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深度学习的任务驱动式教学微探

2023-12-30蒋进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问题引领任务驱动深度学习

蒋进

[摘 要]以“神经调節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为例,从情境创设提出问题、活动体验明确任务、模型建构讨论释疑、迁移应用升华情感四个方面,阐述基于深度学习的任务驱动式教学策略。

[关键词]深度学习;问题引领;任务驱动;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26-0081-03

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1]。深度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进行批判性理解、整合性建构及创新性迁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随着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深度学习已成为生物学教学的必然目标。

任务驱动式教学以建构主义为依据,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研究生命本质的好奇心,并通过设置一系列有层次性、拓展性及逻辑关联性的“问题”作为学习“任务”,有指导性地引领、有目的性地驱动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不断整合和完善知识体系。下面笔者以“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一节的教学为例进行初步探索。

一、情境创设,提出问题

基于深度学习而设计的教学可通过图片、视频、文字材料、语言描述等创设情境,渗透解决问题的学科知识,引导学生的思维判断,促进学生的情感投入。通过设置问题串来创设真实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以问题为引领的教学,不仅使学生能够完成知识记忆,而且能驱动学生对教材进行整合、重组及深加工,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及科学过程的深入理解,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形成。

例如,某同学剧烈运动、大汗淋漓之后立即到温度很低的空调房乘凉,你同意这种做法吗?教师通过创设源于生活的真实情境,引发学生关注,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各抒己见。学生很容易得出体温和室温的差异较大,机体无法适应,容易生病。借此,学生了解到体温的调节是有一定限度的,为后续深度学习做好铺垫。接着,教师设置一系列问题,引领学生逆向思维,驱动学生深入分析和深度理解“体温产生、体温维持、体温调节”。问题设计:①人的体温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相对恒定吗?(当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超出机体的适应能力时,体温将出现稳态失衡)②这种恒定有什么意义?(稳态与平衡)③体温恒定的调节机制是什么?(产热量=散热量)④在寒冷环境中,机体会通过哪些途径来保持体温恒定?⑤人体感受温度变化的结构有哪些?体温调节中枢在什么部位?⑥体温的来源是什么?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将上述问题串联,引领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问题,从结论往前推,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主动完成“体温调节”相关知识的整合性建构。

深度学习应关注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和教学内容的优化。深度学习目标的达成需要借助情境将核心素养和学科知识深度关联。创设源于生活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带着好奇和兴趣进入学习状态。一系列问题的设置,能引领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框架,增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成就感,驱动学生逆向思维及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树立“稳态与平衡”的生命观念。

二、活动体验,明确任务

“活动与体验”是深度学习的核心特征。活动的重要价值是形成驱动性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通过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将“知识内容”转换成“学习任务”,驱动学生面对问题、独立思考、探寻答案,让学生体验概念的发现、形成与发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扎实的生物学科知识,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激素调节的关系”知识内容仅靠识记会比较枯燥,且不利于理解。课堂上,教师引领全班学生一起“气沉丹田,屏气凝神”,45秒后让3个学生尝试说出切身体验。同时提供资料,让学生借助典型的实例分析,基于事实和证据进行归纳推理,厘清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激素调节的关系。教师提供资料:①CO2是调节呼吸的有效生理刺激。当血液中CO2含量升高时,高浓度的CO2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排出CO2,使血液中的CO2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这是一个体液—神经调节过程。②血糖升高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进而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并促进血糖合成糖原、转变成脂肪等非糖物质,使血糖含量降低。这是一个单纯的体液调节过程。明确任务:①分析上述2个实例,请从信号分子、作用方式等方面尝试给体液调节下定义。②请用一句话阐述体液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③尝试用表格或其他形式对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进行比较。教师设置一系列学习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参与核心概念的批判性理解。

深度学习强调知识的获取不应是机械的叠加与简单的记忆,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运用。通过以上形式的训练,能培养学生分析和比较、归纳和概括等高阶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形成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敏锐洞察力。实例分析,让学生体验了现象规律化、系统化、综合化的过程,而问题串的设计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搭建和知识内容的结构化,促进学生严密思维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三、模型建构,讨论释疑

深度学习强调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建构、批判反思。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分析、选择、重组,通过解释、讨论、总结、表达,完成对新知识的理解。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要学会准确提取关键信息,运用恰当的方式建构合适的模型,实现图文转换,将复杂的知识模块简单化、形象化及条理化,体验特殊事件到一般规律的归纳总结过程。将疑难困惑记录下来及时讨论、解决,这也是深度学习的必经之路。

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文氏图表示体液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见图1)。关系模型的建构,让学生明晰体液调节与激素调节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接着,教师展示血糖平衡调节的一条反射弧简图,引导学生模拟画出炎热条件下体温调节的一条反射弧简图;并概括出两条反射弧的相同属性,然后归纳推理,尝试建构神经调节的概念模型(见图2)。然后,通过PPT展示学生建构的模型。课堂上,面对学生的疑难和困惑,教师不要立即评价,更不要轻易做出否定的判断,而应把时间留给学生,引领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共同评判。教师可从旁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进一步完善模型。最后,结合学生在课前完成的寒冷条件下体温调节的反射弧,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完善“体温调节”的知识框架,实现知识的系统化。教师继续设置问题串,引领学生进行开放式讨论:①炎热条件下,神经调节体现在哪些方面?人体尿液的排放量会如何变化?②尿液的多少取决于哪个环节?该环节受到哪种激素的调节?该激素分别由什么器官分泌和释放?③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和渴觉中枢分别位于什么部位?饮水过多的情况下,人体如何保持水盐平衡?从基础问题出发,再逐步进阶到更高层次的问题,引领学生整合性建构“水盐平衡调节”的概念模型,并参照教材进行对比、修正及完善,有效突破重难点,深化对神经调节、激素调节、体液调节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深度学习需要學生对所学内容追本溯源,深入探究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教师通过设计问题为学生搭建支架,引领学生厘清思路、提炼方法、构建模型,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引领学生研讨交流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关键环节。学生通过相互倾听、相互质疑,在讨论和交流过程中再思考、再创造,增大了思维容量;通过对话沟通、讨论修正、释疑解惑,提高了思维品质;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充分理解合作参与及讨论交流的重要性;通过阅读材料,对所发现的问题一步一步推理、论证、否定、认证、反复推敲,对实验方案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在体验实验设计和优化实验方案的过程中提高科学探究能力;通过组间的相互提问、反思改进,以及自评、互评和师评,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作用,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四、迁移应用,升华情感

“迁移与应用”是深度学习的属性特征。真实、具体、富有价值的实际问题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而深度学习的目的就是将已学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面对新的情境,表现出能够创造性分析、形成合理解决思路、整合资源并迅速进行决策进而解决问题的可迁移的素养,是深度学习学科育人的追求。

例如,播放“某正常男子吸毒过量后昏迷不醒”的视频,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以问题串的方式,引领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以致用。假设你是一名“一线主治医生”:①尝试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不同层面,说说吸毒者常见的症状都有哪些。(情绪不稳定、易出现幻觉;心跳呼吸加快;厌食,日渐消瘦;身体忽冷忽热;口渴多尿。)②你将如何对该男子进行紧急救治?(生1:出现窒息昏迷,应该立即输氧。师:能否输入纯氧?生2:不能。师: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③请结合日常生活,尝试提供针对健康问题的合理化建议。教师设置问题串,借助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巧妙地为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提供支架,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向上攀升。

深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迁移应用,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进行价值判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深度学习的高效课堂上,教师引领学生运用已知的生物学概念和原理,通过批判、质疑及反思,把握新旧知识间的本质联系,驱动学生实现对生物议题的深度思考及理论论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及高阶思维的发展。在上述课例中,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宣传疾病防治的同时,形成了远离毒品、关爱健康、珍惜生命的观念,树立了服务他人、贡献社会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综上所述,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既要引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又要注重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应该成为方向引导者、方法指导者、探究合作者及情感激发者。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设置有梯度、有深度、逻辑关系准确的问题作为任务,并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引进解决问题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实践体验、合作交流、质疑释疑、解决问题、完成任务,驱动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进行批判性反思,在知识迁移中实现“做中学”和“马上应用”的深度学习[2]。深度学习通过合理的学习小组分组、科学的激励和评价为学生创设高效学习环境,驱动学生将知识顺利纳入知识框架和情感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思维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2]  吴举宏.促进深度学习的中学生物学教学策略[J] .生物学教学,2017(10):18-20.

猜你喜欢

问题引领任务驱动深度学习
立足“有效”,回归阅读教学本来的样子
例谈问题创设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让问题引领初中数学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