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委托社会检测机构质量管理探索
——以北京市“河长制”项目为例

2023-12-30林安国杨懂艳冯亚君马秋月刘卫红晁晶迪

四川环境 2023年6期
关键词:监测中心河长制河长

林安国,杨懂艳,冯亚君,马秋月,刘卫红,晁晶迪

(1.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北京 100048;2. 国家环境保护河流全物质通量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1)

前 言

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是环保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由政府有关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为主开展监测活动的单一管理体制。在环境保护领域日益扩大、环境监测任务快速增加和环境管理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已迫在眉睫[1]。环境监测服务的社会化既是加快政府环境保护职能转变、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必然要求,也是理顺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探索环境保护新路的现实需要[2]。引导社会检测机构进入环境监测的主战场,提升政府购买社会环境监测服务水平,有利于整合社会环境监测资源,激发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活力,形成环保系统环境监测机构和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共同发展的新格局[3]。

社会检测机构是“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4]。近年来,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上自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下至各基层监测机构,外委社会检测机构参与日常监测的行为与日俱增。但社会检测机构毕竟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为了经济效益最大化,他们常常会压缩成本,在监测仪器、标准物质和操作人员等方面打折扣。通过多次现场调研和走访调查,发现部分社会检测机构存在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数据质量把控不严、技术规范执行不到位、质控措施欠缺等问题。同时,由于社会化机构无论是人员、设备和技术水平储备有限,承接大型监测任务时往往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数量庞大的监测任务来临时顾此失彼,无法全面保证数据质量。以上种种问题都将直接影响监测数据准确性、可靠性和全面性[5]。因此,对外委的社会检测机构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保证其数据质量,正日益成为各级生态环境部门面对的新的课题和挑战。

2009年10月,原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印发了《北京市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能力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京环发[2009]288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规定了北京市对于生态环境监测类社会化检测机构的管理要求、方式和手段等。其中最为明确的要求是由市级直属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对社会化检测机构实施能力认定制度,本制度规定了社会化机构申请的方式方法、能力认定有效期及延续认定的情况。同时,对于机构的日常监督管理也做出了进一步的细化要求,从委托监测的实施、监测规范标准的使用以及日常质量管理手段的落实等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步骤,从根本上规范了社会化检测机构的运行。

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以防治水污染,保护地表水水质,保障人体健康,维护良好的生态系统为目的[6]。这个标准也是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与考核的重要工具,在中国地表水环境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7]。而北京市“河长制”项目即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俗称地表水24项)执行,旨在对北京市一百多个地表水断面进行月度监测分析,其监测指标每月根据实际任务需求进行多次全项或部分项目的采样分析工作。该项目采样点位众多,监测次数频繁,分析工作繁重。依靠现有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专职人员已难以维持其正常运行。为此,监测中心从节省财政开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探索新的外委检测管理模式等方面考虑,于2018年年初将此项目委托给有相关资质的社会检测机构进行运作,以便集中精力做好系统的能力建设和监测质量控制,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8-9]。本项目涉及点位众多,监测任务量大,年度产生数据量以万计,为监测中心最大规模的外委监测任务;并且本项目涉及采样、流转和分析等多个环节,质控难度极高。鉴于以上情况,监测中心组织多个相关部门,严格按照“管理办法”要求进行质量把控,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对该项工作各节点开展针对性质控措施,真正实现了全程序质量监督,保证了项目运行期间的数据质量。

1 从源头入手,严格把控质量

根据“管理办法”要求,参与生态环境局项目的社会化检测机构均需通过生态环境局组织的社会化能力认定。因此,本项目在启动招标工作之前,即开展监测项目与监测能力对照工作,确保能够入围的实验室所具备的能力均经过了生态环境局的能力认定。同时,由于本项目涉及采样、流转、分析等多个环节,对于监测项目对照工作提出了更加精细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实验室过往业绩和参加能力验证等一系列背景材料,保证实验室所具备的能力足以应对本项工作,真正具备项目所对应标准的监测能力。

2 严格质量监督,落实标准要求

本项目具有参与的实验室多、监测链条长、测试指标繁杂、分工明细等特点。因此要以严格的质量监督落实各项标准要求。监测中心各部门依照“管理办法”,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2.1 分段管理,发挥专业才能

鉴于“河长制”项目存在着任务量大、环节众多等特点,单独的质量管理部门对于多处环节的质量控制力有不逮。因此,监测中心在该项目运行之初就设计了由多个部门分段管理、协同共管的管理模式。同时,水质管理部门对于超过标准限值或异于以往的数据等异常情况会提出异议,各部门随即对这些数据进行会商,判断整个流程是否符合标准规范要求,并对数据是否采用得出结论。

根据“河长制”项目具体实施,监测中心的现场监测室、分析实验室和质量管理室对于不同的业务类型的外委社会检测机构的管理职责进行了具体划分。由现场监测室负责采样实验室,分析实验室负责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室负责流转实验室和质控实验室。同时,质量管理室作为质量监督工作牵头部门,根据项目运转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协调其它对应部门共同会商解决。具体职责分工见下图。

图 “河长制”项目各部门职责分工图Fig. Division of responsibilities of each department in “river chief system” project

2.1.1 编制全流程质量管理作业指导书

“河长制”项目任务量大、参与者众、涉及环节多,必须要有提纲挈领的质量管理总则来约束要求各方的行为。在这个背景下,监测中心专门出台了《地表水委托监测技术质控体系文件》。该体系文件包含了总体工作方案、质控考核作业指导书以及针对本项目的质量管理检查表格等;尤其是采样、流转和分析各环节进行了细化要求,基本每一个流程、每一个项目均编制了单独的作业指导书,对于一个样品从采到测的全流程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样的文件要求,厘清了技术要点和质控重点,有利于整项工作的标准化实施,便于各方清晰明了的开展工作。

2.1.2 分段招标,各司其职

本项目运行之初,除了样品流转由一家单独的实验室负责外,采样和分析由五家社会检测机构共同完成,这五家社会检测机构采集完样品后,送往流转实验室进行流转,一些采样点的样品会插入空白样或质控样,所有的样品的编号会被新的编号所覆盖,成为密码样。新的样品编号粘贴完毕后,再发往与采样实验室不同的实验室进行分析工作。这样的工作安排对于同时监督五家实验室采样和分析工作质控难度较大,难以实现统一管理。因此,在运行了一段周期后改为分段运行模式,即实验室进行专门采样或专门检测工作。这样的方式可以对这两项工作进行有效的质量监督,细化质控要求,方便实现全流程工作标准化管理。

2.1.3 平台化运行

本项目几乎每天都在产生数据,且涉及正常样、空白样、质控样和平行样等,数据规模庞大,如果仅靠传统的纸质文件传输对海量数据进行质量管理实在左支右绌。基于这种情况,监测中心开发了“委托监测业务管理系统”,所有的数据都将录入到这个系统,系统会根据编号自行区分样品种类,并根据判定规则,对数据质量进行自动判定。如果样品的相对误差或相对偏差超过设定范围,该数据会自动进行标识,质控人员可在系统中导出监测报告进行判别,以判定数据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2.1.4 引入质控实验室

鉴于本项目任务繁重、即使监测中心多部门参与质量管理工作,也无法全面应对。因此本项目引入了行业内业务水平较高的社会检测机构作为质控实验室协助监测中心开展质控。质控实验室的职责主要有两大职责,一是对采样、流转和分析进行全程序质量监督;二是参与对采集的平行样品进行同步测试,所得到的比对数据作为标尺,衡量检测实验室数据的有效性。如果两者数据相对偏差超过设定要求,监测中心会启动数据会商,进行数据判定并决定取舍与否。

2.2 采样工作质控要点

采样工作是整个监测流程最重要的一环,是整个监测流程的源头,采样质量对于数据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采样工作的质量控制有常规的添加全程序空白和采集平行样等,但这些措施无法覆盖全流程的质量控制。因此,在河长制项目中,针对采样工作的特性,我们也研究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质控手段。

2.2.1 精准监控,责任到人

前文已经提到河长制工作的各个流程均已编纂出作业指导书进行精细化管控,但对具体的工作程序进行有效的质量监督却并非易事。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充分发挥质控实验室的职责,要求其对每个采样实验室进行月度实地跟踪检查,以各采样小组组长为目标,细化监督责任。同时,辅以视频监控为手段,要求每一组采样小组的每一次任务均需拍摄采样视频,告知其视频拍摄重点,对其视频进行抽查监督,这种质量监督依然以采样组长为第一责任人,对其进行重点质控,以点带面,提升整个采样小组的质量。

2.2.2 厘清重点,量化要求

基于作业指导书对采样工作的具体要求,监测中心同质控实验室合作开发出采样工作细化打分表。将每一步采样质控重点细化为分值,对整个采样流程从实验室制备、现场样品采集、样品运输保存和现场项目监测等步骤均进行赋分,量化整个工作流程的质量。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分值权重。采样实验室一般对于现场质控检查比较重视,工作实施相对比较规范;但对于没有质量监督检查的情况,难免会有懈怠。在这种情况下,视频检查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对于采样工作不规范或者视频拍摄不到位的情况,一律按照赋分的分值进行扣减,并对于屡教不改的环节,加大赋分权重,情节相对严重的,启动合同中的惩罚措施,进行必要的惩戒,以儆效尤。

2.2.3 采样流程全程序覆盖

采样工作不仅是现场的样品采集和运输保存措施,更是涉及到样品准备、人员能力等各方面因素。因此,为了更全面的把控工作质量,对于采样的监督决不能仅限于现场,还应结合实验室检查,全面掌握具体情况。

实验室检查的重点可分为人员能力、采样瓶和试剂准备、原始记录和现场监测仪器检查等几个方面。人员方面重点检查培训及考核、上岗证颁发情况等;采样瓶和试剂的验收情况、清洗情况、配置是否标准等也需重点核查;现场监测仪器是否在计量检定期内、所用方法是否为现行有效方法、维护保养及期间核查措施是否到位以及使用记录是否完整准确等同样关乎数据质量;原始记录是否对于采样信息有着完整全面的体现,其是否受控等也是实验室检查不可忽视的环节。

2.3 流转工作质控要点

流转实验室的职责是负责将采集的样品送到指定实验室进行流转,样品管理员应对样品数量、样品容器和密封完整情况和样品保存情况等逐一进行核实,并对采集的水样(含全程序空白样、平行样)登记标识后进行样品发放。每批次样品流转中,监测中心设定了质控样品发放率,包括配置质控样品和流转空白样品,其比率按照不低于样品数量的15%的标准执行,每批次监测任务所配制的质控样品均覆盖所有监测项目及所有检测实验室,质控样品纳入密码样体系中发放给各检测机构,使用不同浓度标准物质样品配置不同浓度质控样品。因此,对于流转实验室的质控要点主要是针对其质控样配置的数量和项次是否能够覆盖到所有的检测项目;质控样配置应尽量使用国家有证标准物质,没有国家有证标准质控样品的可采购第三方质控样品,但需定期进行验收,验收无误后方可进行下发;配置标样的样品瓶等须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抽检。在配置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不同实验室发放相同浓度的标样,以防止实验室间的串数。同时,也要精确计算不同吸取量稀释后的浓度,确保配置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标准物质的储存条件、流转工作的及时性、实验室用水的检验和相关记录的存档等也是质控工作的重点。

2.4 检测工作质控要点

相较于采样工作和流转工作,实验室检测工作的质控手段相对比较成熟,常用的质控样考核、加标回收率测定等方法均可保证数据质量。但河长制项目不同于其它项目的特点在于,本项目不仅要求测得准,还需要求对得上。某断面水样本月由A实验室检测,下月则会流转到B实验室测试。在这种情况下,A、B两家实验数据的可比性成为了本项目新的质控重点。为此,我们也开发出一系列举措来全面保证数据质量。

2.4.1 统一标准,统一要求

地表水24项除了水温、溶解氧、pH等项目现场测定外,其它项目均需进行实验室分析。其中不少项目标准方法不止一种,且即使使用同一种方法,实验过程操作环节众多,较易出现偏差。基于以上原因,监测中心梳理了各项指标所用的方法标准,并做出统一规定,每项指标只能使用一个标准。针对该标准操作中的重点环节做出统一规定,严格要求执行落实。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操作的差异所带来的系统偏差。

2.4.2 平台反馈,问题导向

检测分析所得的数据上报管理平台后,平台会基于设定的误差或偏差要求,对数据质量进行审核。河长制平台可对质控样、空白样、平行样和比对样进行数据判定。其中平行样出现问题得概率相对较小,而对于质控样和空白样出现问题的项目,一般先查看配置记录,如果是安瓿瓶样品,则毫无疑问是检测实验室测试的问题;如果是配置的质控样品,即要求质控实验室对该样品进行复测,比较复测结果和第一次检测结果,对比两个实验数据,判定是实验室检测问题还是流转配置问题,找到出现问题的单位后即责成该单位分析失误原因,并进行整改,提交整改报告,交监测中心备案。相对于其它几种样品,检测实验室和质控实验室进行的的比对样测试一般出现偏差较大的情况较多,监测中心会筛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项目,开展该组比对样品交换互测工作,这样可以先排查是否是采样不平行所致,如果排除了采样问题,则按照实验室检查的方式进行原因分析。

2.4.3 实地检查,落实细节

每月质控实验室会对检测实验室进行现场检查,现场检查可对参与河长制工作的各要素进行现场核查,从“人、机、料、法、环、测”各方面全面检查实验室。其中对于比对样偏差较大的项目,可现场查看该项目操作情况,找出同标准要求不符的地方,落实细节问题,对软硬件各环节进行全面梳理。实验室检查也可现场同期开展质控样测试、加标回收测定等方式对检测实验室进行考核。全面检查完成后,对检查的各要素进行量化打分,直观反映检测实验室真实情况。

3 紧跟标准变化,实施动态管理

根据“管理办法”要求,需要对机构作出一系列的监督工作。首先本项目虽然设立了质控实验室,但监测中心不当甩手掌柜。根据“管理办法”要求,监测中心应定期对社会化机构开展质量监督并进行能力考核。在本项目中,中心各职能部门根据本部门性质,对各实验室进行了全程序质量监督,通过挺查看访等方式,确定外委机构是否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开展监测工作;同时发放密码考核样、进行实验室间比对等一系列措施,切实保证机构出具的数据质量;近年来水质监测类标准层出不穷,并涉及到“河长制”项目监测指标,在质量监督过程中,监测中心人员紧盯机构是否适时进行了扩项或方法变更,确保出具的报告现行有效。同时,一旦发现机构与标准要求不符合的情况,即按照合同要求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启动“管理办法”中的退出机制,将外委的实验室剔除出本项目甚至退出生态环境局能力认定名单。

4 总 结

监测中心在外委监测管理的质量控制方面做了一些初步尝试,达到了节省人力物力的目的,并推进了质量管理工作。各部门在河长制项目中勠力同心、通力合作,对各参与单位采取了一系列质控措施,不断优化质量监督办法,保证了本项目的顺利运行。以2020年6~12月下半年为例,流转实验室共计发出了2071瓶质控样品,检测实验室质控合格率在95%以上,全年项目复测率小于1%,确保了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全面。河长制项目多部门、多维度、全链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对于外委的质量管理摸索出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办法。根据本文介绍,有以下办法可以提供借鉴一是严把入口关,确保入围实验室具备相应资质;二是统筹规划安排,编制整个项目作业指导书,确保项目依规进行;三是分段外委,最大程度避免数据干扰;分段质控,发挥专业领域优势,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四是建立联合质控监督机制,发挥部门专业力量,全面把控监测质量。五是贯彻“管理办法”,全方位掌握实验室运行中标准贯彻情况和对于新标准的更新情况等。在社会检测机构全面参与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今天,这些办法对于切实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水平,提升监督工作质量,起着弥足珍贵的作用。

猜你喜欢

监测中心河长制河长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河长制推行中法律问题探讨
山西省省内主要河流河长调整公示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
砥砺奋进的五年
一张图读懂推行河长制的“ 山西步伐”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
图说河长制
我国“河长制”的起源
责任源于使命——访辽宁省环保厅核与辐射监测中心副主任林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