小衔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都没有系统涉及幼小衔接的课程,在师范毕业生知识和能力评价方面没有对幼小衔接的知识和能力提出具体要求,教育实践安排也没有幼小衔接的内容。四是师范学校教师的幼小衔接工作参与度不够。有的教师认为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是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的事情,对幼小衔接缺乏了解,缺乏指导师范生学好幼小衔接知识与技能的专业能力。

三、培养适配幼小科学衔接师资的师范教学改革路径

《指导意见》要求统筹各方资源,确保幼小衔接工作取得实效。虽然《指导意见》没有明确要求师范学校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但作为培养幼儿园和小学师资的师范学校,其职责决定了必须主动服务幼小衔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帮助师范生树立幼小科学衔接的观念,掌握幼小衔接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幼小衔接的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幼小衔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问题的顶层设计,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安排教学活动和开展教学评价的依据。幼小衔接能否做到科学有效,关键在于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教师幼小衔接的观念和能力以及方式方法,决定幼小衔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师范学校要主动服务于幼小衔接,就要着力培养适配幼小衔接的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就要完善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前,学校要组织专任教师去幼儿园和小学调研,了解幼儿园和小学对教师岗位的新要求。聘请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把幼小衔接的内容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幼儿园教师要“了解0—3岁婴幼儿保教和幼小衔接的有关知识与基本方法”,《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小学教师要“了解幼小和小初衔接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帮助小学生顺利过渡的方法”。为此,师范学校要根据需要设定混合式教育目标,即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了解小学教育现状,注重幼儿身心等四个方面的有机融合和渗透;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要主动了解幼儿园教育特点,关注儿童的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总之,要把幼小衔接对教师的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在上岗前就具备一定的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与手段。结合《指导意见》,师范学校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将幼小科学衔接融入专业课程设置。

1.优化专业理论课程设置。首先,优化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学前儿童游戏指导”“学前儿童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幼儿园环境创设”等专业课程的设置,将实施幼儿入学准备教育的知识能力要求融入相关课程的教学与考核。其次,优化小学教育专业“小学生发展心理学”“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班级管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法”等专业课程的设置,将实施小学生入学适应教育的知识能力要求融入相关课程的教学与考核。最后,推进幼儿园和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一体化,指导学生掌握儿童身心发展和教育规律。小学教育专业与学前教育专业应适当开设对方专业的部分核心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各年龄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强化师范生幼小双向衔接的教育意识和行为能力。

2.优化专业实践课程设置。合理安排学前教育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开展教育见习、顶岗实习和教育研习,将培养学生掌握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的能力贯穿到专业实践课程的全过程。比如,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在幼儿园实习,还要到小学实习2—3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为期16周的顶岗实习过程中,至少要安排2周时间深入小学一年级进行现场观摩学习;同理,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也要至少安排2周时间深入幼儿园开展观察交流,以增强幼小科学衔接意识。

3.优化专业选修课程设置。紧扣幼小科学衔接,科学灵活设置专业选修课程。学前教育专业围绕儿童入学准备教育,小学教育专业围绕学生入学适应教育开设专业选修课程,相关选修课课时不低于本专业选修课程总课时的40%,并且关注课程内容方面的前后连贯,打破学科壁垒,推进学前教育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选修课程方面实现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学生参加幼小衔接相关学术讲座、知识竞赛、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活动可以计入本人选修课程学时,折算成选修课程学分。

(三)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的优化决定着师范生的学习成效,直接影响着培养目标的达成。学前教育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要体现专业性,要落实最新政策,吸收课程改革和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师范学校要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着力培养师范生幼小科学衔接的理念、知识和能力。

1.着力培养师范生幼小科学衔接理念。幼儿园要进一步引导教师树立科学衔接理念,大班下学期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建立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期待和向往。小学要强化衔接意识,将入学适应教育作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并将其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师范学校要着力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小科学衔接理念,强化他们的幼小科学衔接意识。师范学校要加大对《指导意见》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关心幼小科学衔接,深刻领会做好幼小科学衔接对儿童健康成长和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的重大意义,以有效改变师范生幼小衔接意识薄弱的现状,转变学生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相分离的错误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掌握幼小科学衔接知识与能力的动力。

2.着力帮助师范生掌握幼小科学衔接知识。师范学校要将《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融入专业课程,把对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的教育建议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学前教育学生要重点学习0—3岁婴幼儿保教和幼小衔接的有关知识与基本方法,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要重点掌握幼小衔接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学校要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围绕幼小科学衔接积极开展相关交流讲座、学术论坛、主题宣传、专项见习等活动,提升学生幼小科学衔接知识储备,为这些准教师实施幼小科学衔接打下坚实基础。

3.着力提升师范生幼小科学衔接能力。幼小科学衔接的关键在于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实施幼小衔接的教育行为和实践能力。学前教育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否落实好《指导意见》,关键也在于是否掌握幼小科学衔接的必备能力。学校要引导师范生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的整体性、连贯性,帮助他们掌握指导儿童做好入学准备和适应,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的能力。相关院系要指导学生认真学习《指导意见》,重点培养师范生掌握指导儿童身心、生活、社会、学习准备或适应方面的教育能力,使之能正确引导幼儿、小学生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学校应通过组织学生深入幼儿园、小学开展一线实习,举办幼小衔接相关案例分析活动,提升学生实施入学准备教育或入学适应教育的相关能力。在教育实习中,可以组织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到小学去实习,同时也可以组织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到幼儿园去实习。

(四)建立教学研究协同机制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地方政府、高等学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要培养群众满意,同时满足幼儿园、小学需要的高素质教师,就要创新教师培养机制,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师范院校为主体、幼儿园和小学为实践平台的教师协同培养机制,协同教研、双向奔赴,打通高等师范教育和幼儿园、小学教育之间的通道,解决培养和使用脱节的问题,帮助师范生实现从“生”到“师”的角色转换,使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小学教育的发展需要。师范学校要主动联系教育行政部门,并在他们的指导下,与幼儿园、小学共同开展幼小科学衔接教学研究活动,把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请进来讲课,把专任教师派到幼儿园和小学听课或上课,聘请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来师范学校教学,帮助师范生学习幼小衔接知识和提高幼小衔接能力。通过协同教研,以研促教,增強师范生幼小衔接意识和教育能力,为幼小科学衔接提供人才保障,从而真正建立起幼小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

[作者简介]万素冰(1991—    ),女,江西进贤人,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和小学教育学;刘成云(1993—    ),男,江西赣县人,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和幼儿园管理。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教学改革
幼儿园如何做好数学教育的幼小衔接
又看“幼小衔接”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重视“幼小衔接”幼儿教育更出彩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